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色下的秋散文9篇 秋色的散文作品

时间:2022-10-10 16:09: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穆色下的秋散文9篇 秋色的散文作品,供大家参阅。

穆色下的秋散文9篇 秋色的散文作品

穆色下的秋散文1

  秋天是丹桂飘香,秋天是硕果累累,秋天更是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她像魔术师一样把漫山遍野的树叶变得光彩夺目。

  秋雨过后,枫树的叶子一片一片地红起来,仿佛朵朵云霞次第绽放,树上的叶子在风中打着旋儿划着美丽的弧线向地面飘落,地上的叶子又在微风中不甘寂寞地翻越腾起,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灿若烟霞的枫林中飞来飞去,给深沉的秋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我常常捡起火红火红的枫叶当书签,小心翼翼地将它保护好,赋予她生命的希望和延续。

  与热情奔放的枫叶旗鼓相当的非炫目耀眼的银杏叶莫属。初秋,银杏叶还是绿色的,只是几阵秋风之后,颜色逐渐改变,仲秋时节,那叶儿已经一团一团晕染上耀眼的金,璀璨的黄,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一次华丽地变身。我不禁抬头细细端详,叶子形状好似半圆形的扇子,叶片中央上半部分,叶子分叉,形成一条细缝,树叶线条优美,弯弯曲曲,给人一种娇嫩柔美的感觉,好像秋风用笔细细勾勒出来的,真是大自然的杰作!我最是喜欢漫步银杏树下,看那些叶宝宝刚刚告别了树妈妈,就像一个个小纸扇,争先恐后地扑向大地奶奶的怀抱。看了这样可爱又热闹的情景,谁还能说秋天是悲伤的呢?

  我爱秋天,更爱秋天的树叶,正是有了它们,秋天才变得更美丽。

穆色下的秋散文2

  秋下秋树-散文

  秋天离人越来越远,现在很多人已经没有季节的概念了。

  记得小时候秋天是热闹的,当时候我会跑到那金黄的稻田,手抚摸那粗糙的谷子。我也会搞破坏,故意折断一颗稻子,或者抓下一把谷子洒向天空。

  我也会走到小水沟边玩水,那时水温正好,不冷不热,我总喜欢和我的朋友在这个时候聊天,当年我的梦想还是当一个土豪呢,泡完脚,我会去偷果子去。

  我们这几个调皮的孩子总会去偷地里的东西,有时候被发现了,还是会被人家骂,但是人家不会追到你家里来骂,因为我们还小,拿的东西真的不多,甚至有的人看见了也不说我们,后来长大了当然不会这样了啊。当时还是很开心的。

  等到收谷子了。这个时候就热闹了,记得有一年我和我爸妈一起打谷子,田野中央有一个滚动的机器,我们是任务就是把割下来的道子放上去,把谷子全部从道稻子上分开。我特别喜欢玩那个。所以小时候我总是最积极的。

  当然游戏不止这一种啦。小孩子的创造力你是想不到的,我们会玩一个叫稻谷之箭的游戏,就是没人三滴血。我们拿那些没了谷子的'稻子互相射击,就像标枪一样,打中别人,别人就少一颗血。当年我还是冠军哦。当年的我们就是这么天真。

  等到谷子打完了,当时的大人们会把道子堆起来,像一个冬天的帽子一样。我们总喜欢爬那个。我们玩累了会躺在上面。看看天空,那时的天还是蓝的。当时的生活真的很美好。

  无忧无虑的,小孩子管自己玩,大人们忙在家门前晒自家的谷子。当然小时候大人们不让干什么,我们通常会干什么,我们经常会踩那些谷子。所以经常被人追出来骂啊。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踩。留给那个懵懂的年纪吧。

  现在的秋天真的不一样了啊,我是学校的秋天,我也会漫步在学校的草坪。捡起落叶什么的,但是总是没有小时候的感觉,大概是我小时候的生活太美好了吧。我知道现在的人生活方便了,喜欢把自己关起来玩电脑。

  但是我觉得电脑的世界难道真的比外面的世界好吗。其实外面的世界还是很美好的。出去走走吧,就在这个秋天开始,城市的秋天应该没什么大的变化,你可以选择到农村去,那里真的很有秋天的感觉。

  每个秋天都很美,只要你放慢脚步,不管你在哪,你会突然发现这个世界慢了下来。只要停下来才能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忙忙碌碌未必可以寻找自己,也许最后当你回想的时候,你已经老了,所以珍惜每一个秋天和自然也是和自己交流的机会。走出你的办公室,你的寝室,去那外面回忆你那秋天的记忆。

