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3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3 09:10:0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3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教学设计,欢迎参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3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学习难点】1.力的概念.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自主学习】

  一、力和力的图示

  1、 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定义 力的单位是 .

  力的三要素有 要想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

  2.如图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二、重力

  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

  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进行测量,可以根据公式G=mg计算,(其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 ;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 )。

  3、重力的方向总是

  4、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位置 和 因素有关.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 、 、 、 。

【合作探究】

  一、力的认识拓展

  1.辨析下列关于力的说法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物体相互作用时,总是先施力后受力

  D、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关于力的认识总结:

  二、重力的认识拓展

  2、下列关于重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

  D.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是无法确定的

  3、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的部分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4、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

  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

  C.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

  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

【当堂检测】

  三、四种相互作用的本质了解

  5、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

  中华 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

  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

  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

  四、区分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6、如图所示,画出均匀矩形木块在不同情况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7、画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3.O×106 kg的木箱受重力的图示。(g取10N/kg)

【趣味思考】

  1、.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不考虑地球自转)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 B.鸡毛和铁球都可悬浮在空中

  C.天不会下雨 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发生形变的原因。

  2.初步认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清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力。

  4.知道重力产生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5.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学习重点】力的概念、重力产生原因

【知识回顾】

  一、力

  1.概念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电磁力等。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加速度。

  2.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1)力的图示:力的图示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只能粗略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能表示力的大小。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g的特点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2)g值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3)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4.方向:竖直向下。

  5.重心

(1)相关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

(2)位置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3

  重心的实用意义

  重心的高低和支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可阅读《读本》第一册第六章第六节)

  计算势能,用到重心的概念。

  4.万有引力

(1)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作用。

  牛顿从苹果落地联想到地球与月球之间、行星与太阳之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

(2)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

(3)物体的质量越大,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间距离越大,万有引力就越小。(定量关系将在以后学习)

  由于一般物体的质量不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例如两个直径1m的铁球(质量约4 100kg)靠在一起时,它们间的万有引力约为1.1×10-3N。

  天体的质量很大,因此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十分巨大。例如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大约是3.6×1022N,它足以拉断直径9×103km的钢柱。

(三)课堂小结

  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所产生的。从本质上讲,重力属于万有引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一般来说它们的大小和方向都有差别,但差别甚小。

  2.物体在其它星球上受到星球的吸引也产生相应的重力。通常不加说明时,“重力”是指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位置有关:G=mg。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物质(质量一定)受到的重力是恒力。(计算表明:沿地表相距1800m的两点,重力的方向相差不到1′。)

  4.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四)作业与思考

  1.课本p.13练习二。说明:第(1)题第③项中“运动”指沿地面不太大的范围内的运动。

  2.演示:双锥体“往上爬”。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揭秘。

  轨道低端窄,双锥体的重心高;轨道高端宽,双锥体的重心低。表面看来双锥体由A端释放,会自动地向较高的B端“爬升”。实际上仍是从重心高处向重心低处滚下来。

  3.用一个手指支持铅笔的一端使铅笔直立而不倒不易做到,而把铅笔换成一根教鞭,小头立在手指上,就比较容易做到使其不倒,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去查一查有关资料。

  五、说明

  1.重力及其三要素在初中已经学过,从知识上讲,本节内容很容易掌握,属于复习性质的课,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2.重心概念的建立,渗透了“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对于以后学习“力的合成、分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注意指导学习阅读教材。请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并加以讨论,加深理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注意到如何阅读教材,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4.介绍“欹器”,增加“双锥体”和“模拟铁锹”的演示,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查找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体会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