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11篇(计算机应用对金融管理的创新)

时间:2022-10-09 18:39: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11篇(计算机应用对金融管理的创新),以供借鉴。

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11篇(计算机应用对金融管理的创新)

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受到了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增强国民经济的首要前提和条件。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保障工程安全施工,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是我国水利行业的首要任务。文章主要介绍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相应地提出了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数量日益增加,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极其重要,其不与对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国民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就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才能保证农民的经济收益有所增加。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与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备受人们的关注,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力度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下文中将详细介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主要是指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设备的维护、科学合理地设计建设方案,以及水源的保护维修等方面进行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管理工作。为了达到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现代化以及规范化的目的,相关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制定严谨健全的管理体系,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有管理人员进行负责、监管,从而为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偏底,工程质量差,不能满足灌溉排涝需要

  众所周知,我国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很早,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导致建设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在长时期运行的情况下,相关机械设备开始老化,磨损严重,致使水利工程逐渐变成隐患工程,最后不得不降低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标准,严重影响了工程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工程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用水量,即不能满足灌溉排涝需要。

  2.2招投标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招投标管理问题。由于很多水利工程在进行招投标时,委托的单位没有经验或者经验不足等原因,没有设计工程建设方案的能力,也没有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监理人员,导致没有参与投标的资格。另外,部分招投标的工作没有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操作,属于违规操作,存在虚假投标,工程转包、分包的现象。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监理人员没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自身素质较低,多数人员甚至是无证上岗,结果造成监理不到位,工程建设质量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施工之前,准备工作不充足,相关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低下,设计不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施工要求,最后不得不重新设计施工方案,在耽误工期的同时,也降低了工程建设质量。

  2.3目标管理问题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会出现目标管理不明确的现象,其中,主要表现为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不严格;施工质量监管不合格,存在过于宽泛的情况,重视形式程度大于本质程度;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相关监管人员仅仅凭借经验,缺少科学性以及系统性管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按照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缺少完善健全计划与系统性控制手段,缺乏可以有效控制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3.1水利工程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已经不利于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基于此,相关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改变水利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使管理方式更加合理化、标准化。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各个环节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合理的规范制度,并以此管理制度规范为标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此标准进行日常的管理以及维修养护工作,加大检查与考核力度,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有效性。另外,融入信息化元素,促进工程的科技化建设,从而使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更加便利、快捷,做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等工作。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时改变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式,使水利工程的管理越来越标准化、规范化。

  3.2做好维修养护工作

  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离不开各种仪器设备的支持。农田水利工程在进行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以及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会存在薄弱环节,会使得设备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不足,水利施工设施的磨损是其中一项较严重的缺陷。由于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的供水设备长期处于水下或者地下,施工自然环境的不同,或管理不当等因素,就会降低设备的使用质量,减短设备使用期限。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特别重视农田水利工程设备的维修养护,并定期检查掩埋水下或者地下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设备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策略,消除安全隐患,以便延长农田水利工程设备的使用期限,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3.3做好检查和观测

  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时,会涉及到很多环节,其中,泵房以及水源等设施的检查与观测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其运行状态随时随地会发生变化,正常的变化对水利设施的安全性能影响不大。然而,有时也会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如果没有处理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随时掌握水源、泵房的变化情况、运行状态、性质及其规律,还要做好水源和水量等检查和观测工作,对设施运行参数进行分析处理,以便提高、改善工程运用条件,继而提高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3.4资金投入的管理制度

  由于资金不足问题,导致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很多管理问题。所以水利从业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问题,按照工程建设成本建立一系列健全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管理好水利工程的投入资金,建立严密的运行管理机制,以此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我国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现阶段农业产生中的重要目标,为了保证水利行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性,就要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安全运行,并使得社会与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地发挥,这是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首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善于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田水利工程为农民创造更大的利益,进而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刁永华,李良,颜雷.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9).

[2]宗亚东.浅谈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2).

[3]周晓平,刘秀红.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性质和管理模式探讨[J].人民黄河,(3).

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2

  我们在享受计算机互联网时代便利的同时,也被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所困扰着。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大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

  虽然在计算机世界我们能够用虚拟身份和其他人沟通了交流,但在计算机融入我们生活的现代,信息泄露和安全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

  受经济的趋势和政治目的,黑客技术作为互联网的阴暗面,同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日渐兴盛。

  如果确保个人计算机中的数据,在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后安全性不受影响,更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技术问题。

  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时期,互联网金融、网上银行、网上商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如何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已然成为个人、组织、企业和团体在应用互联网时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3

  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维护措施论文

【摘要】伴随着经济和科技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工业中,计算机的普及可以使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设计产品,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加大企业的利益。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在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加大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正因为如此,对计算机体系的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这篇论文分析了电脑软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关键词】软件工程管理;监管保护;计算机维护

  一、计算机软件工程监管的重要意义

  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可以加大电脑利益和电脑信息安全。但是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将会面临着许多困难。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的重要意义如下:(1)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也是提高个人电脑运用水平重中之重的一个方法。迄今为止,计算机的普遍存在,导致计算机的保护不仅仅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中看到,同时,也可以在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中发现它的足迹。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可以加深个人对电脑相关应用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方便以后更好的处理这种现象。(2)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可以使顾客更好的进行工作。迄今为止,在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发现计算机的足迹。在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消息、数据的存储、电子邮件的发送甚至是画图,都无法脱离计算机而独自存在。并且模具的创建也离不开电脑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软件的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要。在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工作的失败容易是计算机发生故障,并且会给顾客带来很大的损失。正因为如此,对计算机实施足够的保护才显得格外重要。

