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作文3篇 《初中》作文

时间:2023-03-07 11:48: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初中的作文3篇 《初中》作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的作文3篇 《初中》作文

初中的作文1

  一阵微风轻轻拂过,晾衣架上拥挤的衣服微微晃动,慢慢的一排衣服,很难想象,妈妈是怎么一件一件洗干净的,小时候,家里没有暖气,为了让我有足够的衣服换,寒冬腊月妈妈也从不懈怠,刺骨的水毫不留情的在妈妈的手上留下印记,听姥姥讲,妈妈年轻时的手,又细又长。

  小时候的'我调皮的像个男孩子,每次坐在妈妈自行车后边我就喜欢左右晃腿,平常不足为患,那一次,我竟然把脚伸进了车轮里,当时没有感觉到疼,自行车还行驶了一段路程,等到我喊脚疼时,脚面已经被生生“削”去了一片肉,血不住的留着,脚面已经变得血肉模糊。

  当时妈妈就吓傻了,把自行车丢在原地,就打车带我去医院了,包扎时,疼得我直哭叫,妈妈在一旁看着,直掐自己的手,我脚疼,妈妈的心一点比我更疼。包扎完,妈妈生怕我的骨头受伤会留下后遗症,就让医生安排了一系列的检查,一项一项的检查,繁琐又费时,妈妈顾不上请假,一下午抱着我,东奔西走,没有喊过一句累。

  受伤之后,妈妈每天送我上学,总是郑重的嘱咐老师,千万别让我过度活动,我的脚没法沾水,可天却不应人意,偏偏下起了雨。我坐在教室里焦急地等待,妈妈来了,她背着我,打着伞,我趴在妈妈的背上,她穿的好少,日夜不停的为我操劳,不知又瘦了多少……妈妈一直把我背到学校门口,还专门打了车,妈妈可是平常连公交车都舍不得坐啊!我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她的衣服有些湿润,后来经过我的“严刑逼问”才知道,妈妈为了别让我久等,在去接我的路上连伞都没打,却只是为了能及时接到我。屋外的雨滴滴答答的下着,整个大地都变得凉爽,甚至有些冷,而我的心却异常温暖。

  受伤的恢复过程,因为受伤处不能沾水,妈妈每天抽出时间为我小心洗脚,女孩子爱美,妈妈怕我脚上留疤,专门向人请教,每天用生姜为我涂抹患处,前车之鉴,妈妈再也不敢用自行车载我,专门买了电动车,在学习的过程中,身上摔伤了好几处。

  这就是我的妈妈,我成长途中的点路人,也许,她不能为我的学业做些什么,却能为我点亮前行的路。

  妈妈,幸会,我人生的提灯人。

初中的作文2

  你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有一次,我有一道题做不到。我绞尽脑汁的思考,硬是不会做,这时,我的思维告诉我,怎么不去找汪柱呀!汪柱成绩那么好,头脑那么灵活;怎么不去请教他呢?

  这时,正好汪柱上来了,我把汪柱拉到我的位置上,我说:“汪柱,这道题我实在想不出来,你就帮我讲一讲。”汪柱的手摸着自己的耳朵,用一双明亮的眼睛死死地看着这道题,眉头紧锁……突然,汪柱眼睛发亮,兴奋的说:“找到答案了,这是动作描写!”

  我的好奇心驱使着我,心想:一定要弄个明白。我就对汪柱说:“你怎么知道这是动作描写?”汪柱对我说:“平时要多积累,要多读课外书。只要你上课专心听讲,用心去感悟,学语文其实挺简单的,什么题都难不倒你!”

  我听了这句话,周末回家把所有的“日积月累”全部抄写在日记本上,读的课外书也做了读书笔记,字也写得更认真了。每当我想偷懒的时候,就想起汪柱的话。考试的时候,我仿佛什么题都做得到。试卷发下来了,我考了八十几分,我对汪柱说:“谢谢你,你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初中的作文3

  似乎从入学到现在我很少再去看书了,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再也找不回高中时代那种在疯狂学习之余好似享受一般的阅读,那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精神的慰藉,也就是那时,在语文老师的影响下,我接触到了史铁生,感受到了他的文字和他的精神。

  如今,我早已记不清在将近一年的大学生活里我收获了什么,所以我再一次翻开曾经的怦然心动,再一次随着史铁生的脚步进入那座墙面斑驳坍塌、剥落了曾经的琉璃繁华、褪去了以往的雕栏玉砌的祭坛,再一次去阅读感受那个伟岸的人格。

