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14篇(举例说明体育课教学组织中的分组教学方式)

时间:2022-10-13 18:02: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14篇(举例说明体育课教学组织中的分组教学方式),欢迎参阅。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14篇(举例说明体育课教学组织中的分组教学方式)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1

  摘要:在分析音乐专业院校体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对音乐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思考,提出: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应根据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应根据各个学校实际情况,以及音乐专业类学生的特点、师资条件、学校资源方面综合考虑;对学生的评价应全面、客观。

  关键词:音乐;艺术;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模式

  1音乐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1.1音乐专业的特点

  音乐院校的主要教学内容多为文艺类,以演奏器乐、演唱、舞蹈、表演等为主。学生非常重视专业课,他们把专业课放在第一位,经常会为了一场排练、一次专业课放弃其他课程,当然也包括体育课。而且,音乐院校学生的学习时间较长,课外时间仍需勤加苦练,比如声乐院系的学生早晨必须练声,舞蹈学院的学生要晨练基本功,因此他们就没有太多时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了。再者,许多家长,专业老师也比较反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他们害怕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意外受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都应考虑这些因素。

  1.2学生的特点

  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热情较高,课堂上敢于表现自己,很活跃,参与意识较强,也很自觉,这些都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和优势条件。同时我们也看到,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不爱好体育活动,长期以往,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低,空间运动感较差。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另一种不好的现象,许多学生来上体育课,为的是拿到大学的学分,抱有这种心态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也很难被调动起来。再有,由于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的集体观念薄弱,缺乏团结合作精神。

  2音乐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2.1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对传统教育的片面理解和做法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每年的体测数据无疑证实了这一点。目前许多困难也阻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导致体育教师不敢放开手脚上一堂体育课,比如领导不重视、师资队伍不健全、硬件不够、无法承受安全事故的压力等。高校应该是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不能让体育课成为摆设,高校的各层领导都应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将学校体育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加大对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的投入,尽可能地营造一种积极舒适的校园体育氛围。

  2.2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

  近些年来,学者对教学模式研究比较多,有传统的,如系统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掌握式、程序式、发现式等,也有新兴的,如情景教学模式、快乐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式、俱乐部式等。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又不一样,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也有所区别。音乐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创建模式框架,对该校的学生情况、师资条件、场地器材设施和社会环境等进行调查评估,然后选择可行的模式进行实验性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形成一套符合该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2.2.1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教学模式音乐院校的学生思想活跃,对体育活动参与热情较高,喜欢展现自己,这些特点都是艺术类院校学生积极的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通过体验运动的快乐和成就感,既发展学生的个性,也达到了教学目标,还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基础。比如在准备部分结合音乐选择小游戏热身,能够激活学生的运动细胞;在篮球教学的基本部分选择运球接力的游戏,既可巩固学生的技术,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在课的结束部分也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音乐,或是小游戏放松身体,轻松愉快地结束一次体育课。但选择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应处理好快乐与严格的关系、与技能质量的关系。

  2.2.2依据师资条件选择教学模式高校体育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他们都能熟悉掌握一项或多项专业技能,但并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因此每个老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吸引学生。比如擅长足球,那么就可以多利用示范教学,示范各种花俏的颠球、精准的传射吸引学生完成体育课教学;如果擅长体育理论,就可以利用启发式、情景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投身体育锻炼之中。当然,体育教师还得不断进修,不断提高,取长补短,多采用新颖实用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真正感觉到体育课是非常有趣、实用的一门课程。

  2.2.3依据学校资源选择教学模式每周一次的体育课程不可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掌握一项体育技能,还需要学生课后花时间自觉练习。各种体育俱乐部是一个不错的补充,例如篮球、羽毛球、定向越野、跆拳道俱乐部等。教师可以参与到俱乐部的组织和管理中,每周安排一个时间让学生相互间交流切磋。学校应提供充足资源开设学生感兴趣的俱乐部,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另外,学校每年或每学期安排一个体育实践周/月,组织开展体育竞赛,对获奖队伍和个人给予奖励,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除此之外,课外锻炼阳光体育长跑项目、体育比赛,都可以有计划地纳入体育教学模式之中。

  2.2.4教学评价的思考目前,普通高校公体课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有3种形式:体育测试成绩的评价、体育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单纯的以体育项目测试成绩作为最终评定早已不能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比如1000m测试,学声乐的学生因其专业特点体重可能偏大,跑步自然处于劣势,如果测试成绩一刀切,对于一些学习认真的学生当然就不公平了。对上课不积极的学生,就可以通过自评和他评,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不足,引发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在评价方法上,也要尽量做到定性和定量,多种评价相结合,例如理论知识(10%)、项目测试成绩(30%)、身体素质(20%)、学习态度(20%)、出勤(20%)。

  3结语

  教学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音乐院校的学生是一个有朝气,有个性的群体,教师不能只是个威严的发号施令者,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和辅导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体育教师要根据音乐院校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自身条件和学校资源创新、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也要客观全面。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吴健,马铮.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8(6):5-8.

[2]许砚田,毛坤,邢庆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4(4):508-510.

[3]常毅臣,魏争光.如何选择最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2):114-117.

[4]董胜利,林克明,徐虎泼,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对策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1):17-20.

[5]常永山.艺术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改革[J].科技资讯,(18):174.

  作者:刘卫军 单位:星海音乐学院人文社科部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2

  中学体育分组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往往还只停留在“玩”的层面,而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中,分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符合国家所倡导的终身体育的理念,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教学模式。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标倡导中学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要坚持以健康为中心,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往往缺乏广泛性与针对性,所传授的技术动作也不能满足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甚至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反感及个体差异的无限扩大。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合理应用分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习惯,最终促使其全身心地健康发展。

  二、实施分组教学的`策略

  分组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怎样分组都要以学情为依据,以实施有效教学为目的。

  1.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分组

  体育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通过合理的分组及小组内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例如,在接力跑的学习中,教师就应注意小组内性别的平均、跑步能力的平均,小组内安排了一个强者就要对应安排一个弱者,使学生能够在分组竞赛中不断提升自己,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再如,在“短跑”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进行讨论,并确定一个提升起跑速度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依据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地投入其中。同时,高中生的学习与升学压力较重,所以不把体育当作一门重要的课程来学习,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应重视分组教学法,依据学生个体的特点、兴趣及爱好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如,根据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分组,学生的喜好相同,自然共同语言就比较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与水平。

