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共4篇 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时间:2022-07-09 12:50:13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共4篇 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供大家阅读。

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共4篇 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共1

  课题:《表格信息加工》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要求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利用表格处理数据,并结合图形化表示,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学会从不同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涵的信息。其中表格的图形化数据的表达和信息多元性加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现和分析问题,使他们能在掌握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创造性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上一节刚学完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能让学生对文本和表格信息的不同加工方式、不同表达结果产生强烈对比,进而充分理解表格表达信息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地建立表格、录入数据、设计表头。

  2.选择适当的公式或函数进行表格数据的计算,如求和、求平均值等。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了解表格信息加工的思想和方法。

  2.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1.要求学生能掌握简单的计算(如求和、平均值、最大、最小值等)。

  2.各种类型图表的适用范围,挖掘隐藏在图表背后的信息。

  教学过程:

  2008年的8月对于全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骄傲自豪的日子,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下面我们就来回顾我国奥运健儿夺金的精彩瞬间。

  播放视频:在比赛中,其中一项运动叫3米跳板,这是我国的强项。我手头有一张北京奥运会女子3米跳板的比赛成绩表,我们要通过这个成绩表分析出各国运动员五次跳板成绩哪一次发挥的更好,哪个运动员的总体成绩最好,最终形成一份图文混合的分析报告。

  提问: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软件来加工这些信息?

  生:引入microsoft excel软件的学习。

  师:打开excel,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表格数据的创建

  工作薄:一个excel文件称为一个工作簿,它的扩展名为“.xls”,一个工作薄可包含多张工作表。

  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excel工作表中的一行称为一条记录;一列称为一个字段。

  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和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录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行用数值“

1、

2、3??”表示;列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

  提问:d2表示第行第列所在的单元格。

  生:为节省时间,老师课前已经把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三米跳板决赛成绩表已经录入了excel电子表格中,现在根据这个表格首先完成第一个任务:

  任务一:把sheet2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1.打开桌面“跳水成绩表.xls”,将工作表名“sheet1”改为“成绩表”。

  提示:击工作表标签名称或击工作表标签选择“重命名”命令。

  2.在h2单元格输入“总成绩”。

  3.将表格标题“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三米跳板决赛成绩表”合并到整个表格的宽度,字体大小设置为18。

  提示:选中a1:h1单元格,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按钮

  4.将表格2-13行,行高设置为25。

  提示:选中第2-13行,选择“格式”→“”→“ ”。

  5.仿照样表,添加表格的边框线。(内框浅蓝单实线,外框蓝色双实线)

  提示:选中a2:h13,选择“格式”菜单→→标签进行设置。

  关键步骤教师演示,有些可以让学生自己摸索。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过渡语:“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任务,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漂亮的表格,下面我们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看一看,各国运动员五次跳板成绩每一跳谁发挥的更好,哪一个运动员的总体成绩最好呢。”

二、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讲解:进行公式和函数计算时,首先要输入“=”号,如“=c3+d3+e3”和“=sum(c3:e3)”

  任务二:

  1.分别用公式法和sum函数求出每个运动员的总成绩

  提醒:如何求其他运动员的总成绩?填充柄拖动法或双击填充法,操作要领:注意鼠标指针形状的变化;

  2.用max函数求每一跳的最大值;

  拓展:通过下面的方法也可以方便地求和、求平均、最大值和最小值

  1.选中要计算的单元格区域,右击状态栏选择相应的命令;

  2.单击“插入”菜单的“函数”命令。

  思考:为什么在公式中引用的是单元格的名称而不是其中的数值?

三、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图表的创建)

  为了使表达的信息更加直观,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数据变为直观的图表。

  任务三:利用图表展现我国运动员五次成绩的变化趋势和各国运动员的五次成绩比较图。

  演示变化趋势操作:

  提示: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图表”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图表向导”按钮按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注意系列产生在“行”和“列”的含义的比较,)

(简单介绍图表类型)

  探索:

  1.如何删除创建好的图表,另外修改表格中的数据会引起图表的变化吗?

  2.如何给图表填充色彩让图表看起来更美观一些呢?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三米跳板的比赛成绩表的分析,学习了excel电子表格的创建、求和、最大值等简单计算,以及图表的生成。通过多重角度和图形化的显示,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这个项目上具有一定的实力,但成绩取得的背后依靠的是运动员们坚忍不拔、顽强的意志力的训练。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要学习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不怕困难,打好基础,将来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共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数值计算

(学案)

  学习目标:

  熟练excel建立和修饰表格。 学会利用函数对数值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动手实践任务 任务一:建立与修饰表格。

  打开“张三三次月考成绩统计表.xls”,进行如下操作:

1、在表格上方插入一行,合并单元格,添加表格标题:张三三次月考成绩统计表。

2、设置好表头斜线,给表格数据区域添加好边框线。

3、合理设置表格中的字体,对齐方式设为居中。

4、给表格行列标题单元格设置背景填充颜色。

5、将Sheet1改名为“成绩统计表”.任务二:数值计算

  分别统计三次月考成绩中的文科总分、理科总分与九科总分及各科目平均分(平均分值保留两位小数)(提示:参考教材51页,利用函数来计算数值)。参考表格形式如下:

  综合任务:给高三第八次文科月考成绩筛选出各班成绩,并计算它的总分与排名。

二、提交作业

  以姓名命名表格文件,提交到教师机

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共3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在整个模块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的进一步学习,也为多媒体信息加工与表达这节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Excel来对图表信息进行加工和表达。(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法和任务驱动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图表的运用方法,通过图表信息能正确清楚的认识和分析各种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首先明确任务,其次争对问题收集相应的数据,然后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形成一套解决方案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的过程。

2、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值计算,包括求和、平均数、运用函数运算等

3、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掌握分析图表数据的方法,领悟用图表分析或说明的优势及意义。

4、针对不同信息需求,灵活运用各种图表,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挖掘数据间的内在联系。

5、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这一节要求学生对Excel能熟练的操作,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电脑基础,但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平时练习操作的还是比较少,且基础都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在操作上遇到较多问题,希望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己专研很快熟悉这个软件,从而完成各种图表的制作。

三、教法及教具

  教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网络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国家金牌大丰收吧,总共得了多少枚金牌啊?但是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总共得了多少枚奖牌啊,那么其他国家呢?好,那么我们马上来看一下屏幕上的这个表格,大家就清楚了。

  大家想一想,我们用什么工具可以把这个表格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呢?是的,可以用Word,但是这张表格体现的更多的是数据统计方面的功能,所以我们这堂课来学习另一个软件Excel。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板书)

2、介绍Excel操作界面

  首先,我们启动Excel,依次单机开始|程序|Microsoft|Excel,大家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啊?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Excel的操作界面,是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和工作簿窗口等组成的。(演示在Excel中如何输入数据)

3、传授新课

  明确任务需求:在我们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加工和处理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最终

  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在本课中我们需要根据班级评优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得到一份带有结论性数据报告,具体而言就是各项的平均分和总均分的比较。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二维表格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然后在利用图表的形式将各组数据之间的对比情况更直观的展示出来,配以必要的文字,最终形成简洁的分析报告,提出意见,得出结论。 具体总结来看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可以概括为如下过程:(找同学回答) 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板书)

  任务1:建立表格:P50页图3—12,完成Excel中的数据录入,只是点讲解,在大部分同学完成数据的录入后,教师对以下两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说明:a、合并单元格 b、设置单元格底纹

  任务2: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在我们完成的数据录入的表格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哪个班的纪律分最高,哪个最低,卫生哪个最好有事哪个最差,但现在我们要求平均分和总分,我们怎么办?

  教师演示:

1、总分的计算:a、选定图3-12第一周表格中B3:E5区域,在工具栏中单击“求和”按钮,完成总分统计。b、选定B6单元格,在工具栏中单击“函数”按钮,在粘贴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常用函数的”“Average”,并根据提示完成“纪律”平均分的统计。c、用鼠标拖动填充柄方式完成“卫生”、“礼仪”两项的平均分统计。学生任务—统计各班总分和平均分在老师讲解和演示总分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自己录入好的表格进行总分和平均分的统计,得到最终图表。

  任务3:表格数据转换为图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P52,演示数据转换成图表的步骤: a、选定“评比总分统计表”中A2:D5区域。b、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工具按钮,出现一个对话框,单击“图表类型”的“柱形图”,并选择“子图表类型”为“簇状柱形图”,其他默认。c、单击“完成”按钮,得到一个统计图表,调整其位置。 任务4:图表数据的转置:让学生动手做,P53页任务5,教师归纳总结点评。调换后的图表表示的意义与原来相同吗?师生一起讨论,得出结论;不相同。调换后表示每班各项指标的比较情况。

  任务5:教师引导学生完成a、选定图3-15中表格B2:D5之间的区域,b、点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工具按钮,出现一个对话框,单击“图表类型”的“柱形图”,并选择“子图表类型”为“折线图”,然后点击“完成”。

  讨论:根据已学过的教学知识讨论一下,各种统计表有哪些作用?各有什么特点?

