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党员观后感3篇

时间:2022-10-30 11:49:03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党员观后感3篇,以供参考。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党员观后感3篇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党员观后感1

  根据中央有关通知精神,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科技部统一安排,社发司分三批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影。大家谈感悟、学精神,普遍认为电影真诚感人,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为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了榜样,纷纷表示将这部电影作为生动教材,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遭遇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在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背景,讲述了周恩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武安伯延考察调研时,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它不仅诠释了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在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深入群众交流,认真听取意见

  影片中公社主任郭凤林为避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而选择隐瞒真实情况时,周总理甩开干部访贫问苦,多次深入群众家中探访,认真了解了大食堂及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法宝,也是我们开展工作、加快发展的根本方法,领导干部要想真正掌握事实、体察民意,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

  近期由司领导带队,深入基层科研单位召开座谈会就是与一线科研人员零距离听取意见,体察民心的举措,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继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分析不足

  周总理来到伯延调研的初衷就是要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中央政策的偏差给群众带来的困难,周总理真诚道歉,呈现了老一代革命家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拓展和延伸。结合社发司实际,我们要以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查找自身工作中的不足,深度剖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真正的推动社发司在业务层面的提升。

  三、强化执行能力,提升科技管理工作的效率

  周总理在了解到真实的群众意见后,连夜整理分析上报,调整农村政策,取消了大食堂分户吃饭,使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我司是业务司,在科技领域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科技计划的管理过程中对于科研单位及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对待,有效落实。

  四、弘扬清正廉洁,杜绝铺张浪费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水和粮食都来之不易,影片中当周总理看到村干部为他准备的红烧肉和鸡蛋时,已经迈过门槛的腿又迈了出来,从多处细节反映了总理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清正廉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党员观后感2

  对于80后的我来说,“周总理”三个字是一个传奇的符号,这个符号是“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青春壮志,是总理办公室的灯光照亮过的西府海棠,是他徐徐前行的灵柩旁泪雨纷飞的十万群众,是清明时节曾经为他共同悲愤的八亿神州。所有的所有,都化作一道神圣的光环,这个光环感人肺腑,却又让我不得不觉得时空太过遥远,就像飘在空中,“可望而不可即”。

  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后,我才发现总理的光辉形象并不是遥远的畅想曲,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一言一行,是一声声“老哥哥”、“老嫂子”,是一个袋子里装炒面、一只碗里喝稀饭,是含着泪把老人家的擀面吃下,是公社广播里那一声声铿锵有力,正是这些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言行换来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这样想来,总理与我这样一个处在不同时代的人在时空长河里走得近些,似乎是“可学而可以即”。

  其实,总理的“可望而不可即”,一方面因为当前的时代环境与他所处的时代有所差异,我们不再面临内外交困的政治经济环境,要处理的是社会转型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很难再依靠历史形成的个人威望来处理难题,因此觉得与如此具有魅力的总理差距太大。而总理的“可学而可以即”则源于每个普通共产党员心中最本质的那颗心,这种心的传承与交流不会因时代变迁而变化。

  这颗心是一颗看到群众疾苦就扑通扑通跳的热心。总理真正把群众当亲人,看到群众吃不上饱饭,就好像自己的父母受了苦,看到群众过的日子苦,就好像自己的兄妹过得苦,真正是忧心如焚,这是发自内心的与群众血肉相连。正是凭着这颗热心,总理把群众的苦难托到手上,把群众的急盼放在心上,鞠躬尽瘁不舍昼夜地工作。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更要将服务群众的热心放在手上。

  这颗心是一颗对待群众利益毫不含糊的细心。总理在面对大娘的一碗用棺材换来面条时,既想到老大娘的身后大事,又体会老人家的心意;一听群众所唱的戏文,就知道其中暗含的真意,但却并不马上处理怕寒了欢送群众的心。这不仅需要对群众的热心,还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能贴近群众心理的行动力。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总理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作为纪检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尽群众之所愿,就要努力将群众在物质、心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想到照顾到,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颗心是一颗能听取群众批评的带有使命感的真心。总理知道这样的调研不仅关系到这个县这个公社,还关系到全国老百姓的肚子和国家的稳定,他没有把调研仅仅当做主席安排的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而是抱着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真心来到伯延。正是这种强大的使命感甚至是不安感,他想尽办法调动群众提意见,除了日常的调研活动,还常常悄悄跑到老乡家里,与老乡交朋友换真心,关键的时刻又审时度势,用激将法调动党员群众讲真话的热情。由此想到,到群众中调研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党员干部只有抱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才能真正愿意去听实话,只有开动脑筋动员群众,才能真正听到实话。

  总理已故30多年,对我来说,他是一个遥远的难以企及的时代光环,但使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他的热心、细心与真心,这种心的交流是跨越时代可以永续相传的。在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观看这部电影,无疑为我再次打了一剂强“心”针,相信只要用心向总理学习,用心与群众交心,用心培养自己的热心、细心和真心,履好职尽好责,才能在活动中有收获。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党员观后感3

