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丑小鸭》优秀教学设计3篇 丑小鸭阅读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3 16:51:53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小学课文《丑小鸭》优秀教学设计3篇 丑小鸭阅读课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小学课文《丑小鸭》优秀教学设计3篇 丑小鸭阅读课教学设计

小学课文《丑小鸭》优秀教学设计1

  一、揭示课题,教师激疑

  同学们,大家都预习了课文,在你读课文之前,读了课题,你想到什么?读完课文,你又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同时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读好长句子。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要求把每一句话读正确,注意停顿,不读破词、读破句。

  4、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教师检查读准字音的情况。

  三、自读自悟,领会课文内容

  1、看图1,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丑小鸭这个名字的由来。

  2、看图2,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丑小鸭为什么会离家出走。

  3、看图3,说说此时丑小鸭的样子,思考丑小鸭这时候会想些什么。

  四、感情朗读课文,感悟升华

  1、读可怜的丑小鸭的段落:

⑴ 第二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的丑。

⑵ 第三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的孤独。

⑶ 第四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的害怕。

⑷ 第五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的羡慕。

  2、读可喜的丑小鸭的段落:

⑴ 读第六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的幸运。

⑵ 读第七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的惊喜。

  五、识字写字

  1、巩固生字读音。

  2、交流认字方法。

  3、指导书写生字。

  六、扩展活动

  排演课本剧,或者阅读安徒生的其他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小学课文《丑小鸭》优秀教学设计2

  课前透视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及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本文是学生熟悉的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因此,教学中要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和学生喜欢故事,关注人物命运心理特征,强调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1、体会和感悟丑小鸭不怕困难,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明白外表的丑陋并不是真正的丑,有一颗追求美好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讲这个故事,体会丑小鸭受人欺负时的心情和他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

  2、认识10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对话平台:

  1、导入: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每个动人的故事,都会有许多形象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你们还记得他们吗?看一看。(课件)我想在我们印象中还有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吧,这个故事你听过吗?教师相机引出课题。

  2、初读:课件演示丑小鸭动画及朗读。

  听完故事,你们喜欢这只丑小鸭吗?那就带着这些生字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的读课文吧!

  3、课件显示生字。下面我们的美丽的小天鹅就要考考大家了,生读字,组词,同学们再用开火车的形式认识一下我们的生字朋友。同学们真是厉害,这么短的时间就认识了这么多字,美丽的小天鹅一定很喜欢你做它的朋友。

  4、分小组读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分段指读课文。师生交流,适时点拨。相机表扬

  5、质疑:

  同学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丑小鸭变成天鹅的故事。为什么把这只小鸭子叫丑小鸭呢?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丑呢?(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所以大家都叫他“丑小鸭”)。真是够丑的了,看到这么丑的一只鸭子,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真是件让人担忧的事情啊!那丑小鸭的家人又是怎样对待他的呢?(课文第2自然段: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多么伤心的小鸭子啊!我们从刚刚的动画当中可以看到,小鸭子都哭了。谁能有感情的读一下这一段话的最后一句话,让同学们听一听,小鸭子有多伤心啊!(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可以多读几遍)真是让人伤心啊!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很多家人都讨厌丑小鸭的时候,有一个人不讨厌他,是谁呢?(鸭妈妈)为什么鸭妈妈不讨厌他呢?

  就像我们,我们的妈妈不会讨厌任何一个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妈妈爱我们,所以我们小朋友也要爱自己的妈妈!可是我们的丑小鸭却选择离开了家。离开了家的小鸭子又怎么样了呢?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课文第4、5、6自然段: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

  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在冰上冻僵了,幸亏一位农夫看见了,把他带回家。)学生回答的时候可以强调一下“悄悄地”,为什么要“悄悄地过日子”呢?体会一下词语所表达的感情。

  我们的丑小鸭真是可怜哪!但是书上却有这样二个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又惊奇”和“又羡慕”这两个词中能体现丑小鸭什么样的心情呢?课件出示,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他有一个美好的理想,有一颗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灵。谁能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要把丑小鸭的这种心情读出来。那么,我们的丑小鸭实现他的愿望了吗?(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丑小鸭变成了一只漂亮的天鹅,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一下这个自然段,要让大家听到,丑小鸭怎么变成天鹅的?

  此时小鸭子高兴吗?为什么高兴啊?

  我们看,丑小鸭从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变成了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而且还会飞,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同学们为他高兴吗?那同学们可以看到丑小鸭有一种什么精神吗?

