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卷反映出教学问题共6篇(语文试卷反应的教学问题)

时间:2022-06-27 03:31:4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高中语文试卷反映出教学问题共6篇(语文试卷反应的教学问题),欢迎参阅。

高中语文试卷反映出教学问题共6篇(语文试卷反应的教学问题)

高中语文试卷反映出教学问题共1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

[真诚为您服务]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

  考试作为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青睐。有考试就必然有试卷讲评,但试卷讲评的质量不容乐观。例如,今天讲评过的试卷明天再拿来考,依然有很多学生做得相当差。因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下,学科测试常常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上,因而试卷讲评强调的也是知识点的掌握,却忽略了讲评课中作为主体的学生的作用,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这样的讲评课往往没有多大的效果,学生不是早早地把这些曾经做过的试题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看评卷课,死气沉沉,评卷方法简单、死板,一般都是给学生一个解题的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让他们在被动中接受,很少给他们陈述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一来,一张试卷讲评两节或三节,费时费力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实在是令人头疼。现在新课标中的“评价的基本原则”由原来的“知识与能力”一个维度增加到了三个维度,评价的功能又由原来的注重检测、甄别与选拔增加了反馈、激励和发展等。既然评价原则改变了,那么试卷讲评的方法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不然就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在语文试卷讲评课中改进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有针对性的讲评,就能不断提高讲评质量,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一练有一得,提高自评自学能力。那么语文试卷讲评课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试卷讲评中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那么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解题的规律,收获成功的喜悦将不再是难题。 一、先让学生讨论交流,释疑解难

  讲评课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原则,讲评的起点能使大多数同学受益,既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生施加影响,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发现、错因的分析、矫正措施的制定,以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独立矫正失误能力的提高。

  具体操作时可先明确讨论的目标。让学生先找出自己没做对的题目,然后几个人一组合作学习(四人或六人)。如果别人错的题目,你做对了,那么你就可以当小老师,把这道题正确的做法与思路讲给同学听,直至他们听懂为止,四个人轮流着来;如果有的题目四个人都错了,那么可以选择自己思考或请教老师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能达到优劣互补,取长补短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组内成员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也有倾听别人想法的机会,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与别人合作、交流、探讨的能力。

  当然,还可以调节上课的形式,如让考得较好的学生来讲部分试题,这样也能很好地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己讲,一开始,学生也许很不习惯,不敢讲,就可以采用点名的方法,让学生上台讲,讲错了下去,换下一个学生讲,如此反复,逐步过渡到学生想上去讲就上去讲,台上学生讲解时,允许其他学生提问和反驳,通过学生的辩论或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也许有些教师会担心教学任务重,时间不够充分。其实由学生讲,尽管有时教学进度可能会慢一些,但学生比较投入,而且如果讲解者概念存在模糊,马上就会反应过来,有利于及时纠正。 二、教师再讲清解题规律和方法

  如做语病题常用两种方法:语法结构分析和逻辑事理分析。语法结构分析法主要查找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毛病。抽出主干,看其主干是否搭配,然后理清附加成分,看其修饰、限制、补充是否合理,是否与其中心语搭配;主干与附加成分是否存在残缺或赘余的毛病;成分内部及其他语言单位间的顺序是否合乎语法结构的规律;就句子整体而言,看其结构层次是否分明,主次、轻重、因果安排是否合理。提醒学生要特别注意:试题中若出现联合短语作句子成分的情况,首先要看联合短语中每一项内容是否与其前后相关的成分都搭配。若句子的谓语中心词为“是”、“为”,或宾语由动词充当,首先看其主宾是否搭配;句子若含有多层定语、状语,首先看其偏句与正句的顺序是否合理。又如科技说明文常见的干扰项的拟制方法有夸大范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横生枝节,指东说西偷换概念,源流倒置逆情背理,已然未然乱说一通,或然必然性质不分……了解了命题者拟制干扰项的方法,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再用来指导学生解题。 三、引领学生对试题进行拓展与延伸

  拓展延伸式讲评就是对原试题进行讲评后,再对试题做进一步“挖掘”.讲评中要提倡一题多解,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启发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在很多人眼里语文试题的解答都是比较死板的,其实不然,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是最能体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点。如作文是语文考试中一道非常重要的试题,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很大作用。然而很多教师在讲评中却往往总

  是把题目含义分析一下,念上两篇所谓的范文,便草草了事,很少从思维的角度加以训练,以致学生听完课后所获甚少。如果我们在讲评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题立意,以及在写作思维上强化训练,那么收获肯定是很大的。比如:2007年的作文题《传递》,很多学生写作时看问题都比较简单,甚至绝对,因此作文写出来也就出现了立意不高,议论不深刻等问题。我们在讲评中不能就事论事,仅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和他们一起讨论,带领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以训练学生一个主题多种解题思维能力。从“传递”的内容看,可以是具体的物件,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精神、感情,还可以是介于具体与抽象之间的技艺、武艺、经验等;从“传递”的次数看,可以传一次,也可以传N次;从“传递”的关系看,可以写传和接,也可以只写传不写接,还可以只写接不写传;从“传递”发生的原因看,可以写主观传递,也可以写客观传递;从“传递”的方向看,可以单向地由上往下传、由前往后传、由左往右传,等等;从话题的角度看,写为什么要“传递”,(包括“传递”的好处、“传递”的目的、“传递”的原因)也可以写怎样“传递”,还可以写谁在“传递”,或者写“传递”什么。在学生归纳出具有新意和创造性的立意时,一定要给时间让他们起来向全班同学诠释思维过程,使他们明确只有放开眼光,开动脑筋,写出具有新意和创造性的文章才能得高分。事实证明,这样的讲评能够加深学生对解题规律的理解,起到开发智力,激活思维的作用。 四、重点问题拿出固定时间重点讲