  二、制定计算机项目工程监管保护的措施

  计算机系统很大,除了系统本来就有的软件之外,为了达到实现不同功能的目的,相应的功能需要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与此同时,在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在保证电脑软件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加大计算机的使用速率。正因为如此,要想在不简单的计算机体系中完成这个目标,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工作显得格外重要。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工作需要加强应用的开发利用,使应用能够很好地使用保护功能,从而使应用具有良好的功能。在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保护工作最为重要。与此同时,在应用开发的时候使用高级语言,可以提升应用对顾客指令的智能识别能力,同时提高应用开发的速度和结果。电脑使用的应用是用汇编语言开发的。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级别不高的语言,如机器语言或换边语言,虽然应用的操作不难,工作速度快,但是对后期应用的保护没有好处。因此,在应用开发的时候,我们需要使用级别不低的语言,使用级别很高的语言,可以提升应用对顾客指令的智能识别能力。如果识别能力很高,那么通过技术手段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的可靠性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应用的好坏决定了应用使用结果的好坏。正因为如此,计算机应用应该从根本上来进行保护,计算机体系需要处理的内容很多,各种计算机数据的'量都很大。所以数据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和不简单的。为了加大计算机应用的工作速度,必须做好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工作,并且做好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工作可以使计算机更好的为顾客服务。

  三、计算机项目工程保护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计算机应用工程监管和保护是相关工作人员和我们共同面临的难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脑项目工程监管和保护的效果,不得不在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工作过程中不断更新和改进相应的技术手段。除了提高电脑和地暖应用的性能之外,对应用保护性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研究也应该加大实施力度,以便达到加大应用可靠性的目的。电脑应用顾客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使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且要具备良好的应用保护意识。顾客要及时发现应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为相关工作人员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可靠的数据,以便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四、结语

  计算机是这个世界使用人数较多的电子设备。社会数据化水平逐渐提升,导致电脑的作用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工作做得很好。提高电脑的功能可以更好的促进电脑的发展。这篇论文从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工作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描述了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难题。正因为如此,做好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事情,并且做好计算机项目的监管和保护工作可以提升计算机的工作速度。

  参考文献

[1]任映雪.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维护管理方法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3(12):151-154.

[2]朱瑾.软件项目管理与测试在计算机辅助肺癌检测系统开发中的实施与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

[3]王泽通.高校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102-102.

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4

  1.1 计算机病毒威胁

  计算机是编程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和数据的代码,这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和普通的应用程序相比,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和破坏性,并能够像生物病毒一样自我繁殖,互相传染。

  计算机病毒一旦蔓延,不仅会给互联网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还会对感染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带来巨大的影响和破坏。

  如果计算机病毒在计算机上不断自我复制,还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甚至导致计算机内部个别零部件由于过载烧毁,带来经济损失。

  1.2 木马程序和黑客攻击

  木马程序也是病毒的一种,但和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不能自我复制和感染其他文件,但程序设计人员利用木马程序,可以打开被种主机的门户,施种者就能够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计算机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主机。

  木马程序是黑客攻击计算机的主要工具,会对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1.3 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是一种在线身份盗窃手段,网络钓鱼是通过发送大量来自于银行或其他未知机构的诈骗行垃圾,来获取目标用户的私人信息。

  目前,网络钓鱼对我国的互联网安全危害巨大,很多用户由于警惕性不高,在钓鱼页面或网站输入了银行卡账号或密码,最终导致资金被盗刷,造成经济损失。

  1.4 系统漏洞

  系统漏洞是指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在逻辑设计上的缺陷或错误,不法者利用软件漏洞能够通过植入木马或病毒来攻击和控制电脑、窃取资料、破坏系统。

  所有的计算机软件和系统中都难以避免软件安全漏洞问题,但通过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能够尽量避免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我们信息的泄露和资料损失。

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5

  计算机安全管理中金融机构影响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学技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推动了金融行业的电子化发展,同时也给金融机构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计算机安全管理所具备的重要性,分析了其中的问题,继而探讨了与之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安全管理;金融;影响

  1引言

  计算机在现代金融机构当中是一种日常的应用工具,不过计算机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在逐渐的加剧,给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转和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影响。怎样才能对计算机技术加以更为高效的利用,对其中的问题加以解决,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形成更为良好的推动作用,已然成了广大从业人员需要积极解决的问题。

  2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的金融监管相关部门对金融机构当中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已经形成了高度的重视。银监会曾在相关组织会议当中提出,近些年我国在计算机系统方面的故障频繁出现,给各金融机构的运行以及业务办理等形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旦金融业务出现中断的情况,通常在两到三天之内是无法恢复运行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发布了相关计算机在系统安全管理方面的问责方案,在方案中明确地指出金融机构当中的法人代表就是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员,还要求逐级签订安全管理的协议责任书。所以说我国对金融机构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已然形成了较高的重视程度。我国的金融行业在开始逐步展开计算机的安全管理自查工作,逐步对多家金融机构实施了专项检查。国家审计署也在同年开始逐步推行审计工作,第一次引入了计算机在安全管理审计方面的内容,主要目的在于就此出发来维护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定,维护国家安全。随着金融机构逐步推行股份制改造以及上市,整个金融行业已然认识到了实施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质,如果出现了风险事故,不但会影响到金融业务正常的办理,还将会对金融机构的社会声誉形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重视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继而给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计算机安全管理当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及分析

