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教案3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时间:2022-10-19 11:55:14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教案3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以供借鉴。

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教案3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教案1

  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挂图

  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 逐步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

  并结合平时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 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教给预习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强调自主

  形象强化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一、复习导入

  复习已经学过的习惯

  二、看图

  认识预习的意义 明确预习的要求

  1、想:我们为什么要预习呢?预习有什么好处呢?(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提高阅读能力)

  2、对于我们来说

  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看书中的图:(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并板书:*自读课文 读正确、读通顺*自学生字新词

  三、学习方法

  借助方法预习《1 长城和运河》

  1、看书中的图

  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动嘴读课文 动手画生字新词 动脑想课文内容 动口问疑难问题)

  2、尝试预习

(1)出示预习的步骤(2)用以上步骤进行预习 第一步:试读课文 用“--”画出生字新词 提问:画出了生字新词 你会怎样处理? 第二步:生再读课文 出示长句子 学生读 难读通顺 小结

  第三步:学生再读课文 质疑

  总结

  四、提出开外自觉预习的要求 看第三页最后一幅图

  问: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五、总结全文

  自觉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促使我们开动脑筋 思考问题

  对学好每门功课都十分重要 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第二课时【2】

  一、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完成作业?

  二、出示《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中的:“认真完成作业”一条 学生讨论“认真”指的是什么?

  三、师生共看第四页下图: 1.观察后 说说

  以下作业认真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教师指导写词、抄诗、抄句子和习作的格式的不同

  3.说说看了范本作业 有何感想?

  四、观察第五页图

  1、观察第五页的四幅小图

(1)说说图上的同学都完成是哪些作业?你做过哪几类作业?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作业分课内和课外 口头和书面

  明确学习语文有很多途径

  不光读书、写字、还可以剪贴报纸 收集资料

(2)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

  2、观察第五页下图

(1)读读黑板上的字 说说有什么想法

(2)将自己的寒假作业拿出来 认为不认真的内容进行修改

  课后反思: 今天的教学中

  我使用了学练结合的反式 通过两年半的习惯篇学习 和平时习惯的培养

  有些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较好的学习、作业的习惯 教学中

  我启发学生将自己已经养成的习惯告诉他人 同时也是将方法告知他人 然后布置一个反馈作业 当堂检查他们的情况长城和运河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 理解她们的特点

  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 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挂图 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 一个像巨龙 一个像绸带 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2)指名读 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4)齐读出示的词语(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

  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4】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1)教师范读课文

  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 读一读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 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

  万里长城动起......西到......她是多么雄伟壮丽

  几千年来她谱写了......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 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

  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与长城相比

  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 它谱写了......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 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 你能背出来吗?(6)朗读全文 配图片

  音乐欣赏朗读课文 激发情感

(7)背诵全文

  三、作业

  1、多音字组词 行 曲 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迹(像巨龙)动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市 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课后反思: 长城和运河

  今天上《长城和运河》 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资料 这使我很是欣慰

  因为收集资料不仅是孩子们的事 家长也往往需要参与

  现在看来不少家长都能参与孩子的成长了

  今天的教学我以朗读为媒介

  使学生领会文中“我”自豪和骄傲的爱国豪情 开始学生朗读出现拖音现象 为纠正这个问题 我先作示范

  然后通过语言和学生收集的材料 激发学生对长城、运河修建者的敬佩 引发学生自身做为中国人的自豪 这样学生的情绪上来了 他们激情澎湃地开始朗读了 拖音现象荡然无存

  一点愧疚

  在指导学生看长城和运河图片写话时 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词语供他们选择 而没有做详细的指导 等学生写后 我看了看

  基本上空话较多 没有通过观察对长城整体有个映像 然后再分布重点描述长城的一个特点 最后抒发感叹

  本来我想:为了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写作 我不必要给他们搭建框架 可是我现在意识到

  班上的孩子需要细致的指导 现在不是放手的时候

  这个火只有在今天下午找时间补了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6/12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语言优美

  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淼”等 注重对学生的积累

  教具准备:

  地图、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

  一、导入

  1、看地图

  解说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2、出示投影: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3、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 要求:(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体会有关词语的意思