  要通过讲评课,解决一些问题,必须放弃一些问题,有所得,必有所失嘛。讲评课应抓主要矛盾,应选择那些难度适宜,多数学生存在错误的题目作为主要讲解内容。通过错误原因分析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和方法,从而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通常每份试卷都有一定的难易比例,每份试卷上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基本题,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这类习题一般不需多讲。在讲评时,大部分学生会做的题目可以不讲,允许个别学生有问题课后提问,而对错误率较高的习题,可以将数种错误答案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讨论,以加深印象。教师选讲的试题要具有典型性,哪些试题为具典型性的试题呢?一是题中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二是高考热点、社会热点问题。对这几个方面,教师要讲清试题的测试点,以《考试说明》为准,讲清它是“说明”中的哪一项,这一项的要求是什么。 五、5分钟左右自悟, 认真整理反思

  听讲后的整理、反思阶段,也是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的关键阶段,讲评课的目地最终是让学生领悟所讲授的知识和方法,而整理、归纳、总结、反思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悟过程,是把教师教授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因此学生必须建立“习题集锦”,通过整理教师的授课题目,或其它资料中的一些好题,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达到灵活运用。

六、做一些巩固练习(最好是课上,少而精;同类型的其他题可留为家庭作业) 学生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大可能一次讲评后他们

  就完全掌握。因此,每次讲评后,要求学生对错题加以订正,做好错误记录,建立错误档案,并注明正确答案及解题思路,以便学生在下次考试前有的放矢,及时复习。教师还要选出试卷中出错率较高的问题和知识点,把几条题目进行重组综合,给学生创造一个“再练习”“再提高”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加强思维的变通。通过反复强化,巩固讲评效果,以帮助他们真正地掌握重点知识。

  讲评模式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操作,不管如何操作,授之以渔的目的不能改变。(附:练习课注意事项) 练习课时教师必须注意的: 1、全体与个体都要兼顾

  因为讲评课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主要是解决了一些共性问题,个别学生在解题中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关注。课后老师很有必要进一步给予个别辅导,以帮助他们彻底弄清没有弄懂的问题,强化讲评效果,给他们传授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全面提高成绩。多给予后进生一些关照和帮助 2、鼓励与表扬为主调,切忌只批评不鼓励的做法

  我们在讲评中要坚持正面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于尖子生而言,已经做过的试卷不明白的地方不多。因此,教师如果在讲解过程中不重点关照尖子生,那么他们也许得不到多少收获。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让尖子生做老师,让他们承担一部分试题的讲解。例如科技文阅读题,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有时会比教师更加准确。每一大题的一些基础知识,我一般让文科突出的学生讲解。尖子生讲题,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暴露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促使成绩较好的学生看到差距,向更高远的目标奋进;考得差的同学,不用老师批评,自己也会难受,所以要尽可能地挖掘其闪光点,加以赞赏,予以鼓励。总之,要做到及时肯定表扬那些解题思路清晰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具体原因,是平时学习上的问题,还是临场失误,是审题不当,还是答题粗心,应有区别地加以指导,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的好习惯。教师切不可因答卷中的失误而埋怨、指责、讽刺、挖苦或嘲笑学生,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而要注意激发学生情感,要善于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 3、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讲解试卷,教师主要是要求学生对试题的方方面面进行思辨,换言之,主要是思维的训练。而我却经常利用一些阅读题的材料进行阅读教学,并且觉得效果不错。散文大阅读题的材料是经过出题者精心选择的内容与文辞俱佳的文段,学生在做题材时没有时间也无心将其仔细品味,因此在讲解这道题时,我会采取多种阅读方式让

  学生好好品味,有时我叫一个学生朗读,有时我让全班学生齐读,有时我自己范读,有时我甚至把它制成录音带播放。有时是读一遍,有时是读两遍或三遍,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法。

  总之,试卷讲评课和上新课一样,需要许多艺术和技巧,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不同方面多角度备课,切莫把答案一公布就完事。路漫漫其修远兮,试卷讲评也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探索,逐步完善。

  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

  去帮助中心,了解如何重新恢复服务。

高中语文试卷反映出教学问题共2

  走出高中语文教学的困境

  摘要语文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已经实现了它的社会职能,但作为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的语文学科,它现在的处境十分尴尬,而要走出这种尴尬局面,必须实现教考的有机结合,否则,只是空谈。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新课改