  3.1计算机安全管理和相关规范

  操作风险对金融机构来讲应该说是比较难控制的一种风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处理体系对其加以计量。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指出了金融机构需要依据协议当中的规定来具体实施计算经济的资本方法,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对操作风险形成良好的控制。不过大部分金融机构是在近几年才开始正式开展这项工作,金融行业对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工具以及计量方式等各个方面所做出的研究还显得较为落后,根本不能满足传统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的管理。而在金融机构当中所实施的计算机管理工作中,除了有人为形成的工作上失误导致的影响之外,还跟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所处的使用环境具有较大的关系,若想让度量以及评估具备较强的准确性,还有非常大的难度。我国的金融行业必须要设置一套标准化的指标体系,对金融行业信息当中所具备的安全隐患做出科学的衡量。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就计算机的安全管理设置合理的标准和规范,继而让我国金融行业在计算机的安全管理方面更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2对灾难备份体系构建的.认知

  金融机构应该结合自己业务系统所具备的重要性质、灾难恢复所呈现的时效性以及风险承受的能力等各种关键性因素,始终坚持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则,依据相关标准积极进行灾难备份的构建工作。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正在应用这个方法,也就是先对系统灾难备份的等级加以确认,从而设置相对应的策略,同时重点针对一些关键性的设施和系统做出更高等级的备份,继而形成良好的保护。我国金融业相关的主管部门需要积极的对所有金融机构加以引导,要求它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级推进、逐渐实施的原则,对国外的先进经验加以借鉴。先要确保那些关键性的设施以及重要的业务系统能够形成可持续的运行状态,在实施灾难备份体系构建的过程当中,要相应地降低建设以及维护成本。

  3.3业务部门的关注以及参与

  金融机构当中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包含许多的工作内容,而且涉及多个部门,例如业务持续性的管理,需要在分管科技的部门对灾难备份加以构建之后,由业务部门对应急计划加以制定,继而对业务人员形成指导,在系统中断以及恢复的时候实施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在具体的应用研发过程当中,产品的质量将会导致系统运行风险的出现,而程序的设计、需求不够完善以及质量等方面都会导致产品在质量方面的问题出现。因此在对应用产品加以研发的进程当中,需要由科技部门跟业务部门之间形成通力合作,做好项目管理的相关工作,对风险形成共同承担的良好状态。特别是业务部门应该结合项目的计划和要求,在第一时间供给出完善的业务需求,逐渐提高需求的整合度,让需求质量得到持续的提升,将项目研发后期所呈现的需求变更得到有效的控制。需要尽可能减少安全系统所形成的资源消耗,对产品投入生产之后所呈现的使用效益加以关注,保证产品研发质量,各部门对风险加以共同的防范以及承担。

  4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结合上文所提及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当中所呈现出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对其具体的处理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4.1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金融机构当中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尤为重要的,我们以银行为例来探讨其规划和构建。要推举银行的行长出任安全管理体系当中的组长,信息科技部门、办公室以及运行管理部门等的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由他们一同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对大事件的处理、信息系统恢复以及灾难备份等防护工作。而科技部门需要定期向组长以及小组成员汇报目前计算机安全的管理工作所呈现的状况。银行的总行以及其他分行当中要设置完善的安全管理部门,继而构成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团队。

  4.2项目的开发和管理

  金融机构需要积极控制计算机安全管理当中软件的质量,利用一些合理的保障措施进行软件的研发以及应用。先要对研发以及测试管理当中的相关流程加以强化,逐渐提升需求管理、研发的过程管理以及项目质量管理的强度。还要对所应用软件版本的测试、发布以及投产等方面的策略加以优化,要始终坚持版本集中投产,继而将版本投产之后所形成的各种问题做出良好的解决,减少在版本的投产、生产以及变更等过程当中形成的风险隐患。与此同时,需要跟业务部门形成良好的配合,提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继而形成对风险的分散效果。

  4.3运行维护以及操作管理

  在实施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工作当中,需要积极防止生产运行方面风险的出现。有相关调查发现,大概有一半以上生产运行的风险都是由于在计算机的安全管理方面问题而引发的。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始终坚持把计算机的安全管理相关工作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逐渐提升安全管理当中各项工作的强度,防止系统运行的风险出现。先要构建起具有较强集中性和统一性的管理平台,针对主机以及开放平台等应用系统进行监控,让生产操作以及监控都形成自动化的形式。然后利用相关的部署工作协助各个系统提升生产运行管理所具备的自动化程度。最后还要设置完善的应急体系,对应急流程以及预案加以明确,确保在有紧急情况出现的时候能够做出有效的处理,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

  4.4信息安全的管理

  想要切实做好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最先要做的就是对完善安全内控体系的构建,结合相应的管理手段,确保金融机构信息系统以及数据所具备的完整性和机密性。金融机构要积极构建出一个专门负责信息安全防护的团队,针对各种信息当中的安全隐患加以及时的分析以及良好的解决。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时候,信息系统所具备的稳定性也不会受到过大的影响,能够让系统维持正常的运行以及金融业务正常的办理。

  4.5业务连续性的管理

  金融机构需要始终坚持数据集中形式的处理、平台的多点接入、主机的灾难备份等原则,逐步展开对于信息系统在技术方面体系的构建。金融机构需要定期实施业务以及灾难恢复的相关应急演练,继而为灾难备份系统所具备的熟练性以及有效性提供良好的保障。

  5结语

  综上所述,在金融行业推行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从业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对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理念加以借鉴,与我国金融行业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继而推动金融行业长期保持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洪义.计算机安全管理对金融机构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9).

