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阅读感悟_四世同堂读后感读书心得3篇 四世同堂读后感优秀范文

时间:2023-02-03 02:31:11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四世同堂阅读感悟_四世同堂读后感读书心得3篇 四世同堂读后感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四世同堂阅读感悟_四世同堂读后感读书心得3篇 四世同堂读后感优秀范文

四世同堂阅读感悟_四世同堂读后感读书心得1

  在北平沦陷的八年中,以小羊圈胡同里生活的人们为题材,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被奴役和蹂躏下的悲惨的生活、苦难的命运。作者通过以下几位人物的描写,勾勒出日本侵略者们的残暴和沦陷区人们惊恐、屈辱、挣扎、抗争心灵历程。钱默吟先生是一个不问国事只对琴棋书画感兴趣的文人,却在日本侵略者近乎疯狂的严刑拷打与逼迫下,拿起了武器,悍卫自己的故土与尊严。最终铸就成了书中的一位平民英雄。祁老大爷是一位经过封建社会的老人。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的阅历,使他懂得了国家民族大事上的是与非、爱和憎。儿子祁天佑尊老爱幼,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结果被日本人逼死;孙子祁瑞全在祁家排名老三,所以也叫小三儿,刚刚大学毕业,他见识广、学问高,是新一代年轻人的代表,因为憎恨日本侵略者跟着王排长外出当兵。在经过几年浴血奋战的抗战后,从毛毛躁躁的学生演变为老练精干的地下工作者。冠晓荷的一家,因为认贼作父,为了自己的权利、虚荣、金钱,出卖国家和人民甘心做日本侵略者的汉奸,而他们的女儿冠招弟从一个善良、纯洁的小女孩,受到他们的影响贪图舒服,也沦为一个不为手段和廉耻盗取情报的日本特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最后冠晓荷被日本侵略者填了万人坑,大赤包也死在了日本侵略者的监狱里,招弟也被心爱的人杀死在一个小山洞里。

  读完了这本书,我陷入深深的沉思,在国家沦陷的8年中有多少手无寸铁的同胞被无辜的杀害啊!同时也对那些汉奸们感到愤怒,他们身为中国人不为自己国家而抗战,只为了自己一点私利出卖国家,助桀为虐杀害自己同胞;从冠晓荷这家人的最终下场看到了,出卖民族和灵魂的人是没有好下场。感到欣喜的是经过漫长的八年抗战,最终获得了胜利!我曾经看到过日本故事:“上课的时侯,他们的老师拿出两个苹果,一大一小,问他的学生:‘这有两个苹果,大的来自支那,小的来自富士,你们要大的还是要小的?’学生们答:‘要大的。’‘但大的只有支那有怎么办?’‘占领支那!占领支那!’”多么恐怖的教育啊!这段时间看到日本想夺取中国的钓鱼岛的新闻。 我们应该牢记历史、莫忘国耻。就像“我的祖国”这首歌唱的:“朋友来了有好酒,要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认真学习、掌握知识、科技兴国;为了祖国的明天变得更加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一份奉献!

四世同堂阅读感悟_四世同堂读后感读书心得2

《四世同堂》这本书,以日本侵略者入侵、占领北平直至投降的八年抗战前后为时间背景,讲述了北平(现北京)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物的遭遇命运和选择,重点讲述了四世同堂的祁家的人物命运。在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里,应对日本鬼子的侵略,有的人选择反抗,成为民族英雄;有的人选择忍耐,苟且偷生;有的人则成为汉奸,成为民族败类。老舍先生用他的细腻白描,淋漓尽致的讲述了当时北平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小羊圈这个地方是北平城的一个缩影,那各个阶级的人民是北平广大平民的代表。在《四世同堂》这部小说里,他刻画了六十多个人物。许多人物形象在生活中处处有他们的影子,比如:不愿得罪人,一心只想庆得了八十大寿的祁老太爷;有文化又爱国、却无法抛下家人的祁瑞宣;忠厚善良、为人老实的商人祁天佑;满腔豪情、智勇双全的热血青年祁瑞全;胆小怕事却无聊透顶的祁瑞丰;努力付出、无怨无悔的韵梅;乐于助人的李四爷;无耻狠毒的冠晓荷、蓝东阳、大赤包、胖菊子、高亦陀等人。还有拉车的,唱戏的,抽大烟的,妓女等等。