一、高中语文教学举步维艰

1、学校对语文学科的重视不够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来不得半点马虎,也没有捷径可走。而理科学习就不一样,只要用心在短时间内突击一下,就能见效果,会让人很有成就感。而且社会上各种各样理科方面的比赛层出不穷,刺激学生参加各级比赛,得了奖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也为学校添了光彩。相反,语文方面的比赛偶尔也有,但大多是民间组织,不参加成果比拼。因此,语文教学在学校各科的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

  2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习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和系统的工程,特别是语文考试,存在一定的变数,跟着老师用心学习的不一定就能够考好;上课不用心的,也不一定就考不好。不像理科那样公平,用心学的学生,就一定能考好;不用心学的学生,就一定考不好。就学生个体而言,学习语文缺少的是一种成功的优越感,缺少的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语文学习恐怕很难得到学生的垂爱。

3、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

  语文教师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和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深入研究教材,感悟生活,把悟出的生命的真谛,做人的道理,情感的陶冶,知识的传承等这些自认为是精华的东西满怀信心和希望的教给自己的学生,希望他们受到启发,情感上得到感化,人格上得到升华。然而学生却是反应一般,或没有反应。教师们真是伤心啊。

二、高考语文离“本”太远

1、高考过分注重能力而忽视了基础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十几年了,而实际上,我们现阶段的教育大多走的还是应试教育的老路,因为高考的方式大体上没变,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高考唯有在能力下功夫,翻开高考大纲,放眼望去,全是能力考试,很难找到基础性的东西,中学生若在中学阶段没有练就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如何继续学习语文,进了大学又怎能进一步发展。在有些省的高考中就去掉了对汉语语音和汉字字形的考察,这些东西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否则语文学习就会根基不稳。

2、高考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有些专家认为我国现阶段大学和中学的教育体制正好颠倒了,中学阶段注重培养学上的能力,而到了大学则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这很明显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过程学习形同虚设,对教材的学习很难给学生指明一条光明的高考之路。对学生和教师而言,学习课本还不如直接研究高考试题来的有价值。新课改虽然也有过程评价,但不合高考挂钩,那又有什么用呢。

3、语文试题只求科学而违背了学科特点

  语文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就高考试题来看,有些出题者好像不知道高考语文要考察的能力,故意出一些偏题,怪题来为难学生,好像学生不会做了或者很多人做作了,才是好题。还有一些病句,故意把它弄得艰涩让人费解,那才叫好,这都是一些不好的显现像,应及时防止,语文考试应围绕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出题,让学生在愉悦的考试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高中语文试卷反映出教学问题共3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中划时代的大事,特别是选修课的设置给了语文老师以巨大的鼓舞。通过近十年的实验,选修课教学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听到不少不同的声音。

  我们在进行了三届的新课标教学过程后认为当前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是失败的,当前选修课教学领域弥漫的失望甚至否定情绪已严重制约了选修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我们认为这是选修课面临的最大难题。

  为什么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根据调查分析,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师生选课可望难及

  选修课设计中最大的亮点是赋予师生选择课程的权利,但从实施现状看,这一美好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主要表现在:一是现在所学选修课均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选修的,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都没有参与其中,很显然,选修不过是一种变相的必修;二是选修课设计中提到了在课程自由选择背景下的走班制教学,这是在进行新课程培训时师生非常感兴趣的形式,但由于学校考核制度与硬件条件的制约,这个美好的设计没有出现。

二、教材编写顾此失彼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根据这五个系列,已经有五家出版社各自出版发行了选修教材。但还是有教师认为,现行选修教材“不够完善,只注意了时代性,而没有很好的科学性。”结合我们湖南省多数地市所选修的人教版教材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等与高考关系比较接近的、主要以文学为主体的模块成为大多数地市的选择倾向。这种指定选修,把非文学的社会应用语文如《演讲与辩论》、《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民俗文化》、《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外国文化经典研读》等模块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表面的多样化掩盖了实质上的单一化,以致产生了资源的浪费及相当多的优秀资源无法得到共享,这是不能给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未来发展”提供多少选择空间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教材的编写是有关系的。另外一方面,选修课程中的系列II即地方课程更是鲜有编写,留下了

  教材的空白区域和缺憾。

三、实施过程欲振乏力

  各地可能都想把选修课选好上好,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从过程看,多数教师感觉使用选修教材的主要难点是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对选修课学习的主要困难也是学习时间紧张、进度太快,由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突出,所以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变得可望而不可及。面对日益加大的升学压力,学校只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必修课上,学校教学行为中出现了凡考则教、不考不教、为考而教的局面,选修课落实十分困难,这决定了选修课只能略讲甚至不讲,真正的选修成为了不可多得的奢侈品。例如我们学校的老师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语言文字应用》等与高考联系紧密的学科,大讲特讲,把它们上成高考复习的专题讲座,而对《新闻阅读与实践》这样的模块则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四、师资力量捉襟见肘

  教师是实施选修课程的关键,但目前在师资方面存在问题,我们在调查时,让师生进行模拟选课,结果发现,教师们大多选择《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而多数学生则选择《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影视名作欣赏》、《演讲与辩论》、《新闻写作与实践》等。从这一无法对接的结果看,一般的学校是不能把选修模块开设完全的,如真的让学生自由选课,也会出现所选无人教的现象;