[2]苏向阳.计算机安全管理对金融机构影响的研究[J].软件导刊,(7).

[3]潘宇乐.浅谈金融机构计算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11).

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6

  金融机构信息管理论文

  一、金融机构信息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目前,天津辖内金融机构编码的申请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开业之前必要条件,同时按照《规定》要求,金融机构有义务和责任对其及辖内分支机构的机构信息变化进行备案。为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从起,天津分行的综合执法和综合评价工作中就已包括了金融机构编码工作。前者按照牵头部门的年度安排同步进行相关机构编码的抽查工作。针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其进行落实。后者则是在年末分行对金融机构的评价结果中将其机构编码工作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判标准之一。结合“两综合,两管理”,机构编码工作的监管手段不断增多,力度不断增强。反之,随着金融机构编码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势必会加强人民银行各系统或者说各业务之间的互联互通,对各业务之间的联动检查提供了便捷或可能,从而促进“两综合,两管理”中其他业务的检查监督效率。

  二、金融机构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金融机构信息管理工作已推广近四年的时间,操作流程得到梳理、验证和规范,制度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基本建立了金融机构信息管理体系。同时,经过长期的业务实践和系统操作,也有些具体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制度条款的`修订和颁布不及时

《金融机构信息管理规定》于颁布,内容涉及金融机构信息的管理与使用,编制规则,信息的新增、变更或撤销流程,罚则等。上线之初由于涉及的机构范围比较小(主要涉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规定》的应用效果较好。随着信息管理工作的不断开展,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暂时无法用《规定》进行解释和操作。例如,三方支付、珠宝商以及拍卖行等机构的信息报备起初在“系统”与《规定》中均未涉及,后经问题反馈,可以在“系统”中进行具体操作,但《规定》中未修订相关条款。类似问题在信息管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也会碰到。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系统”功能更新比较快,但制度的修订和颁布相对滞后,造成对金融机构的约束力有限。

(二)金融机构编码推广力度不足

  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的落脚点是促进金融机构编码的应用,以推进金融标准化建设。经过几年的积累,“系统”中的基础数据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应用的范围比较小,目前仅有总行金融统计系统正式在使用,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有限几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自身的非核心系统中有所应用,距离加强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提高信息共享效率的目的尚有距离。同时,由于应用范围比较小,金融机构对机构编码工作意义还停留在普通的工作层面,只是根据相关规定被动地进行信息的申报和编码的获取,造成机构内部对相关工作不够重视,缺乏主动性。

(三)处罚细则不明确

  从《规定》执行过程中发现,对金融机构迟报、漏报或干脆不报等方面的处罚细则不够明确,缺乏具体惩处措施,对金融机构的约束力有限,这就会造成机构对此项工作的不重视和不积极。从天津的机构信息申报和备案的情况分析,1至6月份、10至11月份,每月的信息数据变化量不大,总计新增机构43家,变更机构91家。7、8、9月份共新增机构118家,变更机构2585家,撤销机构32家。变更机构数量明显增大,占全年变更机构的88.1%。究其原因,是金融机构平时积攒了大量的数据变更申请,导致期间金融机构信息变更数量猛增,不仅不利于年度验证检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会对金融业机构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产生不良影响。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及时修订《规定》条款

  在多年的机构信息管理工作过程中,各地方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反馈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健全制度,增加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结合基层央行的实际和对《规定》“、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建议总行尽快出台《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细化各项内容,包括对迟报、漏报等的时间确认,责任追究,处罚的具体手段等。消除《规定》中的不明晰条款和不确定因素,规范操作流程,明确管理职权,增强《规定》的执行力。

(二)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各类机构信息的申报

  为增加金融机构信息主动申报和备案的积极性,除了在制度上的明文规定和处罚细则,更多地应该在人民银行体系内的系统推广和行政审批的过程中将金融机构的编码纳入其中,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使得金融机构编码的概念固化其工作流程中,例如,涉及金融城市网入网许可等相关规定的出台,以及反洗钱、征信等业务系统信息的报备工作,均将金融机构编码的申请作为必要条件。相信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金融机构会逐步了解和切实感受到金融机构编码在实际工作中和行业规范中的意义。

(三)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在系统操作上,适当将信息管理工作前置,增加金融机构的录入权限,实现无纸化办公,从而将人民银行工作的重点放到后台的审核和管理上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实现年检流程电子化记录功能,便于信息的提交和统计,进一步解放人力,为年度验证检查工作提供有效手段。

(四)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专业队伍

  金融机构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队伍的建设。应加大对金融机构编码工作的培训力度,除做好行内培训外,还要重点做好面向金融机构等有关单位的培训。一方面,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科学进行人员配备,主动报备人员变更。另一方面,对工作中涉及的业务难点进行重点研习,学习相关领域业务知识,促使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不断充实金融机构编码建设工作人才队伍,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

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7

  想要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措施。

  2.1 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开发先进网络技术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网络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差距。

  为了提高我国网络安全,避免网络安全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我国有必要培训属于自己的网络技术人才梯队,并依此为基础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先进的网络技术。

  只有我们自己的网络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才能研发出更多有益于互联网环境安全的杀毒和管理软件,构建和谐安全的互联网环境。

