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景点导游词3篇 介绍佛教的导游词

时间:2022-08-03 08:54: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佛教景点导游词3篇 介绍佛教的导游词,以供参考。

佛教景点导游词3篇 介绍佛教的导游词

佛教景点导游词1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寺院的大门,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处,所以称之为“山门”,现已成为专门名词,即使是在平原也称为山门。又因门分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所以又称三门。“三门殿”为第一道殿门,过了山门就表示我们进入佛国世界了。空门两侧这两位是二王尊,“二王尊”指伽蓝守护神密迹金刚、那罗延天。他们是镇守山门的护法神,左尊开口,执杵,右尊合口,提棒,在我们民间俗称他们为“哼哈二将”。

  钟楼

  位于天王殿左(东)侧,悬有洪种。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闵公为其右胁侍。

  鼓楼

  位于天王殿右(西)侧,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蓝神关羽,关于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王殿。中间供奉的这位两耳垂肩,袒胸露肚,笑容满面的便是弥勒佛,弥勒是梵语的音译,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既定继承人。弥勒现在还是菩萨,据佛经说,他还在兜率天院中(即弥勒净土)修行,按人间的时间算要在56亿7千万年以后降生印度,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并分批超度一切众生,所以称为未来世佛。现在我们看到的“大肚弥勒”的形象是根据五代梁朝时宁波奉化契此和尚的模样塑造的。契此和尚两耳垂肩,袒胸露肚,开口常笑;但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信佛,人称布袋和尚。相传契此和尚还是个天气预报专家,只要人们看到他脚穿湿布鞋,第二天肯定是阴雨绵绵;只要他穿木展,肯定就会大旱,每次都灵验无比。贞明二年(916年),契此和尚在岳林寺口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然后圆寂。这时人们才醒悟其为弥勒的化身。于是把他的肉身于岳林寺西二里安葬,并起名为“弥勒庵“。此后,遂按他的模样塑成”弥勒菩萨,放在天王殿正中,受人膜拜。旁边这副便是为弥勒佛量身撰写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楹联,来描绘其皆大欢喜的形象。相传其道场在宁波雪窦山(雪窦寺)。

  大殿左右两边护法神将分别是哪几位呢?不用我说大家也看得出来他们是“四大天王”,佛经称,世界的中心为须弥山,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现代佛教界也有人认为指四个星球),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即我们所居住的世界)、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四大天王住须弥山山腰的犍陀罗山,其任务是各护一方天下,故又称“护世四天王”。我们近左手边的一位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碧玉琵琶(他原为印度乐神,表明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远左手边的一位是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青光宝剑(保护佛法不受侵犯);远右手边的一位是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穿甲胄,手缠龙或蛇(用索捉不信佛的人,使其皈依佛教),有的另一只手持宝球(取龙戏球之意);近右手边的一位是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众生,他原为印度财神)。在我们民间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吉庆的说法:四天王各执一种法器,宝剑因为有剑锋,取意为风;琵琶因为有弦,不能紧也不能送,取其调;宝伞可以遮雨,取其雨;龙蛇有头,取其顺;所以它们连起来就是象征着风调雨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四大天王站立的姿势。可能有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了他们四位的一条腿都是抬着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说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了,相传当年他在庙里作和尚的时候,有一天打扫天王殿,天王塑像的脚下有许多落叶,不便清扫于是他非常

  生气的命令四大天王把脚都抬起来让他打扫,四大天王一听只好乖乖的把脚抬了起来,毕竟朱元璋是真龙天子。可朱元璋扫完地就走了,忘了让四大天王把脚放下,所以直到今天他们四位的脚还一直抬着呢。

