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心得体会3篇 大学本科教学

时间:2023-03-20 09:14:56 教学心得
  • 相关推荐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本科教学心得体会3篇 大学本科教学,欢迎参阅。

本科教学心得体会3篇 大学本科教学

本科教学心得体会1

  本科学习心得体会

【篇1: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它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新建本科院校要保持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必须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一切问题的重中之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一般分为技术应用型、知识应用型、创新应用型三种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四大特点:一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备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甘于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二是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系统的,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三是要有全面的能力素质,不仅要具备岗位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职业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和创业能力;四是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要具备组织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谋划决策能力、分工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特别强调具备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实验、制图、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新模式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内涵,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老师在新模式教学下应该对传统模式进行哪些改进、自我学习提高的方向在哪里?学生如何变得真正自觉、主动的学习?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本身对所讲课程不熟悉,或者理解不透彻时,加之老师的表达能力、交流沟通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挥,使很多课堂变得十分沉闷,学生当然的不会产生任何兴趣。如果老师水平较高,对课程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把握,能够做到“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不仅仅是为了学业成绩,更是为了知识,为了学到真正的本领,因此会格外用心。老师对课程充满了激情,充满了自己的见解,同时能够把枯燥的理论风趣化,把深奥的东西通俗化,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真正的东西。老师在这样的课堂上就像一个牧童,而学生就像一群小羊,老师把他们带到一个丰美的田地面前,小羊们都在争先恐后的怀着极大的热情寻觅合适的稻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可能达到一个“以其

  智慧,使人昭昭”的教学境界。因为这个情况下,学生可能在老师的启发下,在激情的感染下,在智力的挑战中,迸发出火花,使一些道理在相互的交流中昭然若揭,实现教学相长。首先,教师应在知识储备数量和质量上、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学质量上、管理学生水平上来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以实现“老师教育教学的高度投入、负责,对课程的严格要求”工作状态,那我们更应该找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切入点。从学院的实际出发,加强师资建设必不可少。要实现教师高度负责、全身心投入以及对课程严格要求的工作状态,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一是要树立现代的思想观念,具备开拓创新、民主平等、竞争择优、分工协作等现代思想观点;二是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而且还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要有效的智能系统。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和传播者,而且要成为科学知识的创造者,先进文化的倡导者,既要注重“开智”,又注重“育人”,既要强调传授知识,又强调发展个性。

  第二坚持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奉献精神、积极主动的工作、强烈的事业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按时下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新解,视尽职尽责的干好自己工作是本分,老师既要谨记“误人子弟,如杀人父兄”的传统行规,更不要忘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时代和历史重托。

  我们不是科研型院校,不能够定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次我们不是职业教育院校,也不能够定位培养对口的专业技术人才。另外一方面,教育作为传播间接经验的媒介,相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就是说我们能够教授给学生的是成熟稳定、被验证为正确的知识和技艺,当然,进行超前性科研研发的教育领域除外。这就要求我们的应用型人才是具有宽口径和后续潜力的人才。综上所述,同时依据我们已有的教育力量和资源,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延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区别与理论培养模式,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其蕴含的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臵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第二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

  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高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郑红梅

  电气工程系

【篇2:大学本科毕业小结】

  xxxx大学本科毕业小结

  时间飞逝,转眼之间我在交大的专升本学习就要结束了,就要毕业了,有一份不舍,有一份牵挂。

  因为在这两年的之中除了让我知道了自己的思考,还让我知道了学习以及一些外在因素对我人生的的作用,使我基本形成了一整套自己对自己人生的看法。在学习中我始终将自己神贯注地投入其中,致力于做一名让老师放心的好学生、让家长省心的好孩子,努力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做到最好,并成功地在学业和兴趣爱好中找到了相互促进的平衡点,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学习经验的同学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努力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着并快乐着。我明白学习也是一门不断完善自我的艺术,而不只是为了最终的毕业。在三年中我总结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这些都是积累起来的人生财富,将会在今后的许多方面终生受用,因为人生是要永远不断学习的。一滴水如果融入大海,就不会枯竭。学习中的快乐和温暖是在学生时代,可能我的学生时代即将结束,但是最令我最珍惜也是最受益匪浅的。在校期间,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广泛认同。老师的教导和鼓励、同学的深厚友谊,共同构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当我每每踏入校园时,就会如春风般迎面而来。我相信当我走出校园时,这份珍贵的情谊将永远伴随我,成为我今后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的动力。总之,在这两年半的学习中,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人生财富,自己也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得到了锻炼。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向着自己人生的目标迈进!

