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健康工作计划3篇 健康工作教育计划

时间:2023-03-04 03:36:00 工作计划

  制定工作计划的好处太多了,相信大家都了解吧,提前制定工作计划会让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你知道怎么制定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实用的健康工作计划3篇 健康工作教育计划,供大家参阅。

实用的健康工作计划3篇 健康工作教育计划

实用的健康工作计划1

  一、基础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尽管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在师生中未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学生群体中,对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确观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还比较普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何消除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学期应该重视、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做法: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应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团体辅导。每个班级间周开展一节心理健康课(或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工作计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咨询",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考虑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在心理咨询室内设"心理咨询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个案教育。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特别抓好学校住读生的心理咨询,让住读学生能够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住读问题,让他们在住读期间所发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倾诉与解决。

  3、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4、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每周要规定一定的时间,心理健康老师应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

  (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5、以"点"带"面"

  学校利用"心理咨询"这个阵地,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总之,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们的工作终极目标和收获。

实用的健康工作计划2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大力促进我公司健康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水平,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以全民健康社会和谐为宗旨,采取有效途径和措施,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单位及干部职工的实际,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努力使每位职工干部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身体健康二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二、目标和任务

  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围绕提高公司干部职工健康水平为目的,通过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传播及活动,倡导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健身运动,树立经常健身的健康理念,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共享健康人生。

  三、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结合各类节日和健康促进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促进活动。

  1、举办3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传播健康信息,不断增强卫生意识、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2、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清理办公区域、卫生区域卫生死角和除“四害”,保持办公环境的清洁,切断病疫传播途径。

  3、积极开展控烟工作。结合世界无烟日活动,积极开展以烟草危害、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争创无烟单位为内容的控烟和宣传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公共场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办公室、会议上设立禁烟标志牌,积极开展无烟科室创建活动,倡导职工健康的生活方式。

  4、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利用每年的世界结核病日、卫生日、无烟日、环境日、糖尿病日、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饮食宣传,引导干部职工控油、限盐,戒烟、限酒,形成良好生活方式习惯,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

  5、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有效利用“全民健身日”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和健康娱乐活动,如开展羽毛球、踢毽子、跳绳及跑步活动,促使职工加强身体锻炼,不断提高干部职工身体素质。

  6、 积极推进职工健康知识教育。将健康知识纳入干部教育的必修内容,以此提高和普及健康知识和卫生防病知识。

  7、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充分发挥各种宣传途径, 进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宣传,在全公司干部职工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科学饮食知识列入其中,提高干部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干部职工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

  四、继续认真做好健康教育的材料保存工作

  对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文件、材料、照片等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确保健康教育材料的完整与准确。

  洪洞县自来水公司

  20xx年xx月xx日

实用的健康工作计划3

  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工作,为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针对在校中学生大多独生子女或留守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坚强意志品质,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缺乏承受挫折能力的特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自我调控能力。

  2.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转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治疗。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还未能从小学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中转换出来,压力不断的开始增多,来到新学校遇到新同学新老师,一切都是相对陌生的环境,适应成了最大的挑战。

  怎么才能迅速的适应到初中的学习生活,课程增多,作业量增大;陌生的环境中认识结交新朋友,让自己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前行,不在孤独;还未能摆脱小学的宽松的学习习惯,现在如何养成,学习的重担时时在他们心头;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如何兼顾他们的娱乐休闲等等共同形成了适应问题。适应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而难题。前者在学校中一般较少见,后者的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或者不适应。七年级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七年级入学适应不良

  刚进入初中,学习生活和小学时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新环境新同学老师,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着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人际相处从零开始,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不与人相处,或者孤傲的情绪。长期这样的话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2. 朦胧的自我认识萌芽

  七年级阶段,有部分学生发展的较早些已经进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征开始明显起来,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对于我的思考开始出现,“我是谁”、“我是怎么了”开始在他们内心掀起波澜,困惑不已。

  3.学习适应不良产生苦恼

  学习课业好多,怎么学,方法好像总是不对路;别人怎么就成绩那么好,我这么差,有压力,出现自卑了;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这么烦,没有目标和动力了;怎么天天都有考试啊,这无穷无尽的考试什么时候是个头,讨厌考试……这些都是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学生为此苦恼不已。

  4.和家长或老师间的沟通不良而苦恼

  家长们怎么这么唠叨,不断的碎碎念,动不动的私自翻我的东西,我的空间,我的秘密,什么时候能还给我;老师为什么都看不到我的存在啊?偏心还是对我有意见,还是我不行……

  5.不能恰当的控制休闲时间,自制力较弱,过分沉溺于网络、游戏。

  四、工作安排

  1、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和谐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校长挂帅,德育主任具体负责实施,建立以班主任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及政治课教师为主体,以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2.加强学习和培训,重点学习《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中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等心理知识。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每学期期末开展一次专题研究。

  4. 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及时广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学生思想工作。

  5. 开展学生心理调查,每学期二次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及动态。

  6. 每学期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7. 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把个别学生的心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与班主任一起辅导学生,让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8.与县级心理教研室保持联系,发现有严重疾患者,及时送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