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改学习总结范文3篇(初中地理课改总结)

时间:2022-10-31 10:56:45 工作总结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高中地理新课改学习总结范文3篇(初中地理课改总结),供大家参考。

高中地理新课改学习总结范文3篇(初中地理课改总结)

高中地理新课改学习总结范文1

  高中地理新课改学习心得

  平凉七中

  靳文妍

  作为刚执教两年的新教师,很荣幸参与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学习,在专家们的引领下回顾了自己一年来的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时刻铭记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不断总结和反思。

  反思中有如下心得:

  一.教育职能的转变,丰富与延伸了地理教学目标与功能。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正随着教育职能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帮助学生获得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再学习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且教育职能也不仅体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等方面,地理学科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参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观念等科学的地理思想,使学生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认识和评价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形成对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具有21世纪对人力资源要求的基本素质。

  二.课程教材的变革与地理科学的发展,带来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中学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中唯一传播可持续发展知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课程,也是将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综合、阐明人与环境关系的课程。要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首先要对社会、对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负责。因此在地理课程与教材内容方面早已打破传统的“地理八股”体系,重视地理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广泛性、区域性、动态性及实用性等特点,从素质教育高度选择地理教学内容,突出特征、抓住要点,通过案例说明观点。并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重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显然这与人们习惯中的地理知识内容是迥然不同的。

  三.教学手段的发展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拓宽,促使教学过程的优化与教学方法的改进。地理教学的改革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与教材内容,它更要求深入到教学活动之中,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拓宽,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已提到日程上,触及到每位教 师习以为常或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中,打破“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在“满足学习需要的有意识的交流活动”中下功夫,使学习过程成为启发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快的活动,改变那种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扭转“重结论 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像、重积累轻运用”的地理教学活动,以改革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四、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地理教学变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地理教学要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作出自己的贡献,教育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思想,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施21世纪议程作好准备。具体要求是:①正确理解满足现在需要和满足未 来几代人需要的关系,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②正确理解根除贫困与满足 广大人民需要的关系,增强扶贫和人类平等发展的观念,自觉支持建立富国支援穷国和发达地区支援不发达地 区的伙伴关系。③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作自 觉的环境卫士。④了解21世纪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策略和行动,增强参与实施观念和历史使命感,自觉作好实施21世纪议程的知识、思想和参与能力的准备。

高中地理新课改学习总结范文2

  经过今年暑期的高中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通过观看视频,听到了专家对问题的精辟讲解,使我掌握如何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2、做作业的过程,使我对以前自己做的很多教学工作进行了很好的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我体会到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3、在线研讨,让我们与全省各地的教师、与专家近距离接触,通过讨论开阔了眼界;很多好的创意迸发出来。

  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更开阔,而且使自己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高中地理新课改学习总结范文3

  稳步推进地理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在21世纪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从根本上说,实施新课改的原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但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抛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因为任何一个事物,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有其存在的原因。不管是大纲课程与教学,还是接受式教学,它们之所以能够传承数十年,是有其合理的成分的。同样,新课程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是先进的、合理的,但是也有其局限性。让教师一下用一个具有局限性的东西取代一个有合理成分的东西,这种做法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课程与教学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所以,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学校各项建设,要适应新课程标准需要一个时段,我认为这个时段应该在三年以上,等到第一次高考之后,我们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这个时段中,我们一方面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并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寻找新的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断的进行总结。本文主要总结一下我在应用新课本通过新课标教学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衔接

  初中地理对于高中地理具有重要意义,如 高中地理中“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在初中地理中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如果没有初中的地球知识,那么高中地理就得从零做起。初中地理为高中地理提供必要的手段。总体上看,初中地理属于“区域地理”,高中地理属于“系统地理”,高中地理主要学习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高中地理离开了具体的地理现象就会变成空洞的抽象理论。所以学习高中地理始终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基础,但许多高一学生入学时初中地理几乎都忘掉了。例如,有的同学连经线、纬线都分不清楚。所以,有时为了讲高中地理时区划分、计算等又得从经纬线教学开始,那么势必会使课堂教学的时间变得紧张。

  所以在高一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初中课程内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地理学习能力、水平等情况。首先通过摸底、调查,然后结合高中课程内容确定哪些地理课程内容需要补充和强化,哪些内容学生必须知道,哪些内容可补可不补,在以后的教学中将这些知识逐渐加进去,以扫清高中地理学习的障碍,提高地理的教学效果。初高中地理的衔接问题,涉及课程标准的衔接、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和观念的衔接、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的衔接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让高中学生顺利进入新课程,实现初高中课程的平稳过渡。

  二. 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对于地理教学来说,课程理念既不是抽象的 思想观念,也不是空洞的理论条款,而是指导教学行为的具体操作指南。如果不能琢磨透“课程标准”所体现的基本理念,就难以准确的开展教学活动,势必会取得事倍功半的结果,而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才能够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照搬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目标,那么教学目标就会成为一种虚假的、形式的摆设。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而且要将教科书和地理课程标准对照研究,年级组内应该对照“标准”,研究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并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增删。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一致,制定出差级化的教学目标,对学习好的学生要求高一些,对差的学生降低要求。例如“气候类型”的教学我们就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选择,因为有关气候类型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中有要求,高中阶段主要是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果学情允许,我们就可以多涉及一些气候类型,而从我们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只需要分析几个较特殊的气候类型即可。

  三. 如何保证学生能力发展和成绩提高相统一

  新课程教学的价值追求变了,由原来的“应试”转变为现在的“素质”,素质教育重过程,重学生能力发展,而以前的教学则重学习结果,终知识的掌握。在现实中,理想的教学价值取向与现实教学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往往难以一致。目前,终结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是考试,而考试所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地理知识,以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量,以及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又是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标准。因此,这种考试评价的价值取向和新课程教学价值取向是有矛盾之处的。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在实际评价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在新课程标准上提出了相关的地理学习评价建议,我们要把这些评价目标、手段落到实处,努力研究与实施发展性评价,用好激励性评价,探索开展反思性评价。

  四.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三板”教学应该如何取舍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主要优势是把大量的地理信息传递给学生,能把复杂的地理过程形象的表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而且能大大的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是“三板”是地理教学的特色,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可以通过教师的实际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把所有的知识都存在电脑上,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如断电、死机等,是否能够继续保持教学质量。我认为这要根据要讲的课的实际内容来定,如果需要举出大量事例,则多媒体更方便,如果演示某些地理原理,板书教学则更加灵活。而且多媒体教学无疑又会增加备课的工作量,所以教具的选择还要视情况而定。

  总之,本校才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课改之路任重而道远,许多问题还在发现、研究和探讨之中,我们既不能照搬他校的经验,也不能操之过急,实现新课改的平稳过渡才是目前的工作重点,经历过一两次高考之后,我们才能够更深入的进行新课程改革,改革也更加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地理新课改讨论材料

  袁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