(2)认真朗读课文

  能大致说说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2、出示生字卡片 开火车读生字

  3、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浩瀚:广大

  浩淼:形容水面辽阔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注意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南沙群岛是祖国的 也是

  2、在课文中画出句子 齐读这几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 同桌互猜字

  并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五、作业 抄写生字三遍

  第二课时【6】

  一、检查复习 上节课

  我们初读了课文

  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 并相应板书)

  二、精读感悟

  1、过渡: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1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了什么?(2)还从哪儿看出岛屿的多?边读边想象 并找出重点的词语

(3)指导读1、2两句

(4)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说)(5)指导朗读第3句话

  3、默读第1自然段 回答课后第五题

  4、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学

  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2)四人一小组讨论

  结合理解“蕴藏”“用之不竭”

(3)你能通过朗读

  告诉大家“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吗?

  生自由试读 再比赛读

  5、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我们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 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1)自由读第3自然段 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这些句子你们都读懂了吗?试着用彩色笔画下来

(3)指导学生边想象边创作绘画

(4)引导学生说 为什么这样画?(5)指导朗读(6)看图

  试背第3自然段

  三、作业

  1、摘抄课文中的妙词佳句

  2、仿段练习

  以“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板书: 难以计数

  物产丰富 用之不竭

  美丽的南沙群岛 蔚为壮观 景色迷人 心旷神怡 旅游胜地 课后反思: 今天

  和孩子们一同去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 两个孩子找到了相关资料 因次

  孩子们基本上能对南沙的地点和大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但是朗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下大力气 因为孩子们普遍没有语感 即使能理解教材

  但不能通过朗读来报答自己的感受 真的要慢慢来了

  心急真的不可能吃着热汤圆

  执教《美丽的南沙群岛》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

  从三个方面先概括后分述的向读者展示了南沙的美 在执教这课时 我的指导思想 就是让学生读好书

  读并不是一遍一遍没有层次 没有目标的行为 在朗读中

  我从学生整体感官入手 先教师范读

  引发学生读书的愿望 然后学生初读 这篇课文生字较多 有一些较绕口的词 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

  我采取了个别读、个别指导的方式 我在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教学第三段 通过学生品味读和教师的指导读 再加上争当导游的比赛读

  是学生领悟到海岛景色迷人这一特色 第二段教学中

  针对学生不太理解的海洋动力 我做了适当注解 然后采用对口方式

  如()的海洋生物()的海洋动力......学生兴趣十足 这样很快的了解了海岛是个资源丰富之所 然后通过考验记忆力的游戏 帮助学生背诵2、3段 在教学中我弱化了第一段

  因为的一段是对海岛的整体概况

  学生在进行导游介绍时不可避免的就会重视这一段 这样的弱化的处理

  使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一段的意识 果然

  在后来的导游介绍中 学生较好的掌握了这一段

  遗憾: 教学本课

  在总分的段式上是个重点 因为我怕学生掌握不了 所以在这课教学时

  我只是讲了“总起句”的概念 没有清楚的讲总分段式 因为这课没有讲

  学生在后一课的学习中 就没有一个巩固的迂回

  所以在指导用总分段式写片段时 效果不是非常好

  3庐山的云雾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 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词语卡片、幻灯片 第一课时 【7】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 映示幻灯片 简介庐山的云雾

  2. 揭题

(板书:庐山的云雾)

  3. 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 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 今天我们就上新课

  齐读课题:

  10、庐山的云雾 4. 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了解大意

  1. 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 将课文读正确 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 学生自读课文

  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 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 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

  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齐读课文

  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 一是千姿百态 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8】 一、检查复习 1. 听写生字词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 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 指名回答 互相交流 教师点拨 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 齐读这句

  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 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 找出“变幻无穷”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

  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

  眼前漂浮的是云雾 迎面拂过的是云雾 身边流动的是云雾 脚下踩着的是云雾

  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 驾起云雾 在天空中行走 进入了仙境

  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 体会这种情境

  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 小结:围绕云雾多 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

  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自读课文 找出中心句

  2. 齐读中心句

  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3. 轻声读文 联系情境

  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

  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4. 再读课文

  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5. 齐读第一句

  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

  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6.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 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 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

  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 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 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 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读、议、背

  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全文 1. 配乐朗读全文

  2. 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 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附板书: 3 庐山的云雾 多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课后反思:

  本课意境十分美好

  在段落构成和语句表达上比较独到 非常值得学生模仿写作

  于是在教学本课时 我首先请学生自读课文

  概括的说说自己对庐山云雾的感受 然后以学生为中心

  随着学生的兴趣朗读课文精彩句子 以句子为发射点 扩散到全文 在本课教学时

  我加强了读中感悟方法的指导 也就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指导

  从哪些词中感受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 划出来 细细品

  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

  能对课文内容有清晰的了解 在读时就有地放矢了

  遗憾:积累时候

  我没有注意指导孩子积累本课中变化较多 出现较多的比喻句

  习作一 看图作文 习作目标: 1. 看例图 读例文

  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

  2. 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 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3.根据练习要求 采用学得的方法 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时数:二课时 作文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9】

  一、观察画面 学习例文 总结要点

  1. 图上有几个人物?

  2. 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 分图简洁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 阅读例文 1.指名分段读例文 图文对照

  说说每段分别写了哪幅图? 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

  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吗? 5. 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他们看到了什么 是怎么想 怎么说 怎么做的

  二、组织讨论 学习写法 1.读提示语 结合例文看图 自主思考这些问题

  2.学生围绕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 明白多幅图的基本要求 a.仔细观察 看懂每幅图

  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

  b.展开想像

  图上看到的可以写

  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来写

  c.层次分明 每段写一幅图

  d.重点突出

  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3.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

  三、学习写法 尝试写作

(1)看图选择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2)学生自由说说四幅图意 小组交流 班级交流 评议

  四、学生练写 指名点评 修改文稿

  1. 同桌先看图口述 2. 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 师生点评 4. 学生练写 师指导

  五、指导誉写 第二课时【10】

  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 并指导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 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

  1、改病句 方法:自己多读两遍 不通的句子改过来 不会改

  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

  方法:小组讨论 互提建议

  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 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

  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 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 看谁得的红花多

  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

  课后反思:

  教学中确立重点就是指导学生发挥想象 补充图上没有画出的环境和行动 并且指导学生学会分段 按图分段

  练习1 教学要求:

  1.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 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 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 并巩固笔顺规则

  3. 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 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一是让学生想说 二是让学生会说

  5. 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重、难点: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 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大致体会成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1】

  课时目标:完成学用字词句的教学 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融洽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1. 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 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 接着

  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3. 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 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 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4. 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 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 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一、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 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 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

(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第二课时【12】

  课时目标:写好钢笔字(“遮、越、处”三个字)注意写好捺画;进行读读背背

  一、写好钢笔字 1. 看看写的字

(“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 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 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 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 注意写字姿势

  二、读读背背

  1. 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 《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 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气象 景象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 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 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 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 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引导学生看图 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

(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 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第三课时【13】

  课时目标: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让学生想说、让学生会说)进行口语交际;指导连写毛笔字

  一、口语交际 聊聊春节 1. 设问导入:今年的春节 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

  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 出示题目:聊聊春节

  3. 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

  4. 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

  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5. 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

  6. 指名说

  二、学写毛笔字 1. 笔画练写:

  横撇:要注意拐弯处的提笔与顿笔 横要短

  撇要长而舒展

  撇点:注意起笔时要顿笔 收笔时回锋

  至折处主要用的是笔锋 此时以提笔为主

  同时还要注意撇与点的长短与倾斜度

  2. 写字练习: 夕:第一画“撇”要短

  起笔从竖中线开始;第二画“横撇” 横从短撇的腹部落笔

  横画不能长;第三画“点”是圆点 位于米字格中心便下一点

  女:整个字要向四周舒展 横画在横中线上 要写长些

  撇点的起笔与撇的收笔基本在一条线上

  课后记:由于外出学习 本课不是我执教的

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教案2

【教材简析】

  课文是一首诗歌。诗歌篇幅虽短,但内容丰富,词句清新优美,富有感情。课文的第一节 “我学会了写信,用笔和纸,用手和信”,交代了写信的工具是笔和纸,但书信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第二到第五节的内容分别是“替雏鸟给妈妈写”,“替花朵给蜜蜂写”,“替大海给小船写”,“替云给云写”和“替树给树写”,内容充满童趣和想像力,以及真挚的情感。雏鸟写给妈妈的是家信,花朵写给蜜蜂的是邀请信,云给云写、树给树写的是朋友之间的互勉信??课文最后一节点明了书信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雏、鸟、巢、己”。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的意思。积累主谓结构的词语。