  3.依据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情况

  教学中,应尽力为学生提供可供其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学校应尽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运动器材以及运动场地。而教师则可以依据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情况进行分组。如,在“篮球”这个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能水平等,将学生分为初学队、基础队和精英队三个队伍。要求初学队进行基本功练习,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基础队可以自主练习,强化篮球动作的熟练程度;而对精英队,可以让他们与其他班级的高手进行比赛。这样,就能使篮球教学充分满足不能层面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训练,并最终得到一定的发展。

  4.完善分组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中学体育教学中,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不能单纯地将成绩作为评价的重点,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能、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例如,在“跑步”这项运动中,如果只是单纯地以时间快慢来判定成绩,就有失公平。甚至会扼杀部分后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评价方式,如,记录学生学习前与学习后的速度水平,衡量学生的进步程度等,肯定学生的努力。

  三、实施分组教学的意义

  分组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能够让体育教师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学生在分组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另外,分组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运动机会和练习时间,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均衡发展;此外,分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分组教学中,为了赢得比赛,学生会更加团结,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总之,分组教学模式不同于其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水平等情况,给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此外,分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分组,帮助高中生树立终身运动的理念,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3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着较高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就现阶段在就业导向影响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来看,其中仍存在着理念相对落后、内容较为陈旧、评价方式不完善等问题,这也就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能在就业导向影响下,针对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的实施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其身体素质,还能有效强化其心理承受能力,以为其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就应道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对教学的模式进行转变,更新其教学的理念、内容以及评价方式,进而在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强化其自身的职业能力。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1、就业导向影响下的高职体育教学的理念相对落后

  相较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培养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工作往往有着其特殊性,其往往更加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及能力的培养,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能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教育的特色观、就业观和人文观。然而,就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来看,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仍相对较为落后,这就到之这些观念在教学中无法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将忽视体育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我国高职院校有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都无法为学生明确教学的目标,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而这种单一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激发,同时也无法使高职体育教学的真正作用得到发挥。

  2、就业导向影响下的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相对老旧

  就业导向影响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其强化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这往往也就要求院校的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能以这一目标为依据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然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内容仍相对较为老旧,有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更多的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育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就业导向下体育教育中学生市场及工作适应能力的强化,这不仅导致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无法与现阶段的教学改革相适应,也对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有所限制。

  3、就业导向影响下的高职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不完善

  就现阶段就业导向影响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来看,评价方式的不完善也是导致体育教育功能无法得到全面落实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所采用的评价方式相对较为单一,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在基础、能力及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差异性,而采用了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往往导致评价失去了其应有的公平性。除此之外,有部分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其综合性,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重视其最终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日常成绩以及其实际的学习情况和在学习中的态度;也有部分体育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而导致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无法得到全面的发挥,这往往也对于体育教学功能的发挥有着一定的限制。

  二、就业导向影响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模式的转变

  1、对传统高职体育教育的理念进行转变

  要切实发挥就业导向影响下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就必须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加以转变。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体育教育的特色观,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根本目标出发,将体育教育与职业岗位培训之间相连接,根据职业岗位的培养要求来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强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体育教育的就业观,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全面的发展。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能将就业的观念融入到教学中,以学生今后的职业能力及就业心理承受能力为基础在强化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对其就业能力等加以提高。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应重视人文观的融入,强调学生学习中主体意识的发挥,提高其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性。

  2、采用与教育目标更加适应的体育教学内容

  就业导向影响下的高职体育教育除了原有的体育教学内容之外,也应将职业能力、这也素养等内容融入到教学中。首先,以学生体育能力及体育素质的培养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重视体育教学内容的运用,强调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学生的体制,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加强,进而为其今后工作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将学生今后工作中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体育教育中。这一能力的培养除了身体素质之外,往往还强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强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加以提升,进而在提高学生今后工作效率的基础上也能帮助其提高工作的质量;最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用讲学生今后工作应具备的职业素养通入到教学中,在保证学生体能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也是其自身的职业素质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3、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转变

  就业导向影响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要发挥其重要作用也应强调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针对体育教师传统评价中存在的不足,要求其在评价中做出如下的改变: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转变以往由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而让学生共同参与到评价中,进而使评价的内容变得更加全面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评价的综合性,转变以往以成绩为依据的评价方式,而根据学生的成绩、日常的学习表现、学生的基础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来对其尽心评价,进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中评价的全面性。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评价中还应重视学生的发展性,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为目标来强调教学中对过程等方面的评价。

  三、结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培养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作为在学生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培养中具有良好作用的体育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以就业为导向给予现阶段高职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足够的重视,并切实有效的对其教学的模式进行转变,进而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能力和素养的基础上,强化其自身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廷萍,张红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构建[J].中国职工教育.(24)

[2]江向中.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07).

  作者:聂凯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4

  摘要:近年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普遍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背景下,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先进教学理念的要求,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保证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在改革创新过程中,需要发展先进的教学方法,建立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本文将通过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与素质进行分析,探讨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体育专业球类选修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创新创业型人才;体育专业;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业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选择以创业代替动就业。在这种形式下,教育部门同样也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我国的体育院校能够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培养出大批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虽然能够满足体育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但是他们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找到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对当前的体育教育工作进行改革,以实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以创新创业教育要求为基础,促进体育专业球类选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开创先进的球类选修课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造成学生无法满足创新创业型人才要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错误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成果的评估手段,这些因素不利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开始根据这些问题对教学模式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的主要内容只是改变了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并没有重视课程配置对于学生的影响,会出现对学生教育相对片面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使学生满足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必须彻底改变教育方式。

  3.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3.1 合作能力与竞争能力

  合作能力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创业过程中,只有通过互相合作形成集体的力量,才能得到预想中的结果。而竞争能力则是人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超越同行业内其他人的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就必须发挥体育运动的特点,发展并采用合作能力与竞争能力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在球类运动中,足球、篮球以及排球均属于团队运动,在对这些项目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重视自身专业技术的训练,还要加强团队配合的训练,培养他们合作能力。与此同时,还要不断的练习和对抗中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充分发挥竞赛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好胜心。

  3.2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体现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技能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进步都能够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只有这样,创新活动中任何的进步和成功都能够使学生得到满足。其次,创新思维的建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够实现,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在和谐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最后,创新技能的增强则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与训练,不断的对自己的想法付出努力,才能够掌握不同创新工作中的操作要领,实现创新技能的进步。

