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设计4篇 高中历史优秀教案

时间:2022-09-20 00:11:37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通用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设计4篇 高中历史优秀教案,供大家阅读。

通用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设计4篇 高中历史优秀教案

通用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设计1

  一、教材分析

  《宋明理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主要思想,掌握理学和心学的内涵,体会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春秋战国---西汉儒家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又是第四节课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铺垫,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说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2)说出理学和心学的内涵。

  2.能力目标:

  (1)通过宋明理学学习,学会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炎祖国文化宝库增益新的内容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对前两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有了深入的学习,基本掌握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但是本课思辨性较强,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讲述理学和心学的内涵,应让学生看出对前代儒家思想的的继承和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五、教学方法

  1.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教学环节:预习检查、设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习准备:预习宋明理学,初步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x人一组,全班分x组。课前分工,包括组长x人资料员x人记录员x人、发言人x人。

通用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设计2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掌握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手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相关问题的了解和探究,掌握历史的看待问题的方法,提高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材料,认识到历史材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经历,深入分析和理解,感受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家危机时积极投身救国的热情,激发爱国情怀,明确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难点】感受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家危机时积极投身救国的热情,激发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展示实业群英榜:棉纱大王-荣宗敬,面粉大王-荣德生,火柴大王-刘鸿生等,请学生说一说关于他们的故事,并总结:有人说我国近代的这些民族实业家特别令人敬佩,他们是在寒风冷雨交加中守着那份坚持和执着,努力创业,那么这些民族实业家到底经受了哪些寒风冷雨呢?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

  教师提问:说到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离不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请同学们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前两课所学,猜想近代中国民资的发展有哪些寒风冷雨?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后来随着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的形成,又受到官僚资本的排挤和打击。

  接着教师展示三则史料,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外国资本主义通过哪些手段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生阅读史料进行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外国侵略者曾采用限制中国机器进口的方法,力图阻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利用特权,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民族资本主义在市场和原料供应方面受到巨大压力。

  (3)发动侵华战争,直接摧毁民族工业。

  (二)本国势力的压迫

  过渡:除了外国势力的剥削之外,本国势力不断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请同学们阅读史料,找出他们用哪些手段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生阅读史料,进行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1)清政府不承认民族工业,认为是异端,驱逐和收取苛捐杂税。

  (2)国民政府大举内债、滥发纸币,严重影响民族工业发展。

  (3)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收买、敲诈、没收等方式吞噬民族企业。

  学生初步理解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后,教师设置情境:假设你是当时的民族资本家,面对外国势力的剥削和本国势力的压迫,你怎么办?

  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x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做补充,最后教师总结: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家危机时积极投身救国,哪怕前路艰辛,仍然不懈斗争,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搜集在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时期创办工厂的故事,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四、板书设计

通用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设计3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变化的具体表现;

  (2)通过观看课件和课外收集资料,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了解其原因;

  (3)总结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的能力;

  (4)回忆已学知识,透过变化的现象看到本质,培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调查、查找资料,及学生自主课堂展示(辅之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2)通过整理和归纳材料,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变化的原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随着西方的文明冲击,中国社会逐步近代化的历史发展趋势,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感受祖国发展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学习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且本课与人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一定的体会感受,通过使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和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难点在于这些社会生活与习俗变迁背后的原因,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探讨影响这些变迁的因素。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结合已学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资料;教案。

  六、教学过程设计(预计用时1课时)

  (一)导入

  近现代的历史,相对来说是大家比较熟知的,同时对我国而言近现代也是一段风雨激荡与众不同的历史。古老的中国在西方的不断入侵下,开始了由传统向近现代的转变。这一转变既可以从改变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等大事中体现,也可从平凡人的社会生活中体现。本单元题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他既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等大变迁的外在表现,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近现代史。本单元共三课内容分别讲述了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的变迁。接下来就让我们学习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二)新课讲授

  1.过渡:

  师:本课题为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重点讲述了人们衣、食、住和风俗的变化,关键在于一个变字,今天我们任务便是要认识近现代以为这些方面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在这之前,我让大家分别就本课的相关内容做了些调查,接下来就请两位同学就你们自己选择的方向,来做出展示。

  2.学生活动(展示1:近现代服饰的变迁)

  3.点评及提问探究环节

  问题一:为何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人的服饰五花八门?

  (学生作答)

  答题要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及地区差异性。

  传统向近现代转型的动荡。

  问题二:为何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十分朴素,单一?

  答题要点:政治:运动的影响。

  经济:物资匮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思想:社会主义的革命文化教育,勤俭节约的风尚。

  外部:一边倒;外交政策,受苏联影响较大。

  4.学生活动(展示2:近现代社会风俗的变迁)

  5.点评及提问探究环节。

  问题三:为何近代社会人们的风俗发生巨大变化?

  答题要点:外:鸦片战争后,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影响

  内:

  近现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推动中国风俗近代化;

  近代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推动;

  思想解放运动;

  问题四:除此之外,近代以来还有那些习俗发生了变化?(学生作答)

  6.表格总结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

  探究:近代以来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思路:

  1、外部:西方物质文明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2、政治体制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3、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4、思想解放的作用

  5、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

  7.教师课后总结,布置作业

  (三)板书设计

  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1.衣;

  2.食;

  3.住。

通用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设计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掌握其修建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古代水利设施修建的重要意义,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修建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代表和治黄的措施。

  【难点】

  认识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大禹治水的影视片段,提问学生:视频当中,大禹治理的是哪个地方?

  学生回答:黄河。

  教师引导:大禹治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后的历朝历代也在为兴修水利工程而努力。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还有哪些?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设施

  教师引导: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教师展示都江堰、芍陂、郑国渠等的图片,并引导: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有哪些主要的水利工程呢?

  学生结合图片,回答问题:都江堰、芍坡、郑国渠等。

  教师出示都江堰的结构示意图,并引导: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那它位于哪里?是由谁修建的?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公元前3世纪,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率领民众完成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它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既利排洪,又利灌溉。飞沙堰起到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广袤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