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范文通用7篇

时间:2022-05-03 12:53:17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高中语文教案范文,以供参考。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通用7篇

第1篇:高中语文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模板

篇1: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 必修一 1.沁园春?长沙 2.诗两首

3.大堰河——我的保姆 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 6.鸿门宴 7.纪念刘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10.短新闻两篇 11.包身工

12.飞向太空的旅程 1.沁园春?长沙 (一)上片

抓住“忆”和“恰”,从动词入手,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问:这首诗不仅意象选取精妙,很多动词的选用也非常 1 传神。现在请大家齐读下片,

找出使用精妙的词语,并想一想这么用有什么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以抒情方式为线索,串联上、下片,整体把握 我们前面说过,鉴赏诗歌,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从意象着手来分析诗歌,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从诗歌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以及其抒情方式来赏析。抒情诗词有的直抒激情,有的通过写景、状物、记事、写人来抒发感情。接下来通观全篇,我想请同学们结合词作,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抒情手法,又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明确: 上阕“看”统领的7句是借景抒情——独立寒秋,却描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乐观、积极、气度不凡的诗人; “怅”、“问”是触景生情,直抒胸臆——即景抒情,诗人把他的一腔宏图大志展现出来,我们看到是一个志在天下的伟人; 下阕的“携”、“忆”、“记”表明是怀人忆事抒情,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激情昂扬,我们看到的是一群志同道合、肩扛国家大义的斗士。

2.诗两首 《雨巷》 2 好,时间到。

我们已经完整地读完这首诗,大家找找看,这首诗里边,总共描写了多少位人物,(两位)分别是谁呢,(“我”和“姑娘”)没错了,那我们在讲前边的诗歌时,用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说这个术语是用来形容诗词中所描写的具体事物,这个术语是什么呢,(意象)(板书),所以,这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从人物方面来讲,就有“我”和“姑娘”(板书),那在诗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在悠长的雨巷中彷徨,是为了什么呢,是希望逢着姑娘。说明“我”是想要追寻这个姑娘。请大家找找看,诗歌中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这个姑娘,待会我请同学来回答。一节一节地找。 好,请一个同学来找出诗歌中描写姑娘的语句。 第一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第三节: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于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第四节:静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飘过(“太息”什么意思啊,叹息的意思);第五节:静默/走尽这雨巷;第六节: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七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 我们从刚刚同学的回答可以看出,诗人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姑娘,描写姑娘的动作,描写姑娘的情绪,他还用了许多别的意象来衬托这个姑娘,首先他写到,姑娘是出现在一

3 个什么地方,(雨巷)好,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细雨朦胧中,你走在这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巷子里,这里远离尘嚣,远离热闹,你的脚下,踩着幽暗的、湿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气,透着冷清。在这样的一条雨巷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朦胧的、阴沉的)所以,雨巷这个意象,首先给我们规定了这个姑娘出现时候的大环境,是朦胧的、阴沉的。

我们也知道,这首诗歌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姑娘,但是,我们从这些描写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样子,她是大眼睛呢还是丹凤眼,她是圆脸呢还是瓜子脸,我们看得到吗,(看不到)。不仅我们看不到,诗人也看不到,为什么呢,因为她撑着一把油纸伞。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里见到过油纸伞。(电视中),对了,而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们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因此呢,油纸伞具有复古、怀旧在特点(单独提问),这样一把伞出现在姑娘的肩上,更加给这个姑娘增添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

而在首诗歌里边,诗人还多次用了同样一个比喻来形容姑娘,他将姑娘形容成什么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所以丁香也是我们这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板书:丁香)。丁香是一种,(花),没错了,丁香花。那假如这样,我换成别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为什

4 么不行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丁香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开在暮春时节,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另外一方面啊,我们刚刚讲了,丁香是开在暮春时节,也就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它虽然娇美,但是非常容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因此,丁香又可以用来象征愁怨。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就有不少有关诗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说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还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些诗句啊,都是将丁香和愁怨联系在一起 。 回到我们这首诗歌中,