  4.体育专业球类选修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4.1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教学中心

  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的目标,教师必须对学生实施与其相关的教学,并要求学生按照特定的方法去学习。一旦教师在球类运动教学的实践中利用绝大部分时间进行理论知识教学,不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就会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失去教学的真正意义。因此,在体育专业球类选修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原则,在为学生讲解运动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使自己的运动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还能够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所有的教学行为教学成果的实现,都是在决定尝试这种教学行前预先设定好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到所教课程的特征,预先设定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成果,并在教学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技能的提高,完成预设的教学成果。

  4.2 坚持以技能向实践的转化为重点

  体育运功教学的最本质的思想就是将学到的技能转化为实践。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掌握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各种技能,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他们的,而是由教师提供理论知识的支持,学生经过不断的实践,完成技能由理论向能力的转化,也就是说,学生能够掌握的技能都是自己通过艰苦的训练而获得的。在体育专业球类选修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形式时,可以考虑到教学需要传达的内容以及需要事项的目的,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要求上突出理论技能转化的教学行为。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时他们在运功的过程中对运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运动的技能和技巧,并经过自己的思考与加工,实现运动能力的掌握。除了常规的教学以外,还要进行完成运功能力培训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同时进行能力训练和理论学习,保持他们的同步性,发挥学生在运功方面的天赋,提高能力培养效率。

  4.3坚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在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中,学生都必须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作为教学的实施者,为学生规定学习方向。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授课行为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才是课堂教学实现解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体育专业球类选修教学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坚持这种方式,不断的在所有教学中都实现,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主要体现在指导他们如何树立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在对体育运动规律进行研究时,注重学生自身对于运动项目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并对运动产生兴趣,自己主动深入学习过程中。教师则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从不同方面激发学习动机。其次,在教学中学生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全程都对学习行为加以保持,并不断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管能力。最后,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强化控制,防止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对已经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的处理。

  4.4 建立全程教学评价模式

  在我国,以考试作为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这种教学评价标准的优点在于能够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但同时也会在某个方面忽略了学生的先天基础条件和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等,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体育专业球类选修教学必须实行全程评价模式进行教学评价,增强形成性评价评定学生成绩的作用,在学生的教学评价中加入平时课堂表现、自学技能掌握效果、课后作业与训练的完成情况,并将其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还要将能力掌握情况加入到课程评价中,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此外,学校可以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进步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方式,提高考核的全面性,保证教学评价结构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5.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实现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我们必须了解限制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原因,掌握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及素质。在体育专业球类选修教学中通过在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教学中心、以技能向实践的转化为重点、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建立全程教学评价模式,通过这些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设计新的体育专业球类选修教学模式,并运用于实践教学中,保证教学模式符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林,叶国玺.体育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6).

[2]周静,刘振忠,姜凤艳.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03).

[3]刘振忠,段斌,李继东.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06).

[4]刘振忠,周静.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其实践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

[5]丁海洋,张庆文,付建强.基于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

  作者:陆克珠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5

  体育教学高效性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每个学科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作为一门体育学科,在素质教育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了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发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低效化现象,本文即将来探讨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策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高效性;策略

  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高中体育教学中,构建一个高效课堂已然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好习惯,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构建一个高效课堂。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选课制度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目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仍然遗留下一些问题。例如:缺乏完善的选课制度。一旦教师选择授课的内容不规范、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要求,从而严重影响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具体的来说,有的高中体育老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授课的制度不够完善,从而学生出现不接受、情绪较低落、不爱体育锻炼的现象。这样,极大地降低了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2、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内容。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渐渐失去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没了兴趣,上课对于学生就会变成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学生不能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样的话,教学的目的也不会达到。所以,高中体育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是影响高效课堂的一个主要因素。

  3、师生的不融洽关系影响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体育锻炼技巧。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要求在教学中转变教师的角色,从以老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有的体育老师容易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还是保持教师的权利威严形象,使得学生一味的听从教师的话,这样长期下去,有些学生的因害怕老师而无法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严重制约着师生关系的发展。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对创建一个和谐、高效、轻松课堂造成威胁。

  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高效性的策略

  1、健全高中体育教学的选课制度

  健全高中体育教学的选课制度,不仅可以改善体育教育质量,而且还利于创建一个高效课堂。作为一名高中体育老师,我们明确的认识到体育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教学活动多项进行。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选择规范的授课内容,并且要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真实要求,完善高中体育教学的选课制度。这样,学生有了参加体育锻炼的目标,充分发挥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能更好的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不会像传统课堂一样出现放羊式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高效性。例如:有很大一部分女同学喜欢打排球,教师可以通过调查学生心理特点,了解到学生迫切想学习垫球、传球的技巧,因此,老师要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传授打排球的技,利于健全选课制度。

  2、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需要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致,让学生主动拥有积极主动性,才能更好的构建高效课堂。其中,体育老师务必改变原有教学的方法单一情况,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来活跃和丰富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能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对课堂内容充满兴趣,就会使得学生更加认真的学习,课堂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获得提升,使得更高效。例如,体育教师在对“篮球”这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就可以丰富的运用多种方法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比如在讲解投篮技巧,上篮技巧,抛投,后撤步等篮球技巧时,要亲自实践,慢动作讲解,让学生自由活动时充分练习。又或者在讲解各种篮球战场上的技战术时,不但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并在旁观看,进行针对性指导。还可以告诉学生,会进行一个篮球友谊赛,看谁学习和作用的更好。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更加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也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课堂更加欢快活跃的同时,学习气氛也更加浓厚,充分提高了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一个和谐、高效、轻松课堂

  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发挥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这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感到轻松、愉悦。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增多师生互动环节,而且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容易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加老师对学生的了解,非常有利于高中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例如:在学习“田径运动”这一个体育教学环节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运动,组织学生到操场中慢跑,不断的跟学生沟通交流,在学生跑步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的跑步姿势。其次,正式进入田径教学状态,老师应引导学生学习跑、跳、投掷的内容,布置相关锻炼任务到每一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来完成任务,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体验到被欣赏、赞美的快乐。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而且还能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活泼的课堂氛围。在良好的氛围下,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构建一个高效课堂,从而改善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总结

  建立一个高效课堂,不仅能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健全选课制度,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作者:董树青 单位:泰山学院

  参考文献:

[1]梁颖,龚巍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08:74+76.

