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事迹观后感3篇(杨振宁故事读后感)

时间:2023-03-04 22:59: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事迹观后感3篇(杨振宁故事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事迹观后感3篇(杨振宁故事读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事迹观后感1

  物理学告诉我们,宇宙的运行遵循着一系列物理定律,而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找这些定律。基于物理定律,我们可以对宇宙的运行进行准确预测,例如,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准确算出各太阳系大行星每天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什么时候会出现日月食等等。

  宇宙的运行似乎就像设定好了一样,一切的参数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如果不是这样,宇宙就连存在都谈不上。那么,究竟是“谁”在背后设定了宇宙的运行定律?爱因斯坦、杨振宁等物理学家所认为的“上帝”又是什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宇宙最不可理解的事情是,它竟然是可以被理解的。”宇宙确实不可思议,如此之大,如此之广,如此之复杂的宇宙并不是无规律运行的,人类可以找到宇宙中蕴含的物理定律,比如万有引力定律、熵增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物理定律,我们可以了解宇宙现在的运行,模拟出宇宙的过去,并预测出宇宙的未来。宇宙就是这样妙不可言,一方面向人类展示了无尽的神秘,另一方面又吸引人类去揭开神秘的面纱。

  既然宇宙都是按照物理定律来运行,只要初始状态确定,每一个粒子的运动状态都能精确预言,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宇宙早已被设定好了,早在138亿年前,宇宙诞生之初,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设定好了?一系列的物理定律又是谁给宇宙设定的?

  首先,现在、过去、未来,这是我们自然而然的时间观念。世界著名的神经学家阿比吉特·纳斯卡尔(Abhijit Naskar)指出,时间其实是大脑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觉,用来帮助我们在浩瀚宇宙中感知时间呈现意象。如果没有大脑中的神经元基于生活经验去创造一种虚拟的过去和未来的感觉,那么,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概念就不存在,只存在现在。

  在生活中,我们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感知时间的流逝。时间一开始就是人类感知和定义出来的,把地球绕轴自转一圈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天,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年。

  但如果把一个人放到空荡荡的空间中,没有事物变化,没有物体运动,他还会有时间的概念吗?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三大物理学家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只是一种幻觉,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差别只是一种固守的错觉。

  时间是幻觉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宇宙中没有绝对统一的时间流逝速率。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不同的运动状态,如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时间过得有快有慢。

  狭义相对论表明,相对于静止的人来说,运动速度越快的人,时间在其身上流逝越慢,例如,有人乘坐接近光速的飞船在太空中飞行,然后再回到地球上,当他从飞船上下来时,由于他经历的时间要比地球上慢得多,此时的地球早已过去很久,可以说他来到了未来的地球。

  广义相对论表明,相对于弱引力场中的人来说,位于强引力场中的人,时间在其身上流逝更慢,例如,站在越高山上的人,受到的地心引力越弱,时间在他们身上流逝更快。而在引力极端的黑洞附近,时间甚至趋于停止。

  如果时间只是虚幻的存在,那宇宙又是怎样的存在?当今在世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认为,宇宙的存在妙不可言,不可能是偶然的,这背后存在的巨大力量创造了宇宙,杨振宁认为那是所谓的宇宙“造物者”。

  为了反驳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掷骰子”。无论是杨振宁,还是爱因斯坦,他们所说的“造物者”或者“上帝”都不是普通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人形的。人类本身源自于宇宙,人形之神是人类在蒙昧时期想象出来的,用来解释人类和宇宙起源问题。

  真正主宰宇宙的是“自然之神”,“它”安排了宇宙的一切,把一切参数都调到恰到好处,让原子可以形成,让引力可以存在,让行星、恒星和星系能够形成,让恒星核聚变能够进行下去。最终也让人类可以诞生,来思考这一切问题。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事迹观后感2

  杨振宁青年时期喜爱物理,而且想成为一位实验物理学家。1943年杨振宁赴美国留学时,就立志要写一篇实验物理论文。1946年,杨振宁进入芝加哥大学费米主持的研究生班,希望能在费米的指导下写篇实验论文。当时,费米正忙于在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军事技术研究。像杨振宁这样初到美国的中国人是不能随便进入阿贡实验室的,于是费米建议杨振宁先跟泰勒做些理论研究,实验则可以到艾里逊的实验室去做。

