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重点归纳总结3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重点总结人教版)

时间:2022-12-04 12:19:00 工作总结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重点归纳总结3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重点总结人教版),欢迎参阅。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重点归纳总结3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重点总结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重点归纳总结1

  一、巧解汉字。

  1、杨修见曹操在新建园子的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吩咐工匠再筑围墙,将门改小,为什么?

  2、杨修见曹操在塞北送来的一盒酥的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就取匙与众人分吃了,为什么?

  二、给下面的字组词,使用、它们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褒义词 贬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顽 机

  断 盛

  三、文学常识积累:

  1、昼出耕田夜绩麻,。(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难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4、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春风花草香。,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6、美国还在向伊拉克增兵,巴格达街头的暴力事件仍是连续不断,可娱乐场所却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人们感慨地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商山早行》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温庭筠”。此诗描写诗人在山村旅店起早赶路的情景,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虽然没出现一个“早”字,但却通过“鸡鸣”、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寒霜”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精致地描绘出来了。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重点归纳总结2

  一、字词:

  1、字:恫(dòng)吓 踱(duó)步 阿(ē)谀(yú)婀(ē)娜(nuó)

  2、词:“暄”指阳光温暖,“寒暄”是指见面时说冷暖一类的应酬话。

“寒暄”不能写作“寒喧”。

  例如:“像今天真热啊,这类寒暄的话你不会说吗?”小王无奈地问。

  喧:大声说话,声音杂乱。可组词喧哗、喧闹等。

  例如:老师已经说过了,在走廊里不能大声喧哗。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你知道吗?

  1、王孟: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主要作家王维和孟浩然的并称。

  2、高岑: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的并称,两人都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3、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美国欧?亨利。

(二)、古诗词鉴赏: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王安石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2、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院内景物。

  3、后两句描写门外山水描写的是居住环境。

  4、按从近到远、从院内到院外的次序写景。

  5、小诗表达了对邻居的.赞赏、敬佩之情与诗人对这种闲适村居生活的无限向往,引人共鸣。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重点归纳总结3

  词语

  词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词语,理解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按要求给词语进生归类。

(一)、积累词语: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每篇课文后面要求说说写写的词语,都应该正确地读写及积累。

(二)、理解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

(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凝神谛听这个词,其中谛是仔细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

(2)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前一个煞是杀的意思,后一个煞是极的意思。

  一、辨析词义辨析词义的方法:

(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2)注意运用的对象。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3)注意范围的大小。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

(4)注意程度的`轻重。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二、用词造句要做到:

(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心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2)把意思表达完整。

  三、词语的归类或排列:

  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