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字

时间:2024-04-08 17:18:50 调查报告

  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然而,也有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本报告通过调查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自身能力。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在读大学生,共选择了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5所高校的50名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 大学生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的认识与评价;2. 大学生上网情况;3. 大学生就业状况;4. 大学生学习动机状况;5. 大学生恋爱观(行为);6. 大学生消费观(行为);7. 大学生课余生活内容;8. 大学生理想、信仰、信念现状;9. 大学生择校择业情况;10. 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行为);11. 大学生考研“热”情况;12. 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差异性;13. 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气质个性影响的调查研究(农村与城市、富裕与贫困);14. 女生性在学校里表现总体优于男生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道德现状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认为社会道德总体上还是良好的。然而,大学生对网络情况的认知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同学对网络安全意识不足,容易受到网络诈骗的影响。在就业方面,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对自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表示就业压力较大。在学习动机方面,大部分同学表示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动力,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在恋爱观、消费观方面,大学生观念相对开放,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过于追求物质生活的现象。在课余生活内容方面,大部分同学表示课余生活较为丰富,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感到空虚。在理想、信仰、信念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示有较为明确的理想和信仰,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迷茫。在择校择业方面,大学生表示较为关注专业和就业前景,但也有部分同学表示对学校选择较为随意。在创新创业观念方面,大部分同学表示对创新创业有一定兴趣,但认为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困难。在考研方面,大部分同学表示考研是为了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但仍有部分同学对考研存在疑虑。在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差异性方面,大部分同学表示差异不大,但仍有部分同学表示独生子女在家庭、学习等方面可能存在优势。在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气质个性影响方面,农村与城市、富裕与贫困的学生在消费观念、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女生性在学校里表现总体优于男生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方面,女生在学术、社团活动等方面表现较好,但在体育、心理等方面相对较差。

  五、问题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够深刻、参与度不够高、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使其明白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2. 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实践活动;3. 加强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提高其社会实践操作水平;4. 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指导体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实践机会;5.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

  六、结论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完成,使我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完善相关措施,以期使大学生能在社会实践实践中不断成长,提高自身能力。