  最后向我的班主任段老师致敬,感谢她两年以来对我的帮助与教导,谢谢!

【篇3:学习“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心

  得体会 任莹利】

  学习“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心得体会

  引导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围绕本科院校转型的研究呈井喷趋势。研究的重点有转型的内涵界定、动因分析、问题剖析、路径探讨,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经验介绍,国内转型试点高校的创新实践案例,不一而足。总体来看,尽管我国相关研究的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对于本科院校转型的主体是谁、改革方向在何处、发展定位是什么等关键性问题的解决还未达成共识。从我国目前高等院校实际发展的情况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是转型的主体,截至2014年7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2542所,另有283所独立学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积淀不足,在发展中处于弱势群体地位。除其中部分院校已经将其发展方向确立为“应用型本科”,以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外,另有一些跟随研究型大学脚步办学的,则亟需转变办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地方老牌本科院校,有些办学历史长,办学规模较大,办学基础条件较好,不少传统学科的办学水平也较高,因此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同时,也要鼓励其对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加大支持力度,使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显著,形成既加强共性指导、也尊重学科个性办学的局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注重分类指导,既要强调主线突出,也要鼓励百花齐放。只有客观地分析政府的决策要求,细致地解剖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才能有效指导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地实现转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总体而言,我国本科院校转型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有待在转型方向、转型实践、转型研究深化方面付诸更多探索,涌现更多成果。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的目的,就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目前已吸引1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参加。应该说,这些高校都有着强烈的转型意愿和行动。归纳这些学校的类型,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具有“变型”“定型”“强型”三种内涵。从大量案例来看,各地方本科院校根据自身情况,重点围绕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学科专业、服务功能、师资队伍、办学途径、组织管理八个方面,制定转型策略,推动转型实践,以此扭转在总体上“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就业低、矛盾多、困难大”的劣势局面。目前国家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评价仍然偏重教授数量、论文指标、精品学科等学术性指标,忽视对地方经济、技术进步、企

  业发展的贡献度。比如,河南黄淮学院于2011年按照“政策引路、专家指路、行业铺路、学校探路”的方法,开展为期一年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邀请教育部门领导、教育专家来校指导,帮着理清思路;深入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分析论证,以此催生应用型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邀请境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20多位知名专家来校专题指导,并派出人员到德国的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和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英国的班戈大学等10多所应用型大学进行考察培训。学校建立专题网站,设立课题,多次研讨,促进广大干部、教师办学理念转型。人才培养转型方面:黄淮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中,坚持“一个核心、四个统筹”,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统筹校内培养与校企双主体校外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工作能力,构建起“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转型方面:黄淮学院的做法是,按照“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学校紧跟行业科技进步改造老专业,使专业向特色化、应用性方向拓展;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新专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初步构建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和管理经营类4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集群,实现学校的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不断提升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符合度、依存度、共享度,进而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师资队伍转型方面:师资是各类教学资源要素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最重要保障。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需要教师完成从观念到行为的裂变,这是转型工作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地方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转型就是要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使教师具备将学科知识转化为产业行动的能力。所谓“双师”“双能”,更重要是强调能力,强调教师是否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否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双师”的培养路径上,一般高校都注意引进企业人才和把教师送到企业锻炼这两方面的工作。上海电机学院升本后,就要求新晋教师必须具备博士学位,而且要到企业挂职锻炼至少一年。在全校192名博士中,已经有150人到企业实践,他们成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坚力量。黄淮学院将打造双师素质教学与科研团队作为学校转型

  通过对黄淮学院转型的充分学习,我们要积极汲取黄淮学院转型之经验,努力做好转型准备工作,为以后发展积淀知识和经验。

本科教学心得体会2

  本科教学心得体会

  本人有幸于2015年9月担任了我校本科生《信息技术基础》这门公共课的教学。下面就一学期下来的教学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我以前担任过近十年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主要面向专科生教学。这次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大一新生,所以教学内容或者方法都要做很大转变。信息技术基础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总学分4学分,总课时72课时,一半在机房上课,一半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理论部分的内容覆盖面广,主要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等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知识等内容。实践部分主要是讲word2013、Excel2013和PowerPoint2013 三个办公软件的使用。

  第一堂课很重要,要向同学们说清楚几个问题:这门课是什么?为什么学这门课?怎样学这门课这几个问题。只有把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学生就会对该门课程有大致了解,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提到这门课程不是为了应付等级考试,而强调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掌握的一种信息素养和基本技能。引起学生重视,另外我也会在第一次课上,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参考资料,如慕课上的相关视频教学,以及好的参考书等,同时告知学生不要仅仅满足课上内容的学习,应注重课后的阅读扩充和学习。

