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岁寒三友学生写作3篇(写高三学生的作文)

时间:2022-10-25 09:09: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高一岁寒三友学生写作3篇(写高三学生的作文),以供参考。

高一岁寒三友学生写作3篇(写高三学生的作文)

高一岁寒三友学生写作1

  在那寒风刺骨的冬天里,有三种植物依然矗立在风雪之中,面对风雪它们毫不畏惧,与风雪顽强地拼搏,它们就是岁寒三友:竹、梅、松。

  竹,挺直高耸,高风亮节,一生只开一次花。它没有松树的强壮,可是在银装素裹的冬天里,它依然是无畏风雪,静静的立在那,长年碧绿的颜色在冬天里更显的与从不同,但它只是默默的立在那,过着它的一年四季。

  梅,在万花凋零的季节,它静静的绽放了,为冬天添了一笔亮丽的风景。她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荷花的亭亭玉立,它完全是一种典型的美,它傲霜斗雪让人刮目相看。在百花争艳的春天,没有它的影子,待到冬天的时候,它静静的绽放了,释放出自己独特的幽香,淡淡的,没有昙花那样扑鼻,也没有牡丹那样醉人。它淡淡的味道浮在空中,隐隐约约的散发着迷人的味儿,即使是在寒风下,人散发着香味儿,这真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松树可是“树中耐热”,它生命力顽强,四季常青,寒冷的冬天里,它与风雪对抗,在这个冬季里,它就像是一个英勇的战士,护卫着自己,从不退缩。竹、梅、松在冬天里不惧风雪,为银装素裹的冬天增加了无限的生命力,让冬天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他们以友谊为重,在风雪中共同面对挑战,持之以恒,眼睛面对远方,倘若一个将要出征的军队。它们是坚强,不会因北风而投降,更不会萎靡不振,它们意气高昂,在与北风的战斗中,不退缩,已成为它们的口号。他们的气节是高尚的,竹、梅、松,我歌颂你!

高一岁寒三友学生写作2

  寒风起,雪花飘。

  植物大多都相继脱下了绿色的外衣,不留一点儿生机。唯有那号称“岁寒三友”的松、竹、梅。

  松,可谓是永不放弃的象征。不论多少雪压在它的身上,它也毫不退缩,似一位边防哨卡的战士,永远的保卫边疆。大风吹不进“军衣”里面,大雪压不断它坚硬的枝干。它似乎在咆哮:“让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些吧!”正如陈毅爷爷总的一样:“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松用它挺拔的姿态告诉我们春天一定会到来的,因此坚强的战胜一次次风雪……它心中肯定在想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竹,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竹的宿敌就是风。竹屹立在山中,而风总是拿它无能为力。郑板桥的《题墨竹林》中写道:“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竹也和松一样,有同一个信念,那就是“坚持不懈”。“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竹,似乎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竹经冬不凋 ,梅则迎寒而开。梅,可谓是迎风斗雪的怒放着。春夏秋三个季节,梅一直像一棵普通的树,而一到万物沉睡的冬,它就迎寒怒放。有人说它不及牡丹富贵,不及玫瑰的艳丽,不及兰花的高雅,可是它却能在冬日里绽开最为美丽的花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的暗香,是对生命真正的诠释,有了冬天的考验,才能开出清雅的气息。这正如先苦后甜的人生。

“岁寒三友”,个个都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我们都要学习它们的精神,要有着坚定的信念。

高一岁寒三友学生写作3

  松竹梅这三种植物,都具有不惧风雨冰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等优秀品质。所以,它们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赞颂,并称为“岁寒三友”。

  每到由夏转秋的时候,每一种树都会被刷上一层金色的色彩,但你可以在万千黄色中发现一抹绿色――那就是松树了!松树在冬秋时也不会变色,由此被古人誉为“万古长青”。还有黄山的著名景点“迎客松”,每当游客登上黄山山顶时,就会发现它――它生长在悬崖上,枝繁叶茂,像在迎接游客;还有陈毅元帅写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些都能说明松树身上刚正不阿,不畏严寒的优秀品质。

  还有竹子也值得一提。它具有着气节,虚心有节的优秀品质。古人也赞颂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的用途也很广,它可以制作成毛笔,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乐器,还可以食用。在云南,人们的一切都离不开竹子:竹碗、竹笔、竹纸……很多生活用品都是用竹子做的!这些都说明了竹子对人类的作用极大。

  梅是岁寒三友中的唯一花类,但它也不缺笑傲严寒的优秀品质:在冬天里,百花齐谢,只有梅之傲骨在寒风呼啸中独自盛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虽在冬天盛开,但仍然保持着冰清玉洁,姿色香韵,高洁的品质。

  我赞美松树的坚强,竹子的气节和梅花的傲骨。我以后要学习松树的坚强和刚正不阿,竹子的气节和谦虚和梅花的高洁,争取把自己变成一个懂事理,谦逊和高洁的君子。

  陈飞老师评语:文笔从容,语言流畅;思维开阔,叙述清晰。小作者笔姿荡漾,不落言筌,尽数岁寒三友的优秀品质与精神内涵,表达了对具有高尚气节的三友以及和三友一样的“君子们”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