[2]王宏东.浅谈如何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7.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6

  新课改下体育实践课的分组教学模式的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由于受场地、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决大多数中学仍然采用自然班上课模式,但此种上课模式存在着较多的缺点,作者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思想指导下,就克服这些缺点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自然班 班内合理分组 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条件和师资配备还不够完善,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实践课还是以自然班上课形式为主,这种上课形式虽然比较传统,存在着不足,教师难以全面照顾,不利于因材施教,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是太高,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体质增强达不到预期目的,但它却解决了学校目前的师资配备问题。那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克服其缺点,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改革,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呢?本人在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总结了一套可行的教学组织方案,在班内进行科学地分组教学,供大家参考。

  科学的分组教学目的在于扩大教学信息交流的质量和数量,使教学能够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组方案:

  一、较稳定分组

  即分组后保持较长时间,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划分为较为稳定的小组,可作为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单位。这种分组的特点是体能基本相同,爱好和技能可能不同,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又便于对不同小组的区别对待。缺点是时间越长,学生的运动兴趣往往下降,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效果也比较差。

  二、阶段性分组

  阶段性的小组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在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采用,一旦单元教学结束,小组也随之解散,有三种分组方式:

  1、按技能水平分组,其特点是技能相同而爱好不近不同。例如在游泳教学单元中,把会游者和初学者分为两个小组,教师用不同的要求对他们上课,能使会游者水平提得更高用时却短,用更多的教学时间来教初学者,使初学者的能力提高更快。

  2、按爱好相同分组,其特点爱好相同技能却不近相同。例如在球类教学单元中,同时出现篮球、足球和排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技能和体质都会有教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这种分组模式值得大家广泛使用。

  3、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其特点是体育技能、爱好均不同。这种分组的目的是扩大组内差别,让技能好的帮助技能差的,让兴趣浓的培养兴趣淡的,发挥同学们之间的帮带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改善了人际关系。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运动参与——水平六的境界。

  三、灵活性分组

  灵活分组与阶段分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续时间短更短,仅在一节课中出现,随之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

  1、按技能水平分组,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例如跳高教学中,在四个跳高区域设四个不同高度:9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120厘米,由低到高。教师提出要求凡能跳过9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个高度,以此类推,连续三次跳不过去的,回去跳低一级别的高度。这种临时性的分组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2、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一节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师有意把已经掌握的同学和尚未熟练者编成一组,让会的教不会的,使小组内的学生间互帮互学互评,能缩短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随机分组,这种小组也是在一节课中出现,一般采取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通过报数随机分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本相同局面,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例如球类的教学比赛、跳长绳活动等。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分组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于教师是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科学分组模式。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选用阶段性分组教学和灵活性分组教学,少用稳定性分组教学,教师还要不断加以总结,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教材教法,教学时做到灵活运用分组方案。当然,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待于教师业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已经成为了我国应用人才的重要来源。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于高职体育教学来说,作为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从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出发,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本文从就业角度对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角度;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措施;构建策略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为实施人才强国的重要阵地之一,高职教育有着显著的优势与特点。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其实现长远的发展。同时还要坚持正确的改革理念与目标,完善高职教育的效果。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从高职学生的发展能力上入手,做好创新与改革工作,完善体育教学体系与方法。

  一、从就业角度上看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就高职教育来说,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进行就业教育,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也正是在这一属性的影响下,使得高职体育教育就要坚持从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发展能力上出发。所以可以说,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就成为了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核心环节之一。所以在实际中就要做好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发挥出体育、智育以及德育等方面的职能。通过对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还可以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心理素质等方面,强化好学生的抗打击与自我减压等方面的能力。其次在创新教学的影响下,还可以培养好高职学生勇于奉献的精神,具备团队合作意识与观念,增强学生在未来岗位中的竞争、合作以及创新等方面的需求。

  2、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只有拥有更多的人才,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拥有优势。在党的影响下,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立德树人,同时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好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只有真正做好高职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工作,才能确保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这些因素,从而也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壮的体魄,健全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1]。

  3、促进高职体育教学实现创新

  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的高职体育教学中与普通高校中的体育教学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性的,且在这种差异性的影响下,想要做好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就要坚持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在培养好学生体育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好学生在就业中所需要具备的体育素质,同时也可以为高职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创造出相应的条件。所以在实际中就要做好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改革工作,积极促进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尤其是要从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未来职业发展上出发,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要做好基础体育教育,同时还要做好体育实用上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好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2]。

  二、在就业角度下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1、完善教学目标

  随着新时期的不断影响,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就要坚持从以下几个层面上出发。第一,要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体魄,这也是开展高职体育教学的基础。第二,要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通过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格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好学生的自律以及自觉意识等,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观念。第三,要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解决好学生存在的自我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就业与发展创建出相应的条件。第四,要做好道德规范的培养工作,通过真正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来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意识。第五,要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而这也是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关键所在。第六,要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观念[3]。

  2、明确教学原则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想要培养好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能力就要明确体育教学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职业体育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第一,要坚持以人文本。处理好德育、体育以及美育、智育等方面之间的关系。促使其实现相互促进与融合。第二,要坚持职业导向。从培养学生的就业与未来职业能力上出发,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第三,要坚持改革创新,找出适合进行改革的路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尝试与完善工作。

  3、健全教学机制

  想要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就业,就要不断完善与健全高职体育教育机制,做好改革工作,同时还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同时在学校中还要建立出相应的机构,以此来实现联合来探寻出适合高职体育教学发展的思路与内容。只有保证体育教学可以实现有效的改革,才能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此外,还要做好教师的培训与教育工作,提高其综合素养,增强创新能力[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与未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做好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构建出有效的教学体系,吸引学生的目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明阳.基于就业谈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30):79-79.

[2]杨庆玲.刘夕榕.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33):111-113.

[3]方学超.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文体用品与科技,,(18):49-51.

[4]杨岸亿.简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策略[J].运动,2015,(07):135-136.

