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教学反思12篇 小学数学分与合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16 18:11:00 教学反思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分与合教学反思12篇 小学数学分与合教学反思,供大家品鉴。

分与合教学反思12篇 小学数学分与合教学反思

分与合教学反思1

  在做教学反思之前,想谈一谈课堂组织和管理中的一些感受,两个月的时间过来对于一年级的课堂教学我心里仍然充满着困惑和无助,曾经站过的讲台似乎开始让我畏惧,畏惧课堂效率低、畏惧课堂组织差、畏惧安排的内容完不成……,深知一年级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组织是我要攻克的难关,只有有序的课堂才能够有好的果效,所以还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习。

  2-5的分与合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并进行抽象的活动中,理解数的分解和组成的含义,认识2-5各数的分与合,基本记住2-5各数的分与合;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能力。重点是2-5的分解和组成,难点是理解分解和组成的含义。

  针对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猴子去桃园摘桃子的情境,将采回来的4个桃子分到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让学生用学具中的圆片代替4个桃子动手分一分,交流汇报分的结果,教师按顺序板书学生分的情况。再让学生按顺序说一说,说明4个可以分成1个和3个,也就是4可以分成1和3,让学生体会通过动手分圆片到抽象出数的分解的这一过程。板书4的分解,同时理解4的组成是把分开的再合起来,从而掌握4的分解和组成。这里重点对4的分解和组成进行教学和指导,为后面各数分与合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开头所谈到的与本节课不是不无关系的,首先,对于学生在使用学具过程中的管理不足,导致整个过程显得格外混乱,之前的课堂上虽然已经接触并使用过学具盒,但是对学生来讲学具盒好像一直都那么新鲜,表扬使用的好的,惩罚那些没有按要求使用的,用尽各种办法效果还是不理想,知道是与自己的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有关,但是到底如何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我来说还是模糊的,很多时候知道要怎样怎样,可是如何落实却不得而知,真的是很苦恼的事情。对于2-5的分解和组合很多孩子都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很快掌握并熟练的说出来,但是对于意义的理解上我检测的不够,导致后来练习册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没有对应圆片直接填数字的分解。应该结合想想做做1再次强调按照摆出的填写,然后再说说分解成的1和3对应的是哪几个圆片。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并没有突破,还需要在后续各数的分解中对其意义的理解进行巩固。

  其实以上内容谈不上是反思,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觉得还是要和咱们数学组大家庭中的亲们多交流学习,不断在课堂管理和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能够组织好课堂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继续努力吧!

分与合教学反思2

  今天教学的内容是“10的分与合”。在上课前我反复读了教材,领会到:这一内容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紧跟教材的要求。课始,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出:

  1、有5串珠子,每串都有10颗。

  2、主题图旁边的玉米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你能有序地涂一涂、分一分吗?

  “有序”一词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我不放心地问:你能理解有序的意思吗?一直提问了4个孩子,才有一个小女生说“就是1、2、3、4、5、那样的。”(孩子们的词汇有限)我赶紧跟上:说的真好,有序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刚才这个女生说的1、2、3……就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

  完成了两件事,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涂、填。我认为孩子们有了8、9分与合的教学基础,会很快的完成两个问题。在不停地巡视中发现:竟然有一半的孩子不知道怎样按要求来完成。我快速地思考着:问题出在哪儿呢?

  盯着黑板上的主题图想到:孩子们得到的两点如果分开教学会不会好一些?于是让孩子们停下手中的笔,指着第一行的珠子图问:“这一行有10颗珠子,有几颗涂上了红色?几颗没有涂色?”“把10颗珠子中的一颗涂色,9颗没有涂色就是把10分成了几和几?”孩子们齐答:“把10分成了1和9。”“如果第二行涂色你准备怎样涂?”“涂2颗”“分成了几和几?”“第三行呢?”“涂3颗”“你能完成吗?”“能!”很快,孩子们就完成了涂色和填空。