五、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采用何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它往往关系到利益再分配的社会问题。高中课程改革近十年了,但国家配套的评价方案还没有制定。由于缺乏必要的督导、监控与问责制度,为数不少的地区不重视选修课的评价:在学校层面几乎没有什么评价方案及学分认定标准,在县级层面往往是学期末组织一次考试,而这次考试的内容又极少涉及选修课,比如高二第一学期末及第二学期末,一些县教研室组织的考试极少涉及《中国小说欣赏》和《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为和高考有密切的联系,受到了特别的优待。这导致了选修课教学上厚此薄彼的现象。

六、学校管理真空频现

  本次高中选修课的模块化、多样化、丰富化、弹性化以及层次化给学校课程管理提出了挑战,学校在课程开设、运行、管理方面承担着比以往

  更多、更艰巨的责任,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尤显必要和迫切。然而,因为选择权的丧失,学校没有建立选修的规章制度或虽有但极不健全,如没有相关的教师培训计划、没有资源整合计划、没有硬件建设计划,也未建立选课指导制度与学生修习制度,学校更未印发必要的选课手册。学校对学生选课具体指导较少,几乎不开展选课指导活动。学生与教师对选课的范围、数量、程序、要求与选修课的考核等也不甚了解,心中无数。

  基于以上原因,选修课没有出现壮观的理想局面,这导致了悲观失望情绪在广大语文教师中逐渐弥漫。但在现实背景下如果只一味的埋怨而不作为,则是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如何在固定选修的情况下实现选修课的设计理念,是值得我们语文教育界认真探讨的问题。在研究时,我们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在战略上改变仰视的角度,要平视甚至俯瞰专家们设计的理念。新课程标准是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们主持编写的,这些编者中,有不少是海归派,他们较早较全面地接受了国外或国内高校的课程设计理念,他们以改变中国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的热情高屋建瓴地制定了高中语文的国家标准。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标准所预设的很多东西是不切合实际的,比如走班制教学,不要说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就是很多中等城市甚至大城市的学校,也没有足够的开设选修课的硬件设备,师资力量就更是如此了。关于师生选课,我们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不要希望一蹴而就。随着改革的深入、经验的丰富、师资力量的更新和学生选课能力的提高,理想的选修局面一定会出现,对此我们要抱有信心,切不可因为改革遇到了一些困难就全盘否定。

(二)在战术上要运用教学智慧使我们的教学更接近选修课的内核。其实,面对指定选修的背景,语文教师们依然大有可为,只要切实行动,我们依然可以让学生享受到课程标准赋予学生的很多权利。

1.指导学生重组选修课教材

  指重新对教材进行处理,对“固定选修”的模块进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调整和改编。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根据专题的主题,这个专题的选文应该诗文对举,以进行对比赏析,但是教材从“赏析示例”到“自主赏析”再到“推荐作品”全部是散文作品。为让学生明白在“创造形象”方面“诗文”是“有别的”,我们指导学生对这一专题进行了必要的重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学

  生们在初中学过的散文,在简要分析后,把杜甫的《登岳阳楼》、《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一两首拿来作为“赏析示例”专题中的对比阅读,使学生明白在描写岳阳楼方面诗歌散文在创造形象时是各有特点的。

2、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

  选修课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了提高选修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根据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确定教学重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其实,选修课教学并不排斥必修课的教学方法,而且还可以创设很多学习情境,如“主题辩论”、“经典诵读”、“影视欣赏”、“汇报表演”、“实地考察”、“专题研究”、“资料索引”、“写作比赛”、“学习论坛”、“学生讲堂”等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自由选择的评价形式及内容。

  在当前选修课评价出现空白的情况下,语文教师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出发,设计出自由灵活,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评价内容及形式。在教学《中国小说欣赏时》我们设计了如下评价形式,并在学习该模块之前把评价方案公示给了学生及家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兴趣爱好做出选择(每一项均须完成,但具体内容自选):①在学习本模块的同时,至少阅读两部长篇小说或小说集(包括专业小说杂志);②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评价人物,可以评价主题、可以评价艺术;③自命题创作一篇小说或对教材进行改编;④参加一次有关中国小说的辩论会、演讲会、专题研讨会等。这些评价形式及内容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人们给予了选修课以极大的关注和期待,但因为种种原因,选修课的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课程标准赋予学生的选择权的旁落,使得不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心怀疑虑,甚至持否定态度,这种思潮对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阻碍作用。为此,广大教师应当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修正自己过于理想化的追求,积极运用教学智慧,努力探索“统一选修”背景下选修课的教学方略。

高中语文试卷反映出教学问题共4

  高中语文对联教学的问题与实践

  九寨沟县中学苏金香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版块第二课,也是高三必考9大修辞之一,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从高一到高三,老师们会反复讲解和训练,学生对联知识并不陌生;但是,由于熟读《笠翁对韵》等启蒙读物,又有“只学习不温习”的不良学习风气,学生普遍出现参差不齐、两层分化的现象,老师不能不讲,又不能重复地讲,教学极其尴尬。那么,怎样走出这一“迷局”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分析错例巧归因