穆色下的秋散文3

  春有五颜六色的花;夏有青翠欲滴的树;冬有洋洋洒洒的雪。秋呢?秋有什么!或许当你走进我们的校园,便一目了然。哦!秋有落叶。

  都说枫树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我觉得,梧桐树也极其富有寓意,我的学校便种植了许多梧相树。夏日已去,秋日即来,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来临。走近校园,昔日的草坪少了几分生机,却依然与秋抗争,散发出几分油绿。几朵小花也依旧坚守着阵地,使人仿佛身处秋天却又不是秋天。直到看清地上的无数落叶,在回了神,才确定秋天确实来了。

  每逢秋天,只要漫步的校园间的小道,让金风带给你凉意,便仿佛忘记了所有忧愁,感受秋天带来的惬意与舒畅。两旁健壮的梧桐时不时飘下几几黄蝴蝶,没一会儿,地上便满是落叶,为了校园洁净,学校便要求我们捡落叶,每当捡起一片落叶时,我心中便不觉涌起喜悦之情。

  捡起一片梧桐叶,金黄或褐色的外套上,一条条小马路般的纹路依旧清晰可见。尽管四周卷了起来,但依然惹人喜爱。辛运的话,可以捡到半黄半绿的,仿佛还保留着树的余温。再抬头一望,高大的梧桐树上还有无数绿叶,这棵大树,活像一位年轻的老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热情地迎接秋的到来。

  我将落叶放在树的脚下;希望有天,它能承载着我的喜悦之情,与这棵梧桐相融,迎接来年的春天。

  我爱校园的梧桐,更爱她给我带来的无尽的欢乐。

穆色下的秋散文4

  晨色中的浅秋经典散文

  许是天儿太早的缘故,一整个村庄都还在沉睡。凌晨五点,淡淡的曙光刚从暗夜里醒来,朝霞和旭日还被锁在氤氲的浅雾中。

  早有早的好处,少了路人的打扰,就这么走走停停,一路上可以随心的欣赏美景,也不必担心路上遇到熟识的人异样的目光和繁琐的应酬。

  路边上,不知谁家的狗儿,此刻守护在大门前,可能是被脚步声惊扰到了,微微抬起了头用余光扫过,然后又沉沉的趴伏下去,闭上眼继续打着鼾。

  村落周围恍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路边的草儿,田里的庄稼,挟带着田间低洼处的沟壑都被绿油油的植被唔得严严实实,仿佛进入了一片清爽闲适的童话乐园,就这样彳亍着,心也怡然了起来。

  草丛间趟起的清冷露水大可不必理会,只须一路走下去,到处是新鲜的景致。这条小路曾经不止一次走过,哪一方石子有凸起、那一片草丛有着怎样的颜色与形态自是无须言喻的。每一天里的每一个时辰叶子上露珠的多寡,或是有几只秋虫相对嘶鸣,如此等等也能唤起我极大的兴致,并乐此不疲。

  这时节怎能少得了鸟儿,只是在边上寻不见了那几株诗意的垂柳罢了。一排排高大的阔叶杨像威武的将军般伫立在路旁;头顶上枝叶青葱茂密,几只麻雀在上面跳来跳去,唧唧喳喳的欢呼雀跃。“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除非努力的在枝叶间搜索,否则你是决计寻不到它们的!在这无边的光景里听一曲晨鸟的鸣唱倒也不错,偏那些讨厌的知了不合时宜的掺合进来,高一声低一声的`聒噪着,内心便不由得生出一股子投石的冲动。那些小家伙儿感应到了什么似的,竟悄悄把噪声降了下来;想来是我入侵了它们的地盘才对,如此便释然了。

  地里的玉米有近两米的样子,顶尖上已经吐出了雄蕊的缨子。他们肩并肩站成一排排,宽大舒展的叶片互相厮磨着,在柔曼的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七八月的光景,雨水充裕的很,掖叶处已然生出了苞米的穗头,嫩嫩的绿绿的,闪耀着翡翠般的光泽,那些或红或白的胡须吐露在穗外,很是喜人。

  小路上很静,静的让你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两边的庄稼向着身体挤压过来,让人感觉些许的窒息;脚下的路仿佛一条幽深的巷子,看不到边也走不到头。

  看不到远山的烟霞浩淼,也听不见小河里的流水潺潺,你只管朝前,一路走下去─一也许,惊喜就在前方呢!