  第一次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算是失败了。还得一步一步地引导完成。究其原因:刚入学不到两个月的孩子们一直是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学习和作业,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所谓“习惯”是长期行为导致的惯性思维。目前我所带的两个班的孩子还没有达到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在老师和家长长期引导的习惯中走出来。编写教材的专家们考虑的是:孩子们在入学前早就接触过10以内数的分与合,所有区域、所有孩子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是相同的。在“10的分与合”这个知识点上应该能独立完成所要求的两点。课堂现实告诉我:虽然都是6岁的孩子却存在着:区域的差异、知识基础的差异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还没有达到脱离引导的习惯。如果这节课我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一味地按照教参的要求进行教学,例题下面的练习是不能完成了。

  思考了这么多,得到一个结论:“习惯”是可以该掉的,但该掉习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让人觉得比较沉重的过程。何况孩子们需要该掉的还不止是这一个呢!

分与合教学反思3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学习10的分与合,由于前面孩子们已经学习了2~9的分与合,再学习今天的内容,孩子们可能会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孩子们多样化的学习,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的知识。

  课始,我出示一个看不到里面东西的袋子,里面装了塑料球,让孩子们玩抓球游戏,并且告诉他们老师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个数。这可乐坏了孩子们——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师。面对每次抓球情况,老师都能准确猜出所剩个数,他们既好奇又钦佩(不过在这过程中也有小朋友猜到了有10个球)。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课题。

  前几次学习分与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让孩子们去分一分,这次根据例题的题材我让孩子们在涂画中学习新知。出示孩子们熟悉的珠子,让孩子们先数一数共有几串珠子,每串有几颗;接着观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两部分(左边1颗涂好了颜色,右边9颗珠子没涂色),从哪边开始涂色的;在让孩子们看懂图意后,再提出问题:“你能把下面几串有次序地涂一涂吗?”让孩子们自己完成接下来的4串珠子。

  不足之处:

  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涂一涂,自己总结出10的分与合的几种方法。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孩子们继续渗透有序的方法。于是,我让孩子们想一想怎样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的说出来。由于已经学过2~9的分与合,孩子们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孩子是由一个分的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地按顺序说,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还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从小到大。

  改进措施:

  注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孩子们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分与合教学反思4

  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种放法,在交流中出现三种不同放法。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记忆4的组成提供形象支持。

  1、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

  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第30页例题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行。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考通过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研究数的组成的方法,这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须让学生参加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

  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平。

  (1)“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个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学生喜欢计算加法从“合”的角度求和,计算减法从“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分”与“合”的关系。

  ①教学4的组成,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②教学5的组成,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分”立即说出“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反思二:分与合教学反思

  《分与合》这一内容是认数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每一个认数内容中都包含这一知识点,所以让孩子建立分与合的意识,并且掌握分与合的方法是初学分与合时的关键部分。我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确立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理解感受分与合的思想,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2-5的组成,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本节课我利用鼓掌时手是不断的分开合拢这一生活实例入手引入本节课题。然后又创设了小松鼠请客这一教学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让其猜测小动物的不同分法来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然后让孩子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去探索有序分的方法。最后通过猜数、合手指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去巩固2~5的分与合。课上完后,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课堂气氛较活跃,孩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各个活动中来,从巩固练习时孩子的回答来看他们对2~5的组成基本能当堂掌握。

  但是课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我对此节课的反思。一方面是孩子未能很好的掌握理解有序分的思想,在猜测小动物的不同分法时孩子感觉很轻松,但是到了自己用5根小棒自己分一分,说一说的环节时,很多孩子不能找全5的所有分法,很容易发生重复遗漏的现象,这说明孩子没有形成有序的意识,不能按照有序的方法去进行分组。另一方面我利用的是镜面对称的方法让孩子感受成对的思想,我是让孩子观察屏幕上老师的手影,希望通过这一“小魔术”让孩子看到一组分成就能马上联想到相反的那一组,但是我忽视了孩子在跟着我做时存在的实际困难,孩子手指不能灵活的进行分与合,尤其是隐性基因的孩子根本不能将手指分成那样,所以这样的方法对孩子不太实用。我应该将其改成每个孩子都能完成的拍手操,既方便操作,又朗朗上口。

