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3篇 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存在哪些问题?

时间:2022-10-14 14:24:3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3篇 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存在哪些问题?,供大家参考。

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3篇 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存在哪些问题?

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1

  旧城镇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调研的汇报材料

  县财政局:

  根据道财预〔2010〕53号文件要求,我镇组织镇财政所认真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2007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整体评价。

  从旧城镇近三年来的体制运行情况看,现行乡镇财政体制发挥了积极效应,理顺了县镇责权利关系,消化了以前累计赤字,促进了乡镇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有力地推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乡镇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现行乡镇财政体制将镇所在地的营业税、印花税、资源税、房产税、烟叶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乡镇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交纳的非税收入,作为镇级固定收入,加大了乡镇财政收入基础,充分调动了镇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财政收入逐年递增,化解了镇级赤字。2007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万元,化解赤字1多万元;2008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万元,化解赤字万元;2009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万元,化解完我镇以前赤字,累计积余万元。

  二是村级支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专项下达给乡镇,实行镇管村用,有效地减轻了乡镇财政负担,为乡镇在税费改革后无力承担村级支出解决了难题。

  三是对投资总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所产生的营业税和耕地占用税,县财政按税收收入的20%对所在乡镇给予转移支付补助,耕地占用税由所在财政所负责征收,充分调动了乡镇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和组织财政收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的看,现行财政体制在我镇运行情况良好,成效比较明显,但也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

  1.税源单一,且不稳定,我镇大型企业不多,税源少,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少,财政收入不稳定,税源结构单一,可控财力有限,我镇对单一税种依赖性高,烟叶税收占财政收入主体,基本上靠天吃饭,一旦遇上旱涝、冰雹等自然灾害,我镇财政将受到极大影响。

  2.对投资在我镇大企业分成比例较低,目前主要是渔塘电站,按现行体制标准,县财政按税收收入的20%对我镇给予转移支付补助,这对所在地来说,分成比例较小,因企业基础设施建在我镇,许多事务需由当地政府出钱出力协调解决,我镇财力有限,有些遗留问题待解决。

  二、2006—2009年镇收入、支出、结余情况

  2006年财政总收入为元,财政总支出元,结余元;2007年财政总收入为元,财政总支出元,结余元;2008年财政总收入为元,财政总支出元,结余1101元;2009年财政总收入为元,财政总支出元,结余元,累计结余元。从我镇收支情况看,近三年来均有结余,且截止2009年,我镇已无赤字,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对渔塘电站近几年征收税收收入的转移支付,以及市县各部门对我镇的帮扶和在项目实施上的支持。

  三、2010年11月财政供养人员及工资情况。

(一)2010年11月财政供养人员118人(在职干部96人,退休人员22人):其中公务员(含参公管理人员、退休人员20人)54人;事业干部64人(含退休人员2人)。遗嘱人员12人。

(二)2010年11月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情况

  公务员(含参公管理人员):在职人员工资情况元/月;退休人员元/月。

  事业人员:在职人员工资情况元/月;退休人员元/月。

  遗嘱人员12人,补助金额元/年。

  2010年11月月工资总支出是万元。

  四、下一轮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建议:1.工商税收以上一轮体制的基数为参考进行确定,不能以前三年财政收入的平均数来确定我镇的收入基数。我镇近三年来工商税收逐年上升,是因我镇属一类扶贫乡镇,各种扶贫项目多,税收的主要来源于建设项目,但其具有不稳定因素,随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项目建设会逐年减少,相应的各项税收会逐年递减。

  2.烤烟税基数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各乡镇烤烟生产基础的变化情况作出调整,建议根据近三年来各乡镇烤烟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确定税收基数。

  3.建议加大财政补助倾斜,让利于乡镇财政,因现在提倡构建合谐社会,保障民生,乡镇面临诸多矛盾,且各项任务繁重,各项工作成本高,仅仅靠乡镇自己能力难以保持正常运转,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型的需要,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需要,乡镇职能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对今后五年镇主要税源作简要分析。

  今后五年我镇税源单一,主要是烤烟税收和项目建设,每年烤烟税预计可达140万元左右,项目建设预计完成50万元。

  对策与措施

  一是加强乡镇财源建设,做大做强镇域经济。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镇域经济,壮大乡镇财源。乡镇财源建设要以结构调整为核心,把握好财源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确定财

  源建设思路,把乡镇企业、多种经营、第三产业等乡镇优势财源抓住不放,进行主体财源、基础财源、潜在财源以及新兴财源、特色财源的多层次开发,为乡镇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二是进一步理顺县乡(镇)两级财权与事权。继续理顺县乡(镇)收入划分,提高对投资在镇乡所在地大企业分成比例,以增强乡镇招商引资和财源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乡镇实力,拓展乡镇财政发展空间。