  2.2 了解网络攻击途径和方式,提高安全防范措施

  无论是公共计算机还是个人计算机,在接入互联网后都面临着安全威胁。

  在使用互联网时,为了确保个人计算机信息安全,我们一定要了解互联网安全风险的种类,明白病毒、木马、钓鱼网站、漏洞等安全风险存在的.方式和原理,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有针对性的提高计算机安全性能。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和下载资源时,要懂得甄别,避免下载含病毒的资源到我们的个人计算机。

  还要对个人计算机进行定期查毒和检查,清理到计算机上存在的木马和病毒,降低个人计算机的互联网安全威胁风险。

  2.3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内部管理

  现如今,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办公和业务开展的主要工具之一。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的今天,应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企业更是面临着最直接、最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

  如果企业的互联网技术不过关,无异于将企业或集体的重要信息暴漏在不法分子面前,一旦关键信息被盗取或被删除,将会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带来致命的打击。

  为此,企业要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意识,确保所有的设备和注意都设计有安全的密码,并定期更换秘钥。

  对于企业路由器的访问权限,同样要设计权限密码,并设计安装仅限于维护人员使用的检测级登陆设备。

  同时,还要加大对计算机系统安全和数据库安全的资金投入,购置专业的安全防火墙和管理服务,以提高企业内部计算机在接入互联网后的绝对安全。

  2.4 构建立体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

  通过层层防范,尽可能将攻击拦截在最外端。

  交换机上划分VLAN 将用户与系统进行隔离;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上划分网段,将用户与系统隔离;配置防火墙,杜绝 DOS 攻击。

  技术上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防火墙技术、身份验证、入侵检测技术、杀毒技术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内容。

  2.5 管理上的安全防护措施

  除上述安全防范措施外,对于计算机的硬件使用管理也要提高安全等级。

  首先,应该提高网络设备的应用安全性,实现企业内部 不同安全等级的计算机管理分级,将存在重要信息的设备集中管理。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通信线路的管理,并做好相应标记,对终端设备安全管理落实到个人。

  最后,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体系,当重要数据收到攻击被篡改和删除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降低影响。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是确保我们的计算机在接入互联网后的信息安全的关键。

  在设计和建设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时,首先要把握好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的途径和方式,并有针对性的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确保计算机内部信息和资料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孙海玲.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及有效维护措施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09).

[2]冯有宝.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几点思考[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0).

[3]丰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J].才智,(02).

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8

  摘要:农业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水资源集约高效使用的需求日渐强烈。现有的水利灌溉工程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水利灌溉工作的高效开展。加强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消除缺陷,改进不足,是当前水利部门的重要任务。文章围绕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有关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水灌溉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水利灌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水利灌溉工程;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水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资源。农业发展建设离不开水利灌溉的高效、高质运行。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保障方面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安全保障给水利灌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水利灌溉工作重要性日胜一日,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原有水利灌溉资源显得捉衿见肘,许多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来。加强水利灌溉管理,提高水利灌溉资源使用效率,充分发挥现有水利灌溉设施作用,加快推动水利灌溉新建工程的建设实施,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保障的必要手段,也是适应当前环境保护需要,集约利用水资源的重要任务,更是加快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实施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原则

  我国是陆地大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紧张已经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常态问题。为此,必须大力推动我国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切实保障经济发展和农业建设需要。具体要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

(1)坚持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原则。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宝贵的。在进行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围绕水资源高效利用这个中心,尽可能发挥、挖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2)坚持与当地经济建设、农业建设、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和流域综合利用等工作结合开展,做到统一规划,统筹管理,协调运作,互相促进。

(3)坚持从全局角度进行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开展灌区水土资源配置工作要站在全局高度,科学统筹,避免顾此失彼问题发生,积极推进水资源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展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要从灌区实际情况出发,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水利灌溉工程的实施内容、作用、需求来制定、实施相关措施,全力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优化配置。

  2开展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现实意义

  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生产资料之一。特别是现代化农业大生产,其巨大的生产规模和高额产量,更是离不开水资源的充足支持。而水资源的优质供应,则是水利灌溉工程的基本意义所在。水利灌溉工作开展的情况好,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就大,对于国民经济增收的作用也就更加明显。当前,我国真在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高效实施,不仅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粮食产量,为国家提供足够的粮食安全保障,还有利于推动农业建设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更快更好的发展地区农业经济。随着水资源紧缺问题日渐突显,工农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竞争日益强烈,全国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水供应不足现象。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围绕农业生产开展水利灌溉管理,通过经济手段对水资源利用进行简介管理、控制。管理单位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并实施系统化的水利灌溉收费制度,利用经济杠杆强化用水单位和个人对节约使用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当地农户树立“付多少费、用多少水”的经济意识,将节约用水、集约用水的理念深深植入用水农户心中,贯彻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围绕节约用水这个中心,开展农业现代化的集约管理,维护良性的农业生产发展秩序。

(2)通过制定并实施系统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农业灌溉管理体系,用制度的手段约束农户用水行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发生,构建健康稳定的水资源利用秩序。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水利灌溉的效能,管理部门要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对农业用水实施统一规划,提高水利灌溉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经由优化用水程序设置,引导农户用水行为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杜绝了各类用水纠纷的出现。

(3)按照市场规律开展水利灌溉管理,可以将水利灌溉和市场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保持二者间的同步运作。对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通过对水费计收制度的实践和不断完善,可以消除以前灌溉用水征收费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保持农业生产用水秩序的稳定和谐,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节约用水、精耕细作、结构调整等方面作用显著。

  3现阶段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受历史原因影响,长期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僵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利灌溉管理与社会生产需求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资源配置极不平衡,不但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甚至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潜在的威胁。