  要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研究学生的问题在哪。于是,我要求学生就我提供的上联拟写下联,然后我将学生拟写的下联按照对联的基础要素要求进行分类,挑出典型的错例,制成幻灯片,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学生看。要求学生指出所展示的下联不满足对联的哪些基本要求,学生实在找不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完成。举例如下:

1.上联“六尺绫罗三尺缠腰三尺坠”,学生拟写的下联为“十分课间五分排队五分拉撒”,比上联多一字,明显字数不相等,这一点学生很容易找出来了;

2.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学生拟写的下联有“日晒稻草万队兵”“雪下大地万里白”“雨打静湖万粒珠”“雨打枯叶万片蝶”,学生在词性、短语和修辞等方面考虑都没找到错处,于是我展示对联“叶垂万口剑,干耸千条枪”,引导他们“叶”对“干”,“剑”对“枪”,它们都属于一类,学生很快找出“稻草”“大地”“静湖”“枯叶”与“马尾”不属于一类,所以内容不相关;

3.上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学生对的下联“朋友是损友,好损坏损,常损无交”,学生找出“缘”与“损”词性不相对;

4.上联“妇扫乱柴呼叔束”,学生对下联“爹跌气恼揪儿耳”“妇扫乱柴”与“爹跌气恼”短语结构不一致,而“哥割杂草唤姐接”与原联“姨移破桶叫姑箍”毫无二致;

5.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学生对的“恶犬勿入饿犬入”,按照现代汉语读音,“入”为仄声,不符合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的特点,而“懒者莫行览者行”在词性、短语、内容等方面都对得很严整,与“贿者莫来慧者来”不相上下。

  讲到这里,进行一小节,得出对联格律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对得差的学生得到正确方法,对得好的同学得到表扬,给别人挑出错误的学生得到有效演练,都有收获。

二、循序渐进巧提升

  可是,这样只是满足学生学习对联的浅层次需要,还不足以迎战高考。于是,我趁热锻铁,为学生补充一些学习对联不得不知的常识;

1、给学生拓展“对联三禁忌”同字、合掌和对开,然后仍是举学生对的下联,让学生挑错,进行巩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容易找出问题。

2、给学生拓展“对联无情对、诗钟、当句对三特例”并举例,依次为“珍妃苹果脸,瑞士葡萄牙”;“面前但觉乾坤小,掌上犹嫌体态肥”;“世事亦何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给学生分析这几种特例的特殊要求,并引导学生这些都是文联大家的“出格”之作,学生初学对联要以“入格”为主,拟写对联先满足基本要求,日后如对对联有兴趣。可作为一个研究方向。

3、巩固对联中手法的运用,并且指出所给对联所使用的手法,如果对联有瑕疵的也一并指出来:比如上联“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学生对的下联“白水江(流经九寨沟的一条江)中翻青鳞,粥裹绿豆”,比喻修辞和歇后的格式都很好,可是青鳞和佳人内容不相关,并且,“豆”字为仄声,音韵不相协;相比之下“电风扇前站袁菁(班上一女生名),风吹柳条”不仅运用了比喻、歇后还用了夸张,在手法上更进一层,用女生名与佳人对,也属同类,与原联“清水河边洗和尚,水浸葫芦”比毫不逊色。

三、高考真题巧练兵

  我给学生举几个高考真题,和学生研究这几道题的题目要求,跟学生明确,有些题目会明显写出运用对联修辞,而有的题目虽然没有明确写出,但也适合运用对联知识来解答,

  比如2011年湖北卷: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题目中只说运用一种修辞,并没有明确的要求用什么修辞,学生很容易想到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很少考虑对偶,我要求学生尝试使用对偶,其中“身为门客智勇双全成伟业, 位超廉颇公私分明传美名”就很满足题目要求;

  再如2007年高考天津卷: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句话。

  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少了些清寒;

  荷因夏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荷的淡雅,才多了些凉爽,少了些燥热;

  这本来是一道普通的仿写题,题目中并没有要求使用修辞,但是根据所给文字的特点,很容易分析出要使用对比,而要让补写的内容与原文结构一致,就需要从对偶知识入手,找到“春夏”要用“秋冬”来对,而与“兰荷”相对的则应是“秋冬”季节的花草,自然容易找到“菊梅”,可见,对联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审题。

  总结:经过前面错因分析、循序提升和实战练兵几个环节,不仅让处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而且也将老师从不尴不尬的境地“解脱”出来,这种根据学生问题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方法,不失一种好方法。虽然要很多的时间好经历,但是可以为以后讲解同样知识提供经验,尤其是积累很多错例,这些错例如果不是自己耐心总结,是不容易得到的。

