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案模板7篇(小班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时间:2023-06-01 09:44:07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班美术教案模板7篇(小班美术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参阅。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7篇(小班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1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识。

  1、今天有很多蔬菜宝宝来到了我们小班活动室里,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幼儿:想)那现在老师就把它们请出来吧!(教师:逐一出示蔬菜,幼儿回答。)

  2、蔬菜宝宝们今天还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魔术,它制作出了一块漂亮的桌布,你们想看吗?(出示范画)你们能猜出都是哪些蔬菜宝宝变的吗?

  二、教师示范讲解用蔬菜印章制作漂亮的桌布。

  1、蔬菜宝宝变的的魔术真好玩,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变的吗?

  2、出示印画材料让幼儿认识。

  3、幼儿探索蔬菜印画的方法。

  选一个蔬菜宝宝,蘸上色糊,然后盖在纸上,用手用力按压,蔬菜宝宝的魔术就变出来了。

  想换一种蔬菜怎么办?(引导幼儿要把蔬菜印章物归原处。)

  老师小结:印的时间要留长一些,并且要用力压,不能将颜色重叠印,印完一个要等它晾一会儿,不碰到它。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蔬菜盖大印——制作漂亮的桌布。

(1)孩子们,你们想帮蔬菜宝宝变魔术吗?那我们也轻轻回到位置上帮蔬菜宝宝去变一下吧!

(2)幼儿自选方形或圆形的纸张当桌布。鼓励幼儿选择两种以上的蔬菜印章和颜料印画,提醒幼儿画完后把蔬菜印章放回原处。

  2。幼儿再次尝试,学习印画方法

  四、展示作品,欣赏漂亮的桌布。

  1。将幼儿印盖的“漂亮的桌布”展示在主题墙上,供幼儿欣赏。

  2。你喜欢哪一块桌布?为什么?猜一猜都是用什么蔬菜印的?

【活动延伸】玩区角活动时,教师可指导幼儿用蔬菜做出各种小动物,如:小羊、小狗、小猫等。

【活动目标】1、能尝试用胡萝卜、藕、甜椒、黄瓜、土豆等蔬菜的横截面,蘸上颜料进行印画,初步感知印画的方法。2、通过蔬菜印画,感受这种特殊画法的乐趣,丰富幼儿的想象。3、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材料:藕、萝卜、胡萝卜、花菜、葱头、辣椒等蔬菜,红黄蓝绿颜料和浆糊,做成基本颜色色糊,调色盘5个,湿手帕5块,长方形圆形的纸若干。

  2、教师用蔬菜横切面印好的“漂亮桌布”。

  经验:能认识常见的蔬菜

  活动重点:感受印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学习印画的方法。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2

  活动目标:

  1、感知紫藤花的特征:一串一串的,紫中带白的颜色。

  2、学习双色相间点画紫藤花。

  3、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及成功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绘画纸、白紫两色颜料(稍干些)、抹布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欣赏紫藤花。

  把幼儿带至紫藤架下,幼儿自由欣赏紫藤花,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紫藤花的外形及颜色等特征,并鼓励孩子们大胆说说自己的见解。(。教案来自:教。案网)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用动作表现紫藤花。

(二)、图形刺激

  教师示范双色相间点画紫藤。

  伸出食指先蘸一点紫颜色,接着再蘸一点白颜色,然后在图画纸上花柄的两边点画紫藤花,一点表示一朵花。

(三)、想象创造

  1、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大胆尝试双色点画。

  2、点画是注意花形:上大下小,一串一串

  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把带有颜料的手到处乱摸,点画结束,及时用抹布把手擦干净。

(四)、作品赏评

  把幼儿的作品沿轮廓剪下,布置成紫藤架,引导幼儿共同欣赏,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参与积极的幼儿,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3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利用玉米进行创作。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玉米实物,玉米食品图片,范画。

  活动过程:

  1、谜语《玉米》引题。

  2、出示玉米棒实物

  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3、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观察玉米的整体、局部和细节特征,说说像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现场绘画)

  4、出示多个玉米并随意组合,说说像什么?(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现场绘画)

  5、提问:玉米可以干什么用?(根据幼儿讲述出示相应图片)

  6、启发幼儿可以根据玉米的食用功能或外形特征进行添加想象作画,表现自己独特的想法。

  7、引导幼儿说说:如果你是魔术师,你会把玉米变成什么?