  3.2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防洪抗洪能力较差

  现阶段我国水利灌溉管理方式方法较为粗放,保障制度尚不完善,许多基础设施常年得不到应有的维护、保养,老化严重,故障频生,对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且由于技术水平和建筑质量上的缺陷,部分水利设施不能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抗洪度汛能力较弱,一旦遇到较强的洪灾,极易出现洪灾事故,给周边农户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4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改进建议

  4.1建立健全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完善的制度保障是水利灌溉工作高效开展的首要前提。只有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才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围绕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工作,在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构建并不断完善水利灌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4.2积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针对当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设施老化、年久失修严重等问题,水利部门必须加大资源投入。政府通过设置专项资金的方式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可以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引入社会资本,缓解政府压力,对于搞活市场,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

  5结束语

  水利灌溉工程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形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灌溉工程的用途也不断扩大。提高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水平,对于发挥水利工程作用,节约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健康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郭学美,孙兴超.灌区渠道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措施[J].水利技术监督,(4).

[2]刘旭.北方地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特点[J].农村实用科技,(2).

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9

  摘要:现如今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工作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的水利工程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在建设和管理方面,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倾向于节约型,我们更应该对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建设问题起到一定的重视,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技术能力和不断完善相关有效的管理方法。本文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给出相关的有效解决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对策

  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比较广泛,而且新疆地处的环境也相对偏僻,涉及的内容点也相对较多,这就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针对百姓们的饮水和灌溉技术还有小型的水库、蓄水池、灌溉区和引水工程等等相关的问题和内容。这是我国新农村中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核心内容,并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民的生活和劳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化操作步骤[1]。

  一、在面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和进步一直都关乎着我国的新农村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并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是水利工程事业中的基础实施内容,它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仅能够帮助进一步加快当地的农业事业的发展进程,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问题指的就是农村的饮水、灌溉、蓄水、抗旱等等一些与水相关的重要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的内容与农民的生活分不开,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和内容。但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也会对农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加以深讨:

(一)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还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管理职责没有明确

  对于传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阶段仍然采用的是旧时的粗放管理形式,设置上缺乏一定的专门监督和管理部门,而且没有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所以经常性的出现一些问题:就像技术灌溉中的设备的老化和年久失修问题,供水管道没有进行及时更换而遭到严重腐蚀,管道腐蚀过后的水量流失,还有就是一些设备已经存在问题但是还在坚持使用。我国其实政策上要求农民参与到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去,但是还是有很多农民的参与意识不够积极,再加上制度上的不完善就会大大降低农民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这就明显证明着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还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管理职责没有明确地进行划分。这部分人员认为该项工作还不能有效地连接他们的经济利益所以直接选择忽视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内容。

(二)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不熟悉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运营不善

  现如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由于组织内容上的不完善和不健全往往导致管理运用的形式单一,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逐渐打消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无法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项目完整地进行下去。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没有设立一些专门的管理机构,一般就是村民自主进行管理,还有一些地区根本就没有管理人员,这样就会造成这方面人员责任感的缺乏,就更加谈不上为农业发展做出实际性的经济效益。而且一些管理人员过分看重建设而忽视管理。(多个)农民缺乏一定的管理维护意识,并且业务能力水平不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不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思想上还会存在一定的懒散性,没有自主学习意识,整个队伍的人员水平就会整体下降,而且基层人员缺乏相关的实质性经验,深造机会少,不能承担重要的工作内容。缺乏资金上的优势,也没有足够的宣传力度。

  二、在面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能够积极实施的有效应对手段和方法

(一)完善和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机制,明确人员的职责权限

  如果想要改善现阶段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进程,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人员的职责权限做到分工明确,不同的人员要有针对性,对自己工作的内容慢慢加深研究和理解,逐渐掌握这方面有效地重要方法。明确工程实施的主体,应该有效地做到政企分开管理,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新型思想理念,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从而发挥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管理人员要及时地发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问题,一旦发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严重事故,就要根据指定的相关规定和流程走正规化的办事手续,不能想当然或者随意更改操作步骤,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理性化。遇到严重的过失要追究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明确具体每个人的工作的内容和职责,有效地维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内容,帮助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最大限度的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意义,无论上经济上的利益还是社会上的意义。此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也要满足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需求,积极配合做到共同发展[2]。

(二)积极转变原来的传统理念,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它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施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严格把关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不断完善和健全这方面的.工作机制和理念,准确地掌握该项工作的中心点,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要深化改革机制,建立多元化发展方向,不断激发农民的办事积极性,争取资金和政策上的全面支持,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基础。

(三)管理和建设相分离,培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化的人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农田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具有长期化要求的工作内容,所以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我们要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不可因为一定的局限性遏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和进步。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各类型人员做系统化的培养和教学,提高他们的综合办事能力和专业化素养。还要大力提倡和应用新型的技术和设施,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化的发展随时都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并且要根据实际的市场机制和具体工作内容,完善用人机制,鼓励专业化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优势化水平,自主学习,保证整体的人员能力总值。同时采用管理和建设相分离的模式,不断维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内容[3]。

  三、结束语

  我国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却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均问题,所以我国的治水工作一直从未放松过。中国新农村的发展中是当今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主要缩短农村和城市间的差距,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和党关心的重要话题之一。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组成,我们重视这方面的内容的建设和实施,加大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处理建设改进问题,既要保障这方面工作的正常运用还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这项事业的新格局,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改进的过程中要保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应对方案,这样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不费吹灰之力。

  参考文献

[1]李芹,吕建国,刘瑞凤.试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2:203-204.