  3月11日下午,根据忻州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统一安排,市委办公厅组织了市四大班子成员,市委、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观看了电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影片中,周总理心系群众、求真务实、忘我工作、担当负责的历史画面一幅幅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感动敬佩之余,更多的是鞭策与思考。对照周恩来总理这一万众仰慕的“大镜子”,我深感自己有许多不足,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一是心系群众没有周总理那么主动、完全、彻底。到伯延调研,老百姓的吃水问题、吃饭问题、孩子们的读书问题,村里的生产问题,以及连弟一家、二廷一家的生活问题,周总理看得仔细、问得仔细,记得仔细。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周总理从炕头到地头,从拉家常到与群众进行心灵交流,非常亲切、非常自然、非常主动。每想起这些,我就感到自己这个方面做得不够全面、不够到位。我也经常到农村调研,到甄家庄住村也去过十几次,但是,对农村的情况、对甄家庄的了解,就没有达到周总理到伯延调研的标准。深入农村、深入农户,一家一户、一村一乡掌握第一手情况,还需要加倍努力。

  二是求真务实没有周总理那样的追求、睿智和本领。在自然灾害时期,农村情况怎么样?农民生活怎么样?是周总理到伯延调研的目的。但是伯延村党支部书记郭凤林和他的一班人为了不让党中央、主席心里“添堵”,把一些敢说实话的“直筒子”集中“关”起来,一再安排和嘱咐干部群众抖起精神、按下苦情,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周总理理解村干部的苦心,但是不满足入村第一天看到的情况。当然,第一天,就看到村里的树叶摘光了,农民吃的是玉米面、玉米芯、野菜和在一起做的窝窝头。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周总理继续进村入户,与老百姓拉家常,从连弟女儿的言语中,从二廷家孩子们的衣着被褥中,从表演端花节目晕倒妇女的现象中,从集中在邮政局屋子里走出来农民的表情中,周总理更深刻地看到了农村的情况,看到了农民的心思,加深了农民吃食堂饭的反思。到农村容易,到农村调研了解到真实情况不容易。现在,领导干部下乡、到农村调研,基层还存在事先安排、亮美不亮丑的问题,甚至存在领导被调研的问题,下边的同志揣摩领导意图、投其所好的情况也不为鲜见。对这些,我作为领导,虽然及时进行过制止,但是从根本上破 解,还没有深入的思考和可行的措施。如何更及时更多更好地了解到农村、了解到基层的真实情况,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落实得更好,把科学决策的基础打得更牢,要成为这次学习教育活动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是忘我工作的劲头没有周总理那么足、那么韧、那么自觉。周总理到伯延调研,白天和群众同吃同劳动,甚至冒着倾盆大雨和农民一起看护刚刚栽好的地瓜苗,晚上还要坚持在办公室工作,汇集自己和邓大姐等同行工作人员的伯延调研资料,进行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深夜不止、直到凌晨三、四点,四个昼夜连轴转,坚持当天的工作当天完。这种情况,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也有不少的吃不消,而周总理是在大病初愈的情况下进行的。周总理身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深入到最基层的农村,调查研究、亲力亲为,不依赖“二传手”,不留“夹生饭”,坚持细致入微、精益求精,为了把民情民意弄明白,全然不顾个人身体状况。这种人民第一、工作第一的劲头,这种自觉吃苦、奉献为乐的耐力,是异乎寻常的,是感动人心的。我作为一个市的主要负责人,虽然全心全意工作,尽心竭力服务,也常常到基层调研、加班学习、批材料、指导实施“3581”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但是没有周总理连轴转的工作劲头,对一些重点工作的跟踪问效还是力度不大。特别是对机关和下级部门,缺乏当天工作当天完的严格要求。工作效率不够高,在不少地方和部门,仍然是一个较为明显的“机关病”。这方面,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抓紧整改。

  四是担当负责没有周总理那样的勇气、远见和境界。在伯延调研中,周总理从张二廷的发言中,从其他老百姓的言谈中,感到了“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弊端,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凌晨三点钟打电话,向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主席汇报,陈述自己的意见,得到主席认可,同意取消食堂饭。伯延是全国第一个取消食堂饭的公社。这需要多大的担当啊!要知道,主席有深夜办公、凌晨三、四点钟休息的习惯,第二天汇报不行吗?但是,在周总理的心中,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是主席睡觉也要为老百姓的事情让步。还要知道,同期下农村调研的还有中央其他领导,为什么是周总理调研的伯延率先取消了食堂饭?这就是周总理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担当精神、负责精神、胸怀境界的历史体现和重要成果。这种“小我”“大人民”的担当和境界,使我们肃然起敬。主席讲,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周总理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来忻州5年,和干部群众一起做了一些事,也得到社会不少肯定,但群众期盼仍然很多。我深感责任大、压力大。对照周总理,就感到自己担当的勇气、远见和境界还是有差距,导致改革的力度不够大、步子不够快。学习周总理,为了忻州人民的利益,就是要抓住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机遇,敢负责、敢担当,和常委一班人努力践行主席最近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的要求,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求真务实,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先行先试、快行快试,会行会试,善做善成,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综改试验区建设,以改革强化发展动力,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全面小康建设,尽快走出贫困地区转型跨越、赶队前行、进位争先的路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