  我讲这课的最大收获就是提升了别人,也提升了自己。

高中语文试卷反映出教学问题共5

  语文教学需要红杏出墙

  内容摘要: 语文教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忽视课外阅读是当今的一大弊端。为此,我们要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欣赏课;并注重阅读效果,从数量和质量上为他们制定标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悟,提高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 阅读 拓展 方法 效果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写字潦草,错别字多;理解概括能力差,语言表述不正确,基本要领含糊;区分不清,如常把说明方法、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混淆;作文词不达意,语句不通顺;思维闭塞,认识肤浅。

  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种:①教师在教学中,阅读课多为考试做准备,哪些段落常考,就重点讲;迫于考试,热衷于短期效应。尤其是严重地忽视了课外的阅读指导,甚至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且与考试无关,致使学生知识面狭窄,词汇贫乏。②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读一遍课文了解大意,浅尝辄止,认为语文成绩与阅读无关,不把语文列入复习计划之中。③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学生不堪重负,无暇旁骛,没有时间去读课外书。④不少家长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于考试不能立竿见影,于发展则长期有效的课外书。

  其实,语文素养的形成,绝不是读几本教科书或终日在题海里翻滚就可以形成的,它必须要依赖于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学生读书的量越大面越宽,对生活的认识、理解、感受和积累就越丰富。书读得越精越深,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就会越全面深刻。富兰克林曾说:“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中学生只有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中不断遨游,才能积累渊博的知识,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据此,笔者认为,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宽阅读面

  中学阶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课文是有限的。尽管现在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训练的系统性,但毕竟阅读面是狭窄的,封闭的。语文阅读教学有一个封闭圈。它以传授知

  用心

  爱心

  专心

  识、应对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以终极的意义读解为目标,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方法到评价,构筑了一个独立的体系。毋庸置疑,这个封闭圈对一时一地的语文成绩的提高确有作用,但它以消蚀师生最宝贵的生命为代价,从长远说是不足取的。众所周知,生命性准备性是基础教育的最基本特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关心学生的未来,要为每个个体的生存、发展作好铺垫,就必须走出这个封闭圈①。根据新大纲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这就要求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过去跳不出课文的阅读教学方式,积极拓宽课外阅读范围,做到课外与课内相结合,让更多的红杏出墙来,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针对性地选择文章,拓宽阅读范围。

  课堂上完成了课文教学目标以后,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学习重点要求从各类报刊杂志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篇与课文有一定关联的文章或读给学生听,或打印成页给学生看;或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收集,寻找与这单元类似的文章,然后再到班上或朗读给学生听,或相互交换看,把这类文章与单元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这样,有助于巩固课文学到的各方面的知识,积累多方面的素材。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你课外阅读的这些东西里,有千万个接触点是跟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这些接触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记忆的抛锚处’”。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途径。

(二)、每周辟出一节课外自由阅读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要搞好这节阅读课,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多读爱读。要经常涉猎一些学生刊物和各种类型的文学刊物,选取贴金文学上生活,又文质兼美的短小精悍的文章读给学生听。我认为读学生刊物,可以发现中学生的优秀习作,而读这些作品给学生听,学生更容易接受。因为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看,这些作品内容往往与他们的心灵有相通之处。因此,他们能够静下心来领悟,从而体会到美文的魅力,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这节课中只能起导读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只读一小篇美文,激发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而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自由阅读。鼓励学生选取有助于理解教材内容,有助于分清善恶是非,或信息量大而且新颖,写法上有可取之处、文采斐然的文章读。如萧红笔下充溢着盎然童趣的《祖父的花园》,沃兰茨记载孩童成长心路的《铃兰花》,史密斯咏唱温情的《玫瑰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海伦·凯勒的《我的一生》等。在阅读这些文章时,不提过多的问题,不让学生感到有阅读负担,只是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能轻松愉快地接受熏陶,增强语感,积累词汇,丰富知识面,发展思维能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每周抽出一节“说”课,发挥学生的阅读能力。

  这节课是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开设的。这节课可以作为讲故事、讲新闻、讲笑话等专题课。由学生自己分组轮流主持,并由学生轮流讲。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锻炼阅读能力的机会。“万事开头难”,教师在刚开设时,要大力做鼓动工作,让学生认识到这节“说”课对于自己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参与。为了“说”好,他们会积极地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筛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最精彩的篇章或片段。这样,学生的阅读面就多了,知识面也就广了,阅读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同时又由“说”带动了读和听,可谓一举而三得。

(四)、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拓展阅读面。

  暑假、寒假的时间较长,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看新大纲补充附录——“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并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或读后感,或鉴赏文章,让学生初步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发展审美能力,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现在有的教育局正在推行一年四假制,我认为这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是有极大好处的。因为学生毕竟在学期内学习任务繁重,要学的科目多,要迎接的考试名目多,如市统考、省会考、全国高考等,所以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极其渴望能多一点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让他们心中的红杏能更自由地出墙来,而一年四假制将为他们的这种希冀提供便利的条件。

  另外,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文学刊物,或是浏览报纸、收听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好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总之,拓展阅读是一个非常灵活广阔无限的天地空间。通过这一途径,可以解决教材的局限、教者信息量的局限、课堂教学的局限;可以使学生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具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科学基础,自觉地把所获得的语文知识、知识技能内化于身心,升华为稳定的语文素质,为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阅读方法

