人教新课标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4篇

时间:2023-11-19 05:58:28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篇1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材第97页的例4及做一做,相关练习。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2.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重、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 小丽有10元钱,买这两种玩具,够吗?(玩具熊4元,玩具车5元)

  2.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举手说。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ppt按钮点击分别出示

  方法1: 4+5=9(元)方法2: 10-4=6(元)方法3: 10-5=5(元)10>9 6>5 5>4 所以钱够。所以钱够。所以钱够。在解决问题时我们是怎样做的?引出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板书:

  一、阅读与理解

  二、分析与解答

  三、回顾与反思

  3.今天我们要用小数的加减法来解决购物问题。(板书:解决问题)4.小丽来到文具店想购物,看看,小丽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二、探究例4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阅读与理解)出示第96页情境图和例4的问题。

  2.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3.监控:引导学生梳理出题目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二)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 略与方法。(分析与解答)

  1.通过写一写、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怎样做?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学习卡上尝试着写一写。写完后可以先和同桌交流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查,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选取典型案例备用。

  2.通过说一说的活动,暴露资源,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拍仪有序展示收集到的解题方法,组织研讨,重点要让学生读懂其他同学的想法。

(1)预设展示1:

  10-= += += < > 答:小丽的钱不够。答:小丽的钱够。① 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先求出买1个文具盒后还剩元。再求出买1个笔记本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元,因为剩的元大于需要的元,所以小丽的钱够;而要买1本笔记本和1支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元,因为剩的元小于需要的元,所以小丽的钱不够。

② 你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吗?(指第一步)10元减6元8角等于3元2角,也就是元。

③师:这是怎么算的?这步呢?(指第二步和右边的第一步)

  学生结合竖式的过程,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低位加起。

(2)预设展示2:

  10—= < —= 答:小丽的钱不够。> 答:小丽的钱够。

  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先从10元中分别减去文具盒和笔记本的价钱,再用剩下的钱分别和不带橡皮与带橡皮的铅笔的价钱比较。(3)预设展示3:

+= += += 10> 10> 答:小丽的钱不够。

  答:小丽的钱够。

  你能读懂他们的想法吗?

  先算出买1个文具盒、1本笔记本和1支铅笔(不带橡皮和带橡皮)需要的钱数,再和1 0元比较。

(4)预设展示4:

  元=68角 元=25角 元=6角 10元=100角

  100—(68+6+25)=1(角)答:小丽的钱够。

  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与上面哪个方法比较像?又有什么不同?

  他的思路与第二、三位同学的比较像,也是先求出三种文具的价钱。但他没有直接用小数计算,而是把每种商品的价钱都化成了角再计算的。4.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经验。(回顾与反思)

  如何检验解题是否正确呢?这种解法怎样来检验?(不同的方法之间可以相互检验解题是否正确。)

  5.在解决问题时,大家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非常棒。现在大家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在解决这一个问题时,有什么收获。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大家说得很好。今后解决问题时可以按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进行解决。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之间可以相互检验解题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等数学活动,组织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表达、交流、对比、辨析的过程中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三、巩固练习

  1.ppt出示第97页的“做一做”。(1)小亮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指名学生说。(2)最多能买几种东西,分别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4、5、6、7题

  学习卡:

  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支

  我的方法:

,还想买1个 换成,钱够吗?

  和1,她的钱够吗? 如果把问题一: 问题二:

  我还喜欢的方法:问题一:

  问题二: 5

人教新课标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篇2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

  一、54-8=46(个)46-22=24(个)方法

  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6.你能把两个小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54-8-22(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8.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人教新课标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篇3

  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9页(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形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除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从下面两组题中任选一组进行口算,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1)640÷8= 210÷7=

  4200÷6= 150÷3= 60÷3= 120÷4=(2)85÷4= 138÷7=

  348÷5=

  161÷2= 419÷6= 179÷3=

  生:我们选择第1组。第一组中的题都可以借助乘法口诀直接口算出来,比较简单。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题目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结合乘法口诀来完成除法口算比较简便,为除法估算的学习做铺垫。