分与合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已经接触过了,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分与合为后面的加法、减法打基础的,比较重要。所以我在教学时,准备了多种多样的学具,上课时可以使用辅助教学,并在课中就可以作为奖品及时奖给学生。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由于班上的多媒体设备还未到位,不能用电脑展示,在上课之前我就打印出来相关的图片进行展示,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问题提出时,有些孩子随口就回答,显得凌乱,到后来也不知道哪种分法已经说过了,当他们发现问题的时候,有些爱思考的孩子就说应该写出来,这样就不会弄混了;还有孩子说要一个个轮着来说,就不会乱了,等等。

  最后出示课本23页练习四的第3、4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原有的一些教学设计并未如期进行。主要在操作中,原设想是让学生同桌合作观察不同摆法,可是学生不懂得怎样与人合作学习,基本各自摆各自的,根本不看同桌的;或者只会模仿。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值得思考。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与合教学反思6

  今天上课的内容是第七单元的2-5 的分与合。在这节课之前我还是做了一定的准备,也反复修改了一些内容与细节的地方。按道理上下来会还不错,可能是趣味性不够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但最主要的是孩子的习惯仍旧有待提高。

  现在就课堂中的一些教学反思一下: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受“ 分与合” 的内容,在此之前虽然有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概念,甚至有个别孩子能够不用具体实物操作能说出2-5 的分与合,但在语言表达上和对分与合本质概念的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中例题教学的是4 的分与合,接下来的“ 试一试” 便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5 的分与合。教材把2 、3 的分与合放在“ 想想做做”, 可能编者认为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只在练习部分体现了出来。但我却把这个内容作为课前导入,让学生在把两支铅笔用两只手来拿的过程中感受什么是分,怎么分成两部分,建立“ 分” 的初步概念。接下来要他们分三支铅笔,引导他们交换铅笔的位置可以变成另外一种分法,为下面“ 一种分法两种写法” 做铺垫。这样下来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要顺利得多。

  接下来的例题是以书中的小猴分桃为背景,要学生自己用学具圆片代替4 个桃子,两只手来代替两个盘来分一分,然后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字的分与合。层层递进,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得也扎实,特别是语言表达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最后安排了一个观察环节,要学生观察1 、3 和3 、1 两种分法有什么联系,为后面5 的分与合埋下伏笔,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5 的分与合中要突破“ 一种分法两种表达” 这样一个重点,教材是用的摆圆片,两个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结果不同。但这有些耗时,而且在课堂上要每个学生观察到也不是很现实。刚好我们的一只手的手指就有5 根,为教学5 的分与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而且当用手指表示出一种分法后,把手反过来马上就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分法。每个学生都能发现“ 手指是同一种分法,但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却不一样” 。

  在课堂中的每个问题都必须要细化,仔细揣摩,问到点上可节约相当多的时间,为孩子的思考指明一定的方向。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识辨能力、理解能力还不强,问题更要具体而不死板。

  另外在每节课结束后都应有一些总结性的语言,在这堂课中最后不能只说“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2-5 的分与合” 这样一笔带过的话,这不是总结,只是陈述而已。可具体到谁分成了几和几等,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的效果。

分与合教学反思7

  《分与合》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该知识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整节课学生在动手实践等活动中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

  本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有以下收获:

  1、《分与合》中主要是对4和5的合成进行教学。对于4和5的分与合的掌握,大多数学生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了,那么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他们通过分红花对“4和5的分与合的合理性”进行感性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所以在教学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而在强调有序思想时,我也是充分地尊重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请学生自己说一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4和5的分与合,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自然渗透有序的思想方法。

  2、在游戏中练习,寓教于乐。在课堂上,我通过“猜一猜”、“出卡片”等游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玩中学”的乐趣。在课的最后,我没有丢弃我的故事情景,继续利用虎妈妈过生日,请我的学生自己把小礼物(缺了叶片的向日葵)补完整送给虎妈妈,不仅及时巩固了今日所学,而且也使得整堂课前后连贯,一气呵成。

  3、及时肯定、及时表扬。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想法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我应充分地利用并及时写出来、及时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分与合。同时,对于那些动脑筋、发言积极的孩子,也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4、做到完全放手。4的分与合是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完成的,相信有了4的基础,5的分与合对于学生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因此,我多给学生机会,把2、3的机会让给他们,让他们多说多练,淋漓尽致地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色彩。

  然而,我还是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看到孩子们如此高的学习积极性,希望我能尽我所能,把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继续延续下去!