  弥勒佛背后这位少年武将形象的便是寺庙里的另一位护法神韦驮,又称韦驮将军。韦驮原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将之首,也是四大天王三十二将中的首将,生而聪慧,早离尘欲,修清净梵行童真之业,所以韦驮虽体格魁梧,却面如童子.韦驮受到佛祖的亲自指派,让他管理东西南三大洲的一切护法事宜,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所以称他为“三洲感应”(在佛经上称北俱卢洲人不信佛教)。相传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而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人不备突然窃去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最后夺回舍利。现在他也是面朝大雄宝殿保护着整个寺庙的安全。韦驮手里拿的法器为金刚杵,如果他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则表明该寺是允许外来僧人在此吃住的接待寺;如果把金刚杵杵在地上,则表明该寺是不接待外来僧人的非接待寺。为什么通常将韦驮供奉在大肚弥勒像的背后呢?传说他俩原来分别是两个庙的当家和尚,弥勒笑口常开,热情好客,他的庙里香火鼎盛,韦驮恰恰相反,一天到晚板着脸,香客不敢进庙,因此他的庙冷冷清清,后来佛祖就让他俩共管庙宇,取长补短,将寺庙管理得井井有条.

  东西配殿

  大雄宝殿两侧常有东西配殿,其供奉对象随教派不同而有变化,有设“三圣殿”(供奉西方三圣)的,有设“祖师殿”(多为禅宗寺庙,供奉达摩祖师),有设“伽蓝殿”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伽蓝殿,伽蓝是僧伽蓝摩的简称,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的通称,另外也指佛教的护法神。在古印度伽蓝神有18位之多,地位相当于寺院的土地神。伽蓝殿里通常供奉的是伽蓝神关羽,关羽是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传说关羽被杀后托梦给湖北当阳玉泉寺普净大师:“还我头来,还我头来”大师点化说,你过五关斩六将,这些人的头向谁去讨还?关羽顿然觉悟,皈依佛门,成了伽蓝神。两边是他的左右胁侍关平、周仓。

  出了天王殿我们现在所到的便是寺庙的正殿——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大雄,是大智慧,大无畏的意思,是对佛祖的尊称。大雄宝殿就是供奉佛祖的地方。

  三身佛

  据天台宗说法,佛(释迦牟尼)有三身,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报身佛卢舍那佛,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应身佛(又称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来到众生之中,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特指释迦牟尼之生身。

  供奉方位:

  释迦牟尼佛 毗卢遮那佛 卢舍那佛

(应身佛) (法身佛) (报身佛)

  或

  卢舍那佛 毗卢遮那佛 释迦牟尼佛

(报身佛) (法身佛) (应身佛)

  释迦牟尼,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是尊称,他的原名姓乔答摩名悉达多,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65——486年,与中国的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大约同时。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其母为摩耶夫人。但是,摩耶夫人一直没有生孕,忽然有一天,摩耶夫人夜里梦到一位仙人乘六牙白象,口含白莲花,降入自己腹中,第二天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按照当时古印度的习俗,第一胎必须要回娘家生产。当四月初八

  摩耶夫人,刚好走到蓝毗尼花园时,见园中一株无忧树,枝繁叶茂,芬芳可爱,于是伸手去采摘,忽然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肋下诞生。释迦牟尼,东西南北各行七步,脚踏之处,步步生出七宝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高声唱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天上九龙降下香雨沐浴太子。此日,被后人称为佛诞日,又叫“浴佛节”每年的这一天寺庙都会举行法会,以各种名香浸水灌洗佛像。我国傣族和东南亚各国的泼水节即由“浴佛节”发展而来。

  释迦牟尼长大之后,深感自己国家夹在强国之间,朝不保夕,处境险恶;又眼见社会现实的残酷无情,人们生老病死的种.种苦难,企图找到解脱之道。有一天,他出东门遇老人,出南门遇病人,出西门遇死人,出北门遇比丘。比丘告诉他:不受生老病死之苦即是比丘。于是,释迦牟尼29岁时毅然放弃了舒适的宫廷生活,离家苦修。当他35岁时,发现苦行并不能达到解脱之路,于是他来到菩提迦耶一株菩提树下静思人生的真谛,而且发誓:不能感悟,誓不离座。终于,一天夜里,释迦牟尼禅思之时目睹流星划过夜空,他的前世今生来世在他眼前一逝而过,释迦牟尼豁然觉悟,悟出了世界、人生的真谛。