  地坛对于史铁生是一座幽静的宫殿,在他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的时候像是上天安排好的一样出现在他面前,到底是他发现了地坛还是地坛发现了他,我不得而知,但我更愿意将地坛想象成一位深沉慈祥的老者,就那么静静地呆在那里,四百年浮浮沉沉似乎与它无关,可壁残垣中找到失落的繁华,这位老者在历史中静静地等待找到他的人,并用他独特的气质去影响这些人,包括史铁生,那个本该处于最轻狂的年龄却被飞来横祸打击的意志消沉的年轻人。

  一切仿佛如此自然,一个失落的年轻人摇着轮椅慢慢走进地坛,他是否是在漫无目的地行进中无意看到了这处幽静地不似人间的地方呢?我不得而知,但我可以想象他当时的意外或许还带着些许的惊喜也说不定。设身处地,若是我也双腿残疾无法行走,我所最想做的便是找一个地方默默地坐着,就那么坐着,观看晚霞映满西界的天边,等待一颗一颗亮起来的繁星,不知不觉慢慢忘却了自己,忘却了时间,

  等到忽然惊醒看到自己的状况忽而的内心一阵明透,也许一阵迷茫吧,我自己说不好,毕竟我不是真的双腿残疾,然而史铁生,在他和地坛来来往往无数次的交流后,他迷茫过,明透过,亦或是愤怒过,失落过,但是不论怎样惊涛骇浪一般的情绪最后都被地坛这个有着深沉智慧的地方慢慢琢磨成新的东西,这些新的东西在史铁生心里慢慢沉积慢慢改变着他的消极,慢慢更新着他对于人生的领悟。开始的时候,他没有工作带着一腔的不甘和愤怒,他不知道上天为何待他如此不公,还未等他完全领悟人生的一点一滴便无情地剥夺了他的支架——双腿。然而后来呢?他静静地感受着地坛的魅力,“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他开始慢慢拿起笔,慢慢书写自己的故事,故事里所有的事物都像慢慢从空气中显现在读者面前一样那么自然那么生动,他的文笔也慢慢感染了每一个人。当然,这故事里,也站立着他的母亲,一位代表了中国大地所有母亲的慈母。

  在文章里,我可以看到因为自己的身体的原因,史铁生不愿意与母亲过多的交流,而他的母亲则是小心翼翼地爱着自己的儿子,这位老人很无助却很坚强,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儿子目前唯一的支柱,所以无数次她前往地坛寻找自己的儿子,而史铁生则是倔强地静静躲在一旁,看着自己的母亲焦急地召唤着他,一声声地呼唤着他,但他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回音,我想应该是基于年轻的倔强,他不愿意让母亲找到自己,即使最后母亲总是能够根据他的轮椅的车辙印找到他的所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史铁生对于自己母亲的描写,他写到自己的母亲,文笔总是无比的亲切温柔,就像他自己说的,这是他对于自己母亲的弥补,晚一点的弥补。我记得他写到自己的母亲推着他慢慢走,慢慢和他聊着天,母亲找着话题来逗自己的儿子,一不小心说到了史铁生小时候最喜欢一边踩着落下的花朵一边跑着笑着的事情,说到一半母亲立刻闭嘴不说话了,她是忽然意识到自己不小心触碰到了儿子的内心最柔弱的地方所以小心翼翼的闭口不言,气氛很尴尬,因为母亲不知所措了。每每史铁生回忆到这一段他一定是充满了愧疚之情的,这很正常却也很可悲,人们似乎总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当终于史铁生的母亲再也不能推着他慢慢散步的时候,他万分懊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让母亲在地坛里焦急地找了那么久,自己为什么不也同样呼唤一声妈妈,让母亲感到她的努力使儿子确实恢复了不少呢。

  最温柔的字眼,慢慢在纸上描绘出他内心最美丽最温柔最小心的母亲,一位善良和蔼慈祥的母亲缓缓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那位母亲的面容似乎慢慢熟悉,慢慢清晰,那时我自己的妈妈。我忽然醒悟,我自己现在也是处于最轻狂最狂妄的年龄,我也应该在自己内心最温柔的地方,放上自己最亲切最敬爱的人,然后拿自己的时间慢慢珍惜他们,陪他们一起慢慢变老。

  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坛,一个可以自己慢慢品尝,静静欣赏的地坛,在那里我们可以学会独处,学会思考,思考着人生思考着时间思考着点点滴滴的事情。身处距离家乡一千多公里外的大学,我慢慢品读着这篇文章,思考着铺于纸上的一行行文字,我知道这些文字是一位已经逝世的伟大的文学家的人生感触,笔墨铺就而来,洗涤着我的心灵。

  而现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拿起中学时从未放下的笔尖,写起中学时从未中断过的随笔,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地坛,描绘出属于自己的一片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