  作者:杜志锋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8

  高职院校若想实现培养出大量的综合素养较强的人才的目标,体育课程教学就要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理念、新方案、新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教学途径、建设健全的体育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然而,从目前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来看,很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他们并没有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色和理念,甚至是直接照搬本科体育教学模式,并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和分析。

  一、我们一直说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也就是说一所高职院校的建立也有义务设立众多学仁日乏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的设立的目的就是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这五个方面中的增强学生体质。所以体育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简单来讲就是增强体魄。这也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设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因为用人单位不但希望公司职员能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当然还希望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强,能够尽快适应高体能的工作。从以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因为身体或是体能原因与一些好的工作、企业擦肩而过。随着这种情况的发生,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也愈发重视起来体育的教学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其实效性还是相对较低,也并没有突出其教学特色与教学理念。因此,探讨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概念

  培养用人单位生产、建设、管理还有服务等方面所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高职体育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培养各方面综合发展的重要课程,是体育工作,教学目的的中心环节。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与指导思想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并且要紧密地围绕着其根本任务来建设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设置合理的体育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努力培养他们职业体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为培养人才这一明确目标而服务。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体育教学重视程度欠缺

  如今,各大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都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体育课程可有可无。据研究表明,很多高职院校的领导老师在体育教学方面的认知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然而,体育教学作为各大高职院校的必修仁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与其他学科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理念一直都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忽视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只是象征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只注重学生在校的几节课的体育课程,忽视了向学生们传达终生锻炼的理念,导致学生们认为体育课只是休闲娱乐的课程,上课也不认真,甚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简单的任务,导致整个教学质量的下降。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也导致了体育教学资金投人的不足,于是一些院校的体育设施、场地、教学用具都不够学生们的使用,虽然国家的相关规定对高职院校体育经费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很多学校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工作,从而导致教学任务难以执行,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轨

“健康第一,终生体育”应该是各个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育思想。然而,在实际高职院校体育的教学当中,教师们往往都是过于重视体育教学的基本的理论和技术,又由于教学设施和场地的限制原因疏于了体育教学的实践部分,也忽视了“终生体育”思想的传达,产生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学生们的身体素养以及体能没有得到提高,很容易导致身体较差、免疫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可能会影响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于今后的就业也有严重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身体原因没有理解和掌握扎实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身体素质较差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

  3、师资力量不足且教师专业结构比例不协调

  根据研究表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上安排的教师资源较少,全学院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专职体育教师十分的欠缺,因此每个负责体育教学的教师压力都非常大,每周都要超负荷完成教学任务,一位体育教师要负责很多个班级的教学,还要负责体育教学的很多个项目,而且这些教师还要在一个学期内在体育教学中多个专业上变更教学内容,因此,每一个负责体育教学的老师都要不断钻研多种体育项目的教学方式,他们都背负着巨大的工作量和压力。由此我们可以想像得到,老师们可能由于时间局促,精力有限,做不到面面俱到,在课堂上就会出现失误,教学质量就会相对地有所下降,教学任务就会难以完成,同学们在体育课上的收获也会有所减少。

  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

  1、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应以学生教学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紧跟时代与社会的脚步,根据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应主要围绕着促进学生就业来开展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院校以及负责体育教学的教师应深刻贯彻高职体育促进就业的观念,并把这种理念表现在其教学活动及内容上,把这种理念传达给各位同学,帮助同学们也重视起体育课程,提高同学们的体育能力,身体素养,增强体魄,使他们身心舒畅,避免在毕业选择工作时,因身体原因、体育能力等问题与他们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

  2、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来进行体育教学,就应该选择适合的体育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必须以能够增强同学们的体质,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让他们理解和掌握卫生以及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为基础,带动同学们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同学们锻炼身体的习惯,注重建设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体育教学内容,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能够真正有效地帮助同学们就业。

  3、建设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一方面,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应丰富其教学的评价主体,形成新的具有其鲜明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变课堂上的主体,使同学们成为整个课堂的主角,老师成为辅助教学者,帮助指导,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还可以丰富教学评价的内容,从动作技术、理论知识、意志品质、心理状况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深人的考量,突出体育考核的综合性,以及对它的重视程度,从而了解学生掌握的薄弱之处,以便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促进学生就业为目的,立足提高学生体能身体素养的基础,依托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优化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设计、板块安排、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建立健全的高职体育教学考核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各方应该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

  作者:李昊 单位:山东威海职业学院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9

  摘要:结合学院科研课题(ZHKZYYO巧2田的研究,撰写此文。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法,对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调研和同行的交流与探讨,近几年基本都在进行体育选项课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大家都有共识,体育选项课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的主要授课方式,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有很多的优势:能调动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分析与研究

  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在体育教育的目标上,从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诊释了高校体育的内涵。其中规定,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项目进行专门训练。由此,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而体育师资直接影响“选项课”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是实现教育成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高职院校也普遍开展并实行了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模式,而我们目前还是传统的自然班级的授课模式,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教学质量,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特征,体育选项课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的主要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也是高职院校体育课发展实施的一个必然趋势。体育课程选项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并结合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在体育课上自主选择项目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从兴趣需要出发的自由选择的机会。选项教学关注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又可以使学生在高中阶段比较系统地掌握某个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广阔舞台,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欲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确保“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同时使教师主动地理解教育、理解教学,从实践者的角度体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形成教学特色、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教学兴趣、激发教学积极性,使得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实施应具备的条件

  选项课教学的实施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理论指导体系,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态度,后勤保障系统,医疗卫生系统等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以很好地实施选项教学。

  二、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的基本设置

  经过调研和走访专家: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以选项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多数采用网上选课的模式,每个项目,每个班设置一定的人数,报名人数满了以后,该项目将无法选择,只能选择其他项目。主要开设的课程为: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贻拳道、武术等项目。选项周期为1年,分两个学期执行。

  三、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中暴露的问题

(l)学生选课无目的,不是依据兴趣和特长,只是一味的跟风,出现扎堆现象。(2)考试标准不统一,不同项目的难易程度差异很大。(3)受场地器材或天气的影响,部分项目很难满足学生专业化的需求。