  此后,佛祖来到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侨等五人第一次“转法轮”。从此,开始了他45年的传教生涯。当他80岁,行至拘尸那迦忽然病重,于是他来到城外的裟罗林两棵菩提树下,右肋而卧,到了深夜从容安详的涅磐了。

  佛祖诞生地蓝毗尼花园,得道地菩提迦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磐地拘尸那迦,也被称为佛教四大圣迹。

  据传,释迦牟尼还是孩童时,一天见一位姑娘拿着一些青莲花,于是就买了五枝送给了燃灯佛。这就是借花献佛的来历,一次,跟燃灯佛出行,地面泥泞,他就脱下衣服铺在地上,还把头发也铺上,请佛走过。燃灯佛,就授记说“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

  汉地佛教把这一天定为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这一天寺庙会用“佛粥”——七宝五味粥“供佛”。民间也受佛教寺庙的影响,形成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的习俗。

  三方佛(横三世佛)

  根据空间区域承包管辖范围佛又分三方佛,三方佛体现的是净土信仰。佛教称世界有秽土(凡人所居)和净土(圣人所居佛国)之分,每个世界有一佛二菩萨负责教化。世界共有十方净土,但最著名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和上方的弥勒净土。中国佛徒大多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供奉方位:

  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 药师佛

  西方极乐世界教主 娑婆世界教主 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

  正中这位为娑婆世界(即我们人类现住“秽土”,“娑婆”为“堪忍”之义)教主释迦牟尼佛,其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其右胁侍为普贤菩萨,合称“释家三尊”。

  释家三尊:

  普贤菩萨 释迦牟尼佛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菩萨,意译为“妙德”、“妙吉祥”。手持宝剑(或宝卷),身骑狮子,代表的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人称大智菩萨。相传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佛门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但是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个话对照起来看好像非常矛盾!其实慈悲、方便是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溺爱。感情用事,不思后果,那就是祸害。文殊菩萨,就是教育我们要学习开发自己的智慧,为人处世,善巧方便,得当适宜。

  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大象(表示六度),人称大行菩萨。相传其道场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代表的是实践,我们穿衣吃饭、学习工作、待人接物,应该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其中,普贤菩萨就是告诉我们学习知行合一、解行相应。

  释迦牟尼佛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其左胁侍为日光菩萨,其右胁侍为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或称“药师三尊”。

  东方三圣:

  月光菩萨 药师佛 日光菩萨

  释迦牟尼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称“(阿)弥陀三尊”。

  西方三圣:

  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也称为观自在、光世音等。为避唐太守李世民讳,故又称观音。其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因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人称大悲菩萨,相传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慈就是使他人快乐,悲就是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慈悲一切、怜悯一切、救护一切众生,就是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代表的意思就是长养自己的慈悲心,利益他人,造福社会。因为,害人就是害己,助人就是助己,爱护他人,才是真爱自己。

  据《观无量寿佛》载,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趋’)得无上力”,因此称为大势至菩萨。他头顶宝瓶内存智慧光,让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众生解脱血火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相传其道场在江苏南通的狼山。

  大殿周围这些是罗汉,在大乘佛教里,根据修行的果位分为三个阶段:最高为佛,是佛教里的最高统治阶层;第二等就是菩萨,他们的职责就是作为佛的助手,用佛的教义、宗旨解救芸芸众生,将他们度脱到极乐世界,常见的就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第三等就是这些罗汉们,他们的任务就是在世间负责流通佛法,一般有十六罗汉或者十八罗汉之说。

  佛像后面这组塑像为《海岛观音图》,群塑分为上中下三层:

  最上层是释迦牟尼的“饿佛像”,描绘的是他尚未成佛时在尼连禅河畔雪山苦修的情形。当时他已经饿的骨瘦如柴,他的诚心终于感动了天地生灵,麋鹿为他献乳,白猿为他献桃。(这也是为什么和尚不能吃荤但能喝奶的缘故)另外还有诸天、菩萨的画像。

  中间一层,为地藏菩萨。他是新罗国的王子,名叫金乔觉,在中国的九华山修行得道.地藏菩萨曾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他誓志在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弥勒菩萨成佛前的56亿7千万年间,度尽六道众生,拯救诸方苦难,直到地狱撤空,自己才愿升级成佛,所以人称大愿菩萨。

  下层中间便是海岛观音,传说她能“救苦难众生”观音手拿净瓶,柳枝,净水可以普渡众生,脱离苦海到极乐世界的彼岸去。她脚下踩的是鳌鱼,鳌鱼是传说中的海中之王,眼睛眨一眨,尾巴摇一摇,都可能引起山崩海啸、洪水地震,只有观音才能收服鳌鱼,独占鳌头。

  海岛观音左右两边分别是善财童子和龙女。善财童子:他是福城长者五百童子之首。他出生的时候,有种.种珍宝涌现,所以取名“善财”。文殊菩萨路过福生城,看出善财有慧根,就指点他去南游110城,拜访53个善知识,最后将会遇到普贤菩萨,得成正果。当善财童子“第27参”遇到观音菩萨时,得道正果。于是,做了观音菩萨的胁侍。

  龙女:她是二十诸天之一婆竭罗王的女儿,自幼聪明异常,八岁的时候已经智慧通达,善根成熟。她常听文殊菩萨讲说《法华经》,就在法华会上,当众得成了正果。

  在这里还特别介绍两位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看左上方,那位侧着身手拿破扇子挡住脸的就是济公和尚。他是南宋时杭州人,俗名李心远,他在灵隐寺出家,法号道济,是高僧瞎堂法师的徒弟,后来到净慈寺作为记僧,最后圆寂在虎跑寺。他惩暴恶,护贫弱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历来视为罗汉的化身,但是他去罗汉堂报到的时候迟到了,再加上辈分不高,所以只好让他坐在梁上了。再瞧右臂中间,手执扫帚,身黑如墨的就是疯僧。相传当年秦桧害死岳飞后,也到灵隐寺求签,这位疯僧就用破扫帚照着秦桧没头没脑地扫去,扫得秦桧失魂而逃。人们对这位伸张正义的疯僧非常敬佩,就在群塑中加一个席位,让他享受人间香火。

  我们按照佛教的级别:佛——菩萨——罗汉从上到下的顺序看,最下面这两个持宝珠和金链的罗汉便是降龙和伏虎罗汉了

佛教景点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莲花佛国——九华山旅游!我是大家此次旅行的导游,我叫王萍,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下面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九华山的概况。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安徽“两山一湖”黄金旅游区的主要景区,这里景色秀丽,古刹林立,与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并称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九华山原来并不叫九华山,在唐朝的时候叫做九子山,因为九华山山峰秀丽,高出云层的山峰有九座,因此九座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两次到过此地,先后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佳句,九华山因此而得名,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九华山宗教活动历史悠久,道教最先在九华山发展,佛教更加兴盛。在唐开元年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最后选在我们的九华山修行。夜间露宿在山上的山洞里,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饿了就吃山上的野生植物。最后在他99岁的时候圆寂。佛教界认为他生前苦修,圆寂后与佛经里所记载的地藏菩萨相合,尊为地藏菩萨应化,因他在未出家的时候姓金,因此又称为金地藏。九华山也就自此被辟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唐代后,九华山佛教声明渐著,经过历朝历代的修葺,到清代全山寺院已经有150多座了,只园寺、东崖寺、百岁宫、甘露寺四大丛林,香火之盛甲天下。