篇2: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教学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它要求教师灵活应变,因材施教。但是教案的撰写,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下面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网的将对这一部分内容作简要的介绍,希望对各位面试有所帮助~

5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即所授课的名称。 二、课型、课时

课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案中常见的有讲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优质课、录像课等等。

课时主要是指授课内容要在几个课时内完成。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课题或课时的教学内容而提出的,是指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应达到的具体目标或教师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部分,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考虑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合学生学习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在授课时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较大困难的内容。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既要抓住、抓准教学难点,并考虑采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以扫除学生理解教材的障

6 碍;又要抓住、抓准教学重点,正确适当地处理好教材,以保证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具

教具又称教具准备,是指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如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等。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课堂的提问、讨论、启发、自学、演示、演讲、辩论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措施。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编写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材的具体情况,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做到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利于教学。

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环环相扣、步步衔接,把教学活动连成整体,以保证顺利地完成各项预定的教学任务。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导入

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从而形成适宜的学习心理准备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导入的恰当使用对一堂课有导向和奠基的作用。常用的导入方式包括序言导入、尝试导入、演示导入、故事导入、提问导入、范例导入六种。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尽量使导入新颖活泼,精当概括,吸引学生。

7 2.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是编写教案的主要环节。教师在设计这一部分时,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想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新知;怎么教会学生掌握重点、难点以及完成课程内容所需的时间和具体的安排。

3.巩固练习

必要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因此,练习的设计要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具体还要考虑练习的进行方式,是教师还是学生板演。如果是学生,应该让谁上黑板板演,这一环节应控制在多长时间内等。

4.归纳小结 归纳小结,即是在所授课将要结束时,由教师或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要点的回顾。教师在设计时可考虑实际需要,简单明了,适时总结。

八、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的掌握,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课外练习或任务的一种方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业设计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书面作业、探究讨论式作业、实践摸索式作业、情境表演式作业、阅读复习等。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紧扣教学内

8 容,适当联系旧知,循序渐进。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成就感。

九、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为了配合讲授,在黑板上运用文字、图画和表格等视觉符号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它具有提示、强化、示范、解析、直观、总括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布局合理、时机合适,要与讲课的内容、进度相结合。

十、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其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为下一轮授课的进行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全面审视教学过程,注意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个别疏漏、补充的方法等内容进行记录并仔细分析。

以上内容仅供各位备考之用。这一模板并不是固定不变,大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灵活应用,尽量多点实践,将理论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在考场上临危不乱,以最佳状态去应试~

篇3: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模版 教案 所在部门: 授课教师:授课班级: 课程名称: 9 相关热词搜索:试讲 教案 高中语文 模板 小学语文试讲 教案模板 高中政治试讲教案模板 10

第2篇:高中语文教案范文

  根据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体验,感到有一条原则较重要,即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语文教学反思(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第3篇:高中语文教案范文

  教材分析:

  《秋兴八首》是必修3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的第二篇《杜甫诗三首》的第一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此之前已介绍过唐诗的有关知识,以及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本课可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之中,在合作探究中理解知识、把握知识、运用知识。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法设想:

  本课设计,意在以杜甫的《秋兴八首》为例,讲解赏析诗词的方法,帮助学生赏析古诗词作一点有益尝试。赏析古代诗歌,要注重平时积累,从题目和关键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顾表达技巧,努力进行整体赏析。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注重平时积累和把握已提供的信息;②从标题入手,体会诗歌的情感;③从诗歌意象赏析,悟出诗情;④从诗眼入手,抓诗歌中的关键词句;⑤兼顾表现手法,体会多姿多彩的诗歌技巧。

  学法指导:

  ⒈吟诵法。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节奏,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⒉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国著名学者皮尔斯曾经说过后现代时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针对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可进行默读,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⒊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五柳先生传》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就是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但《登高》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⒈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⒉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把握诗歌意象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核心任务:鉴赏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媒体:多媒体课件音频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今天,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人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现在,让我们通过《秋兴八首(其一)》,走近这“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二、背景介绍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三、吟诵感知