  在本科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讲授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所以备课很重要,不仅要备教案,也要备学生,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另外要注重课后答疑,因为本科生较专科生学习更积极,学习能力也强,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课后安排答疑也是很必要的。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前课后如果时间充足,我都很乐意给学生答疑,另外通过建立qq学习群,方便课后随时随地交流答疑。虽然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可以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我感到乐此不疲。通过收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反哺教学,让我在教学中能够及时做好调整,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南特师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师范类学校,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教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相当一部分要成为教师。所以师范学院的本职工作,或者说最基础的工作,是师范生的培养,在这一点上,师范学院应该在教师教育方面,在培养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教师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我认为,一般地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却远远不够,教师的本职工作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要注重促进学生智慧的升华和人格的养成。我觉得智慧的升华和人格的养成,才是大学教育赋予大学生真正受益并享用终身的人生宝藏,同时也是大学教师自我教育、健康成长的一种人生动力。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发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即教学的管理者。要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就是管理能力。因为教师面对的学生,几十个,像我们公共课甚至有一百多个学生,怎么能够管理得好?这个管理过程就非常重要。所以,教师也应该注重管理能力的提升。

  总体而言,我认为本科生整体素质较高,学习的积极性较强,学习自主能力也较强。这就要求担任本科教学的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我们广大教师在学院领导关心、帮助和指导下,应该通过自身不断努力,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自觉奋斗、争取让我院的本科教学工作能更上一层楼。

本科教学心得体会3

  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它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新建本科院校要保持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必须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一切问题的重中之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一般分为技术应用型、知识应用型、创新应用型三种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四大特点:一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备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甘于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二是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系统的,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三是要有全面的能力素质,不仅要具备岗位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职业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和创业能力;四是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要具备组织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谋划决策能力、分工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特别强调具备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实验、制图、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新模式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内涵,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老师在新模式教学下应该对传统模式进行哪些改进、自我学习提高的方向在哪里?学生如何变得真正自觉、主动的学习?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本身对所讲课程不熟悉,或者理解不透彻时,加之老师的表达能力、交流沟通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挥,使很多课堂变得十分沉闷,学生当然的不会产生任何兴趣。如果老师水平较高,对课程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把握,能够做到“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不仅仅是为了学业成绩,更是为了知识,为了学到真正的本领,因此会格外用心。老师对课程充满了激情,充满了自己的见解,同时能够把枯燥的理论风趣化,把深奥的东西通俗化,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真正的东西。老师在这样的课堂上就像一个牧童,而学生就像一群小羊,老师把他们带到一个丰美的田地面前,小羊们都在争先恐后的怀着极大的热情寻觅合适的稻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可能达到一个“以其智慧,使人昭昭”的教学境界。因为这个情况下,学生可能在老师的启发下,在激情的感染下,在智力的挑战中,迸发出火花,使一些道理在相互的交流中昭然若揭,实现教学相长。首先,教师应在知识储备数量和质量上、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学质量上、管理学生水平上来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以实现“老师教育教学的高度投入、负责,对课程的严格要求”工作状态,那我们更应该找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切入点。从学院的实际出发,加强师资建设必不可少。要实现教师高度负责、全身心投入以及对课程严格要求的工作状态,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一是要树立现代的思想观念,具备开拓创新、民主平等、竞争择优、分工协作等现代思想观点;二是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而且还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要有效的智能系统。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和传播者,而且要成为科学知识的创造者,先进文化的倡导者,既要注重“开智”,又注重“育人”,既要强调传授知识,又强调发展个性。

  第二坚持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奉献精神、积极主动的工作、强烈的事业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按时下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新解,视尽职尽责的干好自己工作是本分,老师既要谨记“误人子弟,如杀人父兄”的传统行规,更不要忘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时代和历史重托。

  我们不是科研型院校,不能够定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次我们不是职业教育院校,也不能够定位培养对口的专业技术人才。另外一方面,教育作为传播间接经验的媒介,相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就是说我们能够教授给学生的是成熟稳定、被验证为正确的知识和技艺,当然,进行超前性科研研发的教育领域除外。这就要求我们的应用型人才是具有宽口径和后续潜力的人才。综上所述,同时依据我们已有的教育力量和资源,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延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区别与理论培养模式,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其蕴含的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臵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第二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高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郑红梅

  电气工程系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