分与合教学反思8

  首先,10的分与合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习加减法的基础,用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和“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所以非常重要,比其他的分与合安排的学习时间更多,于是我把它独立出来,单独用了一节课来进行专门的教学。本节的教学目标我设了三个: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已得出10的分解与组成。2、通过儿歌、对口令、闯关练习等活动熟练掌握10的分与合。3、在活动中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六个环节。1、复习:以“开火车”的形式训练口算,并复习9以内数的分与合,为学习10的分与合作铺垫。2、游戏导入:通过一个魔术游戏,使学生从羡慕老师的“高明”到发现其中的秘密,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3、小组合作,共同探索10的分与合: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有了9以内分与合的基础,也已经初步学会了怎样去有序地分,就是要一个一个地按顺序分,应该说知识基础和操作基础都已经作好了准备。所以这一部分,我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自己用学具去分,自己来记。既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小组中的分工与合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交流相处。4、记忆10的分与合: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用了对口令、儿歌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10的分与合,并会有条理地思考。5、巩固练习:在这里我引入了一个“小猴旅行”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设了三关练习。自己解释题意,让学生独立做。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根据对10的分与合的理解,自觉、熟练地加以应用。既适应了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的个性特征,寓教于乐,同时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6、总结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使学生养成自己总结归纳的好习惯。最后让学生给自己打分,满分是10分,表现好的地方占几分,表现不好的地方占几分,使学生在评价自己的同时又一次感受了10的分与合。

  总之,这节课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各位数学老师齐聚在一起,周老师、赵老师、郭老师等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讨论,在肯定的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比如:用魔术游戏导入时可以多进行一次,或者直接运用它进行10的分与合,更多的发挥它的作用等等,还有的老师提出最后要回到导入,揭示魔术的奥秘,让这节更完整;赵老师还提出,一节课要动静结合;我们还讨论了小组教学,如何更好的培养学习数学的学习习惯等等。各位老师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给予了改进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慢慢地改进。

分与合教学反思9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分与合单元最后一个新授课,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2~5、6、7的分与合、8、9的分与合,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没觉得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课始,我出示一个袋子,里面装了塑料球,让学生玩抓球游戏,并且告诉学生老师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个数。这可乐坏了学生——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师。面对每次抓球情况,老师都能准确猜出所剩个数,他们既好奇又钦佩。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课题。

  导入让学生摸一摸、抓一抓,进而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在新授部分,我一改往日形式,前几次学习分与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去分一分,这次我让学生在涂画中学习新知。出示学生熟悉的珠子,让学生先数一数共有几串珠子,每串有几颗;接着观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两部分(左边9颗珠子没涂色,右边1颗涂好了颜色),从那边开始涂色的;在让学生看懂图意后,再提出问题:“你能把下面几串有次序地涂一涂色吗?”让学生自己完成接下来的4串珠子。

  在学生涂好后,提问:“根据第一串珠子的不同颜色,你能把10分一分吗?”填写书上的第一个式子,填后提问:怎么想到这样填的?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另外4串珠子的颜色,把下面的式子填写好;再让学生说说根据这些式子还能想到什么。最后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的说出来。由于已学过2~9的分与合,学生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学生是由一个分的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地按顺序说,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还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

  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递构建知识结构,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练习巩固的“想想做做”中的习题,我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如“接受鲜花”、“验收货物”、 “找朋友”,并补充学生喜欢的“火车钻山洞”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作业中,我发现:到现在1~10各数的分与合都学了,有些学生在做题目时,不够仔细,没看清楚题目是将哪个数字进行分与合,还有个别学生在做填写“宝塔”层时,还会因粗心把上下两个数合起来,而不是左右两个数合起来。最后一题7比( )小,比4小的数有( ),小于5的数有( ),小于6大于10的数有( )等这类型的题目由于学生第一次遇到,有些学生不知这样的题目该怎样思考,而有的学生不会有序的进行思考,出现少些数字,没有填全。看来此类型题目在今后作业中要多练习,以此掌握思考方法。

