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范文3篇 语文说课稿怎么写

时间:2023-04-10 12:43:00 说课稿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语文说课稿范文3篇 语文说课稿怎么写,供大家赏析。

语文说课稿范文3篇 语文说课稿怎么写

语文说课稿范文1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特点

  《有的人》一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课文集中了关于鲁迅先生4篇文章,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的感人事迹,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有的人》是诗人藏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诗人参观了北京的鲁迅故居。看了鲁迅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联想到鲁迅一生不懈的奋斗,诗人感慨地说:“人民的爱憎是分明的,对于为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由此他写下了这一首哲理诗。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哲理,诗中提炼了几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在对比中深化主题,从而抒发纪念鲁迅先生的感受,颂扬鲁迅先生“俯手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在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诗歌“要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要通过诵读“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根据以上的理念和本组课文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弄懂诗歌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诗歌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诵读;

  (3)了解诗歌所运用的对比手法。

  其中,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及感情;

  (2)有感情地诵读。

  3、学情分析

  学生尽管是第一次接触鲁迅,但在有了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基础上,他们对鲁迅先生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我之前让学生上网去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他们应该不难理解本诗赞颂像鲁迅这样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甘为人民和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只是本班学生朗读的基础不是很好,在诵读中体味诗歌感情上也许存在一定难度。

  二、说教法

  本篇课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在诗歌中的爱憎分明,感情强烈,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和诵读中加以体会,为此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前一种人”和“后一种人”的表现及结局不同,理解这两种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进而赞颂哪些人,贬斥哪些人。引导他们去自主探究、和同学交流课文内容,感受自学成功的喜悦。

  2、诵读法:在理解了诗歌的基础上,诗歌要用感情去读。通过诵读,学生在大脑中能产生意象的联想,从而加深对诗歌的体验。为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方位去读,多形式去读,同时教师也要指导朗读和范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诗意和诗情。

  三、说教学方法:

  鉴于文章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主要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阅读和探究,主要引导学生学会信息概括、言语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

  2、指导朗读:朗读是本课的重要目标,必须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声调、节奏等方面去感悟,努力提高他们的诵读水平。

  四、说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揭题导入

  教师用课件展示同志对鲁迅先生的评价语,导入:同志一连用了5个“最”字,论定了鲁迅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无可替代的地位。1936年10月16日,鲁迅先生因病逝世,临终他说,“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然而,人们真的那么容易忘掉他吗?事隔十三年后,诗人臧克家在北京参观了鲁迅故居,有感而发,写下了诗歌《有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看到题目,你们对这首诗歌会有什么问题?理解题目的意思吗?你想从中知道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用伟人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为学生理解本课的内容和思想定下基调,为下面的学习铺垫。同时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发出疑问,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课件演示鲁迅、臧克家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本环节主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和著作,了解诗人臧克家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缩短作品和现实的距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印象,继续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3、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每句诗读流利。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3)质疑探究:这里前四节诗都有两个“有的人”,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这里写几种人?鲁迅是哪种人?另一种又是些什么人?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了?通过学生的自读以及和同桌的交流,明确这里写了两种不同的人,同时理解鲁迅先生是虽死犹生的那种人,他和反动统治者的行尸走肉有这根本的区别。

  (4)讨论、点拨:从题目“纪念鲁迅有感”中,我们知道作者就是要赞颂鲁迅先生,找找看,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知道是赞颂鲁迅先生的?两种人的结局一样吗?为什么结局会不一样?我们对待这两种人要有什么样的感情?设计以上的问题就是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去阅读探究,教师因势利导,抓住句子“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和“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理解鲁迅先生和反动统治者对人民的态度不同,结局也就不同,提炼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以及对反动统治者的贬斥和痛恨。

  (设计意图:理解诗意是本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教学问题,帮助学生省时高效理解诗意,既要放手给学生阅读感悟,也要适当引导点拨,提升他们的理解。)

  4、体会对比,感情诵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交流听后体会:你们听到老师朗读诗歌时的声调、节奏都一样吗?感情都一样吗?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明确:鲁迅先生和前一种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对比,因此在朗读中要读出不同的感情来。诗歌赞颂了鲁迅先生这样的人,也贬斥了反动统治者,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朗读呢?交流小结:第一种人要读出鄙夷、蔑视的感情,第二种人要读出肯定、赞扬的感情。

  (2)多角度练读,学生采用同桌比读、男女比读等多种形式去练习,强化诵读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师的范读,一方面能引导学生体会到诗歌的对比写法,另一方面进一步感受到诗意和诗情,感悟到朗读的魅力,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练习,维护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愉快地学习。)

  5、升华认识,拓展学习

  (1)这首诗赞颂了鲁迅先生,贬斥了反动统治者,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交流后小结:鲁迅先生给人民当牛马,情愿做野草和敌人斗争,人民永远记住他;而反动统治者却剥削人民,欺压人民,人民当然要痛恨他们。

