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3-04-25 17:22: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品鉴。

理论学习心得体会3篇

理论学习心得体会1

  通过本学年的教育实践和政治思想品德的学习体会,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的崇高,责任的重大。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本阶段政治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实际行动落实到“教书育人”这一历史使命上去,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为培养更多的有素养的人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一行,爱一行”。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

  三、要以情动心,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就会把课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未来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四、更新育人观念,引导学生把做人放在首位。

  只有学生的文明习惯形成了,精神面貌改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做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学生自然会有求知的渴望和内驱力。

  五、更新教育方法,让人人获得成功。

  面对后进的学生,老师要关心和爱护,要当作一种教育资源来加以开发和利用,从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入手,实行分层教学,分层达标,使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取得不断进取的力量。

  六、加强自身学习、自我修养。

  一学期来,我们不怕吃苦,不懈努力,争做模范,起好带头作用,发扬了奉献精神。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践行诚信教育,终身学习的要求,相信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理论学习心得体会2

  今天暑期的时候,我认真参与了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改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素质教育讨论活动,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高深的理论论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把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本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进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地。教师应当做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进步本身的道德修养,展现本身的人格魅力。那末,如何进步本身的师德修养呢?我以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酷爱学生,诲人不倦

  酷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个学生,都希看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气力。它能使学生感遭到教师的暖和,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鼓励他们对学习的爱好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酷爱学生的出发点。教师仅仅把作业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惜学生,顺手推舟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酷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答应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同等地对待学生,尽不能为了建立自己的威望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讥讽等欺侮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出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欺侮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2、酷爱祖国,爱岗敬业

  酷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条件。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往”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相反,假如教师不酷爱自己的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君子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建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果断不做,以避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老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假如教师缺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一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往,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用高雅和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二、用学习引领本身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进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现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毕生学习,不但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毕生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什么时候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进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换,扩大视野,增进本身专业成长。

  教师毕生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增进本身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毕生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观点。由于毕生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毕生”的观点已过期,人们不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取得一生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往把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题目,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毕生受益。

  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担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毕生学习对本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建立毕生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本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我国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当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身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

  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为一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建立毕生学习的意识。不管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常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往,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惟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样可以,怎样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抓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当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现今的情势向每位教师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建立毕生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得新知识,增长本身的才华,适应现今教育改革的新情势。

理论学习心得体会3

  经过学习我解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最近认真阅读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对自我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自我的今后工作有着极大帮忙,此刻就摘录本书部分章节的部分资料,结合自我的工作实际,谈谈自我的认识"

(一)我对"教学与课程"的认识

  在新课改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我们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我们明白"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资料,它规定'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样做';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针对这一点,再对照自我的教学,以往我在教学中,总是把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所以常常出现教学过程和学生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有时还为此想不通。此刻我认识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使用教材,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异常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更要注重交际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注重交际课程的开发,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程计划,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二)我对"互动的师生关系"的认知

  我们明白"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就是师生,生生的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进取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该书指出"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交往中,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在教学中,交往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并且是多边的整体的交往。"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交往本事,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我们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听说本事,口语交际本事的培养。"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提议,构成进取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以上这些资料都告诫我们教育工作者,异常是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交往,要站在民主平等的角度去和学生交流,要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亲情,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把他们作为知心朋友,去关心爱护,这样交往才会真实而富有情趣,才会很好的和学生沟通,才会提高学生的交际本事。我们明白"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经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到达共识、共享

、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的放手给学生交往的空间,充分的给他们交往的自由,让他们多方位,全身心的投入到交际之中,从而到达培养口语交际本事的目的。

(三)我对"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的认识

  我们总在强调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进行素质教育,在读这本书前,我的认识并不是那么深刻,例如我们问'学习为了什么'的时候,无论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很少有人把发现和寻找新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归宿。在我们的教育概念中,学习就是教师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掌握确定无疑的知识;教材对学生来说,成了权威知识发布的载体,导致了我们所讽刺的"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标。改革课堂教学必须由过去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真正体现知识、本事、态度的有机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我们想到我们此刻的小学语文教学,异常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仍然以学生的抄写为教学中主要手段,忽视学生的实际水平,不愿意让学生从被动的亦或是盲动的理解和服从中解放出来,不愿意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探究本事,以学生考试中得到多少分来衡量学习的好坏,却不愿意和学生去沟通和交往,不愿意研究学生是否学会了表达自我的内心世界,是否愿意去倾听别人的表白,是否愿意去理解体悟别人的感受,一句话学生的素质是不是得到培养和发展,却没有很好的去研究。

  为此该书也为我们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要重视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文章指出"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靠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任何学科原理体系,不论暂时看起来多么完备,它总是一种过程性、生成性、开放性的存在,总是一种需要进一步检验的假设体系,总是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更完善、合理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又内在于概念原理体系之中,并随着概念原理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教学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构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所谓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以上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学生探究的结论,让学生掌握概念理论,更要重视研究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概念的真正内涵,从而到达学

  生知识和本事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2.强调认识与情意的统一。该书指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一样方面,从不一样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我们明白"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不仅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该书还指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进取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资料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资料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由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做到认知和情感的和谐统一,必须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必须体现学生的情感取向,认知态度和正确上网价值观。这样我们的小学教学,异常口语教学才会体现出新课标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思想。

(四)我对"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课堂立体体系"的理解

  该书指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记住和把握的原则,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当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懂得"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进取地生成。"由以上各点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我们绝对不能够把学生看作教师上课的配角,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本事和创新素质。当然要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就要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为主要目的,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进取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本事、实践本事。如果我们

  能够做到以上的各点,我们必将培养出贴合21实世纪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以上是我经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后体会,他使我对自我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看到了自我现代教育理论的缺失,也学到了更多的理论,我今后必须会更加深入学习,并用这些理论指导自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以上心得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