分与合教学反思10

  一年级的数学课,我觉得一定要让学生想学、愿学,让学生在这些看似玩的活动中,学习新知,所以课堂上不仅有教与学,还要有“玩”。这节课,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让孩子“玩起来了”。

  1、在新授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6、7的分与合。

  在学习6的分与合时,我是这样教学的:先问学生用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样拿?然后带领学生用小棒有序地进行动手操作,并有次序地说说6的不同分法。在学习7的分与合时,我让学生模仿6的分与合自己动手分一分,填一填。经历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2、在练习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6、7的分与合。

  在练习时,我先用手势带着学生边说边6、7的分与合,学生动口又动手,记忆效果非常好。然后进行对口令游戏,我把书上P33第三题的题目稍微的改变一下,不是单纯的说我出几,而是引导学生说完整:“我出2,你出几,2和几合成6?”学生回答:“你出2,我出4,2和4合成6。”先师生游戏,然后让孩子们在小组里游戏。通过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个个学得兴趣盎然,不光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6、7的分与合也得了巩固,可谓是一举两得。

  略有遗憾地是,在学生自主探索7的分与合的时候,还是少部分学生,逮到一种摆法就写在书上,没有顺序可言。思考以后,我觉得这样修改是不是会好一些:找一个“有序”分的学生和“无序”分的学生,上台来,让他们背一背,看谁背的快!让他们在比较的过程中,得到“有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记忆。

分与合教学反思11

  学生已经学习了6和7的分与和,在6和7的基础上再学习8和9的分与和对于孩子们来说已经不再困难。整个课堂我主要安排了一下三部分:

  1、引出8、9的分与合。

  在教学8、9的分与合的过程中,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把8个方块进行操作。首先由老师向右移动一个,根据操作让学生说说8可以分与几和几?还可以想到些什么?通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分别从分与合两个角度进行表达,并能通过一个分成推想出另一个分成。

  第二次操作活动是把9个圆片来分一分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

  2、掌握8、9的分与合。

  在引出8、9的分与合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读一读,然后根据教师的操作一起说一说,接着教师可以仅留下一些关键数字进行背一背,最后让学生独立背一背。

  3、游戏——深入理解8、9的分与合。

  在操作与记忆的基础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练习,首先出示点子图,选择两张,使图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9),并让学生去读一读。然后让学生进行对口令游戏,并说一说几和几合起来是8(9)。

  应该来说,本节课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述是重点,也是难点。我把8和9的分与合放在一起让孩子们找规律的时候,很多孩子能很快说出规律,但是在真正应用的时候总是摸不清头脑,丢三落四写不全。今后应重点锻炼孩子利用规律来背知识。

分与合教学反思12

  因为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两个课时的分与合了,所以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本节课开始检查一下大家以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点,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演示6、7的分与合,同时也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在复习的基础上,一起探究8的分与合。首先,拿出准备好的8个小圆片,按要求分一分,感受有序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操作中去感知数学活动。在学生边分边说的同时,记下分的结果,并及时强调,当8的分法结束以后,带领大家齐读一遍,以加强记忆。当探究完8的分与合后,让学生自主做一下想想做做数的分与合,巩固知识。接着启发学生9的分与合该如何思考,当学生思考到一定的程度,拿出准备好的9根小棒,请同学按照要求分一分,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进一步调动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总结本节课的所有知识。本节课遗憾的是:学生之前是运用联想的方法,从5可以分成2和3,联想到5还可以分成3和2,现在运用按照次序的方法,有个别同学转不过来思维,容易做错;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调控他们;学生太小,语速稍快,他们可能有时没反应过来;应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而不只是一小部分。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思考,多钻研,有所进步,让学生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