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调查报告

时间:2024-04-22 09:40:55 调查报告

  一、调查状况

  本次调查以我国初中美术教育为对象,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重点关注美术学科定位以及农村美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调查方法包括走访、查询资料等。

  二、调查重点

  本次调查的主要重点是美术学科定位以及当前农村美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教师素质及教学设施问题。

  三、调查结果

  1. 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在国家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教学行为。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已被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已被确定,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宽松开放的教学平台正在搭建,有“美”有“术”的教学策略得到贯彻。

  2. 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由于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开创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据调查,有90%以上的学生喜欢上美术课,他们在学习中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抒发,对美术课充满兴趣。

  3. 学科地位重视不够,美术学科仍旧是薄弱学科,与音乐体育一起被视为“小三门”“副科”。

  4.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容忽视。调查表明:农村学校美术教育仍是薄弱环节,美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大多农村教书属于兼职教师,他们没有经过专业和新课程的培训,有的仍没有美术课程标准,有的缺乏必要的美术教学参考书,有的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水平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严重的制约着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

  5. 教学设施严重缺乏。大多数学校没有美术活动教室,没有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配备相应的写生桌椅、画板、画架、静物石膏像等教学设施。农村大部分学校由于教育经费不足,为了压缩开支,对美术教学设备资料一概不予订购。教学条件的滞后,严重制约了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1. 提高美术学科地位,将其与其他学科一样受到重视,提高美术教育的地位。

  2.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对美术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具备必要的美术教学参考书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增加美术教学设施,为美术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4. 更新教育理念,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为提高美术教育质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