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作用共3篇 什么属于教学计划方面的内容

时间:2022-07-12 14:15:39 教学计划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教学计划作用共3篇 什么属于教学计划方面的内容,供大家阅读。

教学计划作用共3篇 什么属于教学计划方面的内容

教学计划作用共1

  运输作用

  教者: 晏 勇 单位:华严农场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植物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及运输方向,说出茎中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运输方向;

(2)在实验设计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分析与讨论中发展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茎对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在以讨论为主的学习过程中,穿插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及讲授等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使学生树立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茎的运输作用,使学生懂得保护树皮的重要意义,并使之产生爱护树木、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及结构基础 2.有机物的运输及结构基础 教学难点

1.观察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观察导管和筛管。 教学准备

1.“被染红的茎”

2.演示枝瘤形成的课件 3.对学生划分小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炎热的夏天,你进入树林的时候,是否感到非常的湿润和凉爽呢?是什么原因呢?那么土壤中的水分又是怎样到达叶片的呢?

  前面我们已学过根的吸收作用,那么茎是否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呢?通过什么部位来运输呢?今天我们来探究学习运输作用。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呢! 二.新授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94-95页活动的提示进行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提示:为何将枝条放入红墨水而不是清水中?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讨论,制定实验步骤。 在听取学业的汇报时适时给予指点。

  老师强调实验应该放在温暖且光照充足的地方,并强调课下补充实验报告手册相关内容。 老师展示已按照教材做法准备了的已染红的实物标本,让学生可提前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观察。

  师及时补充一句:“运输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同学们在观察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时,看哪一部分被染红了,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接着问“输导组织中什么结构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呢?” 总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在茎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主要部位是叶,那么根生活需要的营养又是通过什么运输到根部的呢?

  学生回答时加以指点。

  用多媒体演示枝瘤的形成过程,请学生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回问题: (1) 为什么环割的上方出现瘤状物,而下方没有? (2) 出现瘤状物说明了什么?

  总结: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茎中筛管运输的,运输的方向是自上而下。 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物的结构是导管,导管位于木质部里。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里。那么导管和筛管有哪些基本特点呢?

  出示导管和筛管的结构图,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 导管和筛管的形状、细胞有什么特点? 三.总结

  请大家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1)甲、乙两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

(2)茎内部分结构被染成红色的事实说明什么问题? (3)说出水分从瓶中到达叶片的运输途径。 (4)表述根据上述实验和观察得出的结论。

  上课伊始,我提出:“夏季的树林里,空气非常湿润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由于植物的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结果。”学生回答。 “土壤中的水分又是怎样到达叶片的呢?”我追问道。 “应该是根吸收水分,由茎运输到叶的。”

“我们学习过根有吸收的作用,但是茎真的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吗?又是用什么部位来运输的呢?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呢!”伴随着我的问题,同学们的兴趣很高并开始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了。

  课前已经布置了学生采集实验材料,可以自主选择木本植物的枝条,此时,我发现学生收集的材料有杨、柳、榆、丁香、糖槭等常见的种类。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各组基本上有了一些设计思路。

  最先要表达看法的是小组1:“将一株植物放在水中,一段时间后,剪断茎的上部就有水分流出来,说明茎有运输作用!”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一位学生立即反驳道:“这样的方法并不能证明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在哪里?”

  这时,同学们集思广益,马上想到使水溶液具有颜色,再观察植物的变化。 组1同学接受了同学们的建议,完善了自己的设计方案。

  小组2:“在实验法中常用对照组使实验更有说服力,于是我们参考了教材的做法,将木本植物的两个枝条,一个完整,另一个剥掉树皮作对照组,同时放入染色的水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横、纵切面的变化。”

  对于这种做法,同学们认为“简便,易行,也具说服力!”