  下面我们首先进入的是九华街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门坊。它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筑。横额上镌刻着康熙皇帝御书的“九华胜境”四个大字。中门两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狮。门仿端庄典雅,过了门坊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修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踏上这座古桥,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大家看,过了桥正面就是只园寺的大殿。只园寺是国家重点寺院,规模是九华山四大丛林里最大的了,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讲堂和藏经楼等十余座单体建筑组成,是典型的组合式建筑,它的山门偏离了大殿中轴线,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啊,歪置山门是颇有讲究的,一来是为了辟邪,二来是门向朝着开山祖寺化城寺。大雄宝殿琉璃碧瓦,飞檐翘角,地位十分突出。在寺庙的前院墙上有一条石刻,上面“泰山石敢当”5个大字十分醒目,大家来猜猜这是做什么用的?其实这个是只园寺独有的,是用来辟邪镇妖的。

  进入山门,就是灵官殿,进门登殿,只见神龛里站立着的却是赤面红须、双目圆睁、高举铁鞭的王灵官。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神,怎么到此护起佛法了呢?原来传说佛教的护法韦驮犯了“杀生”的错误,被地藏菩萨“解聘”,让王灵官顶了班,这反映了佛道“合作”的.天王殿意思,在全国恐怕是仅此一处了。

  从灵官殿过一小庭院,有一座亭阁式的方形重檐殿堂,歇山顶,内供四大天王像,称天王殿。中间龛内端坐着“笑口常开,大肚包容”的弥勒佛。“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行”,是他的两句偈语。两侧为四座天王塑像。

  灵官殿和天王殿在同一台基上,而再高一层的台基上则筑有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正面立着高约12米的三世佛,座下是碧绿莲花座,下有须弥座(又叫金刚台),雕刻精细。供桌正面横刻着“唐僧取经”故事的大面浮雕。佛像前,为主持法会的和尚礼佛跑拜处。

  好,游完只园寺,我们现在来到的便是九华街的中心位置,大家看到的便是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了。佛经有”指地化城”之说。化城寺位于九华山化城峰西南,化城盆地中心,因此得名化城寺。化城寺历史悠久,它修建于晋代,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00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古寺历经兴废,在岁月长河中依然耸立。现存四进民居式殿宇,前三进为清代建筑:一进灵官殿,二进天王殿,三进大雄宝殿。二、三进之间有一巨大四落水天井,意为”四水归明堂”。大雄宝殿全木窗门,门楣上刻有冰纹窗棂。顶中大藻井”九龙盘珠”浮雕为艺术珍品。四进藏经楼为九华山惟一明代建筑,近期按原貌修复。化城寺依地形渐次升高,结构严谨,古朴典雅,基本保存了开山祖寺原有风貌。

  化城寺石阶下有宋代石狮一对,一雌一雄,古拙浑厚。前有放生池,月牙形,据传是金地藏率众徒修建化城寺时开挖的,既为寺院防火,,又为僧侣和香客放生之用。池前是平整、开阔的化城广场,广场中有一用石条垒成的”娘娘塔”基,是纪念金地藏母亲的。据传金地藏母亲得知金地藏卓锡九华后,万里跋涉来山寻儿回归,长时间思儿心切,加之一路风霜,眼睛快要失明。金地藏用广场边一口井中泉水为母洗眼,治好了母亲眼疾,此井后人称”明眼泉”。金地藏用心侍候母亲,并向她细说佛教因缘,母被感悟,终于留山助儿护佛,后人在广场建塔纪念,称”娘娘塔”。但是,九华山也有人称”娘娘塔”是纪念金地藏出家前的妻子的。不论是母亲还是妻子,”娘娘塔”的传说都是美丽的。

  好了,我们九华山的游览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各位对小王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为大家服务,祝大家一路顺风!谢谢!