  2、你能估算出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26÷6≈

  17÷5≈

  59÷7≈

  30÷8≈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用表内乘法可以解决的除法估算题,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想除数与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商几十几。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像第二组题目中的数,他们并不好口算,但我们又需要知道它的大约结果的问题,例如(出示例8)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住宿3天一共花了 267元,求每天的住宿费是多少。题中的“大约” 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求每天的住宿费大约 “大约”的意思? 生:大约是大概,差不多,估计.......生:我认为求大约多少钱,就是不用算出准确的钱数。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因此可以用除法来解答。267÷3≈

(二)探究解法

  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小组交流想法。展示、交流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生1:267÷3≈100(元)

  267元接近300元。300÷3=100,所以:267÷3≈100 生2:267÷3≈ 90(元)因为267元接近270元,270÷3=90,所以:267÷3≈90 生3:267÷3≈:80(元)

  把267元看成240元。240÷3=80,所以:267÷3≈80 2.引导学生对比以上三种估算过程和方法。(1)这三位同学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

  生1:我认为都是合理的。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他们都用估算的方法,很快求出了结果。

  生2: 我认为都是合理的。前两位同学是往大了估,而第三种是估小了。生3:我觉得第二种估的最准确,他把267看成270,只比被除数大了3.这种估法更合理些。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从多种估法中选择最合适的估算方法,达到方法的最优化。(2)对比三种估算的过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估算呢? 生1:想几时于除数相乘,比较接近被除数。生2:也可以想除数与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生3:除数不变,被除数可以估大,也可以估小。生4:被除数和除数要是倍数关系。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来做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时,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是几百几十的数而且二者还得是倍数关系,这样才能估计出大概的结果。(3)师: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

  生:比90元少。因为如果每天90元,3天要花270元,而实际只花了267元,所以比90元少。师:比80元呢

  生:比80元多。因为如果每天80元,3天要花240元,而实际只花了267元,所以比80元多。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问答,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的选择估算的方法。

  三、知识运用

  1.练习六第一题:下面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几十?

  78÷4≈ 98÷9≈ 361÷5≈ 470÷8≈ 178÷6≈ 500÷7≈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2.解决问题。

  在汶川地震的一次余震中,有灾民184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个帐篷,大约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知道了有灾民184人,每4人发一个帐篷。求大约要准备多少顶帐篷。不用求所需帐篷的准确数,可以估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67÷3≈100(元)267÷3≈90(元)267÷3≈80(元)(300)(270)(240)

人教新课标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篇4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7页的例4及相关内容。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2.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重、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师:昨天我们来到文具店,在解决购物问题中,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看看,小丽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课件出示第96页情境图和例4的问题。

  师: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监控:引导学生梳理出题目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二)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1.通过写一写、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怎样做?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纸上尝试着写一写,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写完后可以先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查,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选取典型案例。2.通过说一说的活动,暴露资源,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序暴露学生资源,组织研讨,重点要让学生读懂其他同学的想法。(1)预设1:

  监控:

①师: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 4

  生:先求出买1个文具盒后还剩元。冉求出买1个笔记本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元,因为剩的元大于需要的元,所以小丽的钱够;而要买1个笔记本和1支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元,因为剩的元小于需要的元,所以小丽的钱不够。

②师:你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吗?(指第一步)生:10元减6元8角等于3元2角,也就是元。

③师:这是怎么算的?这步呢?(指第二步和右边的第一步)学生结合竖式的过程,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预设2:

  监控:你能读懂他们的想法吗?他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这两位同学都是先算出买1个文具盒、1个笔记本和1支铅笔(不带橡皮和带橡皮)需要的钱数,再和1 0元比较。不同的是左边的同学是分步计算的,右边的同学列的是综合算式。

(3)预设3:

/ 4

  监控: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生:先从10元中分别减去文具盒和笔记本的价钱,再用剩下的钱分别和不带橡皮与带橡皮的铅笔的价钱比较。

(4)预设4:

  监控: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与上面哪个方法比较像?又有什么不同?

  生:他的思路与第二、三位同学的比较像,也是先求出三种文具的价钱。但他没有直接用小数计算,而是把每种商品的价钱都化成了角再计算的。

  4.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经验。

  师:在解决问题时,大家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非常棒。现在大家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在解决这一个问题时,有什么收获。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师:大家说得很好。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我们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而同学们用的不同的方法,也可以相互检验。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等数学活动,组织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表达、交流、对比、辨析的过程中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三)巩固练习,深入理解 1.第9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解题的思路,感受多样的解题策略。2.练习二十一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限重4吨”是什么意思,确认学生都理解了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