  小组3急切地说:“我们和组2的实验设置一样,但选取对照组的方法恰好相反,我们想将树皮留下,去掉中间部分。但是,因为剪断的方法会伤到树皮,于是我们小组研究用胶类的物质粘住茎底部的中央部分,但还没有最后确定用什么物质。”

“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我启发性地问。

  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用万能胶,还有的说用油漆,有些同学想到了不溶于水的油脂类,有的想到了凡士林油等等。我也参与了讨论中,介绍了蜡封的方法,同时对学生的思维给予了鼓励,也建议大家对其他物质可以试一试,并及时地向学生渗透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小组4:“我们组的想法是用一个木本植物的枝条,将底部纵向劈切一段,分别插入不同颜色的水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上部横、纵切面的颜色变化。不仅可以知道茎是否有运输的作用,还可以观察茎有没有横向运输。”

  同学们对组4的新奇想法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还有的同学说,可以给组4发“创意奖”了。我也对他们进行了鼓励和赞赏。

  此时,我发现学生设计中的实验材料都是木本植物,于是提示说:“我们可不可以选择草本植物来进行实验呢?”

  小组5立即表示有相同的想法:“我们想就地取材,选取天竺葵的带叶枝条(因光合作用实验需要,实验室中有很多的天竺葵)放入染色的水溶液中,观察叶的颜色变化。不知道是否可以!” 其他组同学都表示可以试一试。

  有同学向组5提出了更好的建议,“可以将两株草本植物在不同时间放入染色的水溶液中,然后观察液体在茎内的上升情况,这样是不是使本实验更具说服力呢?” 另一位同学质疑:“怎样能观察到液体在茎内的运输位置呢?”

  我根据学生们的交流结果,为大家推荐了玻璃翠等茎透明度比较高的草本植物。

  在生生、师生的共同交流中,各组完善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自主选择材料并进行实验操作。我强调了实验应在温暖且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以及定量实验的问题,因本实验需要较长时间,在本节课观察不到实验结果,于是,我叮嘱学生课后定期观察并撰写实验报告。

  这时由兴趣小组将课前按照教材的做法准备好的已染红的实物标本(杨树茎的横、纵切面,天竺葵)展示出来,使学生提前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观察。

  在学生分组观察的时候,“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经过分析和推理,学生判断“我们组观察的天竺葵的叶脉变成了红色,说明茎将红色的水溶液运输到了叶。”

“运输的方向又是怎样的?”我追问道。 “茎运输水分的方向是由下而上的。”学生立即回答。

  另一位学生:“我们组观察到两株杨树枝条的现象相同,切面上都可以看到被染红了,不仅说明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而且说明树皮不具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我及时地将新知识渗透进去,“被染色的部位就是茎的木质部,也就是说木质部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学生用肉眼只能观察到木本植物的木质部,于是我展示了草本植物的横切面模式图,使学生对木质部的位置有全面的认识。

  随即,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杨树枝条被染色的是木质部而不是树皮呢?” 对这个问题学生表述不太清楚。

  我提示:“输导组织中什么结构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呢?”

  学生顿时醒悟,“导管可以输导水分和无机盐,那么木质部被染色,说明导管在木质部中!” 这时学生的兴致很高,我又问道:“都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由下而上的呢?”

  这次学生很快地回答:“是蒸腾作用的结果!” 我对学生能够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而高兴。

  小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在茎木质部的导管里自下而上运输的。

“我们食用的甘薯是植物的根,这个根看起来很特别,”我在根的横切面上滴了碘酒,顿时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什么物质呢?” “淀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甘薯的根是不是能制造淀粉呢?”我试探性地问道。

“根在地下,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在对光合作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一个学生肯定地回答。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部位主要是叶,根里含有的淀粉可能是由于茎的运输作用实现的。”另一位同学补充道。

  我对这两位同学的分析给予了赞赏,接着我用多媒体演示了枝瘤的形成过程,请学生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回答问题:

(1) 为什么环割的上方出现瘤状物,而下方没有? (2) 出现瘤状物说明了什么?

  因为学生已有分析“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的基础,经长时间讨论,师生共同交流,学生能分析出:

(1) 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是由上而下的。

(2) 枝瘤是有机物在树皮中运输受阻聚积的结果。 我进行补充:“营养物质多的部位细胞生长、分裂旺盛,所以会出现瘤状物。” 根据导管位于木质部中,学生可推出筛管位于树皮中。

  小结:叶制造的有机物是在茎树皮内的筛管中运输的,大部分有机物被运输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树怕伤皮,不怕空心’这句话怎样解释?”