  (1)教师范读。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

  师:注意这节课是鉴赏课,所以你们是主人,所以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因为古人说“诗无达诂”。首先,由我来朗诵,这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

  同学自己带着感情,带着你对这首诗的初步感受,自由地朗诵一下本诗。朗诵的同时请你结合注释,去思考一下自己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或者说你有哪些感受。接下来大家开始自由地朗诵。

  (2)自由朗读。

  (3)指生朗读。校正读音,明确节奏。

  (4)齐读全诗。

  (5)合作译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秋霜伤害枫树凋谢了木叶丛林,

  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峡中的江水波涛翻滚汹涌连天,

  塞上的风云漫卷密布大地阴沉。

  从菊已开两次回想他日要落泪,

  孤舟永远系住游子的归乡之心。

  寒冷季节处处都在催赶制冬衣,

  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捶衣的声音。

  四、涵咏赏析

  提问:接下来就请同学来谈谈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或者你在朗诵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明确: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凄凉、悲伤、凄苦等等。这些情感可以从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景物中体现出来。

  提问:也就是说,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情感。“情感”加上“景物”就成了诗歌的一个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意象。

  过渡:所以说,我们在读诗歌时一定要把握住意象。接下来,让我们齐声诵读一下这首诗,读完以后,选取意象进行思考、交流,这些意象带给你怎样的联想?接下来就一起朗读一下。

  提问:请发表看法与见解。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做补充。

  ㈠玉露凋伤枫树林

  ⒈提问:“玉露”用在这里合适么?

  明确:白露(whitedews)——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某月某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白露”,八月份的,八月份有中秋节,秋天,因此有想家的感觉。

  ⒉提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把“伤”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明确: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⒊提问:那我们说这里的枫树林会不会是杜牧《山行》里的枫树林呢?这里的“红”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红色呢?

  明确: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

  ⒋提问:这样的红与后面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颓废、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气氛。

  ㈡巫山巫峡气萧森

  提问:你认为诗中的“气萧森”指什么?

  明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小结: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㈢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⒈提问:第二联是作者归家途中看到的风景。这风景又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想念故乡的急切。

  ⒉提问:这两联中的意象能反映出诗人想念故乡的急切吗?朱光潜不是说过: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情感上进行推敲。你从这些意象中能推敲出这样的思想情感吗?

  明确:波浪很大,也体现了作者心情的起伏不定。

  ⒊提问:也就说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动。那他的心情为何起伏不定?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进行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阴暗、阴凉的气氛,不是很平静,山被云雾围绕,这里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是很悲伤的,也是很沉重的。

  ⒋提问:结合背景的话,会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明确:这首写于公元766年归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几年他都没有回到家,诗人在外流浪了好几年。

  此刻,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㈣丛菊两开他日泪

  提问:他是不是不能回去啊?要不然为什么在这里发感慨而不回去?让我们来看下一联。

  明确:杜甫的晚年正好处于动荡的藩镇割据的时代,我们学过历史应该知道。所以说环境十分的恶劣,阻碍着他回家的路途。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情感,一方面也是对当时环境的暗示。

  提问:接下来我们看第三句,这一句是这首诗里的名句。看看我们同学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出什么来。

  明确:“泪”的意象,这“泪”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诗人自己。

  提问:诗人为什么不选择“残菊”而选“丛菊”呢?我觉得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你以为呢?说说看,要讲出理由的。

  明确:菊花开得这么茂盛,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感时花溅泪”,花得这么茂盛,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在掉眼泪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诗人一种心境。而且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

  ㈤孤舟一系故园心

  提问:哪个字特别能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明确:“系”。这里的“系”有双重含义,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

  提问:那么“孤舟”是个怎么样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它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中?

  明确:一只小船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

  提问:这一只孤舟处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凉,而且飘零,一条小船在波涛之间起伏,有时甚至有被波涛吞没的感觉。

  小结: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与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涛起伏,又是如此的宽广,一条孤舟系于岸边,是不是更能给人一种脆弱、萧条、残败的感觉?大家一定要拓宽想像的思路与空间。

  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提问:我们进入下一句。这一句有一点难度,谁来说说?