  四、分析与研究

  要提高选项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首先要加强对体育选项课的宣传力度,让学生要从思想上重视体育选项课,让学生明白体育选课的目标和意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并且能终生受益,这样也有利于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的进一步开展,同时也能体现选项课的真正意义。一项运动技能的行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学生普遍技术较差,所以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练习,但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体育选项课的学时不够,选项课只开设一个学期时间(因为体育课只开设一年时间),第一学期基本身体素质练习,第二学期才开始选项课教学。建议:体育选项课按学年上,高职院校中,三年制的学生建议上两年体育课,这样才能有充分的时间对运动技能的熟练掌握和提高,学生不但强健了的身体,也培养了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终身体育也有了保障。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补充师资力量,完善项目设置,把一些比较流行和时尚的运动项目开设起来,学院可以聘任一些专业的退役人员,把新人的新技术、新观念引人到课堂,学院领导应大力支持专业教师外出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技术水平,以便更好的为体育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1.结论(l)体育选修课要从培养学生的独立锻炼的能力和体育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态度和终身体育的好习惯。(2)体育选修课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使学校的体育课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3)体育选修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的专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4)选修课的教学形式、配套器材、场地、师资力量、开课项目、考核标准必须先行,学校应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2.建议(l)开设新颖的体育选修课项目。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设的项目应以实用、新颖、有挑战性的项目为主,开设像街舞、轮滑、贻拳道等项目。(2)加强建设体育选修课师资队伍的素质,拥有一支全面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提高体育选修课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3)体育选修课要重视健身理论知识的传授和选课制度。(4)积极创新,改革体育课评价制度与考核。

  参考文献:

「1]许小玲.对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选项教学的调查研究—以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

「2]王伟.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实施职业实用性模块教学的课改实践研究[J].才智,

「3]申再林,付鹏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现状研究—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运动,2015

「4]支晓敏,刘雅玲.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效果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剑南又学:经典教苑,2013

「5]安维强.高职院校体育选项教学研究「J].黑河学刊,

「6]余明生,李芬.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选项教学的实践研究[J].才智,.

  作者:吴立新 洪建光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10

[摘要]“因人制宜”是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模式的中心思想具体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在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优点,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以提高个体的学习水平,从而全面提升总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体育;因材施教;措施

  不同的时代,“人才”一词有着不同的定义。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现代化人才。然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在任何时候,只有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为其他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体现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育教学既是一个独立的课题,又与其他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以个体不同,因人施教,多样化教学贯彻到实际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个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一、分门别类进行考核

  以上我们提出,在“因材施教”这一教学过程中,实施了不同个体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那么,在以后的考核测试中,也相应会产生分门别类的考核制度。这样,教师在这一实施过程中,就要改变以往的教学单一性,改进新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和老师都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模式中,学生个体特长得到了肯定,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其他的学科学习和实际生活中,也有了自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和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一个健康而又坚实的基础。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总结其个体特点

  学生的个体特点,是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的中心点。(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和学生多接触,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点,总结出几种类型的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2)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体育中从理论到实际的过渡,真实体现出体育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能喜欢上体育这门课,体育渗透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3)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不同性别在各阶段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因地因人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三、合理适当地引导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就性格而言,把学生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性格外向的,乐于敢于参加一切体育活动,这类学生一般可起到带头作用,引导其他学生的积极性;(2)比较能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引起兴趣,有意愿参加的这类学生,在别人的激励下,稍加引导,便可投身于集体活动中,很快融入体育教学中;(3)再有就是一些对体育有排斥因素,由于个体体质或其他因素间接导致无法正常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四、让体育教学以轻松活泼的形式进行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是紧张、沉闷的,可以采取学生自由选择活动方式,以轻松的心情参加体育课堂活动。在体育学习中,可分为几类不同项目,丰富课堂教学;也可采用分为几个队进行竞赛,提高学生的互助团结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力量的重要性。体育课堂教育中,是肢体语言最多的一门教学,但在此其中也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可使学生缓解其他课堂的紧张状态,让大脑得到适当休息,缓解其他课业带来的疲劳。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健康的时代,所以体育教学占了很大比重,体育教学中学生受益多了,身体素质便提高,同时还可促进大脑转换休息。体育课堂丰富多彩,学生就会爱上体育课,达到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得到学习。分门别类的体育课堂训练项目,让学生多了选择性,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体育教学会使人身心得到发展,身心受益,娱乐其中。把因材施教融入体育教学中,能使体育教学得到深层意义的提高,在这套教学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从而达到了我们的最终教学目的。

  五、中职体育教学切忌拔苗助长

  任何一门教育都要有计划、有秩序、有目标地进行,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也要一步一步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在体育课堂项目训练中,时时输入给学生各种教育理念。跳绳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毅力和坚持的恒心;在足球课堂上,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让学生从活动、游戏中体会到团体的力量;在长跑中,让学生知道要达到目标就要坚持不懈,要到达目的地是要付出努力和汗水的,中途停下,放弃,永远不可能到达目的地。体育教学并不是干巴巴的,是有很深刻的生活哲理蕴含在其中。因材施教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受益,对体育教学产生了很大意义的影响。今天,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事业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中职体育教学更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会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一个好的教育方法的出现,就体现了社会的又一进步,因材施教体育教学,就起到了这一重要作用。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有可观的前景,在现代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陈新权.如何在初中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3).

[2]陈恩富.中职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的探讨[J].职业,(14).

  作者:刘宏 单位:甘肃省镇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11

  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和体育意识逐渐苏醒并发展,终身体育理念应运而生。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体育教学质量偏低,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对终身体育的概念以及内涵进行阐述,其次分析现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份力量。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并输送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终身体育现已成为世界潮流趋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学校的体育教学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占据重要地位,具备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现终身体育的首要目标应是对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使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开创体育教学新思路,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坚实掌握实用性的体育锻炼方式,了解并能够举办具有休闲性质的体育项目,并且于学校毕业后依旧能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以此加强自身的生理建设和心理建设。

  1、终身体育的概念与意义

  1.1、终身体育的概念

  所谓终身体育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从能够开始进行体育锻炼的那一天开始,直至离世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都坚持不懈的接受体育教育,并进行体育锻炼或体能训练等相关活动;第二,终身体育是指学生在学校内接受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活动技能,基于此在毕业踏入社会后还能够根据在学校时掌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始终进行锻炼,保证终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有所收获。现阶段,终身体育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已成为人们在体育方面的共识,但是在我国终身体育观念出现较晚,人们对其认识尚有不足。

  1.2、终身体育提出以及其内涵

  高等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其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并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进而提升高等体育教育质量和学生的体育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在全面教育体制中体育教育应具备终身教育思想,保证体育锻炼能够在学生的人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贯穿一生。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能只发生在学生在校阶段,这具有片面性,而应该是让学生在毕业后的生活中依旧能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使其终身受益。体育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终身体育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教育中占有一定地位。

  2、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单一

  基于我国特殊的历史与国情,导致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正式建立正规的大学以及高职院校等,这就使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起步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加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基本国情的影响,国家急需大量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出现了十分单一的现象,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具均以球类教学为主,经过十几年发展后球类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整体水平偏低,此外在游泳、舞蹈等方面的体育项目开展更是十分贫乏,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根本无法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