  经过思考,一位同学很好地解释了前半句,而对于后半句,学生也有自己的看法:“要看空心的程度,如果只有树皮而空心的树木,不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也不能维持生存!”

  我很高兴学生分析问题这样透彻,并能学以致用。接着,我用多媒体表现出实际生活中破坏树木的现象(家畜啃食树皮,人为地在树木上牵拉铁丝、绳子等不文明现象),并通过拟人化的动画形式反映树木的感受。

“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感悟吗?”

  此时,学生不仅同情树木,更立志保护他们,表示要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制止,“如果我看见这样的现象,我会告诉人们树皮对树木的重要性,并阻止这样的行为!”

  有的同学还发出感人的呼吁与倡议:“树皮不仅是树木的外衣,还是树木的血管,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每一株树木!”“我们可以组成‘植物保护小分队’对人们宣传树木的有关知识,使人们增强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计划作用共2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课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解读:学生能够结合实例,学生能够自己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而本节课的侧重点在外力因素。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学生能够分析这几种表现形式是如何影响地表形态的。

  设计思路:第一部分:结合实例,分析风化作用是如何影响地表形态的? 什么是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weathering)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

  问题设计:

1、岩石为什么会破碎?

2、描述风化的过程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比较风化与侵蚀的差异

  风化地貌(weathering landform)是由风化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它的形态与岩石性质、地层产状以及地质构造发育程度有很密切的关系。如在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砂岩地区的丹霞地貌,片岩地区常见的梳状地形和花岗岩区的石蛋地形等

  在松散的风化碎屑被剥蚀之后,常在山顶或山坡出露由花岗岩球状风化形成的大大小小的石蛋,圆石堆叠,形成奇特的花岗岩石蛋地形。

  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区别:

  风化是外力使岩石表面变碎(但还贴在母体上),侵蚀是外力把上面形成的碎块儿剥离下来,搬运是外力再把这些剥下来的碎块搬到其他地方去。 风化的作用力则相对静止,如温度、水、生物等。

  而侵蚀作用强调外力的运动性,如风力、流水、海浪、冰川等

  侵蚀作用 外营力对地表冲刷、磨蚀和溶蚀等作用的总称。外营力包括流水、冰川、波浪、潮流、海流、风等。风化作用产生碎屑,为外营力提供了侵蚀地面的条件;继侵蚀作用之后,相继出现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使地貌改观。狭义的侵蚀作用指流水、波浪和潮流、冰川和风等外营力的侵蚀作用;广义的侵蚀作用还包括坡地上岩屑、土粒受重力影响顺坡下移的块体运动。

  第二部分: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侵蚀地貌。

1、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在不同地区主导外力作用不同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 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 在高山地区及高纬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 在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

2、比较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的异同 (都是侵蚀地貌,但作用力不同)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红色地层沿着垂直节理受到流水、重力作用、风力作用等侵蚀,形成深沟、残峰、石墙、石柱、崩积锥以及石芽、溶洞、漏斗、石钟乳等地貌形态。主要山体呈方山状、堡垒状、宝塔状、单斜状峰群等。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3、河流不同河段的地貌特点

  溯源侵蚀———向源头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地伸长

  流水侵蚀方式:下蚀—————“V”型谷,如三峡主要受流水下蚀影响而形成

  侧蚀—————主要表现为河道变宽,如亚马孙河下游,尼罗河下游

  溯源侵蚀系指向源头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地伸长。溯源侵蚀表现为河流上游河口和源头受侵蚀,如黄土高原。

  下蚀是指流水及其挟带的砂砾等对谷底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底加深。下蚀表现为河谷,如三峡主要受流水下蚀影响而形成。

  侧蚀是对谷地两侧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坡后退,谷地展宽。侧蚀主要表现为河道变宽,如亚马孙河下游,尼罗河下游。

  下蚀、旁蚀与溯源侵蚀是相互联系、同时进行的

  提问设计:

1、图中分别指河流的哪个部分?

2、侵蚀方式有何不同?