穆色下的秋散文5

  春之声色散文

  每周一次例行的户外暴走。近二十公里的路,来回走了一冬,进了三月,有了些变化。变化来自路边的田间。一排排果树,还是灰头土脑的没有半丝绿意;阳光下的土地,还是一副漠漠的灰褐色,但,真的有了变化——冻了一冬的支楞着的枝条,捂了一冬的僵硬的土地,软了。是实物的变化,还是视觉上的变化?枝丫间(药习惯称丫丫)的《痒》,让药豁然——万物总是先于人的感知,在变化。若有若无软了触角的微风;悠悠荡着的几片浮云;枝条间,日渐饱满的孕蕾……春天,已露声色。而恰是这暂露头角的声色,被丫丫纤手一指,药便有了领悟,有了心有灵犀的会心一笑。

  丫丫文字一向是温软的、柔情的、粘腻的。文字可以脱离开作者独立存在?药觉得那几乎不可能。我们来看,丫丫笔触间流动的那景那物那人那事,所散发出的“痒”,是一玫叶芽,一树桃花,是树枝的耳朵,是母亲满满一怀的亲……于是,由景及物、由物及人,丫丫以“痒”为题所做的情感调动,让她二月的春天声色,粘腻暖阳,直抵药心窝最最柔软处。“含苞欲放的蓓蕾在枝头的攒动,让春天从头痒到脚。”一个“痒”字,精妙、传神,一阵酥软,药痴了眼、迷了心。只有对生活细致入微、充满温情的观察体悟,才能激活视觉、感官的超能力,才能生发灵动得如同露珠般晶莹剔透的文字。

  结构呢?对文字一向随了心性、“走”哪儿算哪儿的药,这次也对文本结构这样的“硬件”有了着意的注目。丫丫这些痒得让人酥了骨架的影像何以依附?要做如何的编排才能引领读者,与她一同入境入心地痒到目光粘腻、心怀春光?对自然存在感性得“一塌糊涂”的丫丫,显然,在文本结构的处理上,及时地终止了感性,玉指一点,你在这儿、他在那儿……便有了由花说树、由他及己的层次。层次,必须的。否则,我们会在粘腻的温软中,迷路,会生生地坏了一春好声色。

“碧绿的叶子,(是)长在枝梗上的耳朵。它们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虫鸣织网,日夜不息;风把一朵夜来香的影子贴上墙,墙便滴溜起黑色的眼珠……”叶芽儿,这枝梗的耳朵。听到了风声,听到了虫鸣,听到了鸟语……那么,我们的耳朵呢?我们是谁的耳朵?于是,我们的母亲来了。于是我们张开了耳朵,听母亲细碎的脚步,听母亲絮叨的家常,听母亲来自胸腔的轻叹,听寂在母亲眼睛里的落寞……小时候,那玫如嫩嫩的叶儿般的、附在母亲这棵大树上的耳朵,什么时候,闭塞、淡漠了对母亲的聆听?直到丫丫“忏悔”般的心动,牵动了我们。

“在每一天有限相处的时间里,我没想到要用亲情将母亲包围。我把自己种植在电脑这方土地上,千年老树一般根深蒂固。”多么熟悉的场景,多么理直气壮的各自为阵。突然软了下来,药一悸、一动,对母亲已吝啬了多年的眼泪,此刻,温温地湿了心、湿了眼帘。真的是,在不经意间,我们长大、父母变小。他们对我们的小心翼翼,让我们经常错觉,我们真的已经足够强大、足够强势,不再需要父母的怀抱,不再需要父母的.挂念和追随的目光。于是,父母如凋零的花,入土为泥,缄爱于怀,落寞地活在往事中。“时间在此刻向我裂开了一条缝隙,让我得以窥见自己对母亲到底有多疏忽。”不过是回家陪父母吃顿晚饭。不过是放弃一两次游玩。不过是有事没事回家遛遛。多么简单的事,药却觉得什么时候“回家”已成为一种刻意的计划,而不再是心的自然牵引。这其间的变化……沧海桑田么?附在母亲身上的耳朵,居然早已失聪。并不难的面对面,被毫无温度的电话号码替代。母亲眼里盛开的绚烂,药已忽略了很长时间。还深刻地记得去年陪伴母亲做的旅行。面对美景,面对朝夕相处,面对陌生的世界,母亲是欣喜的,母亲是小心翼翼的,母亲是惶恐的。手牵了手,经常的感觉是,母亲已是孩子,需要药随时牵着,才不至于走失。“我和我丫头在一起旅游呢。”时不时地,母亲自豪地向朋友的炫耀,让药当时觉得有些夸张,但,今天,回放中,药知道,与女儿在一起,是母亲的春天,是母亲的花季。于是,药愿意沉于十字绣,与母亲同坐于明艳的阳光中,彩线飞舞,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一些无关原则、无需记住的话儿。于是,小时候蜷缩在母亲怀抱的娇昵又来。我们的怀抱呢?长大的我们,貌似可以成为母亲投靠的怀抱,却实质上,这个怀抱,远远不及母亲怀抱十分之一的温热和安全。