[2]崔世彬,张庆华,马静,曹三海.泰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08:38-41.

[3]贾燕.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21:135-136.

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10

  金融机构管理规定

  金融机构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规范金融机构管理,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是金融机构的主管机关,依法独立履行对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审批职责,并负责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任何地方政府、任何单位、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审批或干预审批。

  对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金融机构或经营金融业务的,各金融机构一律不得为其提供开户、信贷、结算及现金等服务。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金融机构是指下列在境内依法定程序设立、经营金融业务的机构:

(一)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合作银行、城市或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或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及邮政储蓄网点;

(二)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保险经纪人公司、保险代理人公司;

(三)证券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证券交易中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登记公司;

(四)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融资公司、融资中心、金融期货公司、信用担保公司、典当行、信用卡公司;

(五)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

  第四条 金融业务是指存款、贷款、结算、保险、信托、金融租赁、票据贴现、副资担保、外汇买卖、金融期货、有价证券代理发行和交易,以及经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金融业务。

  第五条 金融机构应冠有本规定第三条所列金融机构专用名称,非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冠有上述名称或与其近似的名称。

  第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实行许可证制度。对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颁发《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对不具备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颁发《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者,一律不得经营金融业务。

  第二章 金融机构设立的原则和条件

  第七条 设立金融机构应依据下列原则:

(一)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二)符合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和方向;

(三)符合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四)符合金融机构合理布局、公平竞争的原则;

(五)符合经济核算原则。

  第八条 申请设立金融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最低限额以上的人民币货币资本金或营运资金。经营外汇业务的,另应具有符合规定的外币资本金或营运资金。具体限额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二)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副行长、总经理、副部经理、主任、副主任(以下简称主要负责人)必须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任职资格。同时其从业人员中应有60%以上从事过金融业务工作或属于大中专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

(三)具有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条件的营业场所和完备的防盗、报警、通讯、消防等设施。

(四)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 金融机构审批的权限和程序

  第九条 名称中未冠“中国”、“中华”字样的全国性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审批。

  第十条 设立下列金融机构,应经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审核同意后,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

(一)非全国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类银行、金融性公司以及城市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二)银行的分行;

(三)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分公司;

(四)本规定第三条中未列入的试办性金融机构;

(五)区域性金融机构跨省区设立的分支机构。

  第十一条 在行政区内设立下列金融机构由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负责审批,但批准其筹建前,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备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收到备案文件之日起30日内未提出异议的,视同认可。

(一)银行的分行设立支行和办事处;

(二)保险公司的分公司设立支公司及其他金融性公司设立办事处。

  第十二条 设立城市信用合作社由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达的指标内负责审核、批准,同时抄报总行备案。

  第十三条 设立本规定第九、十、十一、十二条所列之外的金融机构,由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或其授权的下级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核、批准。

  第十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在批准设立金融机构的批件中应同时明确负责对该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机关。

  第十五条 设立金融机构应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第十六条 申请筹建金融机构,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下列资料一式三份:

(一)筹建申请报告;

(二)筹建可行性报告;

(三)筹建方案;

(四)筹建人员名单及其简历;

(五)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筹建申请的答复期为3个月,逾期未获批准的,申请人6个月内不得再次提出同样的申请。

  第十八条 筹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筹建,筹建期限为6个月。筹建期满未达到开业标准者,原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如遇特殊情况,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适当延长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1年。筹建期内不得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第十九条 金融机构筹建就绪,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开业申请,并提交下列资料一式三份。

(一)开业申请报告;

(二)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或有关单位出具的验资证明,资本金或营运资金入账原始凭证复印件,投资者的背景资料、资产负债表和会计报表;

(三)拟任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的名单及履历,从事过金融业务工作的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

(四)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文件;

(五)章程,内容包括机构名称、营业地址、机构性质、经营宗旨、注册资本金或营运资金数额、业务范围、组织形式、经营管理和中止、清算等事项;

(六)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在收到申请开业文件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是否批准其申请,未予批准的,在书面通知中注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 经批准开业的金融机构,应持批准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并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和人民银行的批准文件领取《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经营外汇业务的另按规定申领《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办妥以上手续始得营业。

  第二十二条 金融机构自领取许可证之日起90日内必须开业。逾期未开业者,原批准文件自动失效,由中国人民银行收回许可证。但遇不可抗力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延期营业的不在此限。

  第二十三条 经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在指定的报纸上向社会公告。公告费用由被公告的金融机构支付。

  第四章 许可证管理

  第二十四条 《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是金融机构经营金融业务的法定证明文件,除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颁发、扣缴或吊销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放、收缴或扣押。

  第二十五条《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和《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设计和印制。

  第二十六条 《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和《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由正本和副本组成,并注明金融机构的名称、编号、企业性质及形式、注册资本金或营运资金数额、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业务范围、颁发日期及有效期限等内容。

  第二十七条 金融机构应将《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正本放置在营业场所的显著位置,并妥善存放、保管许可证副本,以备查验。许可证禁止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得复印。

  第二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领取或更换许可证的金融机构,按规定收取一定费用。

  第二十九条 《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每3年更换一次。如许可证丢失或严重破损,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在全国性报纸上声明作废,并持书面检查和已刊发的登报声明向中国人民银行重新申领。