  2.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4.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工具。【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从谈话入手,请学生说说如果要与不在身边的朋友、亲人交流时通过哪些途径?打电话、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写信等。教师相机出示课题。

  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曾经给谁写信,或是收到谁的信,信中的内容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相机小结。家人之间交流的是家信,朋友之间也可以书信来往,还有邀请信等。为阅读理解课文做铺垫。

·字词教学

  与阅读教学结合。引入新课后,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查字典或是读读课后的注释。“雏”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字义,了解“雏鹰”的意思。注意正确书写“巢”字。

·阅读教学

  初读课文,出示句式练习:我想替 给 写信,信的内容是。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内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再读课文第二到第五节,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雏鸟盼望妈妈快些回巢的焦急;花朵希望蜜蜂快来采蜜的真切;大海对小船的鼓励;云和云、树和树的相互勉励。

  读课文第一节,质疑:为什么信要用心来写?指导学生联系课文最后一节理解。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最后一节,理解句子的含义。学生默读前,要明确默读的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思考。可以联系课文内容。

  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指导

  把词语补充完整时引导学生寻找这些词语构成的规律,但不要出现主谓结构这样的术语。然后,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加强积累。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在学生完成后,要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所以??”这组词语可以将有着因果关系的句子连起来。而表示原因和结果的两句话,顺序可以颠倒,这时可以用“??是因为??”连接。·语言实践

  模仿课文写几句诗,先可以让学生说说想给谁写,写什么内容,再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某一节,组织诗句,最后进行交流。

【实践活动】

  收集作家用书信格式写的作品,如《假如能给我三天光明》等,然后介绍给大家读一读。茉莉花

【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我”和妈妈养茉莉花的一段经历。作者不仅将茉莉花的变化描写得非常具体,而且写出了随着茉莉花的成长,“我”不断变化的心情。刚把茉莉买回家时,“我”是“焦急地盼望着它能早日开放”,可是“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时”,我失望得“不再关心它了”。当我发现茉莉花露出绿色的花苞时,是那么“惊喜”,茉莉花盛开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7个。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

  2.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抓住相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背诵课文第四节。4.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和美的享受。【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出示茉莉花或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了解的茉莉花。茉莉花开放在夏季,花朵洁白,虽然小,但是香气淡雅袭人等。然后揭示课题。

·字词教学

  引入新课后,结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然后检查。

·阅读教学

  初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课文,教师可以出示阅读要求:(1)自学生字;

(2)课文主要记叙一件什么事?用下列词语说一段话。精心照料 不再关心 发现 开放了 送来了

  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可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词句。“焦急”、“惊喜”直接写出了作者的心情,而“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等语句后渗透的是作者的失望,“??绽开了张张笑脸??”等语句又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喜悦。在学生感受到这些心情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句子。

  深入学习课文,可以让学生边默读边划出课文中描写茉莉花的句子,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具体地描写茉莉花的生长过程,尤其是描写开放的茉莉花的颜色和香味?

·练习指导

  比较词语中的“盼望”和“希望”是近义词,盼望是“迫切地希望”的意思,从“我”精心照料茉莉花的举动,以及“焦急”的心情来看,选择“盼望”更合适。“惊喜”是包括惊奇和喜悦的意思,当作者在失望地不再关心茉莉花后,发现茉莉花生长良好,即将开花时,除了惊奇外,还应该有一种愿望即将实现的喜悦,所以在这里用“惊喜”更合适。这个练习可以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

  划出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所划的词语好在哪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

·语言实践

  指导学生学习第四节描写茉莉花的写法,将自己喜欢的花介绍清楚,具体。教师的要求要因人而异。

【实践活动】

  选一篇自己喜欢的古今中外作家以“花”为题的诗歌、文章,并且写一两句理由,介绍给同学看。

*3 我画什么

【教材简析】

  这是一片小小说。文中记叙了一群孩子一起阅读了《神笔马良》后,幻想能拥有这样一支画什么,什么就变成真的的神笔。大家想像如果真有这样一支神笔,而且只能画一次,可以画什么,有的想为自己的足球队画一个真正的足球场,有的想画凉棚为警察叔叔遮风挡雨??当父母都是盲人的张小丽提出要画好多双眼睛,为父母和他们的工友送去光明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如果真有这样的神笔,一定先让给小丽。孩子们善良的心灵令人感动。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慢条斯理”、“欲言又止”的意思。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4.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马良拥有的神笔具有怎样的魔力呢?如果你拥有这样的一支神笔,想画什么呢?