  三是强化乡镇财政职能,规范乡镇财政管理。要建立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明确财政支出的范围和用途,制定各种标准加以严格限制,在方法上力求规范化、精细化,提高监督效率,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机制,加大惩罚力度,增强财政监督的制度性权威。要规范内部理财行为。

  旧城镇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10日

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2

  财政预算体制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生产建设和吃饭养人特征较为明显,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公共服务型财政,是一个生产建设和行政管制性的财政,表现为各级财政的支出结构中,生产建设和行政公务的支出比重较大,效率较低的一些本应由社会来办的事业所消耗的支出较多,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公共需要方面的支出不足。特别是预算内外公车、招待和出国三项费用开支比率较高,人民群众意见较大。第二,预算不完整。政府、司法和国家权力部门万余亿的收费,六千多亿的社会保障基金,地方政府每年大约五千亿左右的土地收入,包括国有资产的收益,都没有纳入国家预算之内。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收支,占国家实际收支的三分之一以上;财政收入和支出分散在各部门之中,国家财政部门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第三,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高,企业税费负担较重,不利于鼓励创业和扩大就业,不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和国内消费需求。目前,GDP实际财政税费收入负担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三十,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所能承受的上限,并且企业所交纳的综合税费,与世界各国比较,负担很重。第四,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税收关系没有理顺。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应当承担的事务界定不清;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划分不合理,有收入向上层层集中,事务层层向下加重的趋势,相当多的基层政府财政陷于困境;中央向地方的一些转移支付不规范、不透明;财政层级太多,消耗财政资源较多,并且截留中央向基层转移支付的资金。第五,财政显性、隐性和或有债务率较高,根据有关专家计算,达GDP的百分之一百二十左右,包括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地方政府的显性、隐性和或有债务,一些最后需要政府出面承担的国有企业的债务,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中需要国家负责和兜底的债务等等。第六,财政收支不透明,不公开。各级财政交付同级人大的财政报告,或者过于简单,或者科目杂乱,使人大代表看不懂和审不明;一半多的政府收入没有进入财政预算,没有向人大提交,进行审查;转移支付不透明、不公开,“跑部进京”的势态越来越严重。第七,现行税制不合理,是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个基础性的原因。一是企业项下征收的增值税。税收是一种价格的转移,因为东部地区企业多,中西部地区消费者多,在购买中,相当于西部的购买者给东部的企业交了税,而如果是在当地实现增值税,这部分收入就给了当地的税收收入。二是对于中西部资源生态地区,资源税率定得很低,都变成了企业的利润,或者上交中央了,或者变成税收上交中央了,或者由于没有征收足够的资源税,变成东部加工工业地区的利润和税收。而对于三江源等生态保护区,没有全国性和中下游的生态补偿转移机制,下游可以大发展,而上游为了保护水源等不能建工业,限制了发展。三是在出口退税方面,国内销售没有退税,出口就有,而出口企业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在东部,退税就退在东部,实际上相当于减少了东部企业的负担,东部企业竞争力就比中西部地区高得多,出口退税平均是百分之12%,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四是内外资所得税不合理,内资百分之33%,外资百分之15%,外资企业一般分布在东部,这样东部地区相当数量的企业竞争力要远远高于中西部。这三项税收制度造成的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其负作用实际上远大于西部大开发等形成的正效应。税制不改革,东、中、西部不可能平衡发展。第八,没有形成科学和有效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制衡机制。纳税纳费、收税收费、使用税费各方之间没有科学的博弈、制约和平衡,进而财政收支和预算的协商、讨论、汇集、编制、执行、监督等各环节之间也没有形成科学的博弈、制约和平衡,一些政府预算,特别是基层政府的预算,在人大讨论时存在着走过场和走形式的情况。特别是财政编制和审批与预算执行不相符合,3月人大审查和批准预算时,预算实际已经执行了一个季度。

(二)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目的和原则

财政预算体制的改革,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系列的原则。第一,从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特征的财政预算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纵向计划的政府主导的财政,建设横向需要和财政可能之间平衡的财政;改革生产建设需要的计划财政,建设政府用支出弥补市场缺陷的财政。第二,从生产建设和行政事业吃饭养人型财政,转向执政为民的公共服务型财政。使财政从重生产建设,转向重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公共需要,从重保证政府和行政性事业开支需要,转向重社会保障等民生需要。第三,建立统一和完整的国家预算体系。将预算内收支纳入预算内统一管理,将国家财政部门化趋势扭转为部门预算国家化,将土地、社保、国有资产、铸币收入等纳入国家预算,统一集中管理。第四,有利于宏观调控。财政的税收结构和支出结构,要与国家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相协调,要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收缩和扩张总体政策相协调,与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相配套

