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6篇 教学心得体会总结数学

时间:2022-11-25 02:25:00 工作总结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有关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6篇 教学心得体会总结数学,供大家赏析。

有关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6篇 教学心得体会总结数学

有关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1

  学校领导让我做一个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经验介绍,其实坐在这里,我真的是忐忑不安,经验实在谈不上,只能把这几年来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如当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并举

  在自己的学习生涯,我就偏爱数学,这份喜爱让我获得了不少荣誉。因此,我深知,要让孩子

  们学好数学,得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要喜欢上我的数学课,当然首先得先喜欢上我这个人。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于是,我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是自由的,他们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在我的眼里,错误成为探索者的骄傲,差异是同学间学习的资源。现在二(5)班的楼品成妈妈一见面,就会给我提起刚上一年级那会儿的事。这位妈妈自己是个高中老师,平时也很细心,每天都会与儿子聊学校里的事,那天她问儿子有没有受到老师表扬?儿子非常开心地说卢老师表扬了他,是因为他回答错误了。她妈妈一头雾水,便打电话询问我是否有这事?我如实地告诉她:在分析了错误原因后,我的确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扬了他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感谢他,提醒了我们其他同学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想这样一来,我们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刹那间缩短了,无意间提高了孩子们课堂上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学习中又少不了自信,有了自信,他才勇于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因此,课堂上,我努力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为他们每一次精彩的发言喝彩,为他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而赞叹,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数学学得不错,很受老师的赏识。每届一年级新生接班时,总有几个家长会跟我说发现孩子的数学可能会有问题,数学反应不够快。每当这时,我都会跟他们说:“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希望,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说他数学不行。这样的暗示只会让他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只要你认为他行,他就真的行。”当然,也有个别学习中确有困难的,那也只能是自己心中有数,而不能显露于色。

  二、两头与中间的学生齐抓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听到“抓两头促中间”或“抓中间促两头”的观点,但我努力实践着

  两头与中间的学生一起抓。

  班级里的数学学习,少不了优等生的带动,而优等生的挖掘,则需要老师的有意引领。在课堂上,我努力做一个旁听者,尽可能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一次次的阐述分析中,语言的组织更具条理化清晰化,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作业中,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一般不允许粗心的错误在他们的作业中呈现,面批时,如果发现这样的错误,我都不会指出,请他检查后再改,直至没有错误。而作业优胜的评比、免做等奖励措施的实施,自认为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优等生的促进。

  中等学生常常是被忽视的一个占班级多数学生的群体。他们既不冒尖,又不落后。其实在这些中等生里有一大部分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家长的鼓励,帮助提升到优等生的行列一点问题也没有,他们缺少的只不过是信心和机会。课堂上,尽管他们很少有精彩回答的瞬间,但我都会把重新阐述同伴发言的机会给他们,并毫不吝啬地送上一句:听得真认真,会听的孩子一定是会学习的;解题时,尽管他们拿不出最出色的解题方法,但当他们极其耐心地一个一个凑出答案时,我会再送上一句: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老师非常佩服你!

  而班中极个别的学困生,我并不强调他们在思维上的创新,更追求在基础知识上的扎实掌握。对于他们,如果等到作业错误时再给予补习,那只会花费更多时间,若是到学期结束时,那就几乎是零。所以,很多时候,在新课结束时我都不忙着布置课堂作业,而是先安排基础知识过关。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出几个题,每个孩子独立完成。目的就在于及时了解孩子课堂学习的效果。通过观察孩子解题的过程,在与他们单独的交谈中,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为学生的错误准确把脉,及时、有针对地进行补救,把孩子的这个错误抹杀在萌芽状态,不致于在其它作业时蔓延开来。而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我也习惯于给孩子们逐个单独订正,尽管两个班的作业订正会占去我们很多时间,但我一直坚持着这么做,在我看来,这样既可以给其他做对的孩子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时也能把对学困生的辅导真正落到实处。

有关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2

  上周利用三天的时间进行了期中考试,这是高一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检测,

  也是数学实行模块教学的第一次师生共同成果的检验。我任教的班级有高一二班和高一三班,也许是班主任效应,在三班上课时课堂气氛非常好,师生互动也随着课堂跌荡起伏,站在讲台上感觉每位同学的脸上洋溢着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求知欲,站在这样的课堂上体验着学生一点一滴的不断成长是一件多么喜悦的事情,当然这样的快乐相信很多老师都体验过的。在三班上课它充分满足了我的作为一名教师的骄傲。

  然而另外一个我任教的二班却是我相当的头疼的,课堂纪律是需要每节课都强调的,几乎孩子不听话,调皮的天性让他们在我的课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协调,教与学的步调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几乎在每次讲完课后都要伏案反思好半天,在反思中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自己要努力改变现状,一次一次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方面的以及我自己方面的,争取和学生在不断接触不断摩擦不断交流中达到默契,从而进入良性循环让学生和我自己的课堂效率最大化。虽然在课堂上每次都激励学生,实际上也是在激励自己别放弃,别灰心,别随心所欲。但内心的想要改善的想法在一次次的步见成效中被不断的消减甚至摧毁。