  8、幼儿进行创作。鼓励幼儿大胆的画出自己的想象,最后作品展示。

  活动反思:

  由于季节性的原因,没能找到实物玉米棒,活动刚开始时,只是现场画了一棵玉米棒,嘟嘟反应最快,一下就说出了名称,我问“玉米棒像什么?”有的说:像渔网、像鸡蛋、有的说:像芒果、像菠萝。当我把玉米棒横着,问到“如果让你来把玉米棒变一变,你会把它变成什么?”时,有的说要变成火车、变成大卡车……嘟嘟说出了与众不同的想法,他说要把它变成“飞鱼”,我立马添加了几笔,别说还真的很像哦。当我把玉米棒竖着问时,楚楚说出了很奇特的想法——变成小兔的耳朵,变得还真的很不错。因此,由活动中幼儿的'回答,让我看到了他们那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有实物,可定会更棒的,我相信,此类教学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4

  1.认识面条,知道面条长什么样子。

  2.能两只手协调配合的撕面条,并发挥想象,大胆创新,能够将撕好的面条放在碗里。

  3.乐意参与撕纸活动,体验给家人过生日的快乐。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成品:一碗面条、餐巾纸、纸碗、2.经验准备:认识面条并知道面条长什么样子、知道过生日的时候会吃长寿面。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过生日的时候,都要吃什么?对了,我们会吃蛋糕,还会吃长寿面。(幼儿答不出时:赵老师会吃长寿面)以前都是爸爸妈妈给我们过生日,今天我们来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过生日,做长寿面给他们吃,你们愿意吗?

  二、出示成品面条,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面条的特征。

  1.提问:那你们吃过的面条长什么样子的呢?一起说说看。

  2.小结:哦!原来面条是长长的、细细的、白白的。

  3.师:你们瞧,这是老师做的一碗面,这碗面条长什么样子呢?是呀,老师做的面也是长长的、细细的、白白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请你们看一看我是怎么做的。(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面条细,面条长,小朋友,来帮忙。)

  三、提供材料教师示范制作,幼儿自主撕面条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示范,讲解操作要求。

  师:食指拇指捏一捏,把面条撕下来,不可以把面条撕断,面条要细细又长长的,那样做出来的面条才好吃哦。

  师:小朋友们,我们再来撕一撕,你撕的真不错,你撕的也不错。

  2.师:那现在应该将撕好的面条放在哪里呢?(有的小朋友说放在嘴里,对不对呀?嗯,面条是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吃,我们不能吃。)(有的小朋友小眼睛很亮,看到老师这里有小碗,要把面条放在碗里。)

  4.幼儿自主体验撕面条。

  师:在你们桌子上有个篮筐中,里面有做面条用的纸,每次只能拿一张餐巾纸做面条,做好的面条放在桌子上的小碗里,请小朋友们开始吧!

  教师指导,说要点,帮助动作慢的小朋友。

  师:食指拇指捏一捏,捏住面条撕,面条细,面条长,小朋友,来帮忙。有些小朋友很棒,已经快完成了,还没有完成的小朋友加油。

  师:好,你们的面条做好了吗,小朋友们真棒!都做好了长寿面,可真香呀!现在我们把面条装回家,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吧!

  2.送祝福。

  师: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可以唱一首生日歌,说一说祝福的话语。唱生日歌,送祝福语(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3.师:小朋友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是啊,做面条真有趣。下次我们可以在点心店里做面条,相信你们都能成为一个厉害的厨师。

  小班美术撕纸活动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学习撕纸技能,巩固认识三角形。

  2、练习使用粘贴材料,掌握粘贴技能。

  3、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性。

  活动准备:

  有齿孔的彩纸、粘贴用具(双面胶或胶水)、画纸及彩笔、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探索撕纸。

  1.请小朋友看看彩纸上有什么呀?(针孔)

  2.针孔把这一张纸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三角形)

  3.请你们想一个办法把这两个三角形分开。(幼儿练习撕纸)

  4.请能力强的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撕的,并演示一下。(教师小结:先折一下,再沿针孔撕。)

  5.你们互相看一看手中的三角形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

  6.这些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呀?(幼儿讨论,发表见解)你们看看动画片里的三角形拼成了什么漂亮、好玩的东西来。

  二、幼儿观看图片。

  1.你们看到了什么?……

  2.这些图案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三角形、圆形)

  3.如果撕不出圆形来怎么办?(用彩笔画)

  4.请小朋友开始撕纸粘贴,看谁能做出和别人不同的图画来。

  三、幼儿撕纸粘贴,提醒幼儿将撕下来的纸放入小盒内,注意桌面地面清洁。

  1.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先摆一摆再粘贴。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造性粘贴出和老师、小朋友不同的作品,并添画相关情节,使画面更有内容。

  活动结束:

  展览讲评:幼儿互评,老师讲评,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5

  活动目标:

  1、会用辅助材料进行印章画。

  2、感受颜色的丰富与美丽。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画印章画。

  难点:感受颜色的美丽。

  活动准备:

  以藕节、瓶盖、积木等制作印章。

  红黄蓝绿颜料盘若干,幼儿护衣若干件。

  幼儿画册P21。

  教师行为:

  1、谈话导入活动。

(1)提问:今天,我们班上的小朋友都穿上了非常漂亮的衣服。我们来找一找有些什么漂亮的颜色?有些什么样的花纹?

