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班级教师工作总结3篇(高中教师班主任工作总结个人总结)

时间:2022-11-11 02:13:00 工作总结

  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回顾工作情况是避免不了的,而且写工作总结对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有很大好处。你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对高中班级教师工作总结3篇(高中教师班主任工作总结个人总结),供大家品鉴。

对高中班级教师工作总结3篇(高中教师班主任工作总结个人总结)

对高中班级教师工作总结1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语文?以下几个方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一、凭借教师的语言魅力,牢牢吸引住学生。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讲求“精”。要使课堂语言少而精,一定要在课前把握不同课文的特点并加以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要设计好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要集中,而且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什么都有想解决,往往结果却是什么都解决不好。对讲授每一个问题,也尽可能对用语事先作一番准备,要使用的几个关键词语,应该经过推敲和筛选,提高它对阐释问题的命中率。

  处理课堂临时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的“即席”用语要能够“一语中的”,这样,对学生的刺激才强烈,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才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巩固。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注重“启发”。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例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语言: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几乎都在心底留下了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来塑造了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仔细学习,可以得到答案。自然而然的,学生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这几个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听讲的时候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机地联系课文的相关知识,得心应手地穿插背诵有关的诗词、警句、启发学生课后去多读书,或有意识地联系学生过去背诵的篇目、启发生学生去记忆巩固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被教师广闻博记的学识所“粘住”就能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不由自主地迷恋教师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了。

  二、体验成功,实施激励评价,激活课堂。

  每个学生在思维、记忆、分析、理解、创新等能力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无论他们之间存在何种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期待赞扬”。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的赞扬是学生最大的收获。,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让他们准确写出一个成语,背会一首诗,回答一个问题,做会一道题等;课堂回答问题时、作业批语、作文评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多说“你真棒”“说得真好”之类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即使学生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和缓的语气,如“没关系”、“再想想怎样说更好”等句子加以鼓励、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在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同时得到进步,万不可伤及学生稚嫩的心灵。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引进竞争机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评比方法,在学生表现出色时,及时地给予奖励,一堂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评比。如此,不仅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紧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而且对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再适时适地的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等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正如爱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语文训练,不断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要想让语文课吸引学生,教师就必须结合自己的个人风格,采用多种方法,让语文课堂更生动形象,真正做到让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文色彩,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语文学习中的快乐,从而爱上语文课。

对高中班级教师工作总结2

  审美感知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以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并在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因此,我们不仅要探寻提供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更要运用一切可行手段,如借助物像、借助绘画、借助音乐、借助美读、借助习作、借助移情等,建设转化审美对象,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染上作者的情绪色调,达到“会心”的中级审美体验。美感应称这阶段这“启迪效应”或“感染效应”。

  (一)借助物像

  物像是记忆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彩色幻灯片,或选用、自制一些挂图,并联系诗歌内容,详细地讲解画面,例如《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林尽染;漫江碧透,百秧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制作两幅课件物像:

  一幅是“湘江秋景”,突出秋天的景物特征:色调鲜明、微型机勃勃;

  一幅是“独立寒秋”,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意气风发、壮志勃勃。

  再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描述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学生凭借感观,通过想象与联相,如同身临其境,领悟到这首诗景美、情更美的情趣,从而感受到鲜艳的色彩《浓重的红和浸透的碧》;感受到澎湃的激情。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建设祖国的豪迈情感。

  (二)借助绘画

  苏轼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耐人寻味的佳作,如同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寓有情节、富有情味的绘画。诗歌讲究画面感,绘重视故事性,把绘画与诗歌中的说、写训练相结合,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把诗、画、事结合得完美的,莫过于唐代的王维,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未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中有明月、清泉、松竹、溪石、水莲等,描绘了一组清静、美的画面;然而在静的环境中,又有人的活动——浣女欢笑,可能还有作者的旁观。教师可以根据这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说一段话或描述一个故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语段或故事,画出一幅,乃至好几幅画。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反过来促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使绘画作品更富有情节性,从而使“文”与“画”相互促进,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在说、写、画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个性。

  (三)借助音乐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如李煜的《虞美人》,学生通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可以理解诗人“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愁绪。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也可以通过字面来理解李清照对一个人(新婚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而带来的“闲愁”。但如果借助音乐(配乐),学生更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音乐的旋律和学生的心弦,将一起颤动,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明白何谓“与我心有戚戚焉”。而且学生在感悟音乐的同时,也感悟了诗歌的内涵,并且会脱口而出: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

  (四)借助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所指“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诗歌中的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在一种格律里面的,而建设、转化格律押韵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的。如《琵琶行》:大弦如风雨,小弦叨叨如私语。叨叨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寂冷弦弦绝,凝绝不遐声暂歇。别有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当心面,四弦一声如裂帛。……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琵琶奏出的声韵(因为这是用文字描写音乐的佳作),更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琵琶女的“晚年沦落”和作者的“谪居卧病”,以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音乐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志趣。

  (五)借助习作

  这里的习作是指在学生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让其发挥想象,把诗歌(尤指古诗词)改写成一篇具有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的白话“美文”。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可以让学生描写词人与恋人惜别的凄切场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领悟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六)借助移情