  明确:“暮”即“黄昏”,太阳落山了,虽然当时的社会不安,加上天气寒冷,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做衣服,心里还是很温暖的。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更能和作者那种不能回家的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就是说,大家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个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单薄。这种单薄更能显示出“凄凉”的心境。

  提问:刚才讲到秋天,起风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诗人衣着单薄,显得分外凄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暮砧”啊?我们在《说木叶》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是不是?那么,这个“寒砧”与“暮砧”都带有什么样的寓意啊?

  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声音一声急过一声,慢慢地由慢到快,这样的场景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山城这样高,但作者能清楚地听到敲打洗衣石的声音,四周很安静,而一声声的捣衣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敲击在空中也敲击在诗人的心中。

  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五、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在反复吟诵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反复诵读,加深体会,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注重朗读吟诵。

  六、作业

  今天我们这节课是读《秋兴八首(其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点感受,或多或少而已。我们就把“《秋兴八首(其一)》有感”当作副标题,请大家给它一个正标题,要求能体现你对整首诗的感悟,或者说是你从这首诗中感觉出来的思想感情。请大家用散文性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首诗,字数不少于200字,同时背诵全诗。

第4篇:高中语文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词的景物描写的分析,领悟豪放词的艺术特色

  2、 通过对词中所描写的历史人物的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 对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的理解,培养学生思考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词风: 豪放派 苏轼 阳刚 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婉约派 柳永 阴柔 低沉 、 哀婉。

  二、朗读

  可惜我没那么壮,但我还是想来读读看,好不好?

  注意老师的停顿和重读的字句,以及抑扬顿挫的地方(师范读)

  我想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要读出豪放派高亢激昂、铿锵有力,好吗?(众生朗读全词) 总的来说,大家读得很有气势了(8分钟)

  三、 整体感知

  读过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对这首词有了初步的印象了,这首词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抒一己之怀 (至苏轼之前的词几乎都是诉说儿女情长的婉约风格的,直至苏轼才扩大了词的内容,可以咏史怀古,可以追慕英雄豪杰,可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说是苏轼拓展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词派)(3分钟)

  二、 词作研读

  一)、分析上阙

  这首词被公认为豪放派代表作,你从上阕哪些句子中看出这首词表现出的豪放风格?

  (1)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追问:这是写景的句子,他为什么就显得豪放?

  (不管是豪放还是婉约都是通过字词句来体现的,而古人诗文讲求练字,哪些字能显示出豪放?)

  明确:“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形容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

  “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

  “卷”写雪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 描绘了一幅极为壮观的画面: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波浪。

  (为什么苏东坡的这个词就给人这种豪放的感觉呢?我们来比较一下,李后主有这么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也写江水,比较一下,有何不同?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明确:李后主写什么?写个人的愁,家国的愁。 “愁”字就表现出词人的心情,不是那种很豪放的,而是一种愁,“愁”,就感觉,当然就不是那种气势磅礴了.)

  现在请大家齐读这三句,读出“穿空”的高度,“拍岸”的力度,“千堆雪”的广度,语气和气势要逐渐加强。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追问: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将“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换掉后有没有豪放之气? 明确:“大江” 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大江东去”把空间拓展开了;

  “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

  如果换了就失去了这种博大广阔之感,也就失去了豪放之气。

  三) 、分析下阙

  问题1:在下阕中有没有表现出这首词豪放特点的的句子: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问题2:为什么能够表现出豪放的特点?

  明确:我们能够想象孙刘联军,赤壁火烧千里舳舻、百万曹军的雄壮场面(回想《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军队的情形“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同事也刻画出了周瑜在赤壁战场上的指挥若定、足智多谋的形象。

  问题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下阕已转为怀古了,作者还写了周瑜的哪些事迹?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追问5:从这些描述中苏轼刻画出周瑜哪些特点?