4、形成报告

  我们已经利用图表的形式来加工数据并展示结果,这种方式确实有很大优势,但要完成一份报告,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使用图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附上一些相关文字说明,并进行修饰,从而丰富报告形式,以方便阅读、突出重点,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数据图表处理结果,配上相关文档,做成简短的分析报告,可以参照一下课本上的报告形式,当然最好是自己设计。

5、小结

  本节讲述的是图表加工数据的意义,不同的用途要用不同的图表进行分析,在运用图表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合适的图表类型、表格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有机会结合起来,是表达意图更加充分,生动和准确。

五、板书设计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

六、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部分学生在初中有接触过,可多数学生还是比较陌生。在教学过程中我基于生活,以学生较喜欢的奥运会例子来引入,让大家明白首先需要明确任务需求。在这一节课中,对于教学的导入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和学生间的沟通,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学生所需加强教学设计,总之在本次教学中有收获,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扎实基本功。

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共4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一、背景信息

  授课班级:高一(

4、

5、

6、7)班 授课科目: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授课类型:新授课 学时数: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针对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进行教学的设计。本节内容体现的课程内容标准是:(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和基本特征。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信息处理与交流能力中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具有信息素养的表现之一。通过本节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作使用方面,在本节学习中得到复习巩固,且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运用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学情分析

  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高一学生已达到形式运算阶段,能够在心理上控制和考虑若干变量,抽象性思维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又存在个体认知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信息的加工和解释水平受其加工、表征信息的方式与一次所能加工的信息数量以及原有知识结构状况影响。因此,要考虑学习个体的认知差异性。

  在预备能力方面,由于来自珠海市的各个区,水平不一,大部分没有使用过Excel电子表格工具,极少数学生的操作水平较高。但经过前几课时的常规软件介绍和认真学习了Office同类办公软件word,并且,前一课时末,教师还对Excel的基本知识做了介绍, 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学习该节的预备能力,通过再学习和练习,能够完成目标技能的获取(即意义的建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了解表格加工与表达的基本流程。

②能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来呈现表格的分析结果。

③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④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

2、过程方法目标

①懂得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即从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图表展示等一系列环节的一般方法。

②懂得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结合图表展示科学准确地得出合理的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

①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制作图表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评价数据的价值观及科学意识。

③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重点

1.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的过程。

2.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值计算,包括求和、平均数,运用函数运算等。 3.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掌握分析图表数据源的方法,领悟用图表分析或说明问题的优势及意义。

七、教学难点

1.针对不同信息需求,灵活运用各种图表。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挖掘组数据间的内在联系。 2.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八、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法、讲练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讨论探究和小组协作

九、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都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国家金牌大丰收吧,总共得了多少枚金牌啊?但是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总共得了多少枚奖牌啊,那么其他国家呢?好,那么我们马上来看一下屏幕上的这个表格,大家就清楚啦。

  大家想一下,我们用什么工具可以把这个表格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呢?是的,可以用word,但是这张表体现的更多的是数据统计方面的功能,所以我们这堂课来学习另一个软件excel。

  学生活动:回答提出的问题(51枚金牌、100枚、用word)

2、新课内容

①介绍excel操作界面

  excel启动: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excel excel的操作界面: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和工作簿窗口等组成。

  如何在excel中输入数据(演示) ②明确任务需求

  在我们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加工和处理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最终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在本课中我们需要根据班级评优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得到一份带有结论性的数据报告,具体而言就是各项均分和总均分的比较。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二维表格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然后在利用图表的形式将各组数据之间的对比情况更直观的展示出来,配以必要的文字,最终形成简洁的分析报告,提出意见、得出结论。 ③新课任务

  建立表格:P50页图3-12,完成excel中的数据录入。 知识点进行讲解说明:①合并单元格②设置单元格底纹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自己操作,按照课本P50页图3-12来完成数据的录入,如有困难可以问老师或者自己解决。 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在我们完成的数据录入的表格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哪个班的纪律分最高,哪个最低,卫生哪个最好又是哪个最差,但现在我们要求平均分和总分,我们怎么办?

  教师演示:总分的计算:①选定图3-12第一周表格中B3:E5区域,在工具栏中单击“求和”按钮,完成总分统计。②选定B6单元格,在工具栏中单击“函数”按钮,在粘贴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常用函数”的“Average”,并根据提示,完成“纪律”平均分的统计。③用鼠标拖动填充柄方式完成“卫生”、“礼仪”两个项目的平均分统计。

3、课堂练习

  练习:统计个班总分和均分

  在老师讲解和演示总分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自己录入好的表格进行总分和均分的统计,得到最终图表。

4、堂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officExcel系列的办公软件中的EXCEL,并尝试用它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学会了简单的函数运用,得出了在数据统计方面具有的优势。那么,如何利用今天所学和所做的表格,以及如何进一步的将它转化为更直观的图表形式,敬听下回分讲。

十、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任务,采用自主尝试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分组完成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主动地探求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建构。这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怎样控制学生在小组探究学习中能够真正的按照教学的设想进行。实际教学中就发现有个别学生对待任务感兴趣,在绘制函数图象时,知道方法但操作技能不过关,说明我们农村学生信息基础薄弱。同时这节课没有学生作品展示,对培养学生自信心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