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议论文7篇 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几点作文观点

时间:2022-07-27 08:02: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议论文7篇 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几点作文观点,供大家阅读。

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议论文7篇 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几点作文观点

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议论文1

  咦?前面马路旁来去匆匆的人们怎么停下来了?他们在指点什么?议论什么?我钻进去一看,哦!原来有一位老大爷正躺在地上呢。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背着书包去上学。一位拎着好多菜的爷爷摔倒在了马路上。马路上过往的汽车、自行车、电动车很多,有的觉得有兴趣,停下过来凑热闹;有开汽车的,到旁边降下窗户看了看,又开走了;有的连看都不看一眼就一走了之了。这些人难道看不见这位老爷爷倒在地上了吗?难道就不能弯弯腰,伸手把那位老爷爷扶起来吗?我摇摇头,叹了口气,便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那位爷爷身旁。当我正要扶起那位爷爷时,身旁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位阿姨,她告诫我:“小姑娘,你千万别扶,你一扶,他有可能就讹上你了!”我愣了一下,脑海里浮现出爸爸曾经说过的一件事:一位青年发现一位爷爷昏倒在地上,于是拨打了110,最后家属偏说是那位青年撞的……”可我又想起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我左右为难,不知所措,前思后想,我选择帮助老爷爷,还是选择离开?

  老爷爷已经动弹不得啦!我想把老爷爷扶到大树旁,可我力气太小,试了两次都没成功,这时走来一位强壮的叔叔和我把爷爷扶到大树旁,然后拿出手机给120急救打了电话,救护车几分钟就到了,经医生的抢救,老爷爷已经没有了危险,医生摸了摸我的头,笑眯眯地对我和叔叔说:“谢谢你们及时拨打了120,不然,这位老人可就有生命危险了!”

  我听后既开心又感慨:天啊!如果我也像路上的那些人一样,不扶老爷爷的话,那这个世界岂不就又少了一个生命!

  现在的社会是怎么了?难道帮助别人就这么难吗?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这样,那这个世界就不敢想象!

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议论文2

  老人摔倒了,是扶还是不扶?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也莫过于此。很多人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说扶,有人说不扶,我看到的一个故事,让我心里有了自己的答案。

  那是一个黄昏,太阳正踏着沉重的步子一寸一寸落下山去,天边残留着一抹紫红色的晚霞,异常的美丽。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哼着小曲,慢吞吞地向家里走去。走过一个路口,看到前面的人行道上躺着一个老人。满头的白发,枯瘦的身躯。老人用手肘支撑着身体。那时刚刚立春不久,傍晚的空气凉如水,老人只穿了一件外套,躺在冰凉的人行道上。我在犹豫着,脑海里不停的想着一则报道:三个小孩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却遭到碰瓷。扶?还是不扶?我站在街口,看着路对面的老人。老人用哀求的目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渴望谁能过来扶他一把。一些人看到了老人,停下来,像我一样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走开了。正在我鼓起勇气,准备走过去时,老人的身边多了一个红色的身影。我定睛一看,是一个不过六、七岁的小女孩,她背着小书包,脖子上系着鲜艳的红领巾。女孩蹲下身,费力地扶起老人,老人只是坐了起来,小女孩却没有力气了。这时,一旁卖菜的农民大叔看到了,忙跑过来扶起老人。小女孩看着老人被搀扶着慢慢向前走,就放心的跑开了。我呆呆的站在那里,小女孩跑远了,我才回过神来,离开了。我看着胸前得红领巾在风中飘动,不由的为自己害臊起来。

  这件事情过去了好久,每每想起总会万分后悔。一个小女孩都知道帮助别人,我为什么不能?

  中国人口众多,历史文明久远,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却扶不起一个摔倒的老人,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在我们周围总是有这样的报道:某人见义勇为却反遭恩将仇报,助人为乐却惹祸上身。这不仅是当事人也使得我们寒心,大家心里都有个疑问,中国的传统美德到底去哪里了?大家还记得有一则报道,说是三个孩子扶起一个摔倒的老人反遭到碰瓷事情吗?孩子,天真可爱,不懂人情世故,用自己满心的热情,伸出援助之手,却遭到这样的回报,心灵受到这样的伤害,和大人一样,再遇到这种事情只会躲得远远的。这种事一再的发生,就会慢慢磨掉人们的爱心、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知道乐于助人,被帮助要懂得说声“谢谢”,而扶起摔倒的的老人是多么举手之劳的事,只要你伸出双手去帮助别人,总有人会为你喝彩。

