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引起关注共3篇 大学生就业引起关注共文章

时间:2022-10-10 10:40: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就业引起关注共3篇 大学生就业引起关注共文章,供大家品鉴。

大学生就业引起关注共3篇 大学生就业引起关注共文章

大学生就业引起关注共1

  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 大学生:转变观念天地宽

  前不久,青海省教育厅向全省3所本科院校和5所高职院校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大学生进行就业抽样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大学生基本能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打算先就业、再择业的毕业生占大多数。但同时,在对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问题中,45%的学生优先考虑的是地域,38%的学生考虑的是薪酬福利,15%的学生优先考虑的是个人发展机会;希望在国家机关就业的占10%,事业单位的37%,国有企业28%,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8%,自主创业的5%。由此可以看出,青海省许多高校毕业生传统就业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目前,青海省高校毕业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但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期望过高,家长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爱面子,导致了有的学生在求职时犹豫不决,错失良机,造成短期内难以就业,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有岗不就的现象。

  今年青海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1.12万余人。从市场需求来看,由于青海省经济总量小,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每年实施的“三支一扶”计划、特设岗位计划、“村官计划”、“青南计划”等一系列计划项目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在2500个左右。而这些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全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据青海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普权介绍,青海省教育部门经过对省内外就业市场的调研,从目前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来看,很多省内外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急需各类人才。如果大学生能够转变就业观念,依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张普权认为,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非常重要。目前“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铁饭碗”等传统思想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这种就业观念,不仅仅是大学生本人,家庭、社会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增加了就业难度。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进入到了“大众教育”,大学生再不能把自己定位为社会精英,而应该定位为劳动者了。不仅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学生家长也要转变观念,正确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各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陆续出台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已有很多大学生开始转变观念,愿意到基层去,愿意到农村就业,愿意尝试自主创业。

  马延斌是青海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届毕业生,毕业后的他不等不靠,选择自主创业。凭借在校期间打工积累的经验和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短短3年内,他在自己的家乡――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先后创办了藏獒养殖基地和文化教育学校,成为了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

  受当前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今年3月省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应届毕业生陈倩几份求职简历均投向了民营企业,学习电子信息专业的她自信地说:“只要专业对口,民营企业或许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我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青海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迎春看来,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首先应该认识到,社会给每一个人的就业机会是均等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己做好了哪些准备。

  4月以来,青海师范大学为毕业生举办的系列就业讲座、创业讲座,以及各类培训总是场场爆满;与此同时,在青海民族大学的校园内,25名有强烈创业意愿并准备创业的毕业生参加了该校首期大学生SIYB创业培训班。

  青海民族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董占明对大学生创业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思维活跃期,应该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鼓励大学生创业,不是让他们纯粹为了赚钱,而是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具备创业的能力。

“我知道创业很难,但是我已经为自己设立好了奋斗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明确的规划,我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的。”毕业后打算创业的青海师范大学毕业生蔡大斌说。

大学生就业引起关注共2

  一边是企业纷纷压缩用人成本、削减用人计划,一边是不少企业开始加紧人才储备、谋划人才升级,

  关注大学生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记者日前采访辽宁各地人才招聘市场发现,当前经济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抓住机遇是就业成功的关键,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全国人力资源市场2009届毕业生就业活动周辽宁省鞍山市人才招聘会”上了解到,不仅求职者为数众多,前来招人的企业比一个月前也有所增加。招聘会上,一些之前“隐身”的装备制造企业开始现身,甚至最受金融风暴“拖累”的轧钢企业也贴出了大幅招聘海报。一位招聘者告诉记者,企业确实受到一定影响,但也正趁机进行人事重组,因此对一些素质高的毕业生有着很强的需求。

  记者从辽宁一些人才市场了解到,目前市场比较需要营销人员等,而像电气、机械等长期热门的职位,大多数都要求有工作经验。相比之下,去年最火的文秘、会计等职位,需求减少。

  沈阳市人才服务中心专家表示,对于这一形势,求职者应在毕业前多找一些实习、锻炼的机会,从而满足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另外,大学生还应勇于从基层岗位做起,从最普通的事情做起,不要因待遇问题而频繁跳槽。

大学生就业引起关注共3

  构建和谐社会亟需关注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生就业

  就业难是我国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更是大学生面临的尴尬局面。大学生是社会上层次较高的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时又是一个思想解放、思维活跃的社会群体,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否的一大因素。能否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人能否拥有一个好的前程、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能否稳定、民族能否振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顺利构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相互影响,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必要条件,后者的实现有利于前者问题的解决。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们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大学生就业难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一大障碍,在此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陈述了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然后在分析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从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我们可以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

  1、就业率。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2%,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为90.8%,与2010届相比,下降0.4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为89.6%,比2010届上升1.5个百分点。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专业门类分别是工学和法学,就业率分别为92.5%和86.8%;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专业门类分别是生化与药品大类和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就业率分别为92.5%和83.2%。