  (提示:从具体语句中得出具体特征,文下注释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的。)

  明确:

  小乔初嫁了。 风流倜傥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从容闲雅

  谈笑间,指挥若定

  强虏灰飞烟灭 足智多谋

  好,请大家齐读这个片断,

  ,“遥想”要略用低声,到“小乔初嫁了”都要轻读,“雄姿英发”重读,“羽扇纶巾”又轻些,“谈笑间”的“谈”加重声、延长,“灰飞烟灭”逐字重读。这样读来,既有抑扬又有顿挫,也充分表现出这首词的豪放的特点!

  读得非常好!不过,读到这里,我有个疑问:大家都知道,“千古”“多少豪杰”,三国时的英雄同学们一定很熟悉了(列举:刘关张,诸葛亮、曹操等),历史上有人就推崇孙权,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追问5:那么,这么多英雄,苏轼为何对周郎情有独钟呢?

  提示:从作者的遭遇和经历中也许能看出些东西来,让我们来看看苏轼当时的境况如何。

  苏轼生平:苏轼(1037—1101),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受小人陷害而入狱。后于某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黄州生活了七年,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即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明确:作者是在拿周瑜和自己作对比! 好,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瞧一瞧。

  (在周瑜形象表格的基础上投影二者形象比较的表格,集体讨论明确:苏轼年龄47岁,生活屡遭不幸,外貌用词的原文“早生华发”,职位“团练副使”,际遇“怀才不遇”。)

  可以看出周瑜在情场、官场、战场上是场场得意,他的人生基调是“奋发得意”的,那么苏轼相比他而言,如何呢?

  (投影对联: 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来了黄州……”

  下面让我们看看苏轼在抒一己之怀时,是否仅仅在感怀一己之失呢?请大家集体读词的最后一部分的抒怀之句。 (生齐读)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问题

  6 这几句中哪句最能体现作者内心的感受?

  问题7 探究:有人说,词的最后几句含有消极成分,与本词的豪放情调不和,你认为呢?结合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同座位之间相互交流。

  周瑜是值得自己羡慕了,可是看看自己,苏轼这时47岁(板书:叹自己早生华发),早生华发。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是有点悲慨的。你看周瑜34岁就立那么大的功劳,我都47岁了,我空有报国之志,没有施展的机会,对这点有着慨叹。但这种慨叹,能不能说就是消极的呢?

  他受的打击太多了,再大的风浪他都经得起,“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一种人生态度。在黄州呆了四年多,后来又到了京都,但是他还是不顺。

  他有很大的抱负,在《赤壁赋》中他这样唱到: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代指君王)

  即时沦落黄州他心里惦念的仍是君上,一心想为国、为君效力,但他的性格很耿直,不随大流,该怎么说怎么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有些不赞成;旧派上台后,他又觉得新法之中还有些东西可取,又不完全反对。两边都不落好,总是倒霉。有一天在家晒书的时候,他拍拍自己的肚子,对那些婢女说:,“你们说我这里面装的什么?”有一个婢女说:“您这里面装的一肚子文章。”苏东坡笑笑:“不是。”还有一位说:“您这是满腹经纶啊!”他还是笑笑:“不是。”他的侍妾朝云说了:“您呀,一肚子是不合时宜!”所以,’他总是一再地被贬。黄州:后来又贬到惠州,惠州在广东;再贬的时候,当朝的宰相竟然出了一个点子,看到苏轼的字“子瞻”,他们按地图查,海南岛有个地方叫“儋州”,就那儿去吧。——还有这样贬人的?——但是苏轼宠辱不惊,就在那儿,他仍然很平静地生活。我们看,苏轼,他就是这样来对待外界的打击,就

  像在《赤壁赋》里面说的那样:

  (投影《赤壁赋》中文字: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

  苏轼就是这样的气派!所以,你看,慨叹过了以后,他举起杯中的酒,邀空中的明月,洒在江里,“一尊还酹江月” 将情感寄托在永存的江与月之上,使得诗人的心胸一下子变得十分开阔,旷达。

  用浩浩的大江,用空中的明月作证,我苏东坡是有报国之志的,只要有机会,我还是为国、为民去效力。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你说这是消极,还是积极?