  除了母亲,还有谁让我们如此心醉神迷、气定神闲?丫丫说:以这一个字,爱/作抵押/指引我们回家。药说:惊堂木起落间,注定我在你的世界,终生服役。夫妻间,正统说,是相亲相爱、相随相伴。戏谑说,是逃也无处可逃的画地为牢。其实,夫妻之间,当爱的激情化作平淡的流年,有多少情感,会是永不凋谢的花朵?你们咋样好嘛?这个问题来得突然,突然到我们很难在极短的时间里,说出彼此的“好”。但实际上,“好”早已丝丝缕缕地融入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会心一笑。

  情感。是我们倾听世界、倾听爱情的耳朵。一直感慨、一直感动、一直感恩,造物者让药“投胎”为拥有情感的人类。

  丫丫为我们带来春天,带来一树桃花,带来密密匝匝、绵绵软软的母女情怀……谁说只有小说才能编织出入丝入扣、跌宕起伏的精当文字?药更为附着于散文纪实姿态本身的精妙,深度感动。具体到丫丫作品,具体到《痒》,多重影像、多重粘腻,药并不觉得繁复冗余,而是心甘情愿、越陷越深地沉溺。

《痒》,用心用情、倾听倾诉,成就曼妙灵动的超视听、超感官文字。

穆色下的秋散文6

  秋之色作文

  有人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有人喜欢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有人喜欢大雪纷飞的冬天,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那多姿多彩的秋天。

  古人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瞧,梧桐的叶子正高高地挂在枝头。秋雨最后一次为它们冲刷去了身上的尘土,灿烂的夕阳慢悠悠地为它们抹上一层金黄。渐渐地,在瑟瑟的寒风中,叶子们陆续离开了家,离开了慈祥的大树妈妈,将自己的位置留给了下一代后,就微笑着融入在了温暖的泥土中。这不正好似《己亥杂诗》里的诗句“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吗?落叶们深知自己不再是大树妈妈的宠儿,他们甘心成为化肥,情愿为来年的嫩芽儿提供养料。

  咦,怎么有一阵阵淡淡的清香?我十分好奇,便四处寻找……突然,在墙角边的树干上,发现有一小粒一小粒的红色花朵儿。啊……原来是秋天的香蜜儿――丹桂们!我忍不住地凑上前,再上前……轻轻地、细细地嗅着它们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于是整个人都觉得幸福起来了呢!

  遥望不远处,成熟的稻子随风飘荡,仿佛是一群群黄色蝴蝶追逐打闹着;枝头的苹果,嚷着冷了要换上红色的新袄;架上的葡萄向她炫耀着紫色大衣;一旁的石榴,粉粉嫩嫩,咧着嘴儿冲着她们微笑。

  这色彩斑斓,有滋有味的秋天,难道不是四季中最有魅力的季节吗?我爱我描绘的秋天!

穆色下的秋散文7

  一夜新凉,一骑秋风。秋天挣脱了夏天的炎热,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人间,为世间披上了她耗时一年才完工的“秋之彩锦”。

  秋天的颜色是银杏的颜色。看,她那仙女下凡似的飘带落于辽阔的草地,它平静的躺了下去,又睁开了眼睛……“滴答滴答”,小雨珠也跟着秋的脚步纷纷落了下来。美丽的银杏啊,你高贵又洒脱,你高挂在那老树枝上的样子是多么英骏,多么优雅,多么令人难忘。但是却被淘气的风儿坏了好事,你飘落翩跹,永远驻足在了草地上。但这可不是秋的归宿,她将干枯的大地瞬间变成了金黄的海洋。

  秋天的颜色是夕阳的颜色。秋天能温暖世间的一切。原本寂寥的蓝白色的天空经过夕阳的粉饰成了一抹品红,正红、粉红、血红……一簇簇,一片片,映的我满眼都是的。它红得热烈,又红得耀眼,红得让人过目不忘。有了这片炙热的天空,谁还会惧怕即将到来的寒冬呢?