  出示课题。

·字词教学

  以学生自学为主。

·阅读教学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读课文,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喜欢课文中的哪个小朋友,并且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由。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刮脸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故事幽默风趣,充分体现了儿童渴望长大的心情。课文通过小贝当来到理发店与理发师的对话,以及贝当故作姿态的举动,来体现他自以为长大的心理的。尤其是“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等动作,“我是大人了,你应当叫我贝当先生”,“我要像他一样”等语言无不体现了小贝当的天真可爱,使人忍俊不禁。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5个。能够区别4组形近字“剃”和“递”、“镜”和“境”、“换”和“焕”、“轮”和“论”。

  2.学习用“但是”造句。3.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按要求划出词句,并且根据人物的表现体会人物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5.体会孩子渴望长大的迫切心情。【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刮脸

  释题:刮脸就是平时说的刮胡子。

·字词教学

  与阅读教学结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嚷”字。

·阅读教学 初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读课文:谁刮脸?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贝当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自己的理由。交流时,要求学生能够说出贝当是个天真可爱的、渴望长大的孩子。

  要求学生再默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能够体现贝当天真可爱特点的词句。学生交流时,教师可以相机小结学生划出的是贝当的语言、动作,而人物的表现能够反映人物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贝当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充分表现他的天真无邪。

  再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理发师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文中的理发师非常幽默,面对贝当这样的孩子,他并没有责备,而是充满爱心的逗他顽。指导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出理发师的幽默风趣。

  最后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指导

  区分形近字并且组词,引导学生从形声字入手进行区别,声旁表音,形旁表意。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说说这些字还有哪些形近字,加以区分。

  用“但是”造句,要在反复读例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但是”前后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发生了逆转,然后造句。先口头交流,再写下来。

·语言实践

  续编故事。听了理发师的话,小贝当会有怎样的表现?想像既要合理,又要能反映贝当的天真可爱。先口头交流,再写下来。【实践活动】

  收集幽默故事或是笑话,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的,交流后,评选出班级里的小笑星。给妈妈的礼物

【教材简析】

  课文叙述了南南自己动手,别出心裁地用小石子为妈妈做生日礼物的故事,感情真挚,充满童趣。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到第三节主要写了南南用小石子制作生日礼物。

  第一节从南南“每天放学回家,总要在路上捡一两颗溜圆的小石子”,几个星期过去了”等词句中,不难发现南南为准备做了精心准备,想让妈妈高兴的孝心令人感动。第二节和第三节写了南南自己动手做礼物,他有条不紊地制作过程也反映了南南对妈妈的爱。第三节中,作者用“??先??再??最后??”等表示递进关系的词语,将制作过程写得非常清楚。

  第四到第六节写妈妈生日那天,南南送上自己的礼物。妈妈得知南南有礼物送给自己时,非常高兴。当她打开盒子,发现这份奇特的礼物,充满了惊喜,因为她从南南的礼物中看到了儿子对自己的爱。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7个。积累AABB形式的词语。

  2.仿照课文第三节,用“??先??再??最后??”说一段话。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区别“高兴”和“惊喜” 意思,体会课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

  4.体会母亲获得孩子送出的生日礼物时的喜悦心情,懂得对自己的父母表达爱意是送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给妈妈的礼物

  启发谈话:妈妈过生日时或是三八妇女节时,你有没有送给妈妈礼物,是什么礼物?

  读了课题后,你想要了解什么内容?

  谁给妈妈礼物?是什么样的礼物?妈妈收到礼物了吗?心情如何?