  2、低就业状况。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有14.0%,绝对数量大约有70万;其中自愿低就业的占10.4个百分点,绝对数量约为52万;另外占3.6个百分点的大学毕业生为非自愿低就业者,绝对数量大约为18万。2011届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13.3%处于低就业状态,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则有14.6%处于低就业状态。按照专业门类来看,在本科所学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比例最高和最低的两个专业分别是教育学和医学,其比例分别为22.1%和6.2%;在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比例最高和最低的两个专业是法律大类和医药卫生大类,其比例分别为37.5%和3.1%。从性别来看,在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男性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本科为9.6%,高职高专为9.4%)要低于女性毕业生(本科为15.9%,高职高专为19.4%)。

  3、失业率。2011届大学生失业率为9.8%,比2010届下降了0.6个百分点,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失业率下降幅度较大。

  4、工资收入。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为2766元,比2010届的2479元增长了287元;其中,本科毕业生为3051元,比2010届的'2815元增长了236元;高职高专毕业生为2482元,比2010届的2142元增长了340元。

  5、就业满意度。从总体来看,在已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的由47%,其中本科生为50%,高职高专生为44%。按照行业来看,201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是政府机构和科研事业机构的就业者,其就业满意度达到60%;最低的是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的就业者,他们的就业满意度仅为43%;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和科研事业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最高,为57%;在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最低,仅为36%。

  6、自主创业情况。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1.6%,与2010届相比,上升0.1个百分点,比届高出0.4个百分点。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为2.2%,高于本科毕业生1.2个百分点。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者仅为1.0%,其中,本科毕业生为0.8%,高职高专毕业生为1.4%,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34.8%。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实行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高等院校推荐、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的一大难题,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大学毕业生自身方面的原因。这方面的原因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不符合企业的需求,大学毕业生往往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投入了较多时间,严重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和实践的脱离,使其难以真正全面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把所学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对企业的工作不能胜任。其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不够正确,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阶段,而大学生自以为是“天之骄子”的思想还没有改变,对工作地点、工作单位和薪酬等的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的就业市场产生了矛盾,最终导致难以就业。

  2、高等院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是培养学生的摇篮,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就业服务体系等都对学生就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高等院校在学科设置、教育方式上存在问题,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却没有跟上社会和高校发展的需要,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和实习被严重忽视,导致学生空有理论,却不能将其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另外,刻板的教学模式也极大地抹杀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高等院校并没有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虽然,我国的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等专门为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机构,但是由于缺乏专门的经费、配置的工作人员不对口、所使用的教材陈旧、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这些专门的机构形同虚设、收效甚微。再次,学校缺乏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到用人单位的实习,而实习机会的获得,除了自己努力寻找之外,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是更为重要的来源,而目前,我国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极为缺乏,不仅致使大学生难以获得实习机会,而且使两者之间的就业信息流通不畅,不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3、其他方面的原因。第一,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作用不足,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处在转型调整阶段,传统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再加上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精简,导致社会上的劳动力供过于求。第二,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责任主体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多渠道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多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尽快推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大学生自身需要努力和改变。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关键在于自身。首先,要端正就业态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也应树立起大众化的就业观,改变以往等、靠、要的就业思维模式,树立其自主竞争择业的新型就业思维模式,正确认识自我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降低过高的期望值,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要正确看待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失败和挫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其次,大学生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还要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为自己之后的就业增加筹码。

  2、高等院校应深化改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高等学校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提升能力的平台,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因此,高等院校应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自身,为社会培养出大批使用的人才。首先,应改革教育内容和方式,高等院校必须尽快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改变以纯粹的理论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瞄准市场和社会的变化需求,适时调整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为目标。其次,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高等院校应发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作用,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职业技能培训、考研、出国、就业、创业指导等服务,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要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其他院校之间的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国家的有关就业政策变化动向,与用人单位实现毕业生供需信息共享,为学生提供准确、全面、最新的社会就业需求信息;最后,高等院校还应加强对学生年的创业教育,自主创业是近年来我们国家大力提倡的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他人创造就业岗位,是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但是,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非常小,即使选择自主创业的,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成功率很低,这与大学对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缺乏有很大关系,对此,高等院校应提高认识,从长计议,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指导。

  3、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为大学毕业生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发挥着宏观调控的功能,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棘手问题,政府不应该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应该积极发挥作用。首先,政府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力提升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其次,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明确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其他相关主体的职责,维护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序和谐的就业市场环境;再次,政府应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在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合理调节就业,例如,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偏远地区、落后地区、基层组织就业,通过财政补贴、提供免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最后,政府还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大学毕业生社会保障体系,为暂时不能就业和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经济资助、免费技术培训、推荐就业等服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缓解和化解他们的就业压力和心理矛盾。

  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又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这一难题的解决离不开大学生自身、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综合发挥相关主体的作用,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