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九日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译文)

时间:2022-06-03 18:36:03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九日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译文),欢迎参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九日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译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及赏析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时在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推想。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译文】

  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

  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

  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作者背景】

  王维(701-760),唐代诗人。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人们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作铺垫。后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就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的风俗。而今,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缺憾。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

  独在异乡为异客②,

  每逢佳节倍③思亲。

  遥知④兄弟登高⑤处,

  遍插茱萸⑥少一人。

  ——唐·王维

  注释

  ①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一带。写这首诗时王维客居在长安,他的家在华山以东的山西永济。

  ②异客:在外地生活的人。

  ③倍:加倍,更加。

  ④遥知:遥远地料想到。

  ⑤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⑥茱萸(zhūyú):一种有浓香的植物,即草决明。古代风俗,重阳节时在身上佩戴这种草,可以驱邪避恶。

  解读翻译

  独自一人在外地生活,

  每到欢庆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

  大家都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17岁时写的,表达了他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写出自己举目无亲、孤独寂寞的感受。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了节日这种思念就更加深沉。“倍”字写出了思念之深、思念之重。诗的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却唯独少了我一个人。这两句是全诗感情的最高潮,诗人想象着亲人们欢聚重阳节时,一定会想起他这个游子,实际是写他一直在思念家乡,一直在想象着家里的情况。全诗语言朴实,非常感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及赏析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诗三百首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韵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评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三年级课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

  《夏日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

  三峡原文及翻译赏析

  把酒对月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