  丑小鸭有顽强的毅力,美好的理想,不畏困难的精神,还有坚定的信念,所以我们也一定要像丑小鸭那样,不能因为外表的丑陋而自卑,只要我们有毅力,有美好的理想,说不定我们要会变成美丽的天鹅呢!

  6、小组讨论:

  讲到这,老师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丑小鸭应不应该离开家呢?课件出示问题。分成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那现实当中的我们如果在家里受到了委屈应不应该离家出走呢?

  7、拓展延伸(课件):同学们想一下,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会对曾经欺负过他的那些人说什么呢?丑小鸭见到救过他的农夫会说些什么?

  8、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听到了一个丑小鸭的故事,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吗?下面就练习一下你讲故事的能力吧。

  相关链接:

  安徒生:(1805,4,2-1875,8,4)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也是我最喜欢一位作家,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

  自幼家贫,11岁父逝,生活更为困顿。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时告别家乡到哥本哈根,下定决心要当一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幸好有文艺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提供学习的机会,安徒生此间阅读大量名家如哥德、拜伦的作品,也学着创作诗篇与剧本。17岁发表作品《尝试集》,24岁出版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第一版销售一空,原本在饥饿中挣扎的安徒生从此脱离贫穷的阴影。

  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小学课文《丑小鸭》优秀教学设计3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四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分析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特色]

  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

  4、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自读课文,贴图讲故事。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把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顺序贴在一张白纸上。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3、按照贴图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故事比自己刚才讲得好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和对字词的理解。

  1)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模怪样的词句。

(3)用“这是一只()的丑小鸭”进行练习说话。

(4)说说怎样读才能突出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

(5)小组比赛读后互相评议。

  2)“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读这一句,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大家都欺负丑小鸭,他感定激起求知的欲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这一教学环节是使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好词好句及好的表达方式,而是经过自主探究才发现的。

  教师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及时地评价,不断地鼓励,通过读--议--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觉不到温暖,才觉得“孤单”,要读出丑小鸭的不幸与悲伤的心情。

  3)指导理解“惊奇”和“羡慕”。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

(2)说说丑小鸭惊奇时是什么表情?(呆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3)这时丑小鸭会想什么呢?(天鹅真美啊!要是我也能变成白天鹅那该多好啊!要是我也有那么多好朋友该多好啊!)

(4)正因为天鹅有的丑小鸭没有,但他又希望自己也要有,这就叫“羡慕”。

(5)想一想,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羡慕别人呢?

(6)请同学们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段。(自由读,男女生赛读)

(7)学生互评,评出各自的优缺点。

  3)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1)各小组讨论:要读好这个自然段,要通过观察丑小鸭的表情来理解“惊奇”的意思,不生硬又到位。

  先从概念上解释“羡慕”,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不失为妙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而且每一次通过比赛读、互相评价,力求让学生感受到读有所得的喜悦。

  特别注意哪几句话?

  A.生汇报。

  1“美丽极了!”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2“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3“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白天鹅呀!”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B.师生赛读。

  C.师生互评。全班再齐读一遍。

  三、自主创新,改编、续编故事。

  1.如果现在你再来讲这个故事,有没有信心比课文讲得更好?

  1)在学习小组内讲。

  2)每组派代表上讲台来讲。

  3)学生互评。评出“创意奖”

  2、你还可以接着这个故事讲下去吗?

  1)学生自己续编故事。

  2)学生互评,评出“异想天开”奖。

  四、自编自演,深化理解。

  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会感情,不是老师让他们怎么读就怎么读,这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

  师生赛读,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师生互评,特别是学生评老师,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寻求进一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懂课文本身。由于教学过程

  中随着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所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力。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2、小组合作编排课本剧。

  3、每小组选一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合作表演课本剧。

  4、学生互评,评出“最佳演员”奖。

  经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理解丑小鸭在逆境中坚持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已经水到渠成。

  课本剧是“语文实践”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合作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自然就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魅力。这些都体现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自我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鼓励评价。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悟出感情,在读中品词析句,进行语言训练。并且让学生在评价中自悟自得,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用“图”,灵活用“文”,把图作为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文字训练的材料,把文作为提高朗读能力和品析词句的一个范例。教学中,教师更为关注的不是教材本身蕴含的知识目标,而是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

(三)激发想象,鼓励创新。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课文进行加工,变成课本剧来表演。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