  你要问我会怎么做,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如果看到别人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去帮助他们,不管结果怎么样。因为,这个是发自内心的,小小的善举,汇聚起来就是强大的力量。

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议论文3

  不久前,在街头看到的一幕,深深地感动了我。近几年来,媒体报道了多起老人讹人的事件:扶起摔倒老人反而被讹诈的事频发,让很多成年人宁愿冷眼旁观也不敢施以援手,还有的人即使上前帮助也要找认证或是用手机录下凭证,以备不时之需。

  但即便是这样,也挡不住一些乐于助人者的热情。我在大街上走着,看到一辆车子没有来得及刹车,撞倒了一个老人,我目睹了整个过程。当时的目击者很少,看到的都离开了现场。事发后,许多群众都围在那儿议论纷纷。“肯定是碰瓷的!”“不像啊,你看他穿得那么好。”“这都是干这行的新装备呀!”……总之,都是些讽刺的话。过了许久,也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去扶,我也没有勇气。这时,过来一个年轻的阿姨她大步上前。边上的人都劝她不要去,但她依然果断地去扶老人。这位阿姨问老人:“你还好吗?”老人痛苦地说“帮我叫救护车……”后来,老人被医生接走了。

  阿姨这种难得的勇气感动了我。

  不要把世界想象得那么糟糕。其实,很多人都是无辜的。当时的情况很危急,迟一秒救助就多一分危险。我可以从旁观者的对话中听出,并不是所有人都误会老人,但就是没有勇气上前扶。如果没有这位阿姨,老人真不知道会怎样。正因为她的勇敢,让我们看到了人善良的一面。

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议论文4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男孩与他的妈妈漫步在小区的小巷子里。阳光透过树叶,暖暖的洒在男孩和她妈妈的身体上。

  突然,前面传来了哇哇的大哭声,男孩和妈妈顺着声音向前走去,看见了一个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的女孩。仔细一看,原来是被石子绊了一跤,腿被擦破了,看上去红红的一片,伤势非常严重。小女孩儿就一直在那儿哭啊,哭啊,哭的喉咙都哑了,旁边有许多人都在围观,可却无一人扶女孩站起来。

  男孩儿多么想去扶女孩啊,他快步的向前走去,正要碰到女孩时,他感觉有一只手把他向后拽,原来是他的妈妈。男孩儿的妈妈一把将男孩儿拉到自己身边,快步的离开了人群。妈妈头也不回的说:“别管,别人会以为是你撞倒的……”男孩儿却还迷惑不解,听了妈妈的话,他也只好嗯了一声。

  母子俩继续向前走。妈妈似乎没有看路,一个没有窨井盖的下水道就在她面前,她一个不小心掉进去了,她大声呼救,希望有人救她,儿子在一旁,不但没有大声呼救,竟然自顾自的逃跑了,因为他想着:“别人会认为是我推下去的!”

  扶不扶,这个词,是近些年来大家共同的一个话题。到底扶还是不扶,扶了吧,觉得会被人诬陷,不扶呢,又觉得良心过不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任何人都应该尊老爱幼。妈妈为什么不让儿子去扶女孩呢,她害怕事情会摊到儿子的头上。其实社会也是这样,仿佛变得冷漠了。但是我觉得人们的内心并不冷漠,有许多好心人都还有一颗火热的心,他们愿意去扶,去尊老爱幼,去帮助他人。但是这社会上有太多的诬赖与碰瓷了,我想正是这样,才让人们的心变得越来越冰冷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还感受到了其实冰冷的心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妈妈教育孩子不要去扶受伤的女孩,给孩子的心里定了一个理念:有人摔倒,我一定不扶!所以才导致了儿子看到妈妈落进下水道,但还不救的悲剧。

  我希望世界多一些温暖,不要再让扶不扶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即使行善面临风险,甚至不能立刻得到他人的理解,也不应该放弃自己正确的道德观,不能忘记中华的传统美德,因为如果不扶,我们会失去更多!

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议论文5

  今天,老师一走入教室就说“我们今天要进行一个讨论:老人摔 倒 扶不扶?”顷刻间教室里乱成了一团,有点同学说:“不扶”,可有点同学说:“老人摔倒了要扶起来。”就在教室混乱中,老师说:“我们一起来征求一下各位同学的意见。”

  我先站了起来说:“老人摔 倒 了一定是要扶起来的,如果是你的父母摔倒了,你难道不付吗?如果我们不扶起我们的长辈,是不是我们的良心没了,人倒了,可以再次把他(她)扶起来,可是我们中国人的良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呀!”