  第五章 资本金或营运资金管理

  第三十条、金融机构的货币资本金必须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入账到位。

  第三十一条 金融机构的股东资格、股东数量和股本结构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

  第三十二条 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或营运资金来源应是投资者有权支配的自有资金,不得以借入资金、债权作为资本金。

  第三十三条 金融机构设立的分支机构一律不得具有法人地位,分支机构应具有规定数额的营运资金,其营运资金由总行(总公司)从资本金或公积金中拨付,累计拨付总额不得超过总行(总公司)资本金的60%。

  第三十四条 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或营运资金必须真实、充足。

  第六章 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审查

  第三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的任职实行资格审查制度。

  第三十六条 金融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的任免或变更,应事先按金融机构审批权限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任职资格审查。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任职资格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金融机构的董事会或行政主管部门一律不得办理任免手续。

  第三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的审查方式包括:

(一)审核履历及有关材料;

(二)考察谈话;

(三)了解有关情况。

  第三十八条 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条件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

  第七章 金融机构的变更

  第三十九条 金融机构的下列变更事项,应事先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办理变更手续。

(一)增减注册资本金或营运资金数额,调整股权结构及股本方式,转让股权;

(二)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三)调整业务范围;

(四)更换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

(五)更改名称;

(六)机构分设、合并;

(七)修改章程;

(八)变更营业地址;

(九)中国人民银行认定须报经批准的其他变更事项。

  第四十条 金融机构变更事项的审批程序与权限,参照本规定第三章的有关规定办理。营业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的变更可由原审批机关授权下一级中国人民银行审批,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四十一条 金融机构变更申请的答复期为60天,逾期如未获批准,90天内不得再次提出同样的申请。

  第八章 金融机构的终止

  第四十二条 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可责令其关闭并缴销许可证。

(一)严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领取《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后90天内未开业;

(三)已丧失本规定第八条要求具备的条件;

(四)已连续停业6个月或累计停业1年;

(五)被其他金融机构收购或兼并;

(六)连续3年亏损额占资本金的10%或亏损额已占资本金的15%以上;

(七)年检不合格整改无效或连续2年年检不合格;

(八)在申请设立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或有不正当行为;

(九)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应予关闭的情况。

  第四十三条 金融机构申请歇业、破产、解散,应按其设立时的申报程序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第四十四条 金融机构的终止、被收购或兼并,破产、解散或被责令关闭,应在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的监督下依法进行清算后,缴回《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持中国人民银行通知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并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报纸上公告。

  第九章 年检与日常检查

  第四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有权随时对金融机构进行日常检查,并实行行业年度检查制度。

  对全国性金融机构的总行、总公司的年检和日常检查,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实施或授权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实施。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负责对辖区内各金融机构的年检和日常检查。

  第四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依法对金融机构行使检查职权时,应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颁发的《金融检查证》。

  第四十七条 金融机构年检及日常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设置或变更事项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二)申报材料的各项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三)资本金或营运资金是否真实、充足;

(四)是否超业务范围经营;

(五)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变更手续是否完备;

(六)是否违章、违法经营;

(七)业务经营状况是否良好;

(八)营业场所和安全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九)中国人民银行认为需要检查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八条 金融机构年检时间为每年的第一季度。金融机构在接到年检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下列文件和报表:

(一)年检报告书;

(二)资产负责表和损益表;

(三)年度决算报告;

(四)《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副本;

(五)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第四十九条 年检合格的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在其《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副本上加盖合格印章,并予以公告。

  对金融机构年检及日常检查的有关资料和结论,由中国人民银行记入该金融机构档案。

  第十章 罚则

  第五十条 凡违反本规定者,中国人民银行有权依法进行查处。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冻结其账户,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人民币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一)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的;

(二)无《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擅自经营金融业务的;

(三)伪造《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的。

  第五十二条 金融机构在设立过程中弄虚作假,有欺诈行为的,除吊销《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没收非法所得外,另处以人民币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责任人处以人民币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 金融机构在筹建期间擅自办理金融业务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并按违法金额处以万分之五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筹建资格。

  第五十四条 拒绝和阻挠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年检或日常检查的,处以人民币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予以警告、通报批评或停业整顿的处罚,同时追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五十五条 金融机构在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的资料、文件及报表中弄虚作假的,处以人民币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责令撤换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第五十六条 丢失或涂改《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的,处以人民币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通报批评或责令其停业整顿。

  第五十七条 对年检不合格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予以下列处罚:

(一)限期改正;

(二)缓办年检登记,并要求其进行整顿;

(三)建议更换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四)责令其停业整顿,并予以公告。

  以上处罚可以并处。

  第五十八条 凡违反本规定中其他规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可视情节予以下列处罚:

(一)警告;

(二)通报批评;

(三)限期纠正;

(四)没收非法所得;

(五)处以人民币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

(六)勒令停办部分业务;

(七)停业整顿;

(八)责令撤换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九)指派人员接管;

(十)冻结账户;

(十一)责令其关闭并吊销《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

  以上处罚可以并处。

  第五十九条 当事人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银行依法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和起诉,处罚决定生效。对不执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复议期间和人民法院审理期间,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停止原处罚决定的执行。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六十条 本规定由中国银行总行负责解释,修改时亦同。

  第六十一条 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备案。

  第六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在本规定施行以前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凡与本规定有抵触,一律按本规定执行。

  第六十三条 外资金融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六十四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金融机构计算机管理措施论文共11

  摘要: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何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在应用互联网时关注的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是网络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的难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途径和方式,并对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展开探讨,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资料参考。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