佛教景点导游词3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隋唐时代达到鼎盛,其间,大体经历了佛教经典在中国大量传播、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融合以及建立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在这几个阶段,都显示出由山西出家的著名高僧的历史贡献,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法显、慧远、昙鸾等几位高僧。

  法显是东晋时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和旅行家。俗姓龚,平阳武阳(今临汾市西南)人,平民出身。他的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折,父母唯恐他不能成人,在三岁时就送他到佛寺当了沙弥(小和尚),希冀依靠“神佛”的保拓,免除夭折之难。法显从小对佛很虔诚,20岁时受了“大戒”,信仰更加坚定,行为更加严谨,众僧称誉他“志行明敏,仪轨整肃”(《高僧传·法显传》)。

  法显生于南北分裂、社会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佛教在北方广泛流行。当时,北方地区先后建立起众多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与汉民族隔阂很深,尤其是在思想信仰上,汉族信奉儒家教义,认为“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祠奉”;他们则主张“佛是戎神,所应兼奉”(见《晋书·佛图澄传》),把佛看作是自己民族的宗教。因此,为了从思想上统治汉族广大民众,他们大力宣扬佛教,政治上扶植佛教发展。如石勒建立的后赵国百姓,在印度高僧佛图澄的宣传下,“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见《晋书·佛图澄传》)。但是,佛教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不少混乱。主要是僧人受统治者支持享有特权,于是“真伪混淆,多生愆过”(见《晋书·佛图澄传》),出现大量不法行为,引起民众不满,严重削弱了佛教;同时,佛教自身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戒律也很不健全,当时虽有不少西域僧人翻译的佛经在中国流传,但很不系统,且多是口授相传,辗转流行,不免讹误增损,而戒律的翻译又极为缺乏。戒律的松弛和僧人特权的加大,更造成佛教界的混乱。

  这种状况,对于正直笃信的法显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为了保卫佛教的纯洁性,以利于佛教的发展,他决心西行印度,到佛教发源地找回完整的戒律,由此建立一套维持僧众团体及僧众个人的规章制度,作为佛教团体和个人的行为准则。于是,东晋隆安三年( 399),法显与同学数人从长安出发,“至天竺寻求戒律”(法显《佛国记》,又名《法显传》),登上了西向印度取经的征途。

  法显从长安出发时已是65岁高龄,他们一行数人,西经戈壁,越葱岭,周游天竺,后经印度洋到山东半岛登陆,最后回到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在外历时20__年,历经30多个国家,包括今日我国的西北和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南海、东南沿海等地,归来时已是80岁老人。他是当时中国走得最远的人,“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至此”(《佛国记》)。

  法显在印度刻苦勤学掌握了梵文梵语,把大量口传佛典记录下来带回中国,归来后,又亲自译成汉文,从此,中国内地佛经结束了西域的中转,直接沟通了东方的两个文明发源地,中国佛教更系统地发展起来了。同时,法显撰写的《佛国记》不仅是一部佛教典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我国最早记录中亚、印度、南洋各国历史、地理、科学、艺术和文化的伟大旅游撰著。唐代高僧义净指出:“自古神州大地,轻生殉法之宾。(法)显法师则创辟荒途,(玄)奘法师乃中开正路。”(转引自靳生禾:《旅行家法显》,第19页)就是说,法显是我国西天取经的开山大师,唐代玄奘进一步开拓了取经道路;而且,法显的《佛国记》也可以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相与媲美。