  我说的话似乎镇定,说服了全班人。可是……

  王小小也反驳道:“老人如果反咬一口,我们可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最后,老师说:“我们见到老人摔是一定要扶的,我们中国自古都是可以让80岁的老人进入朝堂的,为什么如今老人摔倒了竟然不扶了呢?”事来于2006年11月20日在南京发生的“彭宇案”,是说有一个叫彭宇的,他再下公交车时,一位叫徐寿兰的一位老人摔倒了,他去扶老人,可是老人说是他弄的,法院说要彭宇赔了8万元给老人,最后,经过了仔细察看,法院要老人赔200多万给彭宇。”

  我们认为老人摔倒是一定要扶的。

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议论文6

  在蛇年,扶与不扶的问题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扶吧,怕被讹钱,不扶吧,良心上过不去。而马年,2013年的老问题又延续了下去。

  正月初五,山东烟台毓西路一老人卧倒在地,过往行人却没一个敢扶。此时,一个小伙子跑过来,拨打了120并将老人扶起。而老人醒来第一句话竟是:“小伙子你怎么撞我?”幸好年轻人是交警,随身带着执法记录仪,这才得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事后老人说并不想讹人,只是不清楚自己怎么突然晕倒了,便随口问了一句。

  从“随口问了一句”可以看出这是未加思索、很自然的本能反应,不禁想问一句:这人心是怎么了?为何人与人之间都充满了不信任与警惕呢?

  当今社会,面对这样“扶不扶”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曾迟疑过。科技越来越发达,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却越来越深了。若是人心死了,那科技又有何作用呢?

  多想念以前人们友好相处的日子,那时的人们多么单纯善良啊!而如今,连别人摔倒了都没人敢扶。扶起跌倒的人,这本应是件理所当然的事呀!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倒在地上的人视而不见,也是有许多好心人愿意帮助他们的。可是,一些被扶起的人却并没有感谢帮助他们的人,而是问“你怎么撞我?”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心倒了”吧?

  人们被利益主导着,现在的社会表面光鲜靓丽,可从某一层面来讲,是十分黑暗的,一些人只要看到有利可图就不择手段地“争取”,使得多数人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太多的恐惧与防备心理。于是,人心就倒了。

  人倒了,扶起来就是了,但是人心倒了,就很难被扶起了。

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议论文7

  雨过天晴,太阳温暖着大地。淅沥的小雨洗去了昨日的灰尘,空气清新了许多,我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哼着小调,踏着轻快的步伐走着,路旁的行人来来往往。

  忽然,我捕捉到一个不和谐的镜头——那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衣服上一块块补丁尤为显眼,他穿着一双破布鞋,一瘸一拐地艰难地迈着步。

  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位老人的身上,心中提出许多疑问:他从哪里来?他的家在哪儿?他的衣着为何如此肮脏不堪?

  就在我疑惑时,那老人突然摔倒在地,地上残留的污水溅得他全身泥泞,他无助地躺在那里,发出阵阵呻吟。我“哎呀”地叫了声,连忙朝老人跑去。可我又停了下来,我的脑海中浮现一个新闻事件:一位老人被好心人扶起,却诬陷好心人,以此获得钱财;我又想着春晚上“扶不扶”小品中的场景~老人无助地躺在那里,痛苦地呻吟着。他会是新闻中那样的人吗?我踌躇不决。

  我的心里出现了两个“我”,一个说:“赶快去扶老人一把啊!那位老人多可怜!他的生活多么艰苦!如果我们见死不救,老人怎么办?”而另一个“我”却说:“不能去扶,扶了老人,老人肯定会反咬你一口,诬陷你的!看到电视中的新闻,你一定要长长心啊!”我的内心挣扎着,举棋不定。到底是扶还是不扶?此时,一个人从老人身边走过,两个人、三个人。他们对老人都熟视无睹,我有点恨自己。老人痛苦地躺在那儿,愈发可怜。不!我必须去扶他一把!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他是多么弱小,他需要别人的帮助!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老人。但是,一位年轻人已经抢先扶起了老人。

  紧接着,在这一位年轻人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好心人聚集到这里。有的跑去买来一杯水,递给老人,有的掏出了口袋里的创可贴,贴在老人磕破的伤口上~一位位好心人向老人嘘寒问暖,老人感动地热泪盈眶,他点着头,不断地道着谢:“谢谢~谢谢你们~”那几位年轻人摇着头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那一群围拢着老人的人们,搀扶着老人,就像一个人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看着他们,我的心中夹杂着一丝愧疚与莫名的感动,我愣愣地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夕阳映在老人红彤彤的脸上,映在年轻人的行动中,也映在我的心里。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