  秋天的颜色是竹子的颜色,当秋来时,它变得如此晶莹。大树爷爷张口了:“孩子们呐,又是一场大雨的来临啊!大家赶快拿上沐浴露,一起痛快的冲个凉儿吧!”竹子当然也加入其中,迫不及待的等待着秋雨的洗礼。“哗――哗――”雨儿姑娘忽然而下,整个树林像是巨大的澡堂子,好不快活!“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一场大雨过后,那些葱绿的、墨绿的、青绿的竹子们焕发新的光芒,一颗颗剔透的露珠从竹杆上滑过,含蓄的带着一丝雨后绿色的清香。

  是啊,秋天的颜色怎么可能数得完呢?去瞧吧,去看吧,别辜负这美好的秋光。

穆色下的秋散文8

  秋天有很多美丽的景色,无论斑斓的山坡,沉重的果树,还是芬芳的桂树,婉转的虫声,总叫人忘不了。

  秋天的叶子是五彩缤纷的。从远处看,山上隐隐约约有好多的小花儿,浅绿的、深绿的、翠绿的;淡黄的、深黄的、土黄的;鲜红的,深红的,紫红的,各种颜色交错在一起。从远处看山不是山,树不是树,叶也不是叶,一切就好像是一幅画一般。

  走进来看,山变大了,树也跟着变大了。仰起头,你看到更多更大的叶,红如火焰,绿如翡翠。等你再一次远离他,山还是那山,树也还是那树,一切都变回了原样,一切都变得不再神奇。

  果树在秋天结满了果实,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水果的清香。只要闻到了那股清香,你准会口水直流。尝一个苹果吧,再尝一个梨子或者柚子桔子,只要吃到了自己想吃的水果,这个秋天,你就不会有遗憾了。

  雨是最先秋来的,它急吼吼地把好消息告诉了桂花。于是,桂花开了,到处都是她灿烂的笑脸。桂花是很有用的朋友,摘下来的桂花可以放在一个透气的小盒子里,即使没拿在手里,闻着也香极了,桂花还可以用来做桂花糕,做桂花茶,可见的用途十分广泛。

  秋天还是会唱歌的虫子们的天下。白天是很难听到虫子叫的,你要是运气好,也许能在破屋子里,在瓦砾堆下,在草丛里听到几声蟋蟀、纺织娘的叫声。一到晚上,虫子的演唱会就开始了,似乎它们白天是在埋头练歌儿,到晚上才是正式的表演一样。它们的歌声优美极了,尽管没有歌词,悦耳的声音总能伴你进入美梦。

穆色下的秋散文9

“秋天是什么颜色?”一个美丽的女孩问妈妈,双目失明的她眼睛里满是好奇。母亲说“秋天是金黄金黄的,温暖极了!”女孩点点头,坐在窗前,她渴望抚摸秋天的到来。

  女孩美丽单纯,如果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就太完美了。秋天来了,女孩随母亲到郊外游玩,一地落叶踩在上面,踏实而又温暖,随风起舞的叶子如同蝴蝶般翩翩起舞,女孩笑着,跑着,银铃般的声音惊起小鸟一群。

  她捡起一枚落叶,细细抚摸,顺着边缘,沿着脉络,紧贴着脸颊,眼角不自觉落下眼泪。她拾了许多叶子,她想留住秋天。

  女孩长大后成为了一名画家,她只画秋,各种各样的秋,总能给人不同的感觉,单调灰白的秋,热烈火红的秋,深绿未褪的秋,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深沉悲哀,凄凉肃穆,看过她画的人总有这样的感觉。

  女孩子画了一辈子的秋,晚年她写了一本回忆录,这才揭开让许多人疑惑不解的问题。小时候因为贪玩,跑到大街上找美丽的树叶,因为树叶被吹到了路上,她便上前去拾,父亲看见远处的卡车,便连忙翻过护栏去拉她,但女孩最终还是失明了。父亲因为心感内疚,便永远地离开她,再也没有回来。

  女孩想爸爸,单纯的以为如果留住秋天,父亲有一天便会回来。于是她就学画画,固执地只用色彩涂抹她心中的秋,载满沉重回忆的秋,别人无法理解的秋。

  那本书的名字叫《秋之色》,封面上是一片片五颜六色的树叶,形状各异,纷乱的叠加在一起,隐约像是一个父亲的侧脸,女孩心中的秋之色应该就是如此吧。

“妈妈,秋天是什么颜色?”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