  2.2、体育课时偏少

  自汉代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现象开始,重文轻武的思想观念抑制延续至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领导者,学生家长甚至是学生自身的脑海中均具有这种不良意识,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课程,家长注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以及学生自己受到千百年来延续下的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同样也认为只有文化课成绩好毕业后才会有好的发展,这种思想严重忽视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并未意识到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同时这种重文轻武的思想导致体育教学不具备基本的体育观念,更不要说建立终身体育观念的目标了。在这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时相当少,还会出现其他学科占用体育课时的情况存在,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的学生以及终身体育的发展。

  2.3、体育考核方式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体育考核方式有两种,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测试以及体育技能评定。然而,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测试根本无法真实的反映出学生对体育的了解,也不能以此评定出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体育技能评定方式会对体质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造成一定的打击,削弱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无法建立终身体育思想。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两种体育考核方式完全无法考证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无法评定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以及心理健康状况。

  3、制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门学科,其学科开展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魄,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使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均能从中收获教育意义,是一种特殊式的教育,同时体育教育也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的需求进行真实反映,进而表现出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方向相符合的趋势。但是在进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下述几项问题:第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必须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以此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缺乏足够的运行资金以及物质保障;第三,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地理位置分布广泛,地域差异过大,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导致教师资源配置十分悬殊;第四,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主体是教师及其上级领导,客体则是学生,因此教学主体对体育教育的态度对学生产于体育锻炼或体育活动具有直接性影响,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中学生的身心需求,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能在学校的教育中获益。由上述内容可知,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和意识,教导其掌握终身体育技能,才能真正实现终身体育。

  4、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4.1、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首要因素,因此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体育教育观念。这就需要学校开展学生健康教育活动,只针对学生群体,对学生教授关于卫生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健康生活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和简单的健身方法,为学生的良好体育文化素养打下基础。这些基础体育知识与锻炼方法能够保证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发挥其作用,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习惯。此外,在注重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体育教学中应适当添加心理教学,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并辅以科学的心理疏导。

  4.2、提升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

  一个人出现想要认识体育活动,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运动兴趣,运动兴趣的出现和养成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顺利开展、实施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是可以通过后天进行培养的,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体育器材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在适合的体育锻炼场景内进行趣味性体育活动,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以及运动能力,改善体育教学中的单一内容,添加与时代潮流相符合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能够满足其好奇心,同时可以采用自主选择的方式,让学生对体育活动和教师进行自主选择,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4.3、因材施教

  学生群体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是一定的,这种个体差异也导致学生存在不同的体育表现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应丰富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创或添加更多元化的体育项目,以此保证各个层次学生的体育需求均能得到满足。针对身体素质较强、对体育锻炼兴趣浓厚的学生,教师为其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解,提升体育锻炼难度和技术含量,最大程度的挖掘这类学生的体育潜能,培养其成为教师在体育课程中的得力助手;针对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教师应加强教材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开设多种可自由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进行选择;针对身体素质差、对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低的学生,教师可适当放宽其体育锻炼的标准、降低理论知识学习难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体育教育。

  4.4、增加体育课时

  高职院校体育课时偏少会阻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因此条件加好的学校应对学校的课时安排进行调整,适当增加体育教学课时,保证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的体育教学课时在正常范围内。并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要求以及教育目标为依据,首先开展基础体育锻炼,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基础体育活动能力,后逐渐提升难度,并开展针对性体育项目,促进兴趣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良好发展,并将兴趣逐渐转化为体育特长,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除增加正式体育课程外,学校还应该多举办一些体育活动、竞技比赛、社团活动、建立体育俱乐部等,开展体育知识讲座,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还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升了自己的身体素质,掌握了更多的额体育技能,建立了良好的健康习惯,进而保证学生在踏入社会后仍旧能够维持体育锻炼意识,有自主意识的进行锻炼,真正实现终身体育。

  5、结语

  对过去的体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展望体育教育的未来,是实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措施,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进行革新,树立素质教育与学生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教学理念,并在校内实施发展科学教育观,在统一的基础体育教育中着重培养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实现统一性教学和个性化发展的辨证统一,以此提升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全民终身体育。

  参考文献:

[1]徐晓娟.终身体育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08).

[2]何景龙.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03).

[3]王涛.终身体育视角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04).

[4]刘晓琼,袁国成.刍议终身体育视野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5]程学超.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3,(29).

[6]汪洋.基于终身体育思想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6,(53).

  作者:何光丰 单位: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12

  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运用论文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升学生体育素质,文章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应用策略:教学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性别、兴趣进行分组教学。

  关键词:中学体育;分组教学模式;策略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无法得到有效锻炼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能力以及性别、兴趣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来不断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带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一、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现今来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采取分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分组教学模式将会提升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现今中学生体质差异性较大,一些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弱,一些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强,这样,有的学生适合基础性的训练,有的学生适应提升能力的训练等。此外,学生的兴趣不同,一些学生喜欢跑步,一些学生喜欢跳高等。因此,针对这种状况,采取分组教学模式,能够将兴趣相同的学生以及能力相近的学生分到一起,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可以对教学目标、内容等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得到锻炼,提升体育课程的质量。其次,分组教学模式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采取分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师采取符合学生身体特征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练习以及学习,从而来提升锻炼的效率以及质量。并且学生在适当的强度下进行学习,对体育教师的认同感也会逐渐提升,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关系。最后,分组教学模式会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条件以及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体育教师可以在同一节课中,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让小组中的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进行锻炼,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分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并且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接受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对课程内容的安排、小组划分以及成绩考核等进行全面的主导;学生则是课堂内容的实施者,充分保证师生关系的协调,利用分组让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来提升课堂内容的互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有效调整,促进整个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身体条件以及体育知识水平等,这样让学生身体以及心理在能接受的状况下,对学生的身体进行锻炼。

(二)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分组

  教师要想有效实施分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组,可以对学生的体能、运动能力以及运动天赋等进行划分,可以尽量将身体素质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以便于让学生在课堂锻炼的过程中与自身身体素质相近的学生进行比赛以及学习,从而来促进学生自我锻炼,不断超越。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100m的跑步练习中,可以将一些爆发力以及速度较为相近的学生安排在一组,以便于让各个学生都有相近的对手进行竞争,不断提升学生的锻炼兴趣以及竞技精神。