  作业:背诵这首词

  完成一幅有关苏东坡是词的书法作品,硬笔、毛笔都行。

第5篇:高中语文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概括能力和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课文内容。

  2、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3、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2、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导读法、朗读教学法、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代的记叙文,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历史长河里,史传散文是颗非常璀璨的明珠,初中我们学习过《曹刿论战》,还记得选自哪部史书吗?(《左传》),关于《左传》还记得多少知识呢?(请同学们回顾),同学们,“传”是什么意思?是“注解、注释”,《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是为了解释《春秋》而作,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还是先秦优秀的散文著作,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树立典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大家来看标题。

  2、标题释义

  “烛之武退秦师”中“师”的意思是什么?“军队”,意思是“烛之武试秦军退兵”。假如只是一份报纸的标题,同学们脑海中会想到哪些问题?

  预设:

  (1)为什么要退兵

  (2)怎么退

  (3)谁是烛之武

  (4)结局怎样

  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课前已经布置预习了,通过课文来了解这整体的事件,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语感。

  3、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三句话交代。

  秦晋围郑,郑伯让烛之武劝退,烛之武做到了吗?烛之武智退秦师,化解战火。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读遍课文。

  (2)、秦晋为什么要围郑?从文中找一个句子回答。

  “以其无礼于晋”这其中将了一个什么故事?什么叫“且贰于楚也”?

  重耳(晋文公)逃亡的过程中,郑国国君没有礼遇他。在城濮之战的时候,郑国先想出兵帮助楚国,后有想归附晋国,这叫“贰于楚也”。

  (3)、郑国得罪了晋国,那秦国为什么也要出兵呢?从文中找到依据。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暇,朝济而夕设版焉”

  ①秦晋之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春秋无义战

  4、段落掌握和释义

  (1)第一段

  ①请大家齐读第一段,短短25个字,交代了什么内容。

  ②两国分兵驻扎,有何用意?

  ③重点词语:“军”作动词“驻军”,虚词“于”当“对”之意。

  (2)第二段

  ①重点词语和句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是什么句式?

  “子”为尊称

  “辞”为“推辞”

  ②请同学概括第二段主要内容。

  ③为什么先写烛之武推辞,而不是一开始就“许之”,这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补充)《东周列国志》介绍烛之武

  A、到70岁才被举荐,心理没有抱怨,这样更显人物真实。

  B、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放下心中抱怨,体现烛之武身上深明大义的美德。

  (3)第三段

  ①请同学朗读,本段重点写烛之武的外交辞令。

  ②重点词语和句式:“夜”名词作状语、“亡”使动用法、“敢”为谦词

  ③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国,秦国为什么能够接受他的建议,他用了哪些事实和事例使得秦心悦诚服地退军了。

  “邻之厚,君之薄也”

  从地理角度

  “舍郑益秦”

  从历史角度晋而无信

  从逻辑角度晋贪而无厌

  ④烛之武从三个角度、四个层面来说服秦伯,秦国所以接受,除了思路之外,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技巧?

  (4)第四段

  为什么要交代这段内容,对故事发展有什么作用?

  5、文章特点

  这篇文章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波澜、详略得当、精炼)

  6、探究思考

  (1)由本文及《曹刿论战》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叙事艺术。

  (2)以今天的理念来审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你从中得到的哪些启示?