·字词教学

  与阅读教学结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镶”字,换部首口字旁就是第四课中刚学的“嚷”。“塑”字的部首是“土字底”。“沫”的右边是“末”,不要写成“未”。

·阅读教学

  承接启发谈话,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自学生字,然后根据回答引入课题时提出的问题,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觉得南南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南南是个聪明的孩子,对妈妈充满了孝心?重点学习第一节和第三节。指导朗读。

  再读课文第一部分,质疑:课文中为什么要具体地描写南南涂的石子非常漂亮?一颗石子代表南南的一份新意。

  出示:五颜六色的小石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好看极了。望着它们,南南心想: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默读课文:划出写出妈妈心情的词语?想想这两个词语能不能对换?为什么?指导朗读。

·练习指导

  积累AABB形式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不要停留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这样的简单词语上。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词语重叠后与原来的词义有什么不同,找出词语重叠后往往程度加深,有一种强调的作用的规律。

·语言实践

  用“??先??再??最后??”说话,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有话好说,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

【实践活动】

  设计新颖别致的生日礼物,主要是要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要将礼物的做法说清楚。童年的朋友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课文写了“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小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并且立誓“永远也不想当拳击家了”。

  文中的“我”对童年的朋友充满的感情,连那只玩具小熊似乎也是有生命的,略显伤感的故事不禁将读者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思念起自己童年的朋友——有生命的或是没有生命的。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3.默读课文,边读边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按要求圈划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童年的朋友 小时候,你有哪些朋友?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谈话时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人,玩具、摆设、书籍等都可以是童年的朋友?

·字词教学

  以学生自主识字为主,教师在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正确书写“喂”、“命”。

  课后练习时,可以加强同音字的区分:克和刻、代和带等。·阅读教学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中童年的朋友指谁?作者为什么认为他是自己的朋友?他和作者之间发生一件什么事情?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形影不离 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的?圈划出有关的词句。指导朗读第四节,读出我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起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对自己的自责。

  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节。

  默读课文,划出描写小熊的句子,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质疑: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出小熊的陈旧和可爱?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指导

  加部首组字再组词,引导学生从形声字入手进行区别,声旁表音,形旁表意,以此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的发生。

  体会联想句的作用,可以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教师不要出现术语,而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加上作者的想像,小熊仿佛有了生命,更加突出了作者与它的深厚友谊。

·语言实践

  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学习第三结节时,进行说话练习: 小熊一大一小的眼镜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对小熊说:“。”

【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童年的朋友是谁?讲一个发生在自己和他(它)之间的一个故事。

【参考资料】

  本文的作者是前苏联的维·德拉贡斯基。

  综合练习1 【教学目标】

  1.复习部首查字法,确定带点字的意思。2.区别“果然”、“居然”、“突然”的词义。3.懂得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句子。4.阅读短文,学会读懂文章。

  5.语言实践活动,举办书信展览,进行说话训练。6.熟记名言,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7.学习书写左窄右宽的字。【教学建议】

  1.复习部首查自字法的步骤:一查部首;二数笔画(除部首外有几笔);三查页码;四选字义。尤其是选择字义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煦”是温暖的意思;“骄”在“骄阳似火”中是“猛烈”的意思;“焕”的意思是光明。

  2.“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所料的相符。“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先指导学生理解词义,再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3.排列句子的顺序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这些动作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先??再??最后”这些词语看出句子的顺序。4.阅读短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复习日记的一般格式。5.语言实践活动,课前应该给学生比较充裕的准备时间,多方面的收集资料,然后在班级里进行展览,使每个学生都有材料可以交流。在此基础上,要求将故事讲清楚,讲具体。

  6.三句名言都是有关学习的,学习要发奋努力,要有志气;要专心致志,切忌半途而废;经常复习和练习。

  7.略。

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教案3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一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知道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二 教学重点: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 三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第一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钢笔”。大家拿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二、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1. 观察第一页插图。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

  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教师过渡: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写得好?