  其中,不难看出祁瑞宣是本书的主要人物。全书中对瑞宣的心理描述比其他任何一个人都多,尤其是关于他的心理斗争。瑞宣作为受过先进教育的新一代中国人,明白应对日本人的侵略人们应当奋起反抗,可是他上有年近八十的老人,下有稚气未退的小孩,作为祁家的长孙,瑞宣不得不用肩膀扛起四世同堂的重担,不得不把自我和家人用四世同堂的锁链牢牢系在一齐,但爱国之心让他时刻向往着离开,而他的良心又不断谴责着自我的懦弱。于是他为了不让自我憎恨自我,拼命做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不断劝说别的年轻人出城投奔军队,好以此来向自我声明他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小说中也不乏许多汉奸形象。在太平日子中,他们投机取巧地干着无聊的事情。当日本人打过来时,他们以为要改朝换代了,就急忙巴结日本人,心甘情愿的当日本人的走狗,见到日本人都赔上笑脸,鞠大于九十度的躬。当别地有了反抗战争时,他们惶惑不安;读后感·当中国城池沦陷后,他们反倒组织各种人游行庆祝。虽然他们一个个都是那么可恨,但他们的死让人觉得既痛快又可悲。大赤包在狱中都疯叫着她是“冠所长”,冠晓荷被活埋前都对日本人卑躬屈膝。

  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也像我们揭示了另一些中国人可悲的一面。以往拳打汉奸的金三爷,因为日本人带来的好生意转而感激,之后甚至出卖了钱默吟先生。年轻貌美的招弟,堕落成一个出卖肉体的女人,却还以此为荣。这些没有是非观的行为无疑是贪念作祟,以致自掘坟墓。

  之后,当抗战最终胜利,人们仿佛才想起了报仇,结尾几个小伙子想找日本老太婆报仇的事再次让人嗤笑和而叹息:这就是懦弱的中华民族啊!人们已经不怎样能高兴起来了,而年幼的妞子饿死,祁老人抱着尸体悲凉的一幕更是令人心碎。八年的风雨飘摇,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给中国大地留下了累累伤痕。我们不应忘记这段屈辱的过去,要时刻铭记那段冰风冷雨的历史,创造辉煌的未来。

四世同堂阅读感悟_四世同堂读后感读书心得3

  花了几个星期,断断续续读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个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写出神韵来了。说看这书能激发出什么爱国热情是假的,我就是觉得做人要有做人的准则。

  北平沦陷了,日子还要过,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么怎么好,死也是为了活。我开始就奇怪,为什么逃出去就是好的,留下来的就是懦弱无能。在我看来,乱世中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能够保全自身、保全家人,还能为别人多少也做些贡献,也是一种抗争。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容易做到的,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毕竟,绝大部分人心里都有善良,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到最后,连瑞宣也想通了,不象以前那么矛盾了。

  我说,小说写得残酷。我以为像尤桐芳心地善良,又有勇气,必会有一番作为。结果呢,就稀里糊涂地被钱诗人炸死在台上了。什么都没能做,心中怀着那么大的仇恨,什么都没做成,还不是让日本人害死的,是让大家最最敬重的钱诗人。大家说钱诗人是导师,太言过其实了。他做那些事,有多少是为了爱国,又有多少是因为仇恨。如果他没有钱仲石那么个儿子,没有冠晓荷那么个邻居,谁知道他会不会像牛教授那样啊。因为国仇家恨把他逼到了那个份上,任何人都会去反抗、去斗争。老舍也没想把他写成完人,他为了报仇害死了无辜的人,日后也必要为此而忏悔。

  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这些人品质低劣是罪有应得。而像冠晓荷和祁瑞丰,老舍简直都不愿意去批判他们,只说他们是无聊。他们是北京文化的极端产物,下场可算是滑稽。一心做汉奸、做特务、做日本人的走狗,最后还是叫日本人给弄死了。北京人的性格,在太平岁月是最好的,对谁都那么客气有礼。可是到了战争年代,却只懂得忍,逆来顺受、不敢反抗。

  我不是不喜欢钱诗人,我对他就没什么感觉。但我喜欢他的一句话,大意是: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因为一个人要是灰了心,就只能看到别人的不好,而看不到自己的堕落了。什么时候都要怀着希望,不能绝望。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就是要有待后生的信念。信心也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