(三)根据学生性别进行分组教学

  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较大的身体差距,教师若是将课程内容安排得一样,那么很容易导致女生对一些运动无法适应,男生觉得一些运动过于简单。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将男女进行分组训练,针对女生的特点设置出符合女生的课程内容,针对男生的特点设置出符合男生的课程内容,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根据学生的性别特点进行分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的身体锻炼。

(四)根据学生兴趣进行分组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能够将一些兴趣相同以及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些学生喜欢跑步,有些学生喜欢羽毛球、有些学生喜欢篮球以及兵乓球等,也可以让民间和民族的体育运动走进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课堂。这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不断去激发学生的锻炼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让学生在锻炼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能力。另外,兴趣相近的学生在一起锻炼,会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积极进行锻炼与学习。

  三、结语

  分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升学生体育素质。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锻炼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13

  浅谈高效课堂体育教学论文

  一、明确教学内容重点,促进体育课堂高效化

  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不断利用游戏与竞赛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体育练习,忽略了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则性,体育教学内容缺少系统性。要促进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教学内容中的基本动作要领,给学生自主权进行自由探究与学习。就拿篮球课来讲,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与示范正确的运球动作与投篮动作,引导学生进行短暂的结构性练习。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与比赛,使学生将刚刚学习的动作要领运用于实践中,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提高。

  二、结合教学与社会,促进体育课堂高效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将初中体育学习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教育社会化是教育进步的一种表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体育学习闪光点,掌握一项或者更多的体育技巧,有利于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与体育相关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先建立起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知识与锻炼方法。最后,发掘最适合学生的体育运动,对其进行专项训练。

  三、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体育课堂高效化

  教学方法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有利于初中体育课堂的高效化。

  1.教师要勇于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初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强,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育能力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育学习需求,自己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

  2.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安排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要考虑到学校的基本设施水平。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体育教学活动,才能有利于体育课堂效率的提高。比如在江南水乡,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水上浮木桥的项目。但是在教学一些技术难度较大的体育内容时,老师要严格注意学生的安全,使体育课堂的效率提高具有最基本的保障。

  3.教师要合理应用游戏与比赛,促进体育学习氛围的活跃

  体育氛围的活跃,是服务于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的。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来代替传统的热身活动,利用健美操或者追踪游戏组织学生热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在讲解弹跳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女学生开展编花篮活动,组织男学生进行青蛙跳比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在课堂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坐下来共同讨论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息,深化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仅得到了提高,还有利于学生接下来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当今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体育水平是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体育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才能在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高效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探讨论文14

  体育教学分组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体育教育是我国的体育教育中的基础教育部分,体育的教学活动是实现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关键之处,体育教学活动是非常需要引起重视的。传统的体育教学缺少分组教学模式,教师运用分组教学模式能让体育课程的开展更加有针对性,因此,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体育教育;分组教学模式;运用

  体育教育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抵抗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用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素质教育实现成功的重要之处,很多学校、教师、家长忽略了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体育课程的开设是浪费时间的,这样的认识是十分错误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的关键,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必经之路,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是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的。

  1按照体育能力进行分组

  阶段的学生之间的体育能力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很多学生因为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之间的不同,体育能力的差异也很大,教师可以先测试学生的体育能力,然后再按照不同的体育能力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以及所能承受的体育训练进行分组,不同的组进行不同的体育训练,以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与自身体育素质相当的体育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在“短途跑”的教学过程中,不再按照传统的男女分开训练的模式,而是让体育成绩好,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分为一组,给予较高的训练要求,而成绩较差、体能素质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给予的训练要求相对低一些,其余的中等学生分为一组,这样进行分组训练,同样实力的学生被分到同一组,在训练的过程中也会形成相互比拼的现象,增强学生的体育精神锻炼,在不断超越自我的同时超越其他队友,最终得到更好的成绩。学生在分组训练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提升对自身的要求,期望达到更好的目标,进入更好的组里进行训练,也使学生的竞争能力得到提升。这样的分组训练既能避免一些学生因为自身的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也能让成绩好的学生在同组队员的影响下更加努力的进行训练,这样相得益彰的分组训练,能让学生的训练动力和积极性都有所提升,同时,在尽可能的完成教师所给出的训练目标时,学生也会体验到成功,让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自信心不断提高,从而增强自身锻炼的积极性。

  2按照学生兴趣进行分组

  在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也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很多教师认为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统一的训练才是增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关键,然而,现在的学生个性都比较强,兴趣爱好也广泛,只是一味的进行传统模式的教学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教师只注重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有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传统的体育教育是教师这节课安排了什么运动,学生就必须被动的接受,不能进行选择,而分组教学则不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训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兴趣要求。例如,在有关球类的课上,教师可以准备几样球,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来进行选择,有的男生会比较喜欢篮球、足球,女生则大多数喜欢乒乓球、排球,教师可以进行分组训练,分组给予指导,让学生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进行体育课程的进行,学生一般都会选择自己的强项进行锻炼,在不断的增强自身的能力时,许多学生会想要换一个项目尝试一下,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身的强项不断加强的基础上多涉猎、参与一些其他体育活动,增加自身的体育素质。教师让学生按自身的兴趣进行分组训练,既能增加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更好的经验,使学生的强项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课堂氛围也更活跃,可谓是一举多得。

  3按照教学内容进行分组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每节课就只进行一项体育运动的训练或测试,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体育运动相对较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很多女同学更是不太喜欢上体育课,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组训练,选择恰当的分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掌握应该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很多体育教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忽略比赛这个促进学生增强体育能力的途径,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是使学生在不断的完善自我的同时提高对于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在一节锻炼学生腰部力量的体育课上,教师可以将男生女生进行分组训练,男生可以进行俯卧撑的训练,女生可以进行仰卧起坐的锻炼,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信心。教学内容的不同分组的方式也就不同,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的将学生进行分组,有些学生可能对于这项运动并不在行,但在其他的运动类型方面却表现出很强的能力,教师要掌握好学生的各项特征,在课前进行备课,让学生在不断变幻分组的情况下避免出现自卑的心理,失去对于体育训练的热情,要让学生感受到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从心里爱上这门课程。在的体育课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分组模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及进行体育锻炼的动力,体育教学的分组模式对于教师和学生有着双向促进的作用,教师要在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的同时,基于学生的体育能力、兴趣爱好、教学内容等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的体育课获得更好的身体以及心灵上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