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第一课时教案3篇(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案)

时间:2022-10-14 12:31:27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除法》第一课时教案3篇(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案),供大家参考。

《除法》第一课时教案3篇(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案)

《除法》第一课时教案1

  信息窗2: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9页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 教具:课件和带有方格的纸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在寒假中,小红和小明自己动手制作了些日常用品,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本14页的情境图,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①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 ②平均每个书签用多少米塑料板?

  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准确,下面我们分别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解决问题一:

  谈话: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怎么求? 学生列出算式:1÷3= 谈话: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要求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所以列式为1÷3。

  谈话:1 ÷3得多少? 学生可能用循环小数表示或保留两位小数。还有可能说得三分之一。谈话:可以,不过保留两位小数不够准确,算式的结果一般不用循环小数表示。用1/3表示,是怎样想的?谁能说一说。下面我们用手中的纸条表示1米来研究一下。

  学生操作后交流。

  谈话:两数相除,除不尽时,商可以用分数表示,1÷3就等于1/3。

  2、解决问题二:平均每个书签用多少米塑料板? 列出算式:2÷9= 学生可能得出2/9,谈话: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借助手中的纸条来研究。

  实验后请几名学生交流各种分法,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谈话:把2米平均分成9份,每份占2米的1/9,每份是2/9米。所以2÷9=2/9。

  随机练习:1÷4= 2÷5= 8÷6= 学生可能用小数表示,师点拨也可用分数表示。

  3、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观察刚才所得结果: 1÷3=1/3 2÷9=2/9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

  两个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师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完毕后,指几名同学代表自己的小组总结,学生口述的过程中,教师板书: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谈话:如果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分数与除法的这种关系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师板书:a÷b= a/b 谈话:大家考虑:这里的a和b是否可以是任何自然数?为什么? 左侧b≠0,那么右侧的b是否可以是0?为什么? 讨论完后,教师用红色粉笔标上: b≠0

  4、总结提升,归纳关系。

⑴、让学生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⑵、判断:“分数就是除法,除法就是分数”这句话对不对?

  1、课本17页自主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学生试做,最后一组教师适当加以点拨。

  2、自主练习2,这是一道实践题,可让学生自主完成,同位交流。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全课,说说学会了什么,自我总结,教师作补充。

《除法》第一课时教案2

  第一课时

  口算除法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1页例1、例2、做一做及相关习题。

“口算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教材例1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与分彩旗情景相结合,通过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呈现了两种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另外,安排“想一想”的方式,紧扣口算呈现估算,适时归纳估算的方法,为后续学习“试商”做好铺垫。例2教学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迁移例1学习的方法,但是脱离了小棒图这一直观支持,抽象程度更高。“做一做”及相应练习都是为了提升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为后续的“试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自主探索口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结合现实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展示等活动,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借助小棒图理解口算算理,能正确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同桌交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两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3.结合现实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口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三)学习重点

  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

(四)学习难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

(五)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口算除法》名师教学课件、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2=(),口算方法是什么?

÷20=(),你的方法是什么?利用小棒验证自己的结果。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课件出示:

  80÷2=

  60÷3=

  150÷5=

  3000÷6=

  师:你能以其中的一道题为例,说一说你的口算方法吗?

  师:这些题目中,除数都是一位数,当除数变成两位数时,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既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为学习方法的迁移做好准备。】

  2.问题探究

(1)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

  课件出示: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①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师:已知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共有80面彩旗,每班20面,问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问80里面有几个20,所以用除法:80÷20=

②探索,交流算法

  师:怎样算80÷20呢,结合课前的学习过程和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算法:

  A.算除法想乘法:

  因为(4)×20=80,所以80÷20=(4)。

  B.因为8÷2=4,所以80÷20=4。

  师:为什么可以不看这个“0”呢?