  学生要读的作品委实太多,而在目前还没完全能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的情况下,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上,有些不切实际,这就要求采取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 泛读和精读相结合。

  用心

  爱心

  专心

  泛读,指多读,不但量大面广,而且不分文体。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文体都要有所涉猎,目的是博采众长。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不要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束缚住,必须博采众长。目前学生在阅读方面有偏食现象。从大面上看学生只喜欢阅读某些通俗的文学作品,讨厌阅读看似枯燥、艰涩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严肃深沉的散文等文学作品。阅读通俗文学作品固然无可厚非,但仅仅阅读这类作品对提高阅读能力显然不够。必须使他们重视并突出对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包括对散文的阅读。对于其中的精彩作品、精彩段落则必须精读、读熟、读透。“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后求他法,古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说的就是这个秘诀”。郭沫若的这一阅读体会和人们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是一致的。

(二) 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欣赏课。

  现在学校课程设置多,排课紧,语文教学只排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往往挤不出时间排阅读欣赏课,这其实是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上的一个疏忽。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利用学生早晚都在学校的有利条件,我把自己订阅的杂志发给学生,人手一本,看完后及时交换,学生对这些书爱不释手。实践证明:阅读欣赏课不仅学生欢迎,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的点拨、指导作用之大,胜过多少写作的空洞说教。具体可以有: (1)自我欣赏法。即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佳作,在全班朗读,并介绍自己写作过程、写作意图,所用的写作方法、成功之处等。这种方法能增强自身学好语文的信心,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2)推荐欣赏法。这是要求学生从阅读的作品中把自己认为最有借鉴价值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并具体谈谈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色。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不仅多读,而且能有比较、有选择地读,培养鉴赏能力,还能在同学中产生一种竞争效应。 (3)集体欣赏法。这种阅读的内容由教师选择为主。可由教者朗读,提出要求,由学生进行评析,也可由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系统分析。另外,还可以采用放录音的办法,师生共同欣赏。这种欣赏可以将阅读的作品分析透彻。学生们通过各抒己见的评析,能使本来较朦胧的理解变得清晰、明朗起来,在欣赏中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还利于切磋写作技艺,取长补短,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4)质疑欣赏法。这种方法比前三种要求高,它要求读者必须真正读懂作品,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设置种种写法,比较表达效果。各种质疑将会引起同学们的反思,其文章的精髓也不难掌握。这种做法能促使学生从浑浊的被动的思维境界到达一个比较清

  用心

  爱心

  专心

  晰、主动的思维境界,拉近他们与作品的距离及各自压抑、凝滞状态,让他们本来比较闭塞的思维吹进一丝凉风,豁然开朗。

(三) 注重阅读效果

  阅读欣赏是为了积累,更是为了提高。多数学生阅读时往往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甚至猎奇,这是十分有害的。要使阅读卓有成效,必须提出一定的阅读欣赏标准。

(1)是质量标准。现在格外活跃的图书市场难免鱼龙混杂,而中学生缺少相应的鉴别能力,不少学生沉迷于某些流行的但格调不高的“言情”、“武打”、“休闲”或陶醉于一些品位低俗的“搞笑”书籍;或因为追星的狂热,对明星系列不能进行正确的判别,从而导致阅读的盲目浪费和质量底下。对此,教师应切实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走出这些误区,使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走向有序和高效。根据这个标准进行评价,这样的阅读才有效果。

(2)是数量标准。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可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制作分类卡。欣赏内容不拘一格,根据阅读者的需要而设计,若能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形成一定的数量,加上教者的不断牵引,定期检查,组织评比,阅读欣赏定会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快餐,为日后的进一步提高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吕淑湘先生曾经指出:“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叶圣陶先生也说:“从前那些读书读通了的人,那些成为学问家、著作家的人,可能是像淑湘同志所说的:得益于课外看书。”韩寒之所以能在写作上大有成就,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读了几百部真正的小说。这是一种滋养,一种滋润,就像旱地里拔葱,你想拔它下来,只能是浇灌润湿,然后才能动手;若不管天地如何干硬,只顾硬拔,那只能是将葱拔断而得不偿失。

  用心

  爱心

  专心 5

高中语文试卷反映出教学问题共6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巧妙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问题教学给当前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问题从何而来?问题设计如何优化?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一、问题从何而来

  问题来自学生预习。问题教学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最高境界应该是问题由学生提出,并且由学生解决,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设置巧妙的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能要求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会增强教学针对性。但来自学生的问题,有的过于琐碎,有的属于无效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的问题直接作为引领教学过程的问题,必须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加工和整合。

  问题来自教师预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备课就是备问题,以具有思维驱动力的问题驾驭课堂,展开教学。值得注意的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问题,一定要来自文本,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另外,还要基于学情设计问题。《致橡树》入选多种版本的初中教材,也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面对高中学生如果仍然提出“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表达的感情主旨是什么?”等针对初中生的过于浅表化的问题,可能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果改为这样的问题:《致橡树》真的是爱情诗吗?仅仅是爱情诗吗?将会在更高的平台上激活学生的思维,燃起学生品读诗歌的热情。