3、形成的地貌有什么特点?

  初期: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字型。 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侧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溯源侵蚀定义: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下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并使其向上游源头侵蚀后退的现象。又称向源侵蚀。

  原因: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必然引起河流的再塑造。当侵蚀基准面上升时,

  水面比降减少,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减弱,河流发生堆积。相反,当侵蚀基准面下降时,因基面下降而出露的河床坡度增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开始在新出露的河段发生侵蚀,然后逐渐向上游发展,导致溯源侵蚀。所以侵蚀基准面变化是引起溯源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

  流水沉积地貌:山前:洪积—冲积平原

  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

  河流入海口的外海滨地区:三角洲平原

  第三部分:沉积地貌

  A B C

  问题设计

1、分析ABC三个地区分别形成了怎样的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扇

  河漫滩

  三角洲

2、三种地形分别是如何形成?

  练习:下面为一首题为“庐山桑落洲”的诗。 ? ? ? ? ? ? ? ? ?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修。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忧愁 桑田事指人类的哪些活动?

  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哪个位置? 古岸指长江哪一岸?

  桑落洲怎么形成的?

  桑落洲给桑田事提供哪些好的生产活动条件?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形成沙丘(静止沙后沉积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的(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的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沉冰川积沉积作流水用堆积风力沉积

  教学设计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实用数学教学计划(共7篇)

  电子技术应用教学计划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作用共3

  教学实施计划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学习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其中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体现这样的基本理念:即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每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努力完成这一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营造出一种适合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环境,设计出以促成有效学习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要做到从以教材为中心转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全面的认识。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

  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就是让学生有可能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展开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都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师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这些实际情况, 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都在尽量减少统一的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小组合作,比如共同的观察、讨论等等。通过实践我认识到,虽然这些在教学中都是有必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但还应在教学中加以区别对待,应注意不要把统一听讲变成统一操练,也不要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在相同的时间内,达到同样的认识或接受相同的结论。要想顺利的实现每一位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行有针对的教学,教师就应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进行不同的教学安排,不应追求过于统一的进度,而应该主动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虽然在我们区统一考试的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我仍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发展。

二、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设计教学

  教师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就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单从教材或教师的假想问题出发。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只是一个构想,而不是一份现成的施工蓝图。课前,教师要依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习惯、学习方式等了解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具体的、充分的设计与构想,然后再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这种构想应该是以问题为核心的。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境界。

  实践让我对教学设计有了一个新的全面的认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以问题为核心,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教师适时进行讲解与点拨,然后再激发出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留有一定的空间,教师本人及学生都会拥有更多的进行自主探索、自由发挥的机会。以前我在课堂上只是关心实施自己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节节相扣,教学设计中没有一点机动的余地,生怕留给学生余地之后会出现无法收拾的局面,于是教学活动过程变得非常的紧张,有时候真的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实际问题后,根本就无法进行调整,留下过许多教学中的遗憾。现在我深刻体会到了,在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的问题上,没有捷径可以走。虽然我已经是一位有了十多年教龄的有经验的教师了,也决不能以昨天看待问题的眼光去面对今天的学生们,学生在变化,生活在变化,我自身的研究与学习也要不断的进行。

三、设计多种适合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关心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要用多种学习方法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些已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的共识。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图象,在毫无兴趣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与记忆,我自己在前几年的教学中也曾出现过此类现象,结果自己课下没少费工夫,课上却取得不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提倡“做中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在操作实践的具体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从自己或他人的直接经验出发,通过再发现来进行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还要努力在同一学习任务中体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差异,尽量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尝试的机会。在统一活动的设计上,也要给学生留一点选择的余地。在以前的教学中也曾出现过,当学习遇到困难时,有的同学喜欢问老师,有的同学愿意自己多想一会或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讨论,还有的同学则愿意暂时不去想,让自己脑筋清醒一下,以后再说。想想当时我并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没有给学生们一个自主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机会迸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改正以前的不足,尝试设计出多种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多样化;应该相对宏观并贴近学生的实际;应该允许改变,允许适时调整。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根本问题出发,客观冷静的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自如的驾御课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