  师:是的,80÷20可以想“8个十里面有几个二十?”这样我们就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转化成了除数是一位数的表内除法了。

  师:刚刚大家提到了算除法想乘法、借助表内除法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和同桌说一说你喜欢的方法吧。

③课件演示,理解算理

  师:我们算的结果到底对不对呢,借助小棒,一起来分一分吧。(课件演示)

④探究估算,强化口算

  课件出示:83÷20≈

  80÷19≈

  师:这道题要求我们做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学生汇报估算的方法与结果。

(2)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出示:150÷50=()

  师: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①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师:你们算的那么快,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吧。

  小组代表汇报。

  师:和刚刚我们解决的“分彩旗”问题相同,也有两种方法:

  方法1:算除法想乘法,因为(3)×50=150,所以150÷50=3。

  方法2:转化成表内除法:15÷5=3,所以150÷50=3。

②探究估算,总结方法

  课件出示:122÷30≈

  120÷28≈

  师:这两道估算题,你会解决吗?在练习纸上写一写,然后和同桌交流你的方法。

  师:估算要用到我们刚刚学习的知识,你找到估算的方法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

  师生总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或者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结合“分彩旗”情景进行教学,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作用。课堂分两大环节进行,其中整十数除整十数是基础,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是迁移与运用。每个环节均采取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展示汇报,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3)巩固练习

①课本71页做一做1、2。思考:先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②课本72页练习十二第2题。思考:当除数不变时,被除数的变化与商的变化有关系吗?具体说一说。

③课本72页练习十二第7题。

  3.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总结: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有两种方法,一是算除法想乘法,二是借助表内除法去算。我们还知道了估算的时候,要把被除数或者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数,再口算。

(三)课时作业

  1.口算

  80÷20=

  360÷40=

  560÷70=

  160÷20=

  300÷60=

  630÷70=

  320÷40=

  810÷90=

  3000÷60=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1】巩固口算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20=

  450÷90=

  810÷90=

  143÷20≈

  448÷90≈

  815÷90≈

  答案:7,5,9,7,5,9

  解析:【考查目标1、2】通过上下的联系,体会估算与口算的联系,巩固估算方法。

  3.体育段老师买回来350个足球,学校每班的人数大约是69名,这些足球大约够几个班级同时上课用呢?

  答案:5。

  解析:【考查目标3】需要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巩固相应的口算方法。

《除法》第一课时教案3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29页例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探究除法估算的方法,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2、体会除法估算的意义,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估算技能和估算习惯。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2、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正确、快速地运用估算方法的能力。教学重点:

  1、如何将估算作为一个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

  2、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估算的技巧,了解恰当的估算时机。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估算策略要灵活多样。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420÷6= 360÷6= 250÷5= 490÷7= 240÷4= 810÷9= 640÷8= 630÷9= 400÷4= 540÷6= 900÷3= 9000÷3=

  2、估算:62÷3 38÷4 84÷9 问:口算到267÷3等于多少呢?我们一下子很难算出准确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并不要我们及时出准确的结果,而只要求算出大约等于多少就行,这就要求我们会估算。

  2、揭示课题: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估算解决问题。

  二、新课:

  1、教材29页例8——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估算。思考:

(1)观图,读题,获取数学信息。

  从例8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已知条件:一家三口在宾馆住了3天,住宿费一共是267元)(2)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所求问题: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3)理解题意并列式。

  一家三口在宾馆住3天,住宿费一共是267元,要求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用除法计算,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怎样解答?列出算式:267÷3。(4)理解关键词语: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大约”一词是什么意思?(“大约”就是大概、差不多的意思,表明所求的结果不用算出准确的钱数,只需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要进行估算,得数不能用“=”连接,要用“≈”连接)

  2、探究267÷3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你会估算267÷3的结果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方法一:把被除数看作整百数。

  267元接近300元,把267÷3看成300÷3,300÷3=100,所以267÷3≈100(元)

  267÷3≈100(元)