  7、课后作业

  (1)归纳整理文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和文言句式。

  (2)拓展阅读《重耳之亡》和《殽之战》

第6篇:高中语文教案范文

  1、训练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课训练重点中9个词语的意义和4个词的义项。

  3、理解召公谏辞的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国语》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

  4、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召公谏辞的分析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2、熟读课文,背诵召公的谏辞。

  3、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第一课时

  序:背诵上一课

  一、简介《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齐读课文两遍,正字正音。

  三、请同学默读第一段,读后质疑。

  师点拔“谤”“堪”“以”“道路以目”

  四、齐读第二段。师生共同讨论。

  1、请三位同学分别口译三层意思。

  2、请其他同学纠正。

  3、师点拔“障壅诀导”;讲解“瞽、史、师、螋、朦”

  (师箴:教参与课本对“师”的解释不同)

  辩析“亲戚”一词古今的异义

  五、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流”字一词多义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一段

  1、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由此可见国家处于什么形势之中?

  朝政混乱,君民尖锐对立

  4、“国人莫敢言,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分析第二段

  1、“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可见召公性格的又一什么特点?

  昏庸愚蠢,一副蠢人说蠢话的自鸣得意样

  2、给召公的劝谏之辞分层,看说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召公用概括性语句否定了厉王的弭谤措施

  第二层: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谤”(怎样“宣之使言”)

  第三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3、此段话中,两处运用比喻,请同学们分析这两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

  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

  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4、这两处比喻,分别从什么角度说明问题?

  第一个比喻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

  第二个比喻说明“民”谤不但不能消极地“防”,还须积极主动地“宣”。

  前一层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

  三、利用《简笔与繁笔》中学过的`知识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和“目”是什么词)

  言简意赅,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末一句说明厉王和国人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避告诉了读者,文章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

  最后一段用语极为精炼,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形成笔法上的鲜明对比。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比喻生动形象;

  3、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怒、杀、喜

  国人:谤——道路以目

  召公: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谤不可防)

  怎样“宣之使言”

  民谤必宣敬听

  不听流王于彘

  首先分析“谤”是个古今异义词。今意指无中生有,毁坏别人名誉,古义是实有其事,公开批评指责。(与之相应,“诽”指实有其是但在背后的小声嘀咕,诬是现在的“谤”意)(板书“谤”)

  其次引发思考,如果一个“贤明的君主听到谤,该如何对待呢?而本文厉王是如何对待谤呢?(板书:厉王弭谤,穿插分析厉王)”

  再次,对于厉王弭谤这件事,召公怎么做了?谏(板书召公谏)

  通过三个问题,补全标题,同时熟悉了文章的大概内容。

  学生质疑

  道路以目,“目”和“道路”分别做什么成分?

  “瞽献曲……亲戚补察”文意断断续续,不连贯,此外“亲戚”古今年内异义如何区分?

  第13、14课讲完,发现文言文的教学把学生误导了,由于课堂上抠得太细,语法现象过于关注,术语出现频率高。导致学生养成逐字逐句条分缕析的习惯,下课后问题不断,不出在对文意的理解上,而出在“而”“之”等词的词性、用法、术语的纠缠上。完全陷入旧讲法的误区,教师一古脑讲,学生被动地听。听完后术语,词性晕头转向。

  应突破这种填压式教育,以诵读为主,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去琢磨

第7篇:高中语文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获奖微课教案

【篇1:中学语文获奖论文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

学中的运用】

中学语文获奖论文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移动通信设备的快速发展,其运用逐渐广泛。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模块,则可以充分利微课精(学习效率高)、易(操作简单)、快(学习见效快)的特点,尤其是在高考冲刺阶段,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解题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本文主要是以高考题型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考点为例, 结合微课的效果与制作来解决诗歌鉴赏中表现手法知识点的应用,来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字:微课;诗歌鉴赏;语文;教育;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利用5-10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细小的知识点、考点的一种微视频,通常由“讲授题型─指导方法─总结考点”三个环节构成的小型教学模式。

二、设计微课的针对性

以高考题型为落脚点,通过讲授做题技巧,最后归纳总结考点类型,充分发挥了精(学习效率高)、易(操作简单)、快(学习见效快)的特点,针对性强,尤其是在高考冲刺阶段,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解题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主要是以高考题型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考点为例,结合微课的作用与制作来解决诗歌鉴赏中表现手法这个知识点的应用,来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三、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方面的运用