  艾里逊是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教授。在费米的推荐下,杨振宁成为艾里逊的6名研究生之一。然而,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的物理实验进行得非常不顺利,做实验时常常发生爆炸,以至于当时实验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此时,杨振宁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一天,一直在关注着杨振宁、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关切地问杨振宁:“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

“是的。”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杨振宁诚恳地说。

“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论文,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

  杨振宁听了泰勒的话,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从心底深处感到自己做实验确实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他又不甘服输,非常希望通过写一篇实验论文来弥补自己实验能力的不足。他十分感谢泰勒的关怀,但要他下决心打消自己的念头实实在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想考虑一下,两天后再告诉您。”杨振宁恳切地说。

  杨振宁认真思考了两天。他想起在厦门上小学时的一件事:有一次上手工课,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鸡,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爸妈看了笑着说:“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往事一件接一件地在他的脑海浮现,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实在不强。

  最终,杨振宁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从此,他毅然把主攻方向转至理论物理研究,1957年10月杨振宁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放弃有时候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十分痛苦的。适时地放弃,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远见和智慧。人生之树,只有舍弃空想与浮华,才能撷取丰硕甜美的果实。

  志向坚定固然有助于人生走向成功,但超出自身能力的志向无异于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放弃不切实际的追求目标,人生才会转向真正的成功。杨振宁放弃物理实验研究转向理论研究是理性而明智的,他的选择是他的人生与事业的华丽转身。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事迹观后感3

  提到杨振宁,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的满身荣光?还是他那个不受人理解的早年将国籍改为美籍的行为?但人活着有万般难处,其实杨振宁又何尝不爱国家,何尝不思念故土。

“我的父亲,直到离世也未能原谅我将国籍更改为美籍的行为。”这个赫赫有名的人,在耄耋之年说出遗憾万分的话。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

  数学家杨武之有一个凄苦的身世,他出生于19世纪末国家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战乱频繁,国家动荡不安,九岁时母亲去世,而他的父亲早期是贵人府上的幕僚,在其倒台之后反向,路上也不幸去世,于是在杨武之十二岁那年彻底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从此辗转各个父母亲的亲朋好友的之间留宿。

  或许是出生于文人家庭,自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加之寄人篱下,杨武之比常人更加聪慧,也更加勤奋刻苦。

  毕业以后,在北京高等师范学院教了两年书,因其教学管理方式较为严格,引起了部分学生的不满,常有闹事。

  辗转各地又教了几年书后,这让他深知如此于救国之无益,于是出国留学,学历一再攀升,并在数学行业取得巨大成就,五年之后取得博士学位,回到祖国,希望运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当时正处于懵懂时期的国国,为危难时刻的国家出一份力量。

  当时的中国教育人才极其匮乏,启蒙问题突出,于是,回国后的他又干起了之前的老本行,在厦门,清华大学等学府任教,为传播知识做着自己的贡献。

  而当时他的儿子杨振宁也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他为此也花费大量心血。

  杨振宁的求学成名之路:

  杨武之作为一个东西兼修,受到过科学知识熏陶的人,思想极其先进开明,眼光也更加长远,对他的儿子杨振宁自然也采取了中西结合的方式教育。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杨振宁不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精通数学和英语,这为他后来出国留学打下良好基础。

  而杨振宁自己也十分聪慧刻苦,小小年纪就展现出极高的数学天赋,求知若渴,长大后就读于西南联大,带着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攻读物理系。

  后在研究所遇见了志同道合的李政道,两人共同研究热爱的物理学,强强联手,很快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开始在物理学界有了一定知名度。

  1957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物理学界名声大噪。

  杨振宁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国家大建设时期,人才急缺,先后有大批留学人才回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坐不住了,他开始频繁来信,试图劝自己的儿子回国为祖国发展出一份力,于是多次赴瑞士,美国等地,探访劝说儿子。

  但杨振宁却陷入了两难之中。

  无疑,当时新中国的环境对他的研究是极为不利的,且他所学科目对新中国建设意义不大,后国家又经历了大跃进,十年_等众多变动,终于是未能归乡。

  1964年,因为种种原因,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这引起了父亲的极大不满。

  后来邀请父亲赴美团聚也皆被拒绝。一直到杨武之去世,也未能原谅他。

  而此时的杨振宁也已经步入老年,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直到1999年,他才寻到机会,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并于几年后改回了中国国籍。

  这位老人伟大且坎坷的一生,四处漂泊,最终归乡,不知他望着故乡的土地,会不会也有万千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