  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欢吗?怎样照顾它呢?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三、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四、练习

  1、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2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 教学重点:了解写毛笔字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二 教学难点:培养习惯 三 教学过程: 指导看图

  1. 上图: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左下图: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3.右下图: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在把纸铺平开始些毛笔?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欣赏作品

  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

  2. 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看到书法作品?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

  2、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过渡: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

  3、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

  1、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 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 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③ 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 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1.描红:

  2、熟读课文第一小段。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 提问 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 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四:作业:

  1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2区别助词:

  谁()狼()消()西()推()浪()悄()洒()3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 ”、“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 ”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欣赏)自然

  迎、洒、望、听(歌唱)热爱 党

  问 谁安排(感情)祖国

  2、学会查“无字词典”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指名试读课文。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 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3.细读6-8自然段。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4.小结。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3.讨论: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板书: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⒉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

⒈板书课题。⒉介绍作者。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

⒊解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三、学生自学课文。

⒈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画出生字。

⒉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四、检查自学效果

⒈认读生字“径”“飘” ⒉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

⒊指名读课文。⒋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五、理解诗句。

⒈讲读第一句:理解“远山”“石径”“斜” ⑴为什么称为“寒山”?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 读第二句。

  理解“白云生处”。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⒊读第三行诗。

  理解“坐”“爱” 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

  看图。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⒋读第四行诗。

  理解“霜叶”“红于”。红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八、作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第二课时

  一、复习

⒈背诵《山行》⒉《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 ⒈揭题,解题。

⑴板书课题。⑵指名读题。⑶解题。⑷介绍作者。⒉自学课文。

⑴轻声读课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⑵自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

⑶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认读生字。⑵指名读课文。⑶质疑。⒋理解每句话。⑴理解一二句。

  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

  这是什么季节?从那儿可以看出来?这是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 理解“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指名回答。⑵学习第三、四句。指名读三、四句。

①“姑苏”在什么地方? ②到是什么意思? ③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⑶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⒌总结全诗,体会情感。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⒍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重音。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背诵。⒎指导书写。

  三、作业。⒈用钢笔描红。⒉背诵课文。⒊抄写词语。

  4做一片美的叶子

  一、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科文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3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正音(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三、感知全文

  1、分自然段读课文

  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4.学生描红练习。

  五、作业 课后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展示自己收集的树叶,告诉大家你在那里收集到的,当时的情景如何,是否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2、作者也去采树叶,为什么不忍心摘一片叶子呢?

  二、精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 :他看到什么样的树和树叶?为什么他没有摘树叶?(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树美,树叶美。(4)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5)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树和树叶的关系。(6)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填空练习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为了,做一个 的 吧!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体、置、输、茁、间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4.学生描红练习。

  四、拓展练习: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会想些什么?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4做一片美的叶子 树美 树叶美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练 习 一

  教学目的: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和写字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用字词句 第一部分教学

  1、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不认识的字协作查字典。

  2、理解词意 a、根据词语中个别熟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境 b、结合下一题中的图画,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2、朗读词语,多办法、多形式朗读(可由学生自主选择)第二部分教学

  1、学生在上一题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观察图画,自己试连线。

  2、交流连线的结果,说说连线的原因。第三部分教学

  1、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教师指导观察图画要有顺序,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2、分小组合作,收集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俗语。

  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说。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词语丰富、用词准确。并加以鼓励。第二课时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b出示:秧、塔、愉,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各是什么结构。在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c出示“秧”,指导书写

  d说说“秧”是什么结构,书空。e教师范写,注意左部收右部宽,撇要缩,捺要伸。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秧”,并临写。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塔、愉”两个字。读读背背

  审题,明确题意 指导学习词语 生自读成语 指名领读,正音 小组合作,看图理解词语大意 指名说说词语意思 5)练习背诵 指名读,自由练读,同座互背

  学习古诗 :师范读古诗 生看图,说说图意 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小组内互读,指名读。说说古诗大意,指导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读题,明确题意 指名读题,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三、指导

  四、分组介绍自己最近读过的书,说清楚是本什么书,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写的什么事。

  每人在小组里介绍。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做介绍。小组里选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全班同学评议。

  每个人把丛书上摘抄下来的精彩语句写在字条上,贴到黑板上,供全班同学欣赏。第四课时 学写毛笔字 介绍握笔姿势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学习横画

  1、一个笔画的书写都有以下几个步骤:起笔、行笔、收笔。横画也不例外。它的书写方法如下

  1)向右上逆锋起笔;2)提笔圆转;3)中锋向右行笔;4)提笔圆转;5)回锋收笔。

  2)a师范写b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c交流展示写得好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