根据某年新课标最新《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题型的规定: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主要包括两点: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学生要对阅读材料进行鉴别、赏析和评说,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能力层级达到了d级。学生在这一题失分较多,虽然在一轮复习时费时很多,但却收效甚微。原因在于诗歌鉴赏题型非常广,复习时很难全面把握,难免顾此失彼,越想全面掌握却越难做到,所以诗歌鉴赏用传统的教授方法很难掌控,很多一线教师都在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兴的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知识点实现突破,因此我进行了诗歌鉴赏微课教学的相关尝试。

(一)利用微课,分解、细化知识点

鉴于诗歌鉴赏题型广、知识点多这一特点,我通过设计微课参与教学,分解、细化知识点,利用视频等多媒体,用现代技术阐释古代诗歌,整合最新教学资源,化抽象为具体,巧妙地将现代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教学模式,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文就微课在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方面的运用加以说明。

【篇2: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读书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2、学习读书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课外书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聪”导入:你想变得更聪明吗?那怎样才能变得更聪明呢?(多读书)

2、说说你平时是怎样读书的?

引入:读书要讲究方法

二、读书方法的指导

2、指导具体的读书方法:选读法、粗读法、精读法、笔记法

3、指导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想像型、评价型

三、总结:读书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四、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而生在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后阅读肯定会更顺利,生的阅读兴趣会更浓。因此,本节教学旨在引导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篇3:《赤壁赋》微课教学设计】

《赤壁赋》微课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

授课教师:赵伟

工作单位:河南省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东校区

【学习目标】赏析水月意象,体悟作者的心境。

【学习重难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赏析意象,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教师引导拓展迁移

【学习时间】10分钟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在他的千古绝唱《赤壁赋》中是怎样用景语表情达意的呢?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中,可通过赏析水月意象,体悟作者的心境。

二、展示教学目标

赏析水月意象,体悟作者的心境。

三、品析鉴赏

课文中写了怎样的“水月”景象?

现实中的“水月”

历史中的“水月”

哲理中的“水月”

1、现实水月——水月之景

第一段描绘了怎样的景?此时作者心情如何?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色澄澈而空明,苍茫而朦胧,如人间仙境。

情:“乐”。豪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2、历史水月——水月之情

第三段是怎样将景、情、理结合在一起的?

景:悲凉苍茫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情:悲观失望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理:人生苦短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加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是抒情。

写景抒情是哲理的基础, 哲理是写景抒情的升华,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

自身与历史人物的对比。

人生须臾与宇宙无穷的对比。

愿望与现实的对比。 在对比中让我们读懂了此时的苏轼。由水月开始,以水月结束,目的却无关水月,显然是借水月议论人生失意,抒发壮志难酬的悲哀之情。 3、哲理水月——水月之理

第四、五段,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又是永恒的。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2)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仍然扣住水和月下笔,以回答客的名义,紧接着作者展开了哲理般的议论。议论中既有辩证法的因素,又有老庄相对主义的成分。但正因为用这种观点看待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才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是啊,坎坷的经历,艰难的黄州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于“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当中享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江山风月由此最终成为作者精神寄托的处所,成为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 苏轼的“变与不变”论彻底征服了客,于是“客喜而笑,”并同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全文最后归结到思想超脱之乐中,又呼应了开头的水中“泛舟”“月出”等文字,在结构上达到了首尾照应的效果。

四、归纳总结

把握住水月意象,也就把握住了全赋之骨。

现实中的水月——宁静、柔和之美 ——畅游赤壁(实)

历史中的水月——沧桑、悲凉之意 ——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乐观、旷达之感——体悟人生(虚)

水月意象的人生启示

苏轼不仅能辩证地看待水月变化,同样也能辩证地看待人生的挫折和磨难,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说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同样的在我们的人生当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时,不妨学习苏轼以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待这些困难,相信上帝在关闭一扇门时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

五、布置作业

对比阅读《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赏析文中意象。 【板书设计】

现实中的水月——景(实) 历史中的水月——情(虚) 哲理中的水月——理(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