(2)小结: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美丽的花布做成的,我们也来印一印美丽的花布,送给娃娃做衣服穿。

  2、幼儿学习用印章印画。

(1)出示范画供幼儿欣赏,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2)介绍辅助材料:藕节、瓶盖、积木等印章,边示范边讲解印章的用法:挑选一种印章,用手指捏着,选一种喜欢的颜色蘸一蘸,然后把它放在纸上按一下,一个有颜色的花纹就出现了。

  3、幼儿操作,完成《幼儿画册》的练习。

(1)提醒幼儿在纸上均匀的印画。

(2)一种印章只能蘸一种颜色。

  4、展览幼儿作品,评选"最美丽的花布"。

  活动反思:

  美术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小班孩子对事物的美感、形象思维还处在启蒙阶段,缺乏相应的表现能力,若任凭孩子自由发挥,而没有正确的示范、引导,那么就会出现空有过程而没有结果的局面,从而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孩子美术表现力的发展。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6

  活动目的:

  1、在玩球活动中,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绘画活动的兴趣。

  2、通过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练习,为幼儿绘画逐步从无意识的游戏转化为有意识的表现。

  3、培养幼儿良好的绘画习惯,以及能够大胆表达,自我表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图画纸;一盒油画棒

  2、音乐录音磁带一盒

  3、教师示范用的皮球、气球、羊角球3个以及蜡笔和纸张

  4、环境创设:球的乐园

  活动指导:

  1、带幼儿到“球的乐园”里去玩,引起幼儿对球的兴趣。

(1)师引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球吗?你们喜欢玩什么球?

(2)幼儿在音乐声中搭上火车来到了“球的乐园”

  师:“球的乐园到了,你们看看这里有很多什么?"

(3)教师带幼儿参观各种球,了解各种球的名称以及玩法,并提出玩球要求:

“小朋友们你们可以玩自己喜欢的球,但是玩的时候要看看你玩了什么球,是什么样子,是什么颜色的。”

  2、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并启发幼儿回忆各种球的形状以及色彩。

(1)教师请幼儿互相谈一谈刚才玩了什么球,球的形状,球的颜色。

(2)请3~4名小朋友说一说各种球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颜色。同时教师出示各种球,让幼儿比较气球和皮球的不同;羊角球有两个羊角等。

(3)师:“刚才你们玩了这么多漂亮的球,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同时,教师介绍材料,提出作画要求:

“要把你玩的球画在中间,画的时候要大胆,要把球画得大一点,玩什么球就画什么球”同时教师强调握笔的姿势。

  3、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欣赏评价活动。

(1)先请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说说画的是什么

(2)请3~4名画不同球的小朋友分别向大家说说画的是什么球,是什么颜色的。

(3)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客人老师

  5、在音乐声中离开球的乐园。

  师:“小朋友今天玩得开不开心呀?可是现在不早了,我们该回家去了,下次再来,好吗?”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7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涂画的兴趣。

  锻炼幼儿小手肌肉的发展。

  活动准备:

  水果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注意要求孩子如何去涂水果

  2、幼儿在涂水果时,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老师协助。不能涂出来。

  活动目标:

  1.分辨同一种水果的大小。

  2.通过故事,理解好吃的东西要与大家分享的道理。

  3.乐于与同伴分享食物。

  活动准备:

  1.教学CD、学习DVD。

  2.教师准备一大一小两个苹果,另有两个大苹果备用。

  3.幼儿自备水果一个,切片装盘。

  4.指偶:小老鼠、小白兔、小老虎、大象。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大苹果和小苹果,引导幼儿分辨水果的大小。

(1)教师双手各拿一只苹果并排放于胸前。

  教师:(1)苹果兄弟来做客,你们猜猜看,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2)你们怎么知道的?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苹果“大大的”“小小的”。

  2.教师讲述故事《好吃的水果》,引导幼儿知道好吃的东西要与大家分享。

(1)教师操作指偶,根据故事情节,一次拿走大苹果。

(2)教师:1.小动物们拿了大的苹果还是小的苹果?2.小动物留了什么样的苹果给大象?3.当大家发现大象只有一个很小的苹果的时候,大家怎么办的?

  3.幼儿将带来的水果与大家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1)教师将幼儿带的水果切片,放入大盘里

(2)引导幼儿将切好的水果与大家分享,并学说:“我请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