  (2)感情诵读《有的人》

  (3)课后搜集关于鲁迅先生的感人事迹,和同学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小结本诗的写作目的,升华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认识,激发他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最后的拓展学习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光辉形象。)

语文说课稿范文2

  和谐是人的审美对象中的重要审美属性之一,它是指审美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矛盾统一之中,相互协调、多样统一的状态。

  阅读课堂教学既有内在的科学的美,又有外在的形式的美;既有内容结构的有序的美,又有节奏、韵律波动的美;既有方法、策略的多样的美,又有追求效率的统一的美;既有课文主线显志之美,又有副线扶衬之美……所有这些要素的整合,便贵在一个和谐,如不和谐,会水火相克、冰炭不容,功能互相抵消;如配置和谐,则可收相得益彰,交互辉映之美。课文《月光曲》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比较难学的一篇,文中将贝多芬与兄妹的接触过程和心情,《月光曲》的基本旋律,通过兄妹感受反映的《月光曲》的内容等三条线索,艺术地揉合在一起,使文章十分优美和动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执教此课时别出心裁地处理,使教学过程和文章一样优美和动情,令笔者赞叹不已。他在板书课题后,从“曲”入手简介贝多芬其人和创作传说,再从本课中除第一自然段外,还有哪一段是“创作”曲子之外的事情,从而引证《月光曲》确是即兴演奏之作。至此,斩头去尾之后,便凸现《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于是教师把课文设计成三个板块,形成了主干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研读:

  第一个主干性问题情境是:《月光曲》的基本旋律——乐曲的基本曲调和节奏是什么样的?在学生自主研读、交流的基础上,自然地形成如下板书: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风卷巨浪

  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第二个主干性问题情境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从何而来?于是学生便仔细研读课文第2—7自然段,讨论交流后形成板书:

  听到琴声一分触动

  看到兄妹十分感动

  遇到知音万分激动

  第三个主干性问题情境是:那么《月光曲》的内容是什么呢?抒发了贝多芬什么样的内心感受?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教师以诗人李白创作《望庐山瀑布》和画家列宾创作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课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难道贝多芬创作《月光曲》只是凭空想象吗?于是课文的难点便随之突破:他正是在与兄妹俩的接触中深受感动,又凭借当时月光的联想,才即兴创作出《月光曲》,来表达这种情感的。这时,前边的板书得到了一一对应,也正是在这种对应中,将课文的深邃含意,剖析得一清二楚,使三个主干性问题情境得到了艺术的整合,使整堂课充满了和谐的美:

  听到琴声一分触动——(轻柔徐缓)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看到兄妹十分感动——(沉重刚键)月亮升高/风卷巨浪

  遇到知音万分激动——(高昂激荡)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教育美育要求阅读课堂教学应该是美的载体,而课堂教学之美,又怎能离开了教学设计之美这一基础。所以,阅读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应该是美的载体;把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引进课堂;以哲理美、形象美、声韵美设计教学过程;将美育原理全面地应用于阅读课堂教学,成为一个主体的、美化育人的过程。

语文说课稿范文3

  一.解读教材:(即说教材)

  第一课时重点扫除阅读障碍,读准读通,整体感知文本“美”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读、说写等拓展性的言语实践中,发展语言。

  4.理解感情…….

  二.理念指引(即说教法、说学法)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法为:突破重点,击破难点,宜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句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课标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中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与上述教法相配合,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读(范读、默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个别读,男女生读,小组分句,段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达到提高兴趣的效果。

  1.情境创设: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学,即是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内容及课堂气氛作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

  2.自主品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是一个宽松而又和谐的课堂,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是谓“教学相长”。在本节课中,师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进行了互动.

  设计思路:

  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目标为纲,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对刘的“求贤若渴”等的体验中提炼出“诚”这条主线,在初读课文中发现成,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成,表达成,通过引入《出师表》这一拓展资料,让学生感悟猪这一人所后来回味到留的成,最后让学生与刘对话,从而来赞美成,升华成。

  设计理念:《三顾茅庐》是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依据“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向学生的情感开放,向学生的未来开放”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抓手,打破历史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点”的教学模式,将其设计成先读再编后演的开放性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让学生的个性在生动活泼、自由开放的学习中飞扬。

  三.教学设想(即说教学程度)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过渡语}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 6 个环节:

  一、紧扣“诚意”,质疑导读

  1、题质疑,初知大意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2、重点质疑,读中感悟

  教师小结:理解人物形象,不仅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入手分析,还可以从环境描写、人物之间的彼此衬托等方面来理解。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读议议,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真正做到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

  3、赏读复述,内化语言

  (设计点评:教师运用开放性的阅读教学,长文短教,不仅避免了烦琐的情节分析,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五、说板书。

  这次的板书我要求学生自己填写,已达到创新。{自填板书,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