  和协调。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建立一个分配和支出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的财政。按照公共服务型财政和民主决策的原则,科学分类收支事项,设置收支科目,形成财政需要汇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之间科学规范的程序和制衡,特别是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要科学确定标准和规模,人大和公众要对非常规项目进行评价和选

  择,要规范转移支付程序,做到转移支付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第六,合理划分和确定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的事务和财权。既要保证国家在政治上集中统一的财政基础,又要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保证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的财力需要,减少过去集中后又转移支付的信息不对称和动作成本,提高中央与地方财政税收关系的效率。第七,形成一个激励创业、鼓励投资、扩大就业、促进和谐的财政税收体制。将财政税费与GDP的比率固定在一个我们这样生产力还不十分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能承受的水平上,清理政府各部门的收费和罚款项目,调整税收结构,逐步减轻创业、投资和就业的税费负担。第八,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既要坚定不移,向前迈进,又要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保持社会稳定。要制定科学的方案,并多方案比较,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又与现代国家体制接轨的方案;在选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后,推进改革,坚决不动摇;改革要先试点,后推广,分先后,按阶段,逐步推进,要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3

  1980年代初期,市管县体制之所以得到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城乡发展的特殊要求和体制转轨初期的特点。一方面,农村经济改革使原本隐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显性化,需要转移出来,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来自城市的技术、人才、设备和资本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城市产业的发展由于受行政区域的限制,缺乏相应的原材料、资源和更广泛的商品消费市场。因而,在体制转轨的初期,只能依靠行政体制改革来满足城乡互补、共同发展的要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异军突起,“市管县”体制逐步失去了当初的功效,反而成为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

(一)市管县体制束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在中国是农村经济的组织者、管理者和调节者,也是国家政治行为和经济发展的聚结点。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强县,因为县域经济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基层单元。当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的体制障碍是行政管理体制僵化,这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层级过多,“市管县”体制效率较低,上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职权干涉太多,没有真正发挥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市管县体制下,城乡的资源不是依据市场的原则来配置,而是以人为的行政力量来分配,自然会进一步侵害县及农村地区的利益,从而形成所谓“市压县”、“市卡县”、“市挤县”的局面。由于“市管县”体制有着明显的倾向性,它主要是为市里服务的,因而它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地级城市无法带动所辖县市的经济发展

  市管县的主要目的是以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拉动所辖县乡的经济发展,但是,许多城市由于综合经济实力不强,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根本发挥不出这一作用,形成“小马拉大车”现象。除省会城市和一些中等发达城市带动力量较强外,一些工业基础薄弱和由县级升为地级规格的城市就很难有力量来带动县乡的发展,更无法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地级市与县市同处发展初始阶段,根本没有能力带动周边县区,中西部地区问题更为严重。

(三)市管县体制增加了行政管理层次和成本

  实行市管县体制之前,行政层级主要由中央—省—县市—乡镇四级组成,省县之间的地区行署只是省级派出的虚级建制。市管县市后,省县之间的层次由虚变实,行政层次主要由中央—省—地级市—县市—乡镇五级组成,这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秦汉以来,中国多级制超过三级以上的年限仅有350年,占所有年份的16.5%。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行政区划实行二级制或三级制,很少四级制。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表明,行政组织每多出一个层次,信息的失真率就会成倍增加。市管县体制的设计,人为地制造出一个中间层级,省县之间权力被层层截留,信息沟通受到阻滞,这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和交通十分便利的今天更是不合时宜。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的推进,地级市的负面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一个地区的区划层次过多、规模过小,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的问题,最终使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同时,过多的行政层级与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城镇同构、重复建设的弊端愈演愈烈

(四)市管县体制造成了城乡利益分配的不均衡

  由于城市面临的是城市管理,与农村政府所面临的公共事务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世界性的惯例是城乡分治,城市自己组织政府,实行自我管理。由于市与县在社会结构、功能作用、发展需要和事务繁杂等方面各不相同,实行市管县后,地级市在管理上就需要两套人马,而城市的特殊性又决定城市系统非常复杂。这既增加了地级市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又使得地级市的机构大而全、臃肿不堪。在市领导县体制下,市里既要抓城市工作,又要抓农村工作,而市政府的工作重心一般放在城区,特别是把发展二三产业放在突出的位置,在工作部署、城乡利益分配等方面难免不平衡,从而出现重城轻乡、重市轻县的现象,甚至相互争投资、争原料、争项目,尤其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思路

  市管县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伴生物,无法适应以分散、自主、灵活为核心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因而需要改革,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同时要兼顾市县关系,协调好中心城市的扩张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县与中心城市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竞争—合作—分工关系,使城市和区域共生、共荣、共赢,相互依托,合作发展。

(一)发展县域经济,推广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

  发展县域经济,就要改革市管县的体制。市管县体制主要依靠行政力量维持,责权与事权不平衡,存在着侵占县及农村地区利益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