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2022【3篇】 昆虫记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2-11-07 09:30: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昆虫记读后感2022【3篇】 昆虫记读后感大全,供大家参考。

昆虫记读后感2022【3篇】 昆虫记读后感大全

昆虫记读后感20221

  法布尔是一位法国着名的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昆虫记》的第一个特点是从自己的观察、实践出发,体现了昆虫研究的科学性。法布尔一生最大的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涵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为之献身的,正是这种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伟大事业。

  在法布尔那个时代,研究动物是蹲在实验室里做解剖与分类的工作,昆虫学家的研究是把昆虫钉在木盒里,浸在烧酒里,睁大眼睛观察昆虫的触角、上颚、翅膀、足,对这些器官在昆虫的劳动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却很少思考;昆虫生命的重要特征本能与习性等,登不了昆虫学的大雅之堂。法布尔却挑战传统,将自己变成“虫人”,深入昆虫的生活,用田野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探求生命的本质。

《昆虫记》的第二个特点是语言生动,体现了很高的文学性。《昆虫记》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及其成果大部分用散文的形式记下来,在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拟人化手法,使昆虫具有人的爱憎感情和思想行为,读来感到十分亲切。

《昆虫记》的三个特点是从昆虫思考人类,体现了很强的思想性。法布尔凭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描虫、悟虫,以虫性反观人性。他笔下的昆虫世界其实是人类生活的缩影。在法布尔看来,一切自相残杀的行为都是有违人类道德的,昆虫世界如此,人类如此,人类对昆虫更是如此。任何时候,人类都不能违背人性和道德去做一些悖于自然法则的事。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读后感20222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小小的昆虫竟有如此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昆虫记》给了我真实的昆虫世界,《昆虫记》给了我美丽的昆虫物语,《昆虫记》给了我细腻的昆虫写照《昆虫记》带着我遨游了昆虫的海洋。

  法布尔以不同的目光看待这个昆虫的世界,他将这看成拥有文明、文化的小人国;法布尔用现实反驳了拉封丹的观点;法布尔用尽毕生的精力告诉了我们昆虫的文明;法布尔能通过小昆虫发现人类不能及的能力;法布尔经实践告诉我们昆虫的智慧。

  小小的昆虫世界折射出了人类的社会。看呐!寄生虫鬼鬼祟祟的在蜂巢前,打算找一个机会牺牲别人,以便安置自己的家。这是一种叫金蜂的家伙,他外表美丽,你怎么也不会把他与一个穷凶极恶的大坏蛋联想到一起。金蜂会将卵产在另一种蜂的茧子里,等它的卵孵化成幼虫,茧子的主人就是它的第一顿大餐。这些从茧子里出来的便是沾满无辜者鲜血的金蜂了。

  法布尔它不仅敢于创新,他还敢于质疑,并能用实践证明他的观点。拉封丹的蚁和蝉的故事人人皆知,但法布尔发现的却截然不同。蝉潜伏在地下四年,只为出土放声歌唱一夏,便完结了它的生命,冬天不会有蝉的出现。其次,法布尔也通过自己的实践与观察反驳了这个观点。蝉在夏季放声歌唱,同时也用自己胸前的一个小吸管刺穿树皮,做成一口小井,在口干舌燥时喝个够。这时蚁也会口渴,便厚着脸皮来抢劫,最后蝉不得不放弃自己做的小井,另寻别处了。这个事实不正与寓言相反吗?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都有质疑的权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切事物,只有实践过后我们才有权力去肯定它。

  看那拥有纤细的腰肢,玲珑的身材,娇小的赤条蜂。谁能想象他捕食的样子呢?赤条蜂的食物是毛毛虫,他捕食的时候,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它用自己的刺在毛毛虫的每一节上刺一下,它知道刺在哪一个神经中枢上能使毛毛虫麻醉但不致死。

  这小小的赤条蜂竟然懂得如此精湛的技术,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自愧不如吗?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好处与坏处:蝇虽然有很多细菌,但他却是高级净化器,这些动物的好处与坏处不就类似于人类的优点与缺点吗?所以我们不仅要人人平等,还要物物平等,因为我们共处同一片蓝天,共享同一缕阳光,我们与其它动物有什么不同呢?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我便是“读昆虫记,晓世间理”。《昆虫记》教会了我不要懒惰,教会了我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教会了我要敢于质疑与实践,教会了我不能自以为是。

昆虫记读后感20223

  科学,并不只是一篇卓有成就的论文,一本富有哲理的书,有时仅仅只是一个小小池塘,一个阴暗角落,一只微不足道昆虫。

  今天,我读了《昆虫记》。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我就认为是一本关于昆虫且枯燥乏味的书。可妈妈坚持让我读完。

  我被迫走进了图书馆,经过询问,从书架上抽出了它。无可奈何地坐下,翻开第一页,不久,我便沉醉在故事中。文字的清凉,冲走了我内心的燥热。指尖轻轻掠过文字,随着目光,我仿佛看见了小时的法布尔轻轻蹲在池塘边,凝视者池塘,盯着小昆虫,生怕错过哪一个细节;我看见了法布尔听说要养鸭子时的兴奋以及照顾鸭子的无微不至;我看到了父亲责骂法布尔时的沮丧……

  时间快速的流逝,我仍沉浸在故事中,转眼间,我已读完两章,读到了正文部分。出乎我的意料,它并不索然无味。法布尔描写地十分详细严谨又不失幽默感。从中我了解到了衣冠整齐的毛虫、聪明却又愚笨的的黄蜂、“为民除害”的赤条蜂、凶狠的狼蛛等等。

  读着这一个个科普性的文章,我一点儿也感受不到厌倦,法布尔不解剖昆虫还可以将昆虫描写地那么细致,描述地一清二楚,这一点还是让我惊讶得。

  法布尔不仅仅只是在书上记录了昆虫的习性,细读起来,还可以感悟到其中的道理:被管虫母亲想尽一切方法将子孙照顾地好好得,甚至还将自己的皮奉献出来,这难道不是天下父母的真实写照么?黄蜂被困于玻璃罩中,不去挖地道,只是一味地冲向太阳。结果便是撞在玻璃上,一次又一次地落下来,这不就是说明了懂得变通的重要性吗?对于寄生虫的恶劣行为的描述,不也是对于那些自己不劳动,靠别人养活、依附别人来生活的懒汉的批判吗?

  我也知道了许多知识,许多的事情并不是像我们了解的那样,比如蝉和蚂蚁。读完蝉与蚂蚁这一章节,我才知道蝉并不是如寓言所说的那样:整日只知道唱歌,到了冬日却一无所有。相反,寓言中兢兢业业的蚂蚁才是真正的掠夺者。它们凭借着人数众多的优势来把蝉从蝉自己辛辛苦苦“挖”出的“井”上赶走,掠夺过来的源泉很快便干涸,于是它们便去抢夺另一个。我也深有感触:蚂蚁凭借着自己的野蛮得来的利益是不长久的,它们还得费劲心思去抢夺另一个。这也就宛如我们的学习,一时走的运并不能利用到下一次,运用到一生。我们还应努力学习,将“地基”打牢,这样才能使“楼房”建得踏实。

  随着时间的流逝,落日的余晖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窗外的树木渐渐穿上了青黛色的外衣。耳边响起蝉的叫声,原来喧闹的声音在我的耳中变成了优美的歌声,它仿佛在呼唤我:“快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