  由山西出家的另一位著名高僧慧远,在使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方面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慧远也是东晋时高僧,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宁武县附近)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高僧传·慧远传》)。说明慧远少年时代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对当时流行的道家老、庄思想也很精通,但还未形成确定的志向。东晋永和十年( 354),慧远21岁,深慕江东范宣子,便偕同其弟一道“欲渡江东”,拜师从学,因北方战乱,道路不通,未能如愿。这时,正值高僧道安在太行恒山(今河北省阜平县北)立寺传教,“声甚著闻”,他又与其弟“遂往归之”。听了道安讲经说法后,十分敬佩,惊叹说:“真吾师也!”认为以前十分喜爱的“儒道九流,皆糠比耳”,毅然与其弟削发出家于道安门下。“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精思讽持,以夜继昼”,深为道安赏识, 24岁便开讲佛经(见《高僧传·慧远传》)。从此,终生皈依佛门,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东晋太元六年( 381),48岁的慧远来到庐山,深感“庐峰清静,足以息心”,便在这幽静秀丽的庐山定居下来,开始了他富有特色的传教生涯,从此足不出山,直至83岁逝世(见《出三藏记集·慧远传》)。慧远在庐山的活动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是著书立说,阐释佛理,宣扬佛法。他一生“所著论、序、铭、赞、诗、书,集为十卷,五十余篇”(《高僧传·慧远传》),绝大多数作于庐山。通过著书立说,形成了他的以佛教义理为核心,又广泛吸收儒、道各家学说的中国化的佛教思想。他明确主张“内外之道,可合而明”(《沙门不敬王者论》),儒、释、道三教思想可以融合一体。在东晋,一再发生过关于沙门(佛门)该不该礼敬帝王的争论,其实质也就是佛教与中国传统礼教的关系或者说佛教在中国是否合法的争论。为此,他写下了《答桓大尉书》、《沙门不敬王者论》等名篇,一方面主张在家信徒(居士)必须遵从世俗,礼敬君亲,尽忠尽孝;另一方面,出家僧人又必须保持佛门的独立性,不礼敬君亲,无所谓忠孝。他指出,从表面看,沙门不敬君亲是“内乖天底之情”,“外阙奉主之恭”,违反了封建礼教,但这样可以使沙门以其高尚其志的榜样影响民众,从根本上维护了统治者的最高利益。总之,“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沙门不敬王者论》)。佛教信仰与封建礼教不过是殊途同归,终极目的是一致的。这样,慧远通过融合儒、释、道思想,从理论上阐明了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致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关于沙门是否礼敬王者的争论,而且也保证了佛教在中国的合法地位,从而在佛教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开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慧远在庐山的又一主要活动是建立僧团,壮大佛教势力。他培养组织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庐山僧团及居士群,从而使庐山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的两大中心之一。另一个中心是印度僧人鸠摩罗什所在的长安,是主要的译经中心;慧远在庐山除译经传法之外,则努力使佛教中国化。同时,僧团周围还有以上层社会名流为主体的居士群,它是慧远与世俗世界联系的纽带,既能沟通上层统治阶级,又避免了僧侣奔走官府而引起人们的厌恶心理,也有效地壮大了佛教的势力。

  慧远的另一主要活动是广泛接触社会,扩大佛教影响。他居于庐山30余年,虽然“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高僧传·慧远传》),但并没有绝离尘世,而是不分华夷南北,朝野顺逆,皆与交往,对谁也不亲不疏。从地方官员到朝廷重臣,从著名文学家、道土到农民起义军首领。举凡来访者,无不广泛结交。而且,居于统治阶层的上层人物,大多数是主动与慧远结交的。慧远以其超然出世的态度,周旋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之间,并赢得双方的尊重,这样不但扩大了佛教对社会的影响,而且通过广泛接触上层人物,也使佛教进一步获得了统治者的支持。

  与此同时,慧远还从理论上结合道家“以无为本”的出世主义,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并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命运主宰权从天、上帝、鬼神手中夺回,交给每个人的“心’,引导人们从主体自身内部加强修养,积德行善,提倡通过念佛投生西方净土,从而对中国佛教净土宗思想的产生起了先导作用,也因此,唐宋以后的一些净土宗僧人尊奉慧远为中国净土宗初祖。