  我们常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这是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解释外界的事物,把无生命或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这就是“移情作用”。在“移情作用”。在“移情”时,物我达到了高度的同一,主客之间相互对流。正象征派诗人波德菜尔所说:“你取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然记忆自已的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为一体了。你注视一棵身材停匀的树在微风中荡漾摇,不过顷刻,在诗人心中只是一上很自然的比喻,在你心中就变成一件事实:你开始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齐借给树,它的荡漾摇,也就变成你的荡漾摇,你自己也就变成一棵树了”。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移情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美感认知。让学生中诗歌学习中通过联想,可由物生景,由景生情,也可以是由物直接到情。如臧克家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拾起头望前面。

  这首诗中的“老马”是旧中国受难的农民的象征,他忍辱负重、忠厚善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老马”不单是本义上的老马,更是被压迫农民的象征,那抽下的鞭子,是抽在穷苦农民身上的,抽在我们祖辈父辈们身上的,让学生感受到被鞭抽的痛苦,最终达到“移情”的效果;激发学生对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激起对旧制度和旧社会的愤怒和诅咒。再一次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净化。

对高中班级教师工作总结3

  我来学校实习一个多月了,一直在忙于备课、教学,总感觉自己好像在实习部分缺少了点什么,直到有一天张老师(我所教的一个班的班主任)跟我说:我们班学生很喜欢你,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把我们班的班风、学风带上来。这个时候我才明白,我还缺少当班主任的经验。

  说实在话,在这段日子里,我在班上过得很开心,我很兴奋地接受了这个工作。

  从张老师在班上宣布这个事之后,我也学着像个班主任的样,早操、早读、读报、第七节课、夕会、查寝等等都到场,利用他们的课余时间组织了语文朗诵比赛、植树活动、义务清理校园,星期六还在班主任的总带领下,我们一起出去春游……

  当班主任有苦有乐,真心为学生付出了,学生的心里是能感应到的。同时呢,光有真心还不够,管理一个班级还得有方法,我认为当好班主任有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爱严结合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在实习之前,我曾经听别人说,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你既要让学生敬畏你,又要让他们喜欢你。来到实习学校的几天我一直在想怎样把握亲和力和严厉这两者之间的度。经过这段当实习班主任经验,我终于领悟到了要管好一个班应该爱严结合。

  首先我认为,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要了解他们的第一步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学生们都希望老师能记住自己的名字,就像你也希望别人记住你的名字一样,所以,我一有空就对照座位表一个一个地记起来。

  其次要给学生更多的关怀,亲近学生,了解学生,诚心诚意地做学生情感世界的良师益友。初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有着情绪多变化、感情多波动、行为多冲动、思想不稳定的特点。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班主任都得耐心处理。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真正明了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认识,端正学生的态度。然而,无论怎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育者都首先要充满感情。在师生关系上,有的班主任认为:跟学生不要太亲近,应该不远不近,太疏远了没法工作,太亲近学生就不怕你,不都听你的话了。这绝不是正常现象,因为学生的一时听话,是由于惧怕班主任,不敢胡来,并非学生把班主任的要求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时间久了,一旦摸透了班主任的性情和脾气,“适应”了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一切的教育工作恐怕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但是,如果班主任能诚心诚意地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和学生缩小距离,与他们建立感情,真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那么,班主任的话学生不但愿意听,而且当他们有心事、碰到困难的时候,还会主动地找你来商谈,甚至他们连最好的同学或连父母都不让知道的情况或事情,都愿意叫班主任拿个主意。此之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就有可能把一些棘手的问题乃至一些错误和遗憾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未发生之前。班主任应该是一团火,点燃学生一泓清泉,滋润学生;一股和风,抚慰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信赖地向你敞开心扉,一切教育的要求才会畅通无阻,班级管理才会日趋成功。

  另外,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有爱心,而且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要求他们遵守严明的纪律和行为规范,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并提高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但是作为班主任严但要严中有爱,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批评中善于发现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妥善引导,让其闪光点得到放大的机会,促其朝着自己的兴趣方向良性发展。倾注满腔热情,真诚热爱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也来点宽容,这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品质。宽严适度,才能师生和睦,互相尊重。根植于爱,拿出自己的宽容之心,亲切地抚慰那受伤的心灵,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价值,振奋精神,健康成长。“润物细无声”,诱导的作用远远胜过批评、责骂。宽容,班主任工作的法宝。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骂吧,因为我们的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讥笑中有爱迪生。

  第二、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

  初中的孩子较为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治理时大展身手。假如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同学手中,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治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治理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

  第三、关注后进生的转化。

  班级工作的优劣,关键是能否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后进生是班级工作的老大难,也是班级各项工作落实的一大障碍。我认为转变双差生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舍得”二字。就是对这些学生舍得投入一个“爱”字,所得到的就是差生的“变”字。对于差生要不离不弃,他们更需要是老师的关注,同学们的关爱,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对于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或点滴进步要加以赞美和鼓励。同时,要让他们各尽能,各得其所。有意识地给他们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做的事情,使他们充实地过好每一天,让他们觉得自己也能为班级做许多事情,是班级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这样就使他们建立了与集体进行沟通的桥梁,也找到了能够接纳和包容他们的一个港湾而不致于散入社会任其发展。在此基础上,组织优秀生与之结对子进行学习上的帮差等。通过一系列“舍得”活动,就使双差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全面的提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即所谓“舍得”,有舍便会有得。

  当然像我这样的新手,当副班主任工作比较累,学生的每件事情都要操心,有的时候难免心烦,但是,当你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教育下有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学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