(30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看除数,想口诀把被除数看作几百几十数。

  想3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的前两位数“26”,3×9=27,所以3乘9个十最接近被除数267,267接近270,把267÷3看成270,270正好是3的倍数,把267÷3看成270÷3,,270÷3=90,所以267÷3≈90(元)

  267÷3≈90(元)

(27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方法三:看除数,想口诀把被除数看作几百几十数。

  想3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的前两位数“26”,3×8=24,所以3乘8个十最接近被除数267,267接近240,把267÷3看成240,240正好是3的倍数,把267÷3看成240÷3,,240÷3=80,所以267÷3≈80(元)

  267÷3≈80(元)

(24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80元。

  3、回顾反思,检验估算方法的合理性。

  方法一中,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3天接近300元,300元比267元多一些。

  方法二中,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3天接近270元,270元和267元很接近,267<270,说明每天的住宿费接近90元,且比90元少,但一定比80元多。

  4、总结估算的方法: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估算的方法:除数不变,一般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

  十、整百、几百几

  十、几千几百的数(能被整除),然后按整

  十、整百或几百几

  十、几千几百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用口算进行估算。解决同一个问题,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

  注意:估算时,估算的方法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选择数据的精度不同,结果会不同。

  三、巩固练习:

  1、估算下列各题:

  下面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几十?

  78÷4≈ 361÷5≈ 178÷6≈ 151÷5≈ 353÷7≈ 563÷8 179÷8≈ 632÷9≈ 321÷8≈ 321÷4≈

  2、为城市洗洗脸。

  每小时大约清除了多少张非法广告? 总数(张)时间(小时)

  济南路895 3 淄博路356 4 青岛路448 5 西四路362 9

  3、解决问题。

  学校为舞蹈队的4名队员买演出服花去388元,平均每套演出服大约多少元?

  4、拓展延伸。

  三年级的同学去野外活动。女同学有39人,男同学有42人。4个同学分成一组,大约可以分成多少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习题

  巩固练习:

  1、估算下列各题:

  下面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几十?

  78÷4≈ 361÷5≈ 178÷6≈ 151÷5≈ 353÷7≈ 563÷8 179÷8≈ 632÷9≈ 321÷8≈ 321÷4≈

  5、为城市洗洗脸。

  每小时大约清除了多少张非法广告? 总数(张)时间(小时)

  济南路895 3 淄博路356 4 青岛路448 5 西四路362 9

  6、解决问题。

  学校为舞蹈队的4名队员买演出服花去388元,平均每套演出服大约多少元?

  7、拓展延伸。

  三年级的同学去野外活动。女同学有39人,男同学有42人。4个同学分成一组,大约可以分成多少组? 笔算除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本节课在教学新课之前,我先练习了几道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题,接着又复习了几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从复习题的练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今天学习的内容一定和“估算”有关,我顺势引出并板书出课题。

  在估算中,除法的估算是最难把握的,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因为除法估算不单单是把其中的一个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的数而已,它还要考虑到除数,考虑到能不能整除,因此对学生而言加大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都应该放在如何进行估算上面,并让学生多实践,在练习中进行巩固。在实际教学中我有四个生活中的情境入手,在估算时让学生体验到应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让学生掌握并熟练除法估算的方法。

  1、复习引入,提出问题。《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说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但是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这一教学内容有它的的特殊性。教学开始,我让学生练习了几道口算除法、估算题,并让学生归纳它们的估算方法。紧接着我提出能不能用估算方法来进行解决问题呢?这样通过复习,抛砖引玉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学习兴趣。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深入,学生很快发现267÷9≈?如果按照以前学习的估算方法,把267估270,那么把267估成多少合适呢?通过小组讨论有的认为把267估成300,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估成270,还有的估成240。怎样估最合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讨论起来。很快讨论结果出来了,把267估成270最合适。没想到把要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索能产生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学生的智慧得以升华,自然而然解决了本堂课的重难点。

  3、注重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的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