  继法显、慧远之后,由山西出家的又一位著名高僧是昙鸾,他对中国净土宗的形成起了直接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净土宗的实际开创者。“北方大宏净土念佛之业者,实为北魏之昙鸾,故常推为净土教之初祖”(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

  昙鸾是北魏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他“家近五台山,闻其神迹灵怪,幼即往寻之,便出家”(《续高僧传·昙鸾传》),可见他是在幼年时代怀着对佛教的神奇向往而出家为僧的。出家之后,“广读经籍,尤研四论与佛性”(《续高僧传·昙鸾传》)。一方面广读博览佛教经书和儒道典籍,同时更深入钻研鸠摩罗什所译的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四种基本著作《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大智度论》和有关佛性的学说。

  昙鸾于南朝梁大通元年( 527)来到建康(今南京市),曾与梁武帝谈论佛性,很受梁武帝赞许。后又拜见著名道土陶弘景,陶弘景授予他《仙经》十卷,他便准备携经返回北魏故地,从事修行;但在途经洛阳时遇到印度名僧菩提流支,便问:“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意思是佛经中有没有胜过道教的长生不老之法。菩提流支很不高兴地“唾地相斥”回答他:道教哪配与佛教相比?靠道教的《仙经》是不能摆脱生死轮回,达到长生不老的。随之即把佛教的《观无量寿经》授予他,说:“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说明长生不如解脱的道理,引导他信仰净土(见《续高僧传·昙鸾传》),这使昙鸾深受教益,当场把《仙经》烧掉,此后他便主要传播净土信仰了。

  昙鸾回到故地后,大力弘扬净土念佛,民众纷纷皈依,名声大振。北魏分裂后,东魏开国君主孝静帝对他十分崇敬,尊称他为“神昙”,并下敕令要他住持并州大寺。他后来又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今属交城县),在这里讲经授徒。从此,玄中寺成为传播净土信仰的重要中心。到唐代,昙鸾的再传弟子、山西文水人道绰继续在玄中寺传道;后来,道绰的弟子善导来到长安,建立起了完备的净土宗派,使净土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极盛时期。

  净土宗在印度佛教中也没有形成宗派,却在中国得到发展并连绵不绝地流传了下来,主要是因为它的教义和修行方法简便易行,得到平民大众的信奉,所以如同禅宗一样,称得上是真正中国化了的佛教。净土宗的发展,与山西地区和由山西出家的高僧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它是由慧远开创、昙鸾奠基、道绰与善导完成的,主要是在山西大地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昙鸾在净土宗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净土宗在唐代正式形成后,进而传入了日本,日本僧人“依据善导一师开创净土宗”(日·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使净土教在日本得到广泛流传,成为日本众多佛教宗派中的一个重要宗派,也因此,日本的净土宗一直尊奉昙鸾、道绰、善导为净土三祖师,尊奉玄中寺为净土宗开山祖庭。历代日本净土名僧,多来玄中寺朝拜,视为“圣地”,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桥梁作用。

  以上,从法显、慧远到昙鸾使我们看到,由山西出家的佛教高僧大多集中在十六国北朝时期,这个现象很值得重视。十六国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一个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山西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而再度成为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及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炉;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繁荣期,山西在这个时期一直处于北方民族统治之下,这些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统治汉族人民,在不断学习吸取汉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大力宣扬和扶持佛教文化发展,这就为山西出现为数众多的佛教高僧,以及佛教文化能够在山西获得比较高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特定的和相当有利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史文化氛围。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山西佛教文化之所以格外光辉夺目的基本原因了。

  同时,山西地区不仅佛教思想比较活跃,在传播和发展中国佛教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山西也是佛教文物、艺术的宝库,是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如五台山位居佛教四大圣地之首;玄中寺为中日净土宗摇篮;云冈石窟文化可与敦煌媲美;广胜寺稀世罕见的金版藏经《赵城金藏》为当今整理出版《大藏经》的主要底本;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斑斓多姿的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等。这些说明,山西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