  今天终于上了一堂让我感动让我体会到久违的快乐的一堂课。我是多么的想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这段我苦恼之后的收获的喜悦。其实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总是带着一种莫名的熟悉的失落感走进二班,一如以往的讲题分析试卷,只是单独的增加了一些和前面知识的对照和形象化的说明,当然也是我对自己课堂改善的又一次没有太大意识的尝试,但当我分析每一道题与平时做的同类型的题进行联系时发现他们也渐渐萌生出了我对平时课堂没有认真听讲的悔恨,以至于每位同学的听课激情不断提升,听课状态一反以前的状态,同样这种听课状态也激励着我不失时机的不断的引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内容第一次在二班超前完成。最后的几分中的自己总结讨论时间里,我在下面转着不断有同学就错题讲解了自己的意见看法,我给其纠正并重新建立正确的阶梯思想的同时,又一次提示了自己再次改善课堂的方向和决心,因为两个月来几乎没有几位同学问过我题更别提和我交流解题思想了。看着那些在以前对数学没有兴趣甚至各科都睡觉的同学也在热情高涨的讨论请教问题时,我心中的两个月来一直困扰着我的如何重建我的课堂改善课堂的不断探索初见成效时,内心是多么的愉悦,这是一种很是想和别人分享的快乐。

  二班的状态现在已有很大改善,虽然与三班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在二班体会到的快乐是远远超过三班的。因为它见证了我两个多月来的努力,见证了一个实质性飞跃的过程,更是我和同学们共同成长的见证,也是对我自己教学管理的一种挑战与激励。

  人生感言:在我教学生涯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把每一次困难和挑战当成对自己的一次磨练一次历练一次机遇的话,相信在战胜困难的一刹那你会体验到作为一位教师能够体验到的独有的快乐和自豪感。

有关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3

  小学数学教学重难点确定和实施策略如何实施呢?下面是我个人的体会:

  一堂课上的好不好,关键看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能力的表现。

  所谓教学重点,“在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占相对重要的前提判断”,也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如果某知识点是某单元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础或有广泛应用等,即可确定它是教学重点。也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意义、法则、性质、计算方法还包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策略等。例如,一年级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一般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理解和掌握起来感觉比较困难的关键性的知识点或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问题。教学重点来自于知识本身,是由于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因而对每一个学生均是一致的。而教学难点却不同,它依赖于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实践证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的难点突破速度与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由于教学重点与难点二者形成的依据不同,所以有的教学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有的内容是教学重点但不一定是教学难点,有的内容是教学难点但不一定是教学重点。但是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由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教学中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还有很多,以上介绍的方法是针对一些知识点的教学单独使用的情况,这些方法当然也可以联合使用。总之,我们要做到在教学中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努力实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做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关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4

   10月17和18日,我参加了在成都西南交大举办的国基教育大讲堂《数的认识》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2天时间由各地优秀数学教师:吴正宪,张齐华,杨皎,许卫兵,朱国荣,陈亚明,沈洋几位大师展示高水平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针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体感觉,教师们共同的优点就是:声音有亲和力,甜美,语言精炼,教师无论是教学反思,还是回答当场提出的问题,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给予解释,有条不紊。对课标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这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一、教学收获

  1.课件制作精美,动态的较多,更形象、直观的看出是平移还是旋转。鼓励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你也可以完成这种任务,引起学生对研究数学的学习的一种责任感。

  2.张齐华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1. 整节课气氛比较活跃,老师情绪高涨,说话幽默,能感染学生,她特别享受教的过程,投入,和孩子们融为一体,让学生很放松,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杨皎老师《生活中的负数》倡导的课前预习、师生互动、自主性学习、讲了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每一环设计目的性要强,充分理解教材、预设要充分、你要放得开、收得拢〉。

  4.许卫兵《认识分数》围绕“先分后数”这一分数实质巧妙的建立起整数、分数以及小数三者之间的联系。把各种数有机的串联起来,打通了各数之间的联系。短短的一节课,抛开了一般教学对分数的浅层的认识。从数,起源于数。出发,有落脚到分数也是用来数的。

  5.吴正宪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了达成数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数的意义,整个过程,她不惜时间,充分让孩子操作,试一试,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帮助学生出不见分数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室快乐的,接纳新知是不知不觉的,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独立操作获取的,概念意义的裂解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帮助学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桥梁的工程师。

  二、自我反思

  听了两天的课,确实收获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要先有情感,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反思时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过来深入理解理论,再指导教学。在教学时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有关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5

  20xx年9月12日和16日,邹平县小学数学教学能手评选课在我校举行。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观摩了来自不同学校的10节数学优质课,每位参赛老师在课堂上各具特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总结以下几点:

  一、积极创设符合小学生行为特点的学习情境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角的认识》一课的老师,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角,教师创设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了学习当中。教师趁机让学生指一指教室里的角,学生则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在找出角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角”,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尖尖的、有两条直直的线,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位教师清晰的思路,精美的课件,简要的讲解,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小的张慧娟老师执教的是《方向与位置》,课前交流后,老师立即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老师第一次来开元小学,迷路了,分不清方向,哪位同学能帮帮老师?此设问不仅自然的引出了课题,而且调动了小学生乐于助人、好动好奇的心理,孩子们的“帮”意很浓,却掉进了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圈套”里,让孩子们一步一步走向本课的的学习目标。此种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在“助人为乐”中学到知识,不可谓不巧。由此我也认识到,教师的设问,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教学,这种设问不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课上,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或学具,通过让学生摆、画、算,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崔晓云老师执教《周长》时,教师引导四名学生在教室走一走,鼓励学生摸一摸数学课本、课桌面的周长、画一画练习本的周长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知、主动参与,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耿静老师执教的《奇妙的变化》更体现了这一点,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分数概念之后,让学生拿一张纸折一折,表示几分之几,学生兴趣盎然,在动手操作中,再一次巩固了分数的概念。不但活跃课堂气氛也加深记忆。

  三、善于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印象最深刻的是张统武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一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画面,老师设问,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此设问较简单,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来,教师接着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立即板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继续追问,你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这下可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欲望,更多的方法呈现了出来,此时的教师真正体现了做到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学生展示验算结果后,教师进一步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喜欢啊一种?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学生很快总结出了规律,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运用自己总结的规律,每位学生都感到了成功的激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学生指出了方向,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可以自主思考,也可以同桌互助;学生的思维是主动的,他在自己深入思考探究的同时更渴望和同学交流碰撞。

  当然参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是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教师设置问题太宽泛,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的意图,导致学生回答无从下手,耽误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个别教师教学设计零碎,一节课下来,让人感觉不知所云。上课的时候会拘泥于成案,生成不促。把自己的思维固定于已经事前准备好的教案,没有跳出这个思维的禁锢;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有所欠缺,点拨不到位等等。都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敲响了警钟。

  总之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老师们符合儿童心理的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巧妙的板书,精彩的教学设计,处处体现教师的匠心独具,值得我深入的学习反思。通过这次听课,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有关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6

  9月21日至23日有幸参加20xx年省“名师团送培”连云港市“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的专题培训。在开幕式时,臧雷局长的讲话让我感触很深,臧局长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对教育的认识:教育要有温度,心中装着学生;教育要有高度,眼界高,关注孩子的未来,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教育要有厚度,用人文、学科通识的知识,认识儿童的知识;教育要有韧度,教师要坚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教育要有美度,有语言美等我感触最深的是教育要有温度,作为教师要心中装着学生,想学生所想,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学好你的课,首先让学生喜欢你的人。接着聆听了金海清局长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的专题讲座,金局长的讲座精彩纷呈,让参会的教师感觉欲罢不能。金局长从核心素养的要义、深度学习的课改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他把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的关系比喻成驾校的考试,交规相当于知识,移库相当于技能,路考相当于能力,礼貌行车和安全驾驶相当于素养。这个比喻贴切的阐述了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深度的课改是指向深度的学习,是深入学科本质的学习,是触及学生心灵深度的学习,是促进学生持续建构的学习。他告诫我们:教师要想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就不能只会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

  接着听了两节示范课。戚颖老师执教的《我们身体上的尺》,在课中戚老师从几个方面体现深度教学的策略。以问题为核心,促进学生思考的过程。如,她在讲完老鼠剪了猫的胡须,猫被卡在墙洞里的故事后,说明胡须是猫身体的尺,提问:你知道我们人身上有哪些身体上的尺吗?使学生思考人身上有哪些尺。在学生应用身体上的'尺测量实际的物体后提问:你们在用身体尺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这些提问让学生加深了思考的深度。以操作为手段,让学生在动手中感悟。她在课中安排了测量自己的身体尺,测量一米有几搾、几脚、几步,实际测量。这些活动的设计体现了操作活动的深度。戚老师的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体验,既有学生个体的思考,也有学生整体的讨论、思考,把独有的知识转化为公有的知识。许冰彬老师通过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和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活动,让学生非常深刻的感受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很好的诠释了深度教学的含义。

  南通名师王蓓蓓老师的课让我感到真不愧是名师,她的课亮点太多,我就以下几方面说说自己的看法:她的课体现了展示的深度,在活动一外形美展示活动中,学生展示了用圆规画圆、用圆形胶带画圆、用线画圆等方法,其中用线画圆,线分为普通的棉线和皮筋,学生在用皮筋画圆时出现了画不圆的情况,让学生从中感受圆的半径不变才能画出圆;她的课体现了活动的深入,在活动二中,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的活动发现圆的半径、直径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的活动时间充足,活动非常深入;她的课体现了讨论的深入。学生讨论找圆心的方法比较热烈,有用找几条线段那条长的方法,有用任意两条线段相交找交点的方法,有在圆外画一个正方形的方法,学生的讨论非常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