  问题来自课堂生成。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可能提出教师不可预料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有价值的教学问题,能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需要教师用心去捕捉,以此生成精彩的教学内容,形成课堂亮点。特级教师李仁甫在教学《拿来主义》时,有学生认为大宅子来源表述有问题,“既然说是‘因为祖上的阴功’,又为什么说是‘骗来的,抢来的’?”“鲁迅难道认可鼓励将‘骗’‘抢’来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的行径?”对此,李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究机会,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阴功”对下文“或合法继承”“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铺垫作用,“骗来”“抢来”没有什么后果就是“祖上阴功”在起作用,“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中对“骗”“抢”的嘲讽,最终归结为“姑且”的目的是要突出写作意图――只谈“得了一所大宅子”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这所“大宅子”。

二、问题设计如何优化

1.设问要找准切入点。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堂设问的艺术。设问是否有效,关键是看能否找到最佳切入点。找准设问的切入点,应该建立在对文本的全面把握和对学生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文本的特点,或从文章的“眼睛”和“灵魂”的课题设问,或从重点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关键句设问,架设起教学最便捷的桥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智慧的大门。

  教学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时,我首先让学生思考:在225个字的文章中,作者不厌其烦地用了27个“愚”字,你能发现“愚”字背后的意蕴吗?学生先把“愚”字进行分类,然后通过讨论明确:这里的“愚”是柳宗元不同流俗、桀骜不驯的代名词,是作者以正话反说之手法向龌龊政治投掷的一把反抗利剑。“愚”字氤氲着作者郁结于胸的不平之气,其真意在于抒发沉沉的郁愤之情。

2.设问要具有牵引力。问题设计应避免零碎的、随意的、浅层次的问题,要关注问题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文章信息筛选提炼、优化组合,对琐碎的问题梳理分类,组合出富有思维张力的主问题,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文本理解与品读。主问题设计要有“三力”:文本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内在牵引力,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吸引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主问题的设计往往是紧扣目标,着眼整体,涵盖面大,探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茫然状态。教师应适时给学生设置台阶,提供支架,降低难度,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一位老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可以透过林黛玉的“看”和“听”把握典型环境、分析人物形象吗?针对这一涵盖面较大的问题,教师巧妙地设置了几个支架:①林黛玉进贾府看到了什么?看出了什么?②林黛玉进贾府听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③在林黛玉眼里,贾府由内而外展现出哪些特点?④在贾府众人眼里,林黛玉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主要人物形象贾母、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各是什么?主问题统领下的小问题,更好地架设起了课堂预设与生成间的桥梁,确保了教学进程的顺畅。

3.设问要关注细节处。有效提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的金钥匙。但前提是教师自己要深入研读文本,特别是要关注文本细节,哪怕是文中的一处暗示、一个标点,要从细节中读出作者,读出作品人物形象,读出文本丰富意蕴。一位教师教学《祝福》时提问,小说中“‘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单独成段,为什么要用‘仍然’一词?”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热烈讨论。学生的发言尤为精彩:“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社会里,寡妇再嫁当然不能容忍,所以尽管鲁镇的人们都知道祥林嫂已经改嫁贺老六,但人们不认可也不愿认可她改嫁的事实,自然不会叫她贺六嫂,而仍然叫她祥林嫂,以维护他们心中保守、僵化的封建贞洁思想。”正是这样的细节,激发了学生思考,兴趣盎然地理解了文本的内容。

4.设问要讲究适切性。朱则光老师说:“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因此,设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起点状态或能力,要把教师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教师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而现实情况是,有的设问难度存在或低或高现象,问题过于简单会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太难又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设问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凭空设想,要从学情出发,让问题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和启动学生思维。

三、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精心设计问题链。阅读教学中设问的主要目的,是要驱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引领学生向“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应呈现出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的“问题链”。“问题链”能够保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和深刻性,在这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上,问题的难度、深度、广度要快慢适度地向前递进,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小步子、缓坡度地前行,学习水平、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逐步向更高层次和更高广阔的领域发展。

  教学《想北平》时,我抓住文章的结尾句“真想念北平呀!”以“想”字为重点,设计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想北平?作者到底想念北平的什么?作者又是怎样去想念北平的?环环相扣的三个问题意在帮助学生弄清作者想念北平的原因,抓住了文章情感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只选择普通北京人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来写的目的,理解作者的平民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衬托对比、比喻、反复等艺术手法运用的妙处和效果。

  精心选择设问形式。要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设计一些辅助性的问题,来拓宽思维的宽度,掘进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如要想引导学生放下现有的答案另辟蹊径,全面思考,教师可以更深层次的追问 “为什么这样回答” “还有别的答案吗”“请说明理由”;要想引导学生辨别、比较、权衡现有答案,获取更精准理解,可以采用选择问“为什么不是这个,而是那个,哪一个更好”; 还可以是假设问,“如果你想的是这样,那么就会怎样”;还可以针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的错误认识进行反问,步步进逼,使学生幡然醒悟,达到化错为正的目的。等等。

  总之,语文老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设问水平,